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全家決定利用週末的時間去爬香山。真是人山人海,雖說沒有了爬山的悠閒和自在,卻也體會到別樣的樂趣。我觀察著路過的行人,有活潑可愛的小孩,有精神勁特足的老人,中年人卻有很多是氣喘吁吁的。終於到了山頂,望著遠處的風景,習習涼風吹來,舒服極了。這時,兒子提議拍一張全家福。於是,就請一位中年人幫忙拍照。這樣,我們就和這位中年人聊了起來。在談話中我得知,他是和女兒一起來的,之所以堅持爬香山是因為和女兒的一個約定。原來,去年秋天他就和女兒來爬香山,可是還沒爬到三分之一就已經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可是,女兒卻很輕鬆,絲毫沒覺得累。
他這才意識到身體缺少鍛煉,平時只是忙於工作,談生意、參加應酬,卻忽視了運動。因此就和女兒約定:明年還來爬香山,一定要堅持爬到山頂。回家後,他就制定了一個詳細、可行的運動計劃。除了定期去健身房以外,每天早上和晚飯後分別慢跑半個小時,堅持走樓梯,盡量增加步行的時間等。當天爬山時,感覺比去年輕鬆多了,還得到了女兒的誇獎。現在,運動已經成為他的習慣了,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滿意。將這位父親和那些氣喘吁吁的路人相比,你發現什麼了嗎?現在,人們追求健康卻往往好高騖遠去尋求那些代價高昂的東西,卻把身邊最樸實的真理——生命在於運動——拋之腦後。
「陽光、空氣、水和運動,使生命和健康的源泉。」這句出自醫學之父、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的至理名言,流傳了將近兩千五百年了。也就是說,你要想擁有健康的體魄,運動和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必不可少。強健的體魄,良好的體質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先天發育、飲食結構、醫療保健、生活環境、體育鍛煉等。而運動保健是取得健康最為簡便易行,最為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做規律的運動,可以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從長期來看,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可以減少老化的現象,如高血壓(這是導致心臟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與骨骼疏鬆症(對於步入更年期的婦女而言,是常見的現象,因為她們的骨骼會變得較為疏鬆,而易於折斷);運動還是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式,有助於改善體型,同時可以控制熱量的攝取量;有助於消除精神的緊張與壓力。最近,英國政府就鼓勵國民「扎馬步」。我國也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鼓勵中、小學生在冬季鍛煉身體。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運動的好處,但是經常以「忙」、「沒時間」等給自己找借口,放棄運動的計劃。在這裡,我們還需要記住的一點就是:運動是觀念問題,不是時間問題。有一次我看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欄目,作客的嘉賓是著名的養生專家洪昭光教授。到了觀眾提問的時間,有位觀眾說,洪教授你講得很好,但我有一個問題:我倒是想運動,我是個白領,工作非常緊張,根本沒有時間運動,你說我該怎麼辦?洪教授是這樣回答的:「一個人運動不運動,跟時間絲毫沒有關係,運動不運動是觀念問題,不是時間問題。你說你工作忙,現在誰工作不忙?你敢說比鄧小平同志還忙嗎?鄧小平同志還每天堅持走路,還經常游泳,還能打打橋牌,還能在家裡抱抱孩子。有一次八國峰會,早上很有意思。布萊爾做操,布什跑步,普京打拳。怎麼一個白領你就比人家世界級領袖還忙啊。我告訴你吧,你是沒有運動觀念,你有空就看電視,玩遊戲機,嗑瓜子,聊天,你沒有運動觀念,你就是有空也不運動。」因此,要想擁有健康的體魄,應該先從改變自己的觀念開始。
開春運動有良方
懶洋洋的身體蟄伏了大半個冬季,冬眠也該結束了,是該醒的時候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大自然已經向你發出了誠摯的邀請。春季最適宜做戶外活動。所謂戶外運動,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園、大自然中的一些運動,如釣魚、散步、賞花、郊遊、練氣功、打太極拳等。由於室外的空氣中的維生素較豐富,這種維生素就是空氣中的負離子,負離子雖見不到,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飄遊」,有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對預防兒童的佝僂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都十分有益。具體的運動項目有:散步、郊遊、放風箏等。另外,早晨起床伸伸懶腰也是不錯的選擇。經過一夜的休息以後,人體鬆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所以剛起床時就會感覺懶散、無力。祖國醫學認為,「人臥血歸於肝」,「人動則血流於諸經」,經過伸懶腰,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肌肉關節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頭腦清楚,同時,激發了肝臟功能,符合春季的養生之道。
春季用陽光「進補」
春天來了,窗外的陽光一天比一天燦爛,這時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大自然的豐厚賞賜,從封閉的房間裡走出來吧!
