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彼德原理

雲台書屋

後記 

  唯有理念高尚方能健全完美。
  ——凡尼格特(Kart Vonnegut Jr.)
  居住在地球,我與其他居住者一樣,在此成長並且過著「美好的生活」,換言之,我能夠抽空思考與撰寫有關未來之事。
  我的生活逐口惡化,我的健康、快樂與生存也受到威脅。全球的居民只能這樣活下去。許多人正在挨餓。人口過度增長與地球資源的濫采部危及我們的生存。
  客觀地經歷死亡卻還能臨危不亂,是不可能的。
  ——伍迪·艾倫(Woody A11en)儘管今日人類所面臨的難題是如此龐雜,但「彼德計劃」並不是提供你一個機會去緬懷過去美好的時光(至少對某些人而言是段美好之時光),過去已難追憶,逝者已矣,唯有突破現狀,邁入一更新、更進步的文明才是「救世之道」。任何想回復從前的策略,都是不切實際的,最終還是會使危機更形惡化。任何促使舊有工業經濟回復均衡發展的努力部將失敗。我們對進步的概念必須重新加以定義。提高國民生產總值,增加消費已不是所謂的進步,過度利用與濫采有限資源、經濟持續擴張——愈大的汽車、愈多的公路及更多的落伍產品。甚至更多富裕後所棄置的物品堆積在山谷——這些情形部必須予以徹底矯治。
  經濟力量不會減緩破壞的程度,反倒加速破壞。
  ——瓦特(Kenneth E.F.Watt)
  種基於資源再生的健全經濟成就,才是一種進步。借改善生活品質一如提高榆悅、愛、知識、技術、人類潛能、服務業的創新,來保護我們唯一的地球——是今日我們求進步必須面臨的挑戰,這才是沒有極限的「增長」;換句話說,若我們們食古不化,保留:日日過時的「增長」概念。那無異在短期內自尋死路。
  我們部在對抗那難以操縱的機會。
  「彼德計劃」不試圖描述這種轉變策略,它能將摧毀性的經濟,變換成基於善意或具理智基礎的社會。一個發展完全策略,需要大眾的參與方能奏效。有些轉變策略或因個人的參與油然而生;而有些則是來自於人工生態營造系統的技術專家。
  每一動物都會留下自己的遺跡骸骨,唯人類留下其所創造的事物。
  ——布羅納斯基(J.Bronowski)
  「彼德計劃」不包括未來有可能發展並具影響力的科技,而只是提出目前我們所通曉的知識。向前看並預知未來總是最吸引人的事情。
  使人類嘗試預測或計劃未來的最大動力,在於我們有各式新穎的工具組合,以及我們逐漸警覺到任何科技或社會的變革,都會像浪潮般影響到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社會各部門。
  ——馬登(Ward Madden)
  若我們只是針對和平、保護、人口及動力能源等問題發展專案計劃,那我們就會疏忽了在規劃一項長久解決方案時,其連貫而全盤考慮的本質。我們遭遇的難題不是人口、土質污染、水源、空氣或能源等問題,這些只是環境顯露的病兆,其病因在於所謂「增長」、「進步」的虛假觀念,驅使我們產生的因應行為。換言之,就是因為了這些觀念,才能使人類行為有所偏差,而造成諸多環境病症。
  污染問題與其他類似的環境議題一樣,都只是徵兆,較嚴重的是深植於社會中的病態,兩者相比,前者還算緩和。
  ——金(Alexander King)
  有證據顯示,我們可利用再生系統,使自然界生生不息,進而具備解決困境的能力,和地球建立新的關係。我們不是已消滅或控制了危害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嗎?有了一九五六年的潔淨空氣法,法律明文禁燒生煤,使得倫敦在冬季時能享受比以往多二倍的陽光照射。禁用DDT藥劑,使珍貴鳥類重現,我們目睹了環境重生,恢復生機的請多現象。我們擁有許多有專業知識的生態保護專家、未來學者、科學家、工程師,協助我們作出正確的抉擇。
  因此,問題癥結不在「我們能嗎?」,而是「我們願意嗎?」
  科學或許可以找到方法將所有邪惡事物造成的損害予以彌補;但科學對人類漠不關心、事不關已的這種態度卻是束手無策的。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科技的發展已到達了一個瓶頸,它創造出的許多事物,不是我們不想要的,就是一些我們無法與之相容的產物。現今的科技發展如同隨處亂竄的火箭,終將自我摧毀,除非我們對導航系統重新修正。
  雖然威脅環保的本質是如此的邪惡,但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慣性,讓我們生存的系統在災難臨頭時,自.然產生警覺而採取有效的行動。
  ——基茨米勒(Michaei Kitzmiller)
  只要我們一天不自發地去實行轉變策略,我們便離未日愈來愈近。我們何時才要準備開始行動呢?是等到下一災難臨頭之時呢?還是要等到大勢已去時,連我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下一步該怎麼做,決定在你。
  在求生的抗爭中,只有求勝一途。
  ——米查姆(Merle L.Meacham)
  身為未來學學者,我對核武器擴散、國際局勢緊張、全球污染及種種當代令人絕望的議題,仍表示樂觀,因為我深信人類有理解事實的獨特能力。每一種生命體均有其專長,唯有人腦擁有思索概念與原理的能力,也因此我們會在未來獲得幫助。許多問題往往源自於我們過度依賴某些議題的限定意義,出而無法通盤思考。不論科技如何昌明,若無全方位思考、一切均屬膚淺不深入。
  今天所謂的專家,就是單向思考的人。
  ——包洛格(Endre Balogh)
  「彼德計劃」不是彼德天堂的藍圖,一個烏托邦世界與真實世界有所距離。對大多數人而言,「烏托邦」就是「不可能完成」的意思;然而「彼德計劃」是一種可能完成的過程或生活方式,而非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對完美的人類而言,它雖非絕對完美,但它要求我們必須發展一套轉變策略,此策略以新的規則與前提為基礎,注重長期效果,以邁向另一層次的文明。
  我們這一時代的特色似乎就是注重手段與方法,而對所欲達成的目標反倒模糊不清。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