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田方斌>>攀登書山另有路

雲台書屋

十四、玉不琢,不成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父母的共同心願。玉不琢,不成器。的確,孩子的健康成長,無一不凝集著父母的希望和心血。然而,怎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健康而樂觀的心態,讓孩子學業有成,擁有一個美好而燦爛的前程,這也許是擺在每一位家長面前的一份難以做好的考卷,需要家長傾畢生的心血與精力來完成。特別是在孩子鮮花般燦爛的中學時代,給予孩子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是每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必須面對的問題。


要有一顆平常心


  普天下為人父母的,哪個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除了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外,家長們還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陪孩子做作業,請家教輔導。此外,還要送孩子上英語班、電腦班。為了培養孩子多方面的才華,家長們還擠出孩子們本來就不多的業餘時間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時,家長也沾沾自喜,津津樂道,當孩子成績不如人意時,更多的是訓斥,甚至是拳腳相加。對孩子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是必要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確是有益的。但這裡有一個前提,這就是做父母的應該有一顆平常心: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做家長的應該知道,望子成龍,天經地義,但望子成龍過於心切,對孩子催逼太緊,揠苗助長,往往會事與願違,不僅有可能導致天才少年的半途而廢,既便是英雄出少年,一鳴驚人,但由於高期望值下對青少年心理的壓抑與扭曲,也會導致英年夭折。美國數學天才w.J.西迪斯自幼受父親的嚴厲督促,少年有成,11歲時在哈佛大學給教授們講授「四維體」,可以說是一鳴驚人,被認為是未來的世界級數學家。西迪斯15歲從哈佛大學數學系畢業,到28歲因痛恨父親而放棄數學專業,46歲因腦部大出血而死去。一顆希望之星並沒有發出耀目的光華便黯然失色,教訓不能不說是慘痛的。

  大資聰穎的少年經過父母悉心教導而功成名就的,已是不勝枚舉。對於看起來平平常常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合理引導,同樣也可以取得驕人的成就,這樣的事例也是俯拾皆是。19世紀初,轟動歐洲的天才人物卡爾·威特,出生時體質並不好,思維也有些遲緩,鄰居都認為他屬於「白癡兒」一類。但威特的父親並沒有因此喪失信心,他堅信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智力稍差,也能培養成為有用的人。為此,他制訂了全面的早期教育威特的計劃。為了開發威特的智力,他想方設法喚起威特的興趣,並讓威特不斷提問;威特6歲開始學法語,他要求威特在學習時要專心致志,培養他的注意力;

  同時,他還非常重視培養威特的品行,給他講古往今來各種善行故事、培養威特不屈不撓的性格,只要發現威特做了好事就及時表揚,激發孩子的信心。由於父親的精心培養,威特到八九歲時已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拉丁語、英語等6種語言,並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化學,尤擅長數學。9歲時,威特考上萊比錫大學,14歲被授予博士學位,16歲獲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力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威特被視為神童而引起轟動,其父卻很平靜地解釋,自己的孩子本非神童,自己的出發點也不是要培養神童,「只是想把兒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想盡力把他培養成健全的、活潑的、幸福的青年」,而自己所做的努力,也就是「擠出自己僅有的一點智慧」。因此,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人的生理素質差別不大。就智力而言,先天的因素只是給智力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潛在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關鍵還是後天各種因素綜合發揮作用,這主要靠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最需要的實際上是能夠幫助自己發展稟賦的環境和父母。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只要有一顆平常心,用平靜而不失睿智的眼睛來透視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的個性、興趣和長處,發掘孩子的天賦潛能,一定能使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健康而成功的人。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對知識的準確掌握,而且能使孩子勤於學習,善於學習,自覺學習。大都學業有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少年大學生謝彥波就是如此。謝彥波8歲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5歲考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有人說他是神童,也有人說他大腦特別發達,與一般孩子不一樣。謝彥波自己卻認為:「我並非神童,腦袋與一般孩子也沒有什麼差異。我之所以在學習道路上能夠先行一步,主要是我自幼就養成了個好學的習慣。別人都說我是個學習迷,我認為學習沒有『迷勁』是不行的,思想一分散,就會影響學習。我在小學五年級之前,能夠把初中和高中課程全部學完,就是靠這種毅力取得的。從我本人的學習實踐來看,在學習道路上要想創造點奇跡,必須在幼年時期養成好學的習慣。」

