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

雲台書屋

三 慎抓每次機遇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既向人們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實現幸福的良好機遇。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是幸福的,切不可放過這一良好的機遇。
  正如前人所指出,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應該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我們獲得人生幸福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自由、平等的經濟競爭,遵守價值規律的商品交換,可供個人自由選擇的升學和就業機會,以及經商、出國深造的現實可能性等等。我們現在應該做,而且可以做到的,便是創造條件利用機遇——有準備的頭腦,科學的方法,豐富的知識積累等等,然後去實踐。人們只要抓住機遇利用機遇,努力奮鬥,就能獲得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幸福。
  機遇主要指良好的、有利的機會。人們俗話所說的千載難逢、天賜良機,就是指機遇。機遇的產生和利用都需要有其主、客觀條件。從主觀上講,機遇只降臨有準備的頭腦。這裡的準備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知識的積累。沒有廣博而精深的知識,要發現和捕捉機遇是不可能的。一是思維方法的準備,只具備知識,而沒有必要的思維方法,機遇便會默默地從你身邊溜走。當然,成功而有效的思維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們下苦功夫,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培養訓練。因此,我們既要勤于思索,又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我們也要首先明白,不論是知識積累方面的準備,還是思維方法方面的準備,都是一個過程。主觀條件非常重要,它要求人們自己努力學習和工作。從客觀條件講,機遇的產生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圍,平等的擇業、工作機會,及良好的家庭環境、教育程度等等。機遇的產生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只有捕捉住機遇,才能使機遇由可能性向現實性轉化。
  怎樣才能抓住機遇呢?一是留心周圍的小事,有敏銳的洞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有些事使人大吃一驚,有些事則平淡無奇。一般而言,使人大吃一驚的事會使人倍加關注,而平淡無奇的事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它卻可能包含有重要的意義。一個有敏銳觀察力的人,就要能夠看到不奇之奇。19世紀的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正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端茶時,茶杯會在碟子裡滑動和傾斜,有時茶杯裡的茶水也會灑一些,但當茶水稍灑出一點弄得了茶碟時會突然變得不易在碟上滑動了。瑞利對此作了進一步探究,做了許多相類似的實驗,結果得到一種求算摩擦的方法——
  傾斜法,獲得了創造給他帶來的巨大幸福。當然,我們說培養敏銳的洞察力,留心周圍小事的重要意義,並不是讓人們把目光完全局限於「小事」上,而是要人們「小中見大」,「見微知著」。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並得到幸福。
  要抓住機遇,還必須在具備敏銳洞察力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判斷力不僅對於正常情況下的科學發現活動和其他實踐活動是重要的,對於異常情況下的科學發現活動及社會急劇變化時的實踐活動更為重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後,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判斷力,選擇和從事有利於社會又適合自己,能給自己帶來物質和精神生活幸福的工作,並盡可能地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促成事業的成功和科學的發現,為人民創造更大的幸福。
  當然,要抓住機遇,獲得幸福,還必須善於利用他人的成果,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時,也要經常總結反省個人的經驗和教訓,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注意與他人合作,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在實現人類整體幸福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幸福。
