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回顧一下野蠻或獰獵狀態——遊牧狀態或蹂躪羅馬帝國的野蠻民族——人口增殖力大於生活資料的增長力——北遷大潮的原因。
在人類最為原始的狀態下,狩獵是主要的職業,是獲取食物的唯一方法。生活資料散佈於廣大地區,人口相對而言必然是稀少的。據說,北美印第安人兩性間的情慾比任何其他種族都弱。然而,儘管情慾較弱,北美印第安人的增殖力似乎依然總是大於生活資料的增長力。任何印第安人的部落只要定居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有了比狩獵更為豐富的營養來源,人口就會較為迅速地增加,人們常常可以看到,當某個印第安人家庭居住在歐洲人的居留地附近,採取較為舒適和文明的生活方式時,一個女人會生育五、六個或更多孩子,儘管在野蠻狀態下,每個家庭往往只有一兩個孩子能長大成人。好望角附近的霍屯督族人也是這樣。以上事實證明,狩獵民族的人口增殖力要大子生活資料的增長力,這種增殖力一旦能自由地發揮作用,便會頑強地表現出來。
尚待研究的是,能否在不產生罪惡或貧困的條件下,抑制人口增殖力,使人口與生活資料保持平衡。
北美的印第安人,作為一個民族而言,決不能說是自由平等的。關於他們以及關於大多數未開化民族的記載都表明,婦女對於男人要比文明國家內窮人對於富人,更完全地處於奴隸狀態。一半國民就像是另一半國民的奴隸,對人口產生抑製作用的貧困照例主要是落在社會最下層階級的身上。即便是在最原始的狀態下,嬰兒也是需要細心照看的,但印第安婦女卻不能給予這種照看,她們命中注定要經常遷徙,遭受種種不便與困苦,命中注定要手腳不停地干各種苦活,為暴虐的丈夫預備好一切。她們有時在懷孕期間有時背負著孩子從事這些繁重的勞動,必然經常造成流產,而且,除了最強壯的孩子,其他孩子都難以被撫養成人。婦女除了遭受上述苦難外,還得加上野蠻人之間連綿不斷的戰爭,以及她們為了幹活而不得不遺棄年老無助的父母,從而違背最基本的自然感情,在整個這幅圖畫中都少不了貧困這一陰影。估計未開化民族生活的幸福程度時,我們的眼睛不應只是盯著年富力強的士兵,因為一百個人當中才有一個士兵,他是紳士,是財主,是幸運兒,不知經過多少努力,才產生了這麼一個幸運兒,守護神使他免遭無數危險,平安地長大成人。對兩個國家進行比較時,須比較兩個國家中最為近似的階層,這才是真正的比較。因此,年富力強的士兵應與紳士相比較,婦女兒童老人應與文明國家的下層階級相比較。
根據以上簡短的考察,更確切他說,根據狩獵民族的歷史,我們完全可以推論說,由於缺乏食物,狩獵民族的人口是稀少的,如果食物增加,人口會立即增加,暫且撇開野蠻人中間的罪惡不談,正是貧困抑制了較強的人口增殖力,使人口與生活資料保持相等。實際的觀察與經驗告訴我們,除少數地區和少數暫時情況外,這種抑制目前對所有未開化民族都是起作用的,同時我們的理論表明,這種抑制所具有的力量一千年以前同現在一樣大,而一千年以後也不會比現在大多少。
關於人類進化的第二階段即遊牧民族的風俗習慣,我們所知道的情況比對未開化民族的瞭解還要少。但歐洲各國以及世界上所有最富有國家的歷史都充分證明,遊牧民族也不能逃脫生活資料匱乏造成的貧困這一普遍命運。生活資料匱乏像一根鞭子驅使西徐亞牧民離開原來的居住地,像成群結隊的餓狼一樣四處尋找食物。受這一強大因素的驅使,野蠻人宛如烏雲從北半球各地集攏在一起,滾滾南移,攪得天昏地暗,最後遮蔽了意大利的太陽,使整個世界陷於黑暗。這些可怕的後果長期而嚴重地影響了世界上所有最富饒美麗的地方。追根溯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即人口增殖力大於生活資料的增長力。
