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的主持人將能控制會議朝預定的方向走,同時他也要留意控制時間,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鐘。但控制的工作也包括避免會議進行得太快。當你在做上述工作時,也許會有人埋怨你干涉得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留意自己的態度,批評者很可能是因為不滿意你的控制方式,而並非不滿意控制本身。如果他們明白,你是為了組織著想,希望使討淪更民主而且更富有效率,他們就不會做過分的批評了。
在討論進行當中,我們應注意「某一項目已達到足夠的討論:的信號。失去興趣和離開主題都是該停止討論的徵兆。這時候主持人應作結論來結束討論,並且很自然地移轉到下一個議題,同時並徵求是否還有其他意見,以及大家是否願意進行下一個議題。
發問的藝術與技巧
發問類型可分好幾種:有一種是有關「事實的發問」。凡是尋找事實或情報的問題,及尋找某一廣泛問題的事實答案,都屬此類。例如,「這個問題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多少人牽連在內?」」災難發生的時候、誰正在工作?」……諸如此類。
另一種是「解釋的發問」。是指為探詢有關事實或情報之意的問題。例如,「你怎樣解釋那件事……」,「我們怎樣解釋這篇財務部門交來的報告?」。
還有一種是「價值的發問」。是在要求對方的意見和判斷。例如「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就屬於此類,因為「多嚴重」是一個牽涉到價值判斷的說辭。通常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對方可能引證一些事實或情報,以支持自己的論點。因此,主持人一定要能夠辨識出意見和事實間的差異。這一類的發問還包括:「這個新計量如何?」、「你為什麼覺得這是最好的?」、「這會解決我們的問題嗎?」、「我們應該接受對手的條件嗎?」等等。
在討論過程中,有關事實的發問在早期階段最有效,因為這一階段是以分析問題為重點。但在末期階段為衡量解決方案以達成最佳決策時,則最常使用判斷價值的發問。至於解釋的發問,在整個討論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發問方式又可分為一般性的和反語性的二類。一般性的發問則是用以引發討論的開場白,希望參與人中有某些人能就擬討論的議題提出意見並進行討論。這種發問方式也可以用來做歸納當時所發表討論意見的一種方法。這一類發問包括:「我已經說過我的意見,有沒有人持其他的看法呢?」或「我們已從很多角度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大致上已經有了可行的方向了,沒有人會反對我做個結論吧?」等等。
而反語性的發問則是用來啟發思考,而不是用來尋求特定答案的。這種發問多半用來引發參與人的興趣,引起他們集中注意力,或者建議他們從其他的角度深入探討。這種發問包括:「毫無疑問,我們已享受了富裕的日子,但是如果目前的經濟情況繼續下去的話,我們應該如何去適應呢?」、「員工參與管理,就理論上而言是合理的,但我始終有幾點懷疑,員工到底要參與決策到什麼程度?
這能不能算是部分民主?」、「我們能確定員工不會侵犯到管理階層的權力嗎?」反語性發問一般都以聲明或陳述開頭,比如:「參與管理聽起來很好……」,而後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或相關問題,雖然這種發問並不要求立即解答,但卻是以後群體慎重討論的重心。
主持人不要墜入對每一個意見都加以評論的陷阱,因為這會阻礙參與人自由地交流意見。一般而言,參與人會有意識地對主持人發問,而較少對群體發問。當主持人不願回答某些問題時,他可以以提出問題的方式進行「反擊」或轉向發問。所謂「反擊發問」,就是指用問題反問發問人的一種技巧。當你不想馬上將你的答案提供給對方,而希望讓對方自己設法尋找解決辦法之時,可以採用這種技巧,這是你促使群體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因為群體,尤其包括有你的下屬參加在內,總是有接受上級意見的傾向,而不願自己去另找答案。當然,你也要留心不要過度使用反問的技巧。如果是要查詢較具邏輯性的資料,或是只有某一個人才知道某些資料時,反問是不合適的。
現舉一例:湯平遇到了一個難題,由於他一向太依賴別人幫忙作決策,所以他就來向你求助他該怎麼做。如果他是在開會時向你發問,你可以這樣反問他:「湯平,你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但是,由於你對這個問題的接觸較多也比較熟悉,我想,依你過去的經驗,你覺得怎樣處理最妥當呢?」注意,這段話並不是放下湯平的問題,而是尋求問題作客觀的評估並提高湯平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湯平不難提出各種建議,其他的人也可以幫忙修正或支持他的建議。