  時代和社會向人們提出了挑戰,也給人們提供了各種機遇。人們不能盲目地迎接挑戰,也不能希望機遇會讓自己全都撞上,而應該擺正挑戰與機遇的關係,這樣才更有利於實現社會幸福和個人的幸福。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和社會交往關係的程序化,個體一般都被組織到不同的單位如政府機關、研究院、學校、商店、工廠、公司等之中,應當承認,儘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人們提供了通向機遇的廣闊道路,但畢竟不同崗位、職業間機遇發生率的差異依然存在,如一些職業的出國機會多,一些崗位晉陞快,有的職業致富門路寬,而有的職業、崗位則缺乏上述的機遇。正是由於不同的職業、崗位的機遇發生率不同,因而人們非常重視對職業的選擇。近年來自謀職業和「跳槽」成風,明顯地反映出人們對各種機遇執著追求的心態。選擇機遇較多的職業,已成為人們首要考慮的事情之一,同時,接近能賜予機遇的人或機構,也往往成為人們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有許多機遇的發生是屬於賜予型的,接近那些能給予自己機遇的人和機構,有時也會成為人們獲得機遇、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又給人們帶來了觀念的變化,人們有了在合法的前提下充分獲取利益的權利,這確實向習慣於傳統生活的人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於是,不少人「下海」經商、炒股、做房地產交易等等。當然,人各有志,有的至今仍然克盡職守於看似平淡的工作崗位,有的則仍專注於學術研究,從中體嘗清苦但寧靜的精神幸福。由於機遇並不是平均分配在各地各行各業中的,因而面對挑戰,如果人們接受有較多機遇的職業,接近能提供機遇的人與環境,會更有利於謀求和捕捉機遇。這就是說,人們需要選擇「向陽」與「近水」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因為它能使花木得到充裕的陽光沐浴和雨露滋潤,從而具有蓬勃向上的發展良機。人生恰如草木之生長,其成功、成長和幸福的獲得,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機遇和幸福,更需要接近那些能帶來較多機遇的職業崗位與人事環境。只有環境條件好,機遇發生率高,人們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才更能感受到幸福的快樂。例如,一般來說,新的開發區和新的單位由於人員相對缺乏,發展速度較快,受舊關係網絡的束縛較小,各種崗位的缺額更多,因此,在這裡人們發揮才能的機會、表現才幹與創造性的機遇較多,人們得到重用、陞遷、晉級的機遇相對來說也較多。當然,因為新,許多工作必須從零開始,需要新的觀念和知識,所以人們遇到的困難也多,受到的挑戰也大。可以說,在這樣的單位中,挑戰與機遇並存,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戰,捕捉住機遇,才能夠大顯身手,獲得幸福。
  擺正挑戰與機遇的關係,需要考慮到個性、氣質與興趣,只有根據每個特有的個性去設計人生,才能叩開機遇之門,踏入幸福之境。
  個性是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稱,從廣義講,個性包括個人傾向、性格、智能、自我協調性等方面的內容。個性心理特徵包括人們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熱情或性格等。個性直接影響著人們捕捉機遇、創造機會的能力。個性因素的差異以及個性與特定環境的協調狀況是造成事業成敗、命運好壞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個性傾向直接影響人們的注意力。「入迷」是一種特殊的注意現象,它是取得科學成就及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浦松齡說:「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機遇的捕捉與特殊注意力是分不開的,這在科學活動中表現得最為突出。琴納創立了「免疫學」,是因為他注意到擠牛奶的婦女不得天花這一現象;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為他注意到了蘋果落地的現象……
  好奇心是與注意力有關的一種重要心理現象。貝弗裡奇曾說,科學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現為探索對他所注意到的,但尚無令人滿意解釋的事物或其相互關係的認識。……科學家通常具有一種的願望,要去尋找其間並無明顯聯繫的大量資料背後的那些原理。這種強烈可被視為成人型的或昇華了的好奇心。熱衷於研究工作的學生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
  好奇常常是科學課題提出的媒介,是科學發現的動力之一和捕捉機遇的重要途徑。一般地說,好奇心,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滿足現狀,要敢於從對現狀的不滿中提出懷疑,要善於張開思維的翅膀,在未知的領域裡飛翔。
  氣質在捕捉機遇的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氣質是人們典型而穩定的心理特徵,這主要表現為一個人情緒體驗中的強度、速度,以及動作反應的敏捷性等。性情和脾氣是氣質的集中反映。
  人的氣質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而氣質的差異又決定著人們在日常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性情和靈敏度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影響著個人所宜於捕捉機遇的類型。氣質對於人們的行業與職業選擇、機遇的捕捉等都有重要影響。人們應該根據各自的氣質正確地面對挑戰,謀求適宜的職業與人生環境,以從中獲取各種最能發揮個人氣質特點的良機,實現幸福。
