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健康書:四季養生 第18章 常發疾病預防早 (2)
    4汗皰疹:雙手同時長紅色水皰,有劇烈瘙癢的感覺,常連續發作數年。汗皰疹和手愛出汗、敏感體質有關,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外塗、口服藥物。在發病的過程中要避免搔抓,因為這樣會擴大病情。但是,傳統的方法是不能徹底治愈的,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情緒及精神因素對汗皰疹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汗皰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好的情緒。做飲食日記,找出自己的汗皰疹和金屬是否相關,如果有相關要盡量避免。此外,注意手腳的保養,在季節交替時,盡量少接觸清潔劑,多擦乳霜。

    腮腺炎:不要“大嘴巴”

    得了腮腺炎的人,面部就像打腫臉的胖子,因此民間稱為“大嘴巴”,有的地方也有“豬頭肥”的說法。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可通過接觸、飛沫等傳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是,腮腺炎在人口密集和居室通風不良的春季最容易流行,多發於5—15歲的兒童,有時成年人也會被感染。本病的症狀是:以耳垂為中心的耳垂下方腫大,伴有明顯疼痛或壓痛、全身疲倦、張口困難、發燒、食欲下降等。

    如果有家人被確診為腮腺炎,就要隔離大約三周時間,而且要經常把病人的衣物、被褥日曬消毒。病人除了要遵照醫囑按時吃藥外,還應該多臥床休息,飲食以清淡為主,每天可以用淡鹽水漱口。

    在腮腺炎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帶孩子去人口較多的電影院、市場等公共場所。居室要做到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健康兒童一定不要去接觸病兒。一旦有異常現象出現,立即找醫生處理。

    體內積熱:要及時清除

    在漫長的冬季,為了躲避嚴寒的侵襲,人們往往喜歡穿起厚厚的棉衣,喜歡吃熱氣騰騰的飯菜,喝燙口的熱粥、熱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經常喝點酒,而且冬季是進補的最佳時節。這些,在冬季看來是必要的,但是卻在體內積蓄了很多郁熱或痰熱。到了春季,郁熱被風氣所鼓動,就會向外發散,人們就會出現相應的病患。輕則頭昏、煩悶、胸滿、咳嗽、痰多、四肢重滯,重則形成溫病,甚至侵害內髒。因此,要及時准備好“滅火器”來清除體內的積熱。

    清除積熱的方法很多,在症狀輕微時一般不需要服藥,可以去春游,盡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氣,排出胸中的郁熱之氣。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清熱作用的藥膳,如竹葉粥等。此外,喝茶也有很好的作用。素有“青葉鑲邊”美稱的烏龍茶、花茶、菊槐綠茶飲都是不錯的選擇。若是症狀較嚴重者,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內服一些藥物。

    腸胃也會“感冒”

    春季,百花盛開,萬物復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大量地生長和繁殖,加上氣候變化無常,室內外溫差較大,人體在這個季節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襲。今年春天,小區物業公司的何小姐在一段時間出現食欲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情況,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或是受涼引起的,就自己買了些治腸胃炎的藥,吃了幾天也不見好轉。最後就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診斷為“胃腸型感冒”。吃了三天藥後,症狀灸減輕了很多。可是何小姐很奇怪:怎麼是感冒?一天,她在小區裡看到我,希望我能幫忙解決她的疑問。發燒、頭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適是人們熟知的感冒症狀,而食欲差、上腹部發堵、反酸、燒心,以至惡心、嘔吐,有時還伴有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這些症狀卻很難讓人聯想到感冒,然而它們卻是“胃腸型感冒”的主要症狀。這時,感冒常見的症狀就相對不明顯了,所以人們容易產生混淆,而以為是腸胃疾病。

    感冒病人飲食宜清淡,感冒初期宜大量飲水,以適應機體代謝的需要,後期應大量進食水果,有益於減輕症狀、盡快痊愈;多食用開胃健脾、調補正氣的食物,如大棗、扁豆、銀耳、芝麻、龍眼肉、海參、黑木耳、黃豆制品等。日常飲食以面食為主,可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質的食物,但不宜多吃過於油膩的食品,這樣會加重腸胃的負擔。此外,由於腹瀉會讓身體流失很多水分,因此還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春暖花開說“春困”

    孟浩然《春曉》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天,本是大地復蘇、萬物蓬勃的美好季節,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出現“不覺曉”的反常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

    冬天,人們受到寒冷的刺激,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熱能,人體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皮膚毛細血管處於收縮封閉,血流量減少,皮膚就像一堵擋風的牆,抵御著寒冷,減少熱量散發,維持人體恆溫狀態。春回大地,天氣變暖,空氣由干燥趨向濕潤,皮膚血管和毛孔漸漸擴張,皮膚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人體新陳代謝加強,但由於人體內血液的總流量是相當穩定的,供應皮膚的血流增加,相對來說,供應給腦的血液就會減少;此外,春天處處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空氣濕度、溫度也較適宜人類活動,加之晝長夜短,人們的睡眠時間相對減少,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愛睡覺。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春困”。它不是病,而是一種正常的季節性變化時出現的生理現象。

    春天困倦雖不是病態,但卻影響到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最好的去除“春困”的辦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的養生法則。具體說來,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規律起居:起臥有常,能調養神氣,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臥無常,日久必致神氣受傷,精神萎靡,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容易出現頭痛、感冒、失眠等現象。為了適應這種生理變化,人們應該早睡早起,這樣有助於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成年人每天8小時,中學生8—9小時,小學生9—10小時就可達到休息目的。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臉,以刺激皮膚和大腦,使之盡快適應這種冬春交替之際的血液循環變化。在勞動之余,要注意適當的休息,休息時可以聽聽音樂、聊聊天,參加一些娛樂健身活動。此外,春天還不宜過多“開夜車”,以免誘發或加重春困。

