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曾卓>>曾卓散文

雲台書屋

在斯特魯卡國際詩會上


  斯特魯卡國際詩會是在一個美好的季節:每年夏末秋初,在南斯拉夫馬其頓共 和國的一個美麗的小城斯特魯卡舉行。

  這個一年一度的詩會是從一九六一年開始的,為的是紀念馬其頓愛國詩人康士 坦丁·米勒丁諾夫和迪米塔爾·米勒丁諾夫兄弟逝世一百週年。他們為了使祖國從 異族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曾經英勇地戰鬥,後來在監獄裡慷慨就義。在詩會上,每 一年都要朗誦他們的詩。浩淼的藍色的奧赫裡德湖,在他們的歌聲中輕輕波動,如 同跳動著的心。而斯特魯卡,這個詩人懷念著的小城,是早已在燦爛的陽光的照耀 下了。

  為人民而歌唱、為自由而戰鬥、為理想而獻身的詩人,人民是不會忘記的,他 們活在人民的心中,活在他們自己的歌聲中。

  「橋上詩會」是斯特魯卡詩會的一個主要項目。

  德裡姆河穿過斯特魯卡,河身不寬,大約二十米的樣子。一座朗誦台就搭在德 裡姆河橋上。夜色降臨了,遠遠看去,在強烈的聚光燈的照耀下的朗誦台,像一顆 巨大的閃光的神珠。河兩岸的樹叢中,閃爍著彩色的小燈。

  首先是放花炮,五顏六色的火焰的花朵在深藍色的夜空開放。那是象徵著詩: 詩像火焰那樣灼人,那樣美麗,那樣燃燒著人的心。那也是詩人的象徵:詩人的心 中永遠燃燒著火焰,詩人是人類的花朵。

  於是,朗誦開始了。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詩人們,來自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的詩 人們,各自朗誦著自己最心愛的作品。他們用的語言是各異的,然而那都是心中的 歌。詩的內容是各異的,然而共同的是對生活熱愛,對美好的將來的嚮往。

  沿著河的兩岸,擠滿了聽眾。這個小城的兩萬居民:那些青年,那些老人和那 些孩子,似乎都擁到這裡來了。他們安靜地傾聽著。這個國際詩歌節也是他們的節 日。他們在這個小城裡傾聽著世界各地的歌聲。

  詩會每一年都有一個討論的中心題目。前兩次是:「詩能做什麼?」,「詩人 先鋒隊」。今年的題目是:「夢幻與現實之間」。

  這是自古以來為許許多多理論家和詩人探討過的題目,牽涉到詩的作用與意義, 也牽涉到詩歌藝術的奧秘。

  我聽了來自各個國家的詩人的發言。他們從不同角度熱情地闡述了自己的認識 和理解。

  我發言的題目是:《詩人的兩翼》。

  我說:一個從來也沒有夢想過、並承擔過夢想的痛苦和歡樂的人,不是詩人, 也不可能成為詩人。

  詩人應該有兩翼:一翼緊緊依傍著大地,另一翼伸向高遠的青空。詩人憑著這 兩翼在生活的國土也在藝術的國土飛翔。

  夢幻不應該是逃避現實的麻醉劑,不應該是縹緲的烏托邦,它應該通向理想, 上升到理想。

  在詩會上,結識了許多友人:東道主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的和來自世界其他各國 的。詩會提供了各國詩人結交的機會。在雞尾酒會上,在大交通車上,在休息廳裡, 在奧赫裡德湖邊……相互微笑,就隨便地交談起來了。有時候,有人特地走了過來, 問:「你們是來自中國的嗎?」於是緊緊地握手。他們有的是到中國訪問過的,訴 說著中國留給他們的深刻印象。有的沒有到過中國,訴說著他們的嚮往。我發覺, 無論是東道主還是來自其他各國的詩人,對我們的態度都是異常熱情的,原因只是 在於我們是來自中國。

  我們也借這個機會表達了我們的友誼,瞭解了他們國家詩歌創作的情況和別的 情況。詩人們大都是熱情、坦率的,談話很少那種不必要的客套。僅僅相處幾天, 僅僅幾次談話,我們已成為朋友了。我們相信,友誼的種子是會開出花朵的。一個 星期的詩會結束了。

  人們各自散去,回到黃河邊,回到尼羅河邊,回到恆河邊,回到密西西比河邊, 回到萊茵河、多瑙河邊……而當然,這些世界上的河都是要匯合到大的海洋中去的。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