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沈從文>>新燭虛

雲台書屋

一種態度


  近十多年在各種刊物上最常見的是「民族精神」字樣。今年又為「精神動員」。 就常理說,所要準備動員的「精神」,應當就是先前一時談及的那個「民族精神」。 可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時間上有連續性,在歷史上起大作用,在當前抗戰、明日建 國兩件事上且具有種種可能發揮的偉大力量,是些什麼?說到它的卻似乎並不多。 因此民族精神這個名詞,轉成堅實勤儉行為,表現上好像極具體,實在很空泛。固 有「精神」有些什麼東西,值得發揚、恢復、光大,倒不曾提及。談什麼東西文化 的,也照例拋下這個名詞,不作詮注。彷彿大家都已常常提起,大家就應當早知道 了。凡知道了的,自然不用再說。可是看看各方面論客的持論,便可知這名詞意義 十分曖昧。解釋民族精神偉大處較好的,還讓馮友蘭先生最近在《新動向》上發表 的一篇文章,那文章題名《贊中華》。就中說起中國偉大,實建築在儒墨道諸家思 想薰陶啟迪上。中國人有儒家的嚴肅,墨家的樸實,道家的瀟灑,表現人生態度或 「有所為」,或「滿不在乎」,所以民族永遠不會滅亡。並以為兩年來的抗戰,軍 事上雖敗北崩潰,政治上反而越打越進步,處處見出新機,就顯明表現這偉大民族 精神如何值得重視,且因它的存在,值得樂觀。馮先生話說得很好。從全面看,中 華民族在儒墨道諸家思想涵育中有個光輝燦爛的明日,自不待言!惟從部分人觀察, 似乎就有點不同。我意思是我們倘若肯具體一點,試從二十五歲到五十歲左右某一 部分留在後方的知識分子來觀察,看看這些人於中國古代偉大思想究竟受有多少影 響。所得的結論,我們會不免失望。我們會發現原來儒家的「剛勇有為」態度,墨 家的「樸實熱忱」態度,道家的「超脫瀟灑」態度雖涵育於一般人中,影響於「讀 書人」卻不怎麼多。「讀書人」是個通泛名詞,我這裡想借用他專指現在教書讀書 的一部分人。這些讀書人知識雖異常豐富,常因近代教育制度或社會組織,知識僅 僅成為一種「求食」的工具,並不能作為「做人」的張本。「嚴肅」用於門戶之見, 與信心堅固無關。「瀟灑」近似對事馬虎,與思想解放無關。真影響他們支配他們 愛憎取予的,差不多總是一個小小團體,一群數目不多的朋友,三五同事,七八同 學,十來本書。(團結他們的,有時還是一桌麻雀牌!)若說以前人受家族制度拘 束,現在可說受生活團體拘束。因為生活範圍小,所以個人興趣窄,公眾精神和服 務情感即不大發達。儒家最美麗的認真「為公」精神,在讀書人中且有日趨萎縮之 勢。好些名分上應屬於「公」的,這些人作起來更容易假公濟「私」。這類事大致 隨處都可耳聞目睹,也用不著多提了。至於因老莊思想而來的滿不在乎處,讀書人 不免受日常吃喝起居習慣限制,看不出什麼超脫飛揚意趣,易發現的,倒反是容易 把生活觀念粘滯在人我小小瑣碎得失上,施展不開。不特行為矜持拘泥,裝模作樣, 即想像表現於文字語言時,亦無不顯得非常貧薄無味。凡此種種,多屬眼前事實。 社會組織與生活方式,形成這部分知識分子普遍的弱點,蘊藏於內;表現於外,則 是無生氣,則是烏煙