  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樣有賴於父母日復一日、持之以恆的教育和培養。首先,要培養孩子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孩子做作業的習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出他對學習的態度,因而理應成為對孩子進行學法指導的重點。孩子在做作業時,父母要留心觀察孩子是否安心、專心、細心、耐心、自覺以及是否書寫工整。這些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比作業是否正確更重要,因為,這些能反映出孩子對學習的真實態度。對於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積極表現,家長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對於一些消極表現,家長應及時指出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其次,要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讓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作業習慣,天長日久,習慣成自然。家長可以為孩子規定每天固定的作業時間,要求孩子定時自覺完成作業。做作業時,家長可以督促孩子先溫習一天所學內容,然後再著手完成作業,在作業完成之後,還應要求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第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完成作業的習慣。當孩子在做作業過程中遇到困難而向父母求教時,父母千萬不要立即給予回答,而應把它作為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疑和獨立完成作業的契機,通過提示或引導,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家長也不是萬能者,因此,當孩子遇到難題時,除給予必要的提示外,還應該就此提醒孩子在課堂時應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在課堂上解決問題,不留尾巴;同時,還應該在平時多教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如閱讀的方法、聽課的方法、預習和複習方法。


審時施教


  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活動有很強的規律,因此,家長對子女進行指導時也應遵循子女的學習規律和心理規律,循循善誘,便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學期初要因勢利導,多給予孩子以激勵。新學期伊始,孩子往往因為新的知識、新的環境,萌發一種新的積極進取意識和對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因此,他們往往把學期初作為重塑自我形象、努力爭取進步的新起點。這時,家長應因勢利導,鼓勵孩子的進取心,激發和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孩子共同制訂新學期的學習目標,從而給予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動力。

  學期中家長要留心觀察,循循善誘。到了學期中間階段,孩子由於學習興趣的持久鞏固以及對新知識的順利吸收,會仍然保持很高的學習熱情,此時,家長可給予真誠的祝賀,熱情的鼓勵,同時,也要防止孩子會因此產生驕傲自滿、鬆懈懈怠的不良情緒,既要鼓勵又要嚴格要求;由於孩子學習興趣的減弱甚至消失,或是對新知識的接受有困難而產生畏難情緒時,做家長的切忌對孩子冷言挖苦、訓斥體罰,而是應該以冷靜、寬容態度與孩子一同分析原因,並給予孩子點撥、引導,幫助孩子走出學習困境。

  學期結束之際,孩子常常會面臨著考試或升學的壓力。作為家長,此時除了從生活上給予周到的照顧外,更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一方面,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複習方法的指導,緩解孩子在學習方法上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適當告誡孩子,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切忌一曝十寒,只要平時刻苦認真了,知識當天消化掌握了,考試理所當然地就會取得理想的成績,根本用不著對考試產生顧慮,這樣,有利於緩解孩子的考試心理壓力,同時也給孩子提個醒,學習在平時,平時不努力,考試徒傷悲。這可能給孩子今後的認真學習埋下一個好的伏筆。

  假期裡,家長可以將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一些,寓教於樂。可以恰當安排時間,督促孩子溫習功課;指導孩子廣泛閱讀一些科普著作、中外文學名著;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文藝活動;有條件的家長也不妨帶孩子外出旅行,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風景名勝,領略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激發孩子報效祖國的學習熱情。


家長也要有恆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學業成績的取得,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學法指導也應滴水穿石,日積月累。像孩子學業有成需要恆心一樣,家長也要有恆心。

