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曾卓>>曾卓散文

雲台書屋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


  我初中先後進了兩個學校:一、二年級是在漢口市一中。因參加「一二·九」 學生運動被默退。和我同在一個讀書會的三個朋友(其中有一個是比我高一年級的 同學,另兩個是別校的學生)被捕。一個名叫閻夏揚的特務認識我父親,要他對我 「嚴加管教」。祖父唯恐我繼續捲進漩渦中,就逼迫我轉學到黃岡縣倉子埠正源中 學。我是在那裡初中畢業的。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先後有三個。我留下印象較深、並給我影響較大的卻是一位 代課老師王志之。

  先談一談那三位教師。初一的語文教師名叫吳樹人,這名字比較好記,因為是 和魯迅先生的原名一樣的。他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分配到校不過一兩年吧, 年紀很輕。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態度比較嚴厲,但同學們還是不怎麼怕他,課堂秩 序不大好。他是湖南人,有點大舌頭,說話不是很清楚,同學們為他起了一個綽號: 「燒蘿蔔」。其實,他有學識,講課也是很認真的。我記得他講魯迅的《秋夜》和 周作人的一首新詩(可能是《小河》)使我對這兩篇作品,也對散文和詩,有所啟 發和理解。他與我還有這樣一點關係:我被選拔參加全市中學講演比賽的講稿是他 寫的,訓練我講演的也是他。我能取得比賽的第一名,其中大半的功勞都應該歸功 於他。讀二年級時的語文教師姓寧,名字則記不准,似乎是澄澈,也是北大中文系 畢業。他年齡也不到三十歲,瘦瘦的,衣著比較講究,經常穿西服,這在老師中不 多見。風度瀟灑,講課時也很輕鬆自如。學生們都很喜歡他。我對他還有一種特別 的感情,是因為和我同在一個讀書會的幾個高年級的同學告訴我,他是傾向進步的。 當時「一二·九」學生運動的浪潮在全國澎湃展開。我們學校的校長和訓育主任對 學生的愛國熱情採取了壓制的方式,一般教師都不大表態,但寧老師卻是同情學生, 並暗地支持學生的。他的這種態度在講課時也有意無意地流露了出來。可以感覺到 他是熱愛新文藝的,雖然他也依照課本講古文,但講現代作家的作品時就特別富有 一種激情。他住在離我家很近的一所漂亮的樓房裡。他有一位美麗的妻子,穿著時 髦。他倆常常一道騎著自行車上街,很引人注目。他們是當時新潮派的人物。我讀 初中三年級時已轉到正源中學。一個鄉鎮的中學當然不能與漢口市一中相比,設備 簡陋,師資水平也差。教我們語文的是一位姓胡的五十多歲的老先生,矮矮胖胖的, 戴老式深度近視眼鏡,絡腮鬍子。只為我們講古文,同學們沒有什麼興趣。而且當 時抗戰已經發生,經常有省城來的各種宣傳隊來,慷慨激昂的歌聲打破了小鎮的寧 靜。同學們也都熱情地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救亡活動,哪裡有上課的心思?!但那位 老師總是上課鈴聲一響就來到課堂,學生鬧轟轟的,有的乾脆溜了出去,他照樣望 著窗外念他的之乎者也。

  現在我要說到王志之老師。寧老師病了,他是來代課的。他從北京來不久,是 寧老師的朋友,也許是親戚,就住在寧老師家裡。寧老師向我們介紹過,他是一位 小說家,筆名含沙,認識魯迅。這就使我肅然起敬了。我當時喜愛文藝,並常在銷 路少得可憐的《時代日報》的副刊上寫稿,那副刊編者田一文是我們的熟人。但真 正見到一位作家,這是第一次。我對魯迅先生是熱愛的,一位和魯迅有交往的人, 當然會引起我的興趣。王老師中等身材,很健壯,留著長髮,寬寬的臉,戴著一副 黑邊的大眼鏡,經常穿灰色的西裝。他代課的時間只有兩三個月,除課文外,常選 一些補充教材,大都是現代作家的作品。我聽他的課是很用心的,也的確有所得。 在同學們的要求下,他也談過一些寫作經驗。他告訴我們做一個真正的作家是不容 易的,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要有多方面的素養,還要有進步的世界觀。由於我們 還只是初中學生,他講的只是一般的常識。類似的話,我當時在一些文章中也讀到 過。但通過一位作家親自說出來,就有一種特別親切感,更能打動我的心。而且, 他當時正完成了一部長篇小說,將原稿分發給一些同學抄錄一份。由於我的字太劣, 沒有能接受這一任務,但看到那一大摞原稿時,是驚羨不已的。想到真應該好好努 力,將來也能寫出這麼大的作品。

  關於他,有一件事我記得很清楚。我讀到了剛剛出版的《中流》雜誌,上面登 有魯迅先生的文章《死》,在他作為遺囑留給親人的幾條中,有一條是:「損著別 的人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且勿和他親近。」我年少,不能體會這幾 句話的含義。在下課後,當他走出教室時趕著跑去請教他。他站住了,默默地打量 了我一會才開始講解。我已記不清他的原話,只記得他提到了魯迅痛打落水狗的精 神,韌性鬥爭的必要。我雖沒有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卻有著某種領悟和振奮。他 當然也知道我是受到學校當局注意的「不安分子」,他走開前,在我肩上拍了一下。 一股暖流通過我的全身,我感到受到了激勵,被推著向人生道路上跨進了一步。

  就在那一學期結束後,我被學校默退,寧老師夫婦和王老師也再沒有在那所學 校執教了。我不知道他們後來的情況。《魯迅書簡》出版後,我讀到了魯迅給王志 之的那17封信,從語氣上看來,魯迅和他相當熟悉並是愛護他的。他那部長篇小 說後來出版了,但我未讀到。魯迅去世後,他寫有一本《魯迅印象記》,我先後買 過兩本,都在動亂中遺失了。

  時間過去了將近60年,我只能寫這樣一點零亂而浮淺的回憶。對於今天的讀 者未必有什麼意義,但在我自己則是一個紀念。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