  一般來講,膽汁質型的人直率、熱忱,性格外向且精力充沛,適宜於從事教育、社交等工作,比較容易在推銷、企業管理、公共關係等工作中得到機遇,取得成功。同時,由於膽汁質型的人神經活動的興奮性很高,思維機敏靈活,動作反應迅速,這類人在偵察、偵探以及自然科學領域也較容易捕捉良好的機遇,獲得成功。在氣質上明顯屬於膽汁質型的人,一般不宜於做微循環、外科手術、精密儀器等方面的工作,因為這種氣質對這類職業感到難以適從,而捕捉不到成功的機遇。
  多血質型的人活潑好動,敏感而反應迅速,情感外向。這類人多喜歡與人交往,好結交,對新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有「四海為家」的生活習性。這類人可能成為企業家、自然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適宜於搞自動化操作,打字和商品推銷等工作。
  粘液質型的人心境比較安靜、穩定,堅持心與耐力好,適宜於選擇那些需要耐心與情緒穩定的職業與環境,如科學研究、微電子技術、外科手術、儀器檢修等。
  抑鬱質型的人善於洞察秋毫,情緒體驗深刻,做事細心、謹慎,卻多愁善感,遇事優柔寡斷,性情孤僻,行動反應遲緩。這類人宜於進行詩歌、小說的創作,從事那些需要謹慎、細心的職業。粘液質與抑鬱質同屬氣質內傾型。由於抑鬱質型的人態度內向,以自我作為行動的出發點,行為特徵表現為靜態、主觀與理想化,因而在行動上常會產生一些主觀隨意,固守著一種浪漫主義的行動邏輯。這種人可以成為小說家、思想家與哲學家,適宜於做一些需要安心、細心和耐心的工作,如維修、會計、審計、信息處理等。
  當然,大部分人所具有的都是一種混合型氣質。但各個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都有與各自特徵相適應的職業與環境,因此,人們應當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選擇適合的職業與環境,這樣就更能捕捉到較多的機遇,取得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綜上所述,人們為了在挑戰面前更好地抓住機遇,就應根據個人的氣質選擇適合的職業與環境,這樣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成就輝煌的業績。人們如果硬要選擇並從事與自己氣質相牴觸的職業和工作,只能體嘗到痛苦與煎熬,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取得滿意的業績,個人幸福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挑戰與機遇面前,人們必須三思,必須檢測一下自己的氣質,以便獲取更多的機遇,得到最大幸福。
  我們即將跨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21世紀,迎接新世紀技術、文化、國際市場、區域競爭等一系列挑戰與機遇。當今世界處於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引起了知識快速更新。新知識、新科學技術的不斷出現向人們提出了強烈的挑戰,如果不抓緊學習就會落後於時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的創造性機遇就會落入別人手中。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較低,面臨的形勢尤為嚴峻,只有只爭朝夕,力爭上游,才能在激烈的科學技術競爭中捕捉到創造性的成功機會,從而推動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實現社會的整體幸福和個人的自我幸福。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生產行業的不斷出現引起了當代產業結構的不斷變換,這也是當今社會向人們提出的一個重大挑戰。人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努力吸收與掌握新技術,認識產業發展的規律,才能捕捉到新興產業的發展機會,發揮個人的才智和創造力,為振興民族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爭取社會整體幸福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幸福。
  1981年,英國王子查爾斯和黛安娜要在倫敦舉行耗資10億英鎊、轟動全世界的婚禮。
  消息傳開,倫敦城內及英國各地很多工商企業都絞盡腦汁想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發財機遇。有的把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裝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結婚時的圖案。但在諸多的經營者中,誰也沒賺過一家經營「望遠鏡」的商號。
  這位老闆想,人們最需要的東西就是最賺錢的東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們最需要的東西。
  盛典之時,要有百萬以上的人觀看,將有一多半人由於距離遠,而無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禮盛況。這些人那時最需要的不是購買一枚紀念章、買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人和景物的望遠鏡。於是他突出生產了幾十萬副馬糞紙和放大鏡片製成的簡易望遠鏡。
  那一天,正當成千上萬的人由於距離太遠看不清王妃的麗容和典禮盛況,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千百個賣童突然出現在人群中,高聲喊道:「賣望遠鏡了,一英鎊一個!請用一英鎊看婚禮盛典!」頃刻間,幾十萬副望遠鏡搶購一空。不用說,這位老闆發了筆大財!
