領導培養下屬的100條鐵律 第13章 精於培訓,促進下屬快速成長 (1)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人力資本增長的主要途徑。「馬不伏櫪,不可能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可以說,今天的教育培訓,就是明天的生產力,就是明天長盛不衰的保障,也是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的重要方略。

    1.分類培訓——根據工作選擇方案

    培養人才,是一個重大課題,但又沒有簡單劃一的模式,因為培養人才要因人、因職而異。每一個組織的內部,由於各類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不同,各部門有自身的獨特性,因而,對這些不同崗位類別的人員的培訓,應該安排不同的培訓項目。

    每個單位裡都有新職員、骨幹職員、幹部候補者以及高層領導等各種培訓對象。所有的人員都有必要進修,因為他們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各自的能力,不管是事務系統,還是技術系統,提高所有職員的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才能讓下屬得到恰當的培訓?這也是每個領導應該思考的問題。

    例如,雜技團訓練動物,總是針對著不同的動物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猴子手巧身靈就訓練它學走鋼絲,海豚在水中麻利就培養它在水中戲球。相反地,如果讓猴子練水中戲球,恐怕很快就會被淹死了。

    所以,在培訓職員時,也應該像雜技團一樣,針對不同的人才採用不同的培養方案,要做到因人而異、因職而異。

    如果按培訓對像分類,可分為:

    普通職員的培訓。指對生產、工作或服務在第一線的人員的培訓。

    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即針對最基層的生產管理骨幹進行培訓。

    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即對一個組織中第二層次的正副管理人員及其相當職務的人員的培訓,也就是對所謂的「管理層」的培訓。

    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即對一個組織裡第一層次的正副管理人員及其相當職務的人員的培訓,也就是對所謂「最高領導層」進行的培訓。

    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主要針對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進行的以學習新知識、技能,瞭解本專業發展動態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活動。

    按培訓時間和方式分類,可分為:

    初任培訓。也稱新人入職培訓、崗前培訓、職前培訓(教育)、定向培訓等,是一個組織通過幫助新的職員輕鬆愉快地進入並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從而漸次將其從局外人轉變成為組織人的過程。

    在職培訓。也叫在崗培訓,指不脫產的培訓,相當於「業餘培訓」。

    (半)脫產培訓。也叫離職培訓,與在職培訓相反,同「全脫產培訓」。

    替補培訓。又稱轉崗培訓,一般指為預先準備轉到其他工作崗位的下屬而進行的培訓活動。

    合作培訓。指需求單位間為共同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而舉辦的培訓活動。

    掛職鍛煉。主要是將有培養前途的幹部或管理人員放在一個適當的工作崗位上,委以相應的職務,讓其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增加才幹,提高領導及管理水平,以便將來更好地擔當或履行一定責任的領導管理工作。

    培訓方式的多樣性有利於領導做出合理的選擇,而培訓的效果更要預先制定完善,以下是針對不同職位的人定制的培養目標,以供參考:

    首先,高層領導常常提拔一些管理和業務骨幹,高度負責管理集體的正常運作,他們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影響到組織的整體風貌。因而,對這些人各方面的要求都較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管理和業務骨幹更應該參加培訓,且要實現以下目標:1,通過培訓讓他們有效地運用他們的經驗,盡可能發揮他們的才能;2,讓他們及時瞭解掌握內部條件、外部環境的變化。如定期召開會議,交流各部門信息,落實各階段計劃;3,把他們組織起來學習有關政策法規,幫助經理們瞭解政治、經濟、技術發展的趨勢;4,幫助他們迅速掌握一些必備的基本技能。如處理技術問題、處理人際關係、主持會議、分析、談話等方面的技能。

    其次,對於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他們代表整體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代表下屬職員的利益,正好處於交接點,很容易發生矛盾。同時,基層管理人員應有熟練的技術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如果沒有必要的工作技能,就難以開展工作。上任前大多數中、基層管理人員都是從事業務性、事務性工作,缺乏相應的管理經驗。所以,當他們進入管理層之後,就應該通過培訓,以盡快使其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明確自己的新職責、改變自己過時的工作觀念、熟悉新的工作環境、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另外,對於本部門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律師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也要予以重視,因為,這些專業技術人員都有自己的活動範圍,掌握著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各類專業人員大多局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人員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因此,培訓的一個目的就是讓他們瞭解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專業人員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工作時能從公司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完成任務。

    專業人員參加培訓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適應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及時瞭解各自領域裡的最新知識。

    每一個領導都是從普通職員做起的,因此培養後備力量是全局考慮的一個方面。讓普通職員們直接執行各種生產任務,完成各項具體性工作。要依據工作規範和工作說明書的要求,讓他們明確各自權責界限,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以便能夠按時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

    2.同步培訓——強化技能提升認識

    一個組織,由水平不同的人員組成。要想提高團隊的整體效應,每個環節都很重要,若有一兩個環節比較薄弱,也會拖集體的後腿。內部人員在能力、學識上有強、有弱,管理者在對待他們時,往往不能一視同仁,而對能力強的、業績好的,另眼相看。表揚、獎勵、提拔、外出考察學習,首先想到的是優秀者,認為他們強了,整體效率就提高了。對能力弱的普通職員,不聞不問,認為在他們身上不值得花太大的精力,不對他們培訓,認為他們只幹些簡單的活兒,只要不出差錯就行了。然而,從長遠來看,管理者不能只把眼光盯在那些優秀者身上,更應當重視對水平較差的下屬的培訓。