眾所周知,遊牧國所能養活的人口不如農業國所能養潔的人口多,但遊牧民族卻非常可怕,因為他們具有集體遷徒的能力,而且常常不得不運用這種能力為畜群尋找新牧場。擁有大群牲畜的部落,眼前的食物總是很充足。在絕對必要時,甚至可以吃掉母畜。因而遊牧民族的婦女要比狩獵民族的婦女生活得好。男子因團結協作而強悍勇猛,自信有力量通過遷徙為畜群找到牧場,也許很少為養家餬口擔心發愁。這些因素合在一起,很快就產生了自然而不可避免的結果,即人口日益膨脹。於是便不得不更為經常和迅速地遷徙。愈來愈廣闊的地區被相繼佔領,他們周圍的荒地也日益擴大。匱乏折磨著該社會中不幸的成員,直到最後無法養活全體社會成員這一事實變得如此明顯,誰也無法加以否認。於是年輕人被逼著離開原來的部落,去開闢新的疆土,靠手中的利劍為自己獲得更好的地盤。「整個世界任憑他們馳騁」。這些膽大妄為的冒險家由於眼前的困苦而躁動不安,心中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躍躍欲試,氣勢洶洶地要征服所有與其為敵的人。所到之處,若是和平安寧的國家,他們便長驅直人。若遇到與其相類似的部落,便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他們拚死作戰的勇氣來源於這樣一種見解:死是對戰敗的懲罰,生是對勝利的獎勵。
這種殘酷的鬥爭,肯定使許多部落滅絕。還有一些部落很可能由於困苦和饑謹而自行滅亡了。另一些部落則在其頭領較為正確的領導下,日益強大,繼而又派遣新的冒險者尋求更為富饒的地盤。這種為爭奪地盤和食物而進行的不間斷鬥爭,消耗了大量生命,但強大的人口增殖力卻對此作了超量的補充,經常不斷的遷徙使人口增殖力在某種程度上得以毫無阻礙地發揮作用。遷居南方的部落雖說是通過連續不斷的戰爭才佔領了這些較為富庶的地廈,但由於生活資料增多,人口和實力卻迅速增加。到後來,從中國邊境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廣大地區,便被許多勇猛強悍、富於冒險精神而又耐勞好戰的野蠻人部落所佔據。一些部落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地位。另一些部落則歸屬於某個蠻族酋長的麾下,這個酋長帶領它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尤為重要的是把它們帶到了盛產小麥、美酒和油料作物的地區,這些正是它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是對其辛勞的最好獎賞。阿拉裡克、阿提拉、成吉思汗及其周圍的大臣們,也許是為了榮譽,為了贏得大征服者的名聲而征戰不息,但導致北方未開化民族大遷徒,推動他們在不同時期揮師南下,侵擾中國、波斯、意大利乃至埃及的真正原因,卻是食物的匱乏,人口的增長超過了生活資料的增加。某一時期的絕對人口相對於領土面積而言,絕不會很大,因為總有某些被佔領的地區是不毛之地;但人口的代謝卻似乎極為迅速,一些人被戰爭或饑謹所消滅,更多的人會立即填補其位置。這些膽大妄為、無所顧忌的野蠻人,同現代人相比,也許很少擔心未來的生活,因而其人口也就不受這方面的抑制。野蠻人從性格上說,天生就是無憂無慮的,除此之外,他們普遍盼望著遷徙能改善其處境,總是期待著掠奪,貧困時,甚至有權賣兒賣女給人作奴隸,所有這些均促進了人口的增加,然後再由饑謹或戰爭來加以抑制。
哪裡的經濟狀況不平等(遊牧民族中很快就出現了這種不平等),哪裡的食物匱乏所帶來的苦難就必然最沉重地落在最為不幸的社會成員身上。婦女也必然常常會感受到這種苦難,丈夫不在家時,她們常會被人擄掠走,盼望丈夫歸家的希望總是落空。
我們不太瞭解遊牧民族的詳盡的歷史,不能確切指出食物匱乏所帶來的苦難主要落在哪一部分人身上,也不能確切說出全體社會成員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了這種苦難,但我認為,根據現有的關於遊牧民族的記載,完全可以說,每當遷徙或其他原因使生活資料增加時,遊牧民族的人口就會增加,隨後貧困和罪惡又會抑制人口的進一步增加,使人口的實際增長與生活資料的增加保持一致。
在遊牧民族中,盛行著有關婦女的種種惡習,這必然會抑制人口的增加,撇開這點不談,我認為必須承認,發動戰爭是一種罪惡,是貧困造成的結果,而且誰也不會懷疑,這種貧困是由食物匾乏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