  機遇對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就看準抓得准、用得好。其實,在這個事例中,眾多的英國工商業企業也不是沒抓准機遇,只是不如生產簡易望遠鏡的那位老闆機遇抓得准罷了。說到底還是那位老闆比別人研究得更細一層,他看準了那一天人們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東西——望遠鏡。
  所以,卡耐基認為,一個企業家關鍵時刻一定要抓住機遇,更深一層的研究、利用機遇。同一機遇,誰都可以利用。
  但利用得最好的,畢竟只是少數。想勝人一籌,就需在認識分析上高人一籌。其實,不過是對公眾需求和心理分析研究得更細一點、更深入一點,把握得更准一點,而且常需要對特定情境周圍的分析研究聯繫起來。
  人的行為選擇取向是否正確,關鍵是人生價值目標的選擇。在價值目標確定的條件下,進一步的問題就是階段目標、事業目標和各種行為目標的選擇。在選取價值目標的過程中,強調根本的重要性,並不是輕視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而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同樣,在設計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時,要首先注意確定根本價值目標,使階段目標與具體目標不違背根本價值目標。如果某個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在局部和一時看來是可取的,而在全局和長遠看來不可取,那就應當以局部和一時目標服從全局和長遠目標。一般說來,如果階段目標、具體目標與根本目標發生衝突,就應當調整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否則就會損害根本目標,以致發生方向錯誤,貽誤終生。
  價值取向是否正確,在實際的人生道路上,還決定於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的關係。這是人生道路上經常碰到的十字路口。在這裡,正確的態度和選擇,應該把個人利益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遵守社會道德的集體主義原則和個人關係的利他原則。在正確對待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堅持個人原則。最優價值選擇,就是按照社會價值目標,正確處理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關係。在我國,最基本的就是個人對國家和集體的關係。正確對待和處理這些關係,是個人作出人生正確選擇的基本要求。
  一個人要作出正確的人生選擇,要取決於很多主客觀條件和因素,但個人對待社會與他人、國家與集體的關係的眼光和覺悟,則是最重要的條件。人生能否成功地實現理想,就取決個人的眼光和覺悟。當然也要有適當的社會條件,但條件也在於人的洞查力和利用。
  社會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的人都不可少。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是對社會對自己有益,就是可選擇的。在社會特殊需要的情況下,有些工作即使對個人沒有多大好處,也是應該選擇的。在社會、國家、集體需要的情況下,不必過分遷就個人興趣。個人興趣在個人自身利益方面可能有正當理由,但與社會需要比較起來,畢竟是個人的事情。再說,興趣、愛好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學習,培養得到的,因此也都是可以改變的。事實上,一個人在一生中總要依據環境條件的變化而改變幾次興趣。任何人都會有改變興趣的時候,終生不改變自己興趣的人是很少的。認真說來,固執於自己的興趣而不能隨機應變,常常會失去發展的良機,封閉競爭取勝的門路。俗話說:「推推不成,拉拉看」,「行人身後,別有洞天」。當你按照原有的興趣做下去,已不能取得成就,甚至舉步艱難時,就應該跳出困擾,置身其外,利用有利的條件,培養和發展新的興趣,這樣,就可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選擇是出於興趣還是出於責任?正確地對待這個問題,應該是把二者結合起來。這兩者是有矛盾的,而且在實際選擇中經常會有衝突。例如,責任性強的工作常常沒興趣,而對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又覺得社會價值太低。要處理好二者的關係,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心,包括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對個人的責任,使個人興趣力求適應自己和社會責任。如有矛盾和衝突,以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為準,調節個人興趣。這就是說,要按照「應當如何」的要求,作出個人的人生選擇。
  強調按照社會要求作出人生選擇,這是就一般要求而言。