    培訓下屬既要重「表」,又要重「本」。「表」就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本」就是精神、理念、事業心、責任心,榮譽感、成就感和職業道德。只有既重「表」又重「本」的訓練,才能培育一支具有良好的精神素質、管理素質和技術素質,具有現代觀念的一流人才隊伍,才能塑造全體下屬追求卓越的群體。

    一個成功的集體不但要用好人才,更要培養人才。領導要知道,如果不對下屬進行培訓,下屬們的價值就會逐漸貶值。因為當今社會知識更新和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如果下屬不接受培訓,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的知識將會慢慢落伍,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而自己將不得不聘用新的人才,支付更高的人力資源成本,這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非常不利於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那些追求長遠發展的管理者,一般會十分重視對下屬的培訓,他們知道:只有培訓才能讓人力資本的價值得到不斷的提升。這些管理者會盡可能地滿足下屬個人成長的需要,讓他們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把最優秀的下屬永遠留在自己身邊,不斷提高整個組織的工作績效。得到培訓的下屬技能和知識都會有所提高,他們會將這些新知識、新技術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一個有著高效率下屬的組織,競爭力也將得到不斷提升。職員不斷成長,組織才能不斷成長,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秉承「員工People-服務Service-增長Growth-利潤Profit」(PSGP)的經營理念,TNT中國把員工成長放在了首位。隨著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公司擁有了更快的增長和更大的利潤,此時公司又會把利潤拿出來反哺投資在員工身上,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基於這樣一個以員工為出發點的經營理念,「投資於人」成為了TNT重要的一個人才戰略,同時也成為了整個快遞行業乃至其他行業企業在培訓工作中眺望的標桿。

    TNT的負責人說:「致力於提供『最佳客戶體驗』,這需要我們每一位員工的支持,因此公司不斷投資於員工,以期達到我們所制定的目標。該理念覆蓋的範圍很廣,除了資金上的投入,最重要的是讓員工瞭解公司發展方向,並與公司一起成長。」

    「公司的持續發展與下屬的發展息息相關,實現雙方共同的發展是我們所追求的。在TNT,認為公司有助於其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的員工會更珍惜公司為其創造的機會,主動完善自身的技能,對工作充滿熱情。這樣的員工能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實現TNT為客戶提供卓越客戶體驗的意願。」

    TNT培訓課程主要目標是為了提升員工的通用能力與職能能力。前者是從公司戰略出發,通過定制一系列的培訓發展項目,保證所有層級的員工(一線員工、基層主管、經理人員、高管人員)的學習培訓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從而幫助員工在TNT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後者是TNT中國大學針對每個職能部門設立職能學院並提供專門的培訓項目。目前員工對於TNT大學的滿意度在90%以上。TNT員工的人均的年培訓課時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同時,員工在敬業度調查中關於學習與發展培訓方面的反饋在近兩年內上漲了近10%。

    由此可見培訓在下屬的職業生涯發展中具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滿足下屬自我挑戰和發展的需要

    許多專家指出,當今時代以領導為中心的契約方式已經開始打破,而新的契約是以人才個人的知識承諾為中心的。下屬看重的不僅僅是更高的待遇,更注重的是自身才能的發揮和價值的實現。

    擴展個人價值,提高績效

    留住下屬,不要把他們的腿綁在椅子上,而是要為他們插上騰飛的翅膀,要靠職業培訓留人。培訓與發展意味著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過程,使下屬的知識、技能、態度乃至行為發生改進,從而使其發揮最大的潛力,以提高工作績效。通過培訓,能使他們承擔起更多更重的工作與責任。

    培養下屬的獻身精神

    不是用各種嚴厲的紀律,如禁止遲到早退之類的規定來約束員工的行為,而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追求來培訓他們。使他們體會到組織對個人的關心,使人才接受組織的價值觀,增強個人與組織休戚與共的情感,使人才最終具有主人翁感和對組織的忠誠和獻身精神。

    3.授之以漁——現身說法促進自主提高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話出自我國古代道家學派著作《老子》,說的是把知識傳授給人,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就是: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一個小孩,有人會叫他神童,但有人卻說他自作聰明。一天,小孩來到河邊,看到一個老翁在細柳下垂釣,在老翁的魚籮裡已經是滿滿的一籮,小孩很是喜歡,老翁看見小孩也很喜愛,決定將這籮魚送給小孩,可是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小孩不要這籮魚,那麼你知道小孩對老翁說了什麼嗎?他對老翁說:「把你的魚竿送我吧!」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分析問題的根本,發現事物的本質。小孩子具備了這種「漁」的本領,想不成材都難。可是往往有一些人卻很短視,耍小聰明,緊盯著「這條魚」而捨棄了求魚之技。

    明朝有一位老畫家,他的畫神韻十足,在當時無人能及。一天清晨,老畫家準備出門晨練,剛把院門打開,看到兩個小孩兒在大門口跪了一宿。老畫家很奇怪,便上前問道:「孩子們,你們有什麼事兒嗎?幹嘛要在我家門前跪著,快起來。」原來這兩個孩子想從師學藝,得知老畫家的名望後,日夜兼程趕來拜師學藝。老畫家看著這兩個孩子,想起了自己求老師學畫的情景。老畫家心想:自己一生從未收過學生,假如自己百年之後,畫技便會從此在世間消失,不如收他們做關門弟子吧。

    從此,老畫家多了兩個徒弟,兩個孩子多了一個師傅。老畫家對兩個孩子的傳授簡直達到了無私的地步,把自己所會的,除了荷花絕技,統統教給了他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