    重視鍛煉:因為體育鍛煉能大大加快大腦處理信息的反應速度。在春季適宜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活動關節,舒展肢體,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體對氧氣利用的功能。但老年人的運動要適量,時間也不宜過長,避免引起疲勞反應。

    飲食調節:春天陽氣生發,辛苦之品有助於春陽。溫食有助於護陽,姜、蔥、韭菜宜適度進食,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白菜宜經常食用。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也很重要,應適當多吃魚類、雞蛋、牛奶、豆制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少吃寒涼、油膩、黏滯的食物,否則會加重“春困”現象。

    在精神方面,要多聽聽音樂,多聊聊天,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尤其老年人,要通過郊游,多呼吸新鮮空氣,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此外,當出現困倦時,可利用音響,觸碰等,給自己一定的刺激,這樣能改變人體內在節奏,使大腦中樞神經迅速進入清醒狀態,從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夏季常見疾病的預防

    夏季酷熱多雨,不管是熱邪,還是濕邪,皆能傷人致病,因此,對於疾病的預防必須重視。夏季來臨,如何防暑降溫自然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另外,由於夏季潮熱的氣候,非常有利於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生長,加之夏季人們容易出汗,皮膚易潮濕,如果不及時擦淨並保持干燥,真菌就會侵害我們的皮膚,引起皮膚癬病。夏季,也是細菌繁殖和傳播的高峰期,如果我們在飲食和起居方面稍有疏漏,就會給病菌侵入帶來可乘之機,引發腹瀉、痢疾等腸道類疾病。除此之外,夏季是治療冬病的良機,采用對人體穴位進行藥物敷貼的方法,可以使很多疾病在冬天減輕或者不再復發。

    感冒:不要忽略了它

    一般來說,感冒易在冬寒春冷季節流行,但在夏季,人們也不能不防。夏季氣溫高,出汗會消耗人體大量的體能,加之人們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以及冷水洗浴、吹電風扇等,很容易患上感冒。此外,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會引起夏天感冒,如夜間在外露宿,過量吃冷飲,長時間呆在風口處或睡覺開電扇等。

    夏日感冒,祖國醫學稱之為“熱傷風”,常見症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甚至於發熱,同時又汗流泱背,還有的惡心、嘔吐、腹瀉。通常,這種感冒不會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尤其是抵抗力比較弱的老年人與兒童,而且還易轉化其他病,因此,夏季不要忽略了對感冒的預防。

    如何預防夏季感冒呢?飲食宜清淡,要避免油膩辛辣和生冷;多吃新鮮蔬果,保持大便排暢;家中常煮綠豆粥、蓮子百合粥、荷葉粥、紅棗粥,可以防暑降溫;多飲水;不要過多食用高鹽和高糖的食物。預防感冒的食品,應該首選動物肝髒。因為肝髒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較多的維生素B12,這些維生素,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科學使用空調,經常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的人們,回到家後盡量不要再使用空調。注意勞逸結合,夏夜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在外露宿。另外,保持心胸豁達、情緒樂觀也是非常重要的。

    疰夏:解“苦”有良方

    暑天裡,有些人會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頭暈嗜臥,微熱心煩,汗多口渴,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狀,人也日漸消瘦,如果上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具體的病變。到了秋季,天氣涼爽以後,這些症狀便會自然消失。中醫認為,這是夏天暑濕之氣侵入人體,阻遏中焦脾胃之氣的緣故,醫學上的專有名詞叫做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因身體虛弱、又受暑熱之氣而引起的,是夏季常發生的一種病症。這主要是由於有些人對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較低,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大腦和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心肺的功能降低,水鹽代謝失調使胃液酸度降低,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人們食欲低下,營養缺乏,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症狀。

    這種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減少食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多吃一些苦味和酸味的食物,以使脾健胃和。對於已患疰夏者,中成藥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六一散”、“去暑丸”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另外,適量的運動也能夠幫助你輕松度夏。

    中暑:飲食起居多注意

    中暑,俗稱發痧,是在炎熱的氣候中,人體不能適應“熱”而引發的急性疾病。通常,人體產熱和散熱正好相等,所以,人的體溫總是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但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中暑。此外,如果外界氣溫高,空氣濕度大,無風、汗蒸發困難、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也容易中暑。當然,如果出汗過多,身體裡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鹽代謝發生障礙,也會中暑。身體過度疲勞,體弱多病也是發生中暑的原因。

    中暑有輕有重,輕者頭暈、口渴、胸悶發慌、乏力;重者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嚴重者體溫升高(可達42℃)伴有意識模糊、昏睡、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應立即送往醫院。下面介紹一些緊急處理的方法。首先把患者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用毛巾浸熱水敷臍腹部,口服藿香正氣水或者十滴水。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疾病,因此要注意預防。首先,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學習。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應該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注意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或者服些人丹,也能起到預防作用。每天要洗澡或擦澡,保持皮膚清潔、汗腺排洩通暢;在室內的時候,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減少濕度。

    汗斑:其實是真菌感染

    夏天,有些人身上會出現一些大小不等的片狀脫色斑,上面常附有細小脫屑,可有癢感,出汗後更明顯。人們常將此誤認為出汗後的斑漬,俗稱“汗漚的”,其實這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平時它就寄生在皮膚上,但是一旦溫度、濕度和個人體質改變,就有可能產生致病性。這種疾病的特點是:皮膚受感染的地方經常呈白色、暗褐色或粉紅色等多種變化。汗斑一般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只是不美觀,所以常常被忽視而延誤治療。但是這種疾病非常容易復發,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到醫院診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