  因為人生選擇不能脫離時代和社會條件,但是,具體的人生選擇則是千變萬化、極其靈活的,決不是一個「應當」所能指明的。就個人興趣來說,興趣往往體現著一個人的巨大的潛在能力。這種能力顯然也是選擇時「應該如何」的依據。如果不依據個人的潛在能力而只憑社會一般要求,不但不利於個人發展,而且也不利於社會的發展。一個人如果選擇的道路是自己不願走的、也無能力取得成就的,就不會作出很好的成績。如果他對此沒有自我意識,也不知道主動地改變現狀,畏懼作出新的人生選擇,他就會造成自己和家庭生活的不幸。當生活和事業遇到困境時,當面對一種更有發展前途也更有利於社會的選擇時,個人應當有棄舊圖新的勇氣和毅力,作出新的人生選擇。
  價值取向的「應當」,對社會來說,就是社會發展提出的要求,人群利益關係提出的要求,對個人來說,就是自覺實現這種要求的責任和個人的能力、興趣。在這裡,「應當」就體現著道德的義務、良心和責任。個人有選擇人生目標和道路的自由,同時也就要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人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應當考慮社會的責任。具體說來,就是要對社會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家庭負責,也對自己負責。在這裡,自由選擇履行責任是一致的。無責任能力是庸人的表現。
  人生價值目標和各種具體目標的實現,要通過實踐。社會實踐是由理想目標轉化為現實成就的途徑。這就是具體的職業勞動,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以勞動為核心的實踐活動,不僅在人類社會產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而且在個人的人生旅程中,也起著決定的作用。勞動就是改造世界和人生自我實現的根本方式。
  人生理想的實現,是在社會所提供的條件基礎上,使自己內在的知識和能力外化為社會貢獻的過程。在一定的條件下,個人通過職業勞動,將內在潛能發揮出來,盡自己的責任,作出貢獻,就是自我的實現。但是,社會所提供的條件並不是個人自我實現的僵死外殼和不變因素,而是要靠個人的發現、利用和創造的。人是勞動、創造的主體,在同樣的或大體相同的社會條件下,由於個人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沒有個人主體性的積極發揮,再優越的社會條件也會平庸混世,一無所成。條件是社會提供的,但條件的利用和創造,全在於個人的主觀努力。實現理想目標中的困難、險境、逆境,要靠堅定的信心,頑強的鬥志和明智的策略去戰勝。理想、目的、目標,不是靠運氣實現的,而是要靠勞動、奮鬥去爭取。事業中包含著要去戰勝的險惡,只有依靠不懈的努力奮鬥,才能取得實現理想目標的勝利。
  自我實現是一種從現實到理想、變理想為現實的進步和超越。這中間有一個重要橋樑,就是對可行性的判斷。這裡有兩種可行性的判斷:一種是把可行的條件和力量,看作靜物的、不變的因素,運用機械統計學的方法,作出判斷。對人的選擇能力和價值取向,也只是以實存狀態為根據,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判斷。如認為現實存在的人的覺悟水平不高,普遍存在自私心理和品性,因此便認為要求克服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就不可行。這是當前比較普遍的對待可行性的態度和方法。還有一種判斷可行性的根據,就是把是與應當結合起來,既如實地承認實存的人性狀態,而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要從發展的要求和人的發揮內在潛力的積極性,來判斷可行性。這就是我們過去所常說的「不要低估群眾的積極性」,問題是有沒有把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和潛力調動起來。
  一個人在人生選擇上能夠怎樣,除了客觀條件之外,是因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不同的。「應當」價值目標是社會的普遍要求,它必須與個人的特殊情況相結合,才能在個人實踐中,通過具體的職業和事業活動得到證實。個人要善於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能力,選擇適當的途徑和手段,量力而行。在這裡,要有自知之明,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專長,揚長避短,走自己的路。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正確價值目標指導下,在尊重客觀條件的基礎上,自我設計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應該的。否則自我實現就是一句空話。當然,離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客觀條件,主觀的、自以為是的設計,往往會被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所左右,不能實現人生理想,甚至會給社會和自己造成危害。
  人生的選擇和責任,不是要求個人的任性和自負,而是要求個人要有對社會和個人一生負責的生存危機感。有人提出,當今中國人究竟缺乏點什麼?有人回答說:缺乏的是生存的危機感。這個回答得很好。要生存就要奮鬥,要奮鬥就要辛勤勞動、創造,並且爭得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盡快順利發展。同時也使自己具有現代人的責任意識和奮鬥精神。