轉向發問與反擊發問很相似,只不過改變了反問的對像,也就是反問發問人以外的人,或反問整個群體。當你知道發問人不能提供自己滿意的答案時,可以用這種辦法。假定在上例中,湯平問了一個問題,你知道湯平是個新手,不太可能知道有效的答案,於是你就問:「湯平提出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有人能幫助他解決嗎?」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把問題指向曾經處理過類似問題並有經驗的人。你可以說:「湯平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艾全,在你當夜班主任時,不是也遇到這種情況嗎?你那時是怎麼解決的?」當你做這樣方式發問時,應先確定發問人的需要,要避免造成發問人的心理負擔,同時不可傷害他的自尊心。
除此以外,大家不妨參考一下下面所談到的提出問題的10大技巧。
除了上述的幾種發問方式外,你可以為其他目的而採用各種變相發問技巧。但很多主持人,不顧及實際情況,總是用同樣方式來發問。想想看,當主持人不斷地用反問及改變方向發問是多麼乏味的事!所以為了避免單調起見,請記住下列幾種變相發問方式:
可用來試探對方瞭解情況程度的發問。
例如,「你的意思是說,有的部門職員太多,但有的部門職員卻太少,因此,有些部門的工作量不勝負荷,是不是這樣呢?」
幫助群體瞭解組織的政策及做法的發問。
例如「我承認我們對這一類問題,一向是這樣處理的;我只是在想,我們以往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提出一個對全體員工和部下都有影響的計劃,你曾對這個計劃花了很多心血,但你知道它還有缺點,你把計劃提出來對大家說明過後,希望得到一些建議。
那麼,你可以這樣說:「基本上,我認為這個計劃很健全,但我想它一定有缺點,只是我沒有發現。由於這個計劃對我們都很重要,有沒有人有更好的意見?」這樣有效發問的秘訣,是在於你真心期望獲得建議,而且你的心胸寬大,不會懷恨或拒絕他人的修正建議。
當群體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問題時,提示每個人回想過去的背景是會有幫助的。
你可以說:「這真是一個新的經驗,我們從事這一行這麼久了,我不記得曾否遇到過這種問題,你們有過處理這類問題的經驗
嗎?」這樣,可以使參與人注意到問題的特質,從而集中精力思考類似的情況,進而解決問題。
如果群體在討論一連串相關的問題,但卻沒什麼進展。
你可以這樣說:「我們已經討論了好幾個重要的問題,事實上,我們一直在這幾個題目上繞圈子,而沒有提出解決方案。那麼,你們覺得哪一個是我們該先解決的核心問題呢廠如此來,群體會考慮該集中討論某一個問題,而不是去探討所有的問題。
如果討論的只是表面現象,而不深入。
那麼你可以說:「我們已經談了好幾件事,但是我們只是在談它的徵兆而不是在淡它的原因。各位覺得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請注意你在作這種發問時,不可指責任何人,因為你與參與人應負同樣的責任。事實上,也不是只有主持人才可以這樣發問,而是任何人都可以這樣發問。
為了引起熱烈的討論,你可用煽動性的口吻說話。
下面的發問是最好的例子,「這項建議看起來很可行,但是如果我們只在—個部門實施,而不管其他部門,你以為你們可以承擔這種後果嗎?」或者「你以為實施『工作豐富化』計劃,就可以使那個部門效率提高嗎?」
有時候一個新提案已被詳細討論過,但主持人卻不能決定是否該立即實施。
這時候你可以問:「我們似乎都已相當瞭解這個提案的優點,不過我不太確定,我們是該現在就這樣做,還是再考慮一下,等下次開會再決定?」
你也可以用簡單問題來探測參與人的意見是否一致。
「我們已從各種角度來研討這個問題,而且似乎都已同意我們應該採取的行動,但是不是真的每一個人都同意呢?有誰還有疑問呢?」好的主持人不會以大多數的口頭同意為依據,而必須真正確定大家的意見一致,因為沉默並不表示贊成。注意一定要給參與人足夠的時間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討論的氣氛很輕鬆,你也不太獨裁,參與人會很願意提出他們的疑問。
如果會議進行得很快。而且很快就達成了結論,但也許太快了。
你可以問:「我們似乎都同意該如此做,但是這將帶來很大的改變,我在想,我們是否能接受這種改變?我們可否回去考慮一個早期再來討論?」
如果你已經考慮成熟,決定朝某一方向去做,就不再用發問方式來試探,直接告訴他們就可以了。但是你若要他們考慮一下,就可以使用如此發問方式。既然使用發問方式,你就得準備接受他們的答案。
在討論的時候,你不僅要關心你該用的發問方式及其深人程度,更要具備問話的技巧;也就是在該問的時間,以正確方式對該問的人,發問該問的問題。發問除了可獲得情報外,還可促進溝通作用,幫助他人學習及增進彼此問的合作。
如何處理棘手的問題
在任何形式的會議的過程中。你都可能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笨拙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有的參與人發言太長。此時,中止他的發言是很不明智的,因為這樣做會使他自己及其他參與人難堪,而且他人可能認為你很仲裁。在我們未決定如何處置他之前,讓我們想想看,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話。
首先,認真地聽他說話,你可以發現他的需要,而得到如何幫助他的線索。也許他希望被人尊重,也許他覺得別人沒有注意聽或不重視他。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在會外私下約他談並請他幫忙解決一些群體的問題,例如,請他幫助你使那些害羞的、不愛說話的參與人能踴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