  汪軍是遼寧省鞍山市的一名下崗女工,她有一個先天不足的女兒,她正是以一個母親所特有的愛心支撐下的恆心,悉心培養自己的女兒,創造了不是奇跡的奇跡。由於難產,汪軍的女兒嚴重先天不足,要把一個先天不足的嬰兒培養成人,談何容易。孩子出生時,汪軍的愛人遠在千里之遙的部隊服役,廠裡也沒有家屬宿舍,她的收入又很低,她只能和女兒住在城邊一座又矮又黑又潮的小房裡。冬天,牆上掛著一層冰霜,為了不讓女兒受凍,她把孩子包好背在背上,推煤,挑水,劈柴,一心要燒暖小屋。

  汪軍女兒三歲時,還不太會說話,走路也直摔跟頭。有一次智商測試,醫生告訴她,根據孩子的現狀看,將來上學有一定困難。像每一位母親一樣,在孩子還沒出世的時候,汪軍也曾為孩子描繪過美好的未來。面對體弱多病、智力低下的孩子,汪軍並沒有氣餒。孩子「媽媽,媽媽」的呼喚聲,喚起了她的責任感,也喚起了她的信心和力量。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汪軍制定並實施嚴格的培訓計劃:跑步、游泳、滑冰、爬山。春去秋來,花開花落,這樣的鍛煉從沒間斷過。

  女兒的身體在不懈的鍛煉中一天天強健起來,然而智力低下。汪渾從女兒的興趣愛好入手,遵循教育規律,開始了艱辛的努力。一次女兒說她最喜歡幼兒園教師的手風琴。汪軍考慮到音樂也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於是開始攢錢。她省吃儉用,一件背心漏了6個洞,一雙襪子補了又補,女兒的衣褲她一針一線地縫,女兒的玩具、識字卡片、娃娃也都是她親手做的,女兒的歌本也是她用晚上的時間一點一點抄寫的。一年後,汪軍終於為女兒買了一架8個鍵的手風琴,不管颳風下雨,她都堅持用自行車送女兒去學琴,一次也沒拉下。一段時間下來,孩子竟掌握了要領。

  孩子在母愛溫暖下一天天長大了。汪軍除了關心她的身體、學習之外,更注重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做人,從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他們夫妻倆在孩子面前,從不說謊,不談論不健原的東西,也不許願,更不去傷害女兒的自尊心,更多的是鼓勵,多給她做強者的力量和勇氣。孩子也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但當女兒知道貧困地區的孩子讀不起書時,卻毫不猶豫把自己積攢了一年的零用錢和壓歲錢300元錢資助一位貧困山區的小姑娘,對於她的想法和行為,汪軍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一年後,她又將自己積攢的300元錢捐給了「希望工程」,又資助了一個貧困兒童。

  儘管孩子智商平平,但汪軍始終對女兒充滿了信心。看到女兒一天天進步,汪軍就鼓勵她:別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一定能夠做到,並鼓勵她自覺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十多年來,汪軍就是這樣堅持不懈地養育和鼓勵著女兒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現在,她的女兒不僅有了健康的身體,而且養成了很強的勤奮和進取精神。她的學習成績從45分到75分再到100分。她從一個智力低下、先天不足的孩子,成長為少先隊大隊長、團幹部、市三好學生、市特長生、市十佳少年,1995年還榮獲遼寧省首屆雛鷹獎。她還曾多次在市中小學生文藝演出中擔任節目主持人,並被評為優秀節目主持人。汪軍靠愛心和恆心創造出的奇跡,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廣泛共鳴,許多人來信詢問她是怎樣培養教育孩子的。1996年,在市婦聯的鼓勵和支持下,下崗後的汪軍辦起了一個校外輔導班,吸收了一些家長認為不好教育的孩子。汪軍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一邊輔導他們學習,一邊學會做人。

  普天下的父母都像汪軍一樣愛自己的孩子,普天下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比汪軍的孩子有著更好的天質,若天下的父母都像汪軍那樣,用恆心托起愛的天平,每個孩子一樣都會有一個鮮花般燦爛的未來。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