  在成長的道路上,當理想難以實現,勤奮、毅力和各種方法都無濟於事的時候,突然,一個機遇出現在你的面前,解救了你,使你在事業上有了進境,甚至獲得了成功,這種事情在生活中是常有的。
  機遇的力量是很神奇的,我們都希望在自己人生短短的路途中多多得到它的惠顧,特別是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然而,真正能夠抓住機遇的人卻並不很多,因為機遇好比商品的價格,稍一耽擱,就會變化;它又像市場上的某些緊俏商品,如果能買時不及時買,當你發現了它的價值而再想買時,卻再也找不見了。古諺說得好,機會老人會先給你一個可以抓的瓶頸,你沒有及時抓住,再摸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圓瓶肚了。
  要想抓住機會,必須有一種特殊的智慧和能力。古人云,機會只垂青於那些早有準備的人。這是很有道理的。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之一。他出身貧苦,12歲上街賣報,13歲起在釘書店當8年學徒。雖然他酷愛讀書,認真鑽研了有關電學的論述,還盡可能利用條件作點小實驗,但若不是碰巧英國著名學者戴維到那裡做學術講演,若不是法拉第想盡辦法弄到二張入場卷,也許他倆就不會認識,他就更不可能得到戴維的賞識。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機遇,在戴維的推薦下,法拉第才在皇家學會實驗室當上了助手,開始走上了新的學習和研究的道路。
  英國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也是善於利用機遇的人。
  1831年,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將作環球旅行,需要一位自然科學家。達爾文看出這是進行生物考察的大好時機,當即表示願去,但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後來他經過很大的努力,爭取到舅父的贊助,才達到目的。不難想像,如果失去這次機會,《物種起源》這部巨著也許永遠不會問世。
  桃桃是內蒙古一個農民的女兒,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就去市內一位幹部家裡當了保姆。在一般情況下,保姆只是整天拖地做飯,洗衣,干家務。而這位幹部偏偏喜歡愛學習的孩子,他看桃桃願意學,就給她提供很多日語課本,留出時間來讓她學習,為了怕小女孩早晨醒不來而誤了聽廣播,老兩口天天喊她。不久之後,桃桃終於能流利地說一口日語,被日本北海道的「農友會」正式邀請到日本學習去了。如果不是這位百里挑一的好幹部,農村的桃桃也許不會成為這方面的人才了。但是,如果沒有桃桃的刻苦好學,縱遇到這樣的好幹部,又能怎樣?
  機會到處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
  很多人抱怨沒有機會,他們說: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能得到像別人那樣的機會。一切好的機會都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我們只好坐吃山空了。
  「沒有機會」,這是失敗者推托辭,有志氣的人是不會這樣怨天尤人的。他們在做事前密切觀察留意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則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他們不等待機會,他們創造機會。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打了一次勝仗之後,有人去問他,假使有機會,他想不想把第二個城市攻佔。「什麼?」他怒吼起來,「機會!機會是我自己製造的!」世界上到處真正缺少的,就是那些能夠製造機會的人。
  我們有些人總是有點眼高手低,他們希冀一個突然的機遇把自己從地獄送到天堂,眨眼之間便具有了值得大肆炫耀的工作,一夜之間就會能一舉成名。他們往往為著一心要摘取遠處的玫瑰,反而將近在腳下的菊花踏壞了,他們忘記了大事業要從小處著手。
  事實上,會利用機會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把機會奉為神明的人,他們從沒把希望寄托在機遇上,他們知道,大事業是從小處開始的,「天下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他們明白,一磚一木壘起來的樓房才有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出一條成形的道路。他們相信,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實在,也是最可靠的。
  事實上,我們經常看到,無論是在職業的選擇中,還是在工作和勞動中,很多成功往往屬於那些身處逆境的人,他們沒有良好的條件,沒有捷近的道路可走,也不希求外在機會的垂青,所以,他們的走路最實在,他們所得到的機遇也就會最多。青年人在職業選擇過程,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自覺而頑強地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