26歲的趙小姐碩士畢業後工作才半年多,就當上了項目經理。可是,她卻把自己的生活形容為「暗無天日」。清晨的霧氣還沒有散開就鑽了寫字樓,等到下班時,已經是夜幕沉沉了。近段時間,她發現鏡子裡的臉不再是白裡透紅、充滿生機了,心情也越來越灰色,而最近的一次體檢中,她還被查出鈣流失和頸椎病的問題。「多曬曬太陽」是醫生給她的建議。陽光對於人體健康非常重要,是不可替代的「營養品」,春天正是陽光燦爛的好時節,別錯過了這天然的「進補」機會,經常進行日光浴,身心都將受益匪淺。
曬太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種「天然消毒劑」,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人體長時間曬不到太陽,不能充分利用紫外線進行殺菌,感冒等疾病容易乘虛而入。春天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多曬曬太陽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更值得一提的是,曬太陽時間較少的人,體內維生素D合成就少,這是造成人體免疫力低,容易生病的一大原因。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調節體內鈣和磷的代謝,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從而維持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長和發育。維生素D的獲取有兩種途徑:飲食和陽光。陽光的紫外線輻射作用於皮膚,形成化學反應,就會促使維生素D的合成,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可見,曬太陽是養骨的最好方式,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經常曬太陽,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對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常處於黑暗中的人看事情容易傾向於負面消極、處於光亮中的人看事情正面積極,曬太陽有助於修煉寬廣的心胸。對於長期承受較大工作壓力的白領而言,除了增強身體免疫力,心理的免疫力更需增強,曬太陽可以使人的情緒由陰轉晴。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此外,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的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這將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等不良心理。
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早晨6到至10到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下午4點至5點也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但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下午4—5點又正是熱浪滾滾的時候,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稍推後一點。
孕婦需要負擔兩個人對鈣的需要。夏季每天曬太陽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冬季每天不少於1個小時。不要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就整日呆在室內。
發育的需要使兒童需要大量的鈣,成為最容易缺鈣的人群。所以從兩個月起,就應該每天到戶外曬太陽。上午9—10點,下午4—5點是適宜外出的時間。接受陽光的時間可由最初的十幾分鐘逐漸延長到一小時。天氣不太熱的時候,可以在陽光下曬一會兒,陰涼處呆一會兒。夏天就不要直接在陽光下,因為樹蔭下面同樣可以接收到散射的紫外線的照射。
老人也是補鈣的重點人群。可在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4點以後曬太陽,但最好不要單獨出去曬太陽,如果在愜意的陽光下睡著,有可能受涼。找上幾個伴兒,邊聊天邊活動,可以輕鬆接受紫外線照射。
冬季什麼時候曬太陽最合適?在冬季由於臭氧層出現季節性薄弱,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加強,容易給人的身體帶來不同的損傷。因此在冬季曬太陽也要注意科學選擇時段。在冬季,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上午6—9點,這一時間段陽光中溫暖柔和的紅外線佔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活力;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這時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有很多上班族都抱怨少有時間親近陽光。「我最喜歡曬太陽了,可哪有時間呢?週一到週五早出晚歸,休息日為了補覺,經常是一點才起床,又錯過了曬太陽的最好時間。」一位徐小姐滿心的無奈。像徐小姐這樣只能透過玻璃過過眼癮的人有很多。其實,正如我們上面所說:運動是觀念問題,不是時間問題。據我所知,很多公司都會在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安排集團做操的活動。大家就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享受陽光了。週末放假的時候,減少一些在家裡上網的時間,多出去走走。以前在大街上聽到一首歌,大致的意思是:出去走走,忙裡偷點閒;出去走走,煩惱拋一邊。心情就在一瞬間,由綠色蔓延,從嘴角到心田,從今天到永遠。
大家一起來,共赴這場健康約會吧!
走進清新大自然
一天,我在公園鍛煉的時候,結識了一位新「拳友」。在交談中得知他今年已經72了。當時我就很驚奇,因為他看起來最多六十幾歲的樣子。他退休以前是鋼鐵設計院的工程師,一直很喜愛運動,經常騎自行車上、下班。退休以後,他仍想繼續騎自行車鍛煉身體,但是兒女們考慮到安全因素,堅決不讓。所以他選擇了散步。在退休的六年時間裡,他幾乎每天早上都堅持散步,從社區所在的廣安門一直走到釣魚台。到了秋天,還可以順便觀賞到釣魚台四周的銀杏葉。現在,身體和精神都很好。
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一天緊張繁忙工作之後,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勞。散步可以增進人體器官功能。據醫學統計,行走會使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有利於強健心肌,減少血栓的發生。徒步鍛煉,能運動全身骨骼系統,抻拉肌腱,活動關節,強健骨骼,減少骨質疏鬆。散步還有調節感情的作用,增強對緊張的忍耐力,保持心情開朗愉快,同時可以鍛煉自己的意志。徒步鍛煉可控制、減輕病症。比如糖尿病患者對葡萄糖利用差,步行能增加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控制糖尿病的發展。此外,散步還利於減肥。長時間走路可以消耗大量熱量,促使體內脂肪分解,向機體供能,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保持優美體形。眾多壽星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每日都保證有一定時間來散步,尤其更重視春季散步,因為春季氣候宜人,萬物生發,更有助於健康。
散步要根據自己的體征進行,不同體征的人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散步,如普通散步(每分鐘60—90步,每次20—40分鐘),適合於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後遺症或呼吸系統疾病、重型關節炎的老年患者;快速散步(每分鐘90—120步,每次30—60分鐘),適合於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和高血壓恢復期的患者;背向散步(兩手背放於腎俞穴處,緩步倒退50步後再向前行100步,反覆5—10次),適合於健康的老人;擺臂散步(兩臂用力前後擺動),可增強肩關節、肘關節、胸廓等部位的活動,每分鐘行走60—90步,適合於胃炎及上下肢關節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患者。要達到步行健身的目的,需要每分鐘步行90—120米,一天步行40分鐘到50分鐘,一周3天至4天,手臂盡量擺大,步伐長度要相當於身長的45%至50%。
需要指出的是,隨意走走停停的溜躂,不能算散步。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氧代謝,就起不到運動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務不能算鍛煉一樣。此外,背著手走路也不能算散步,因為其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不能達到最好的運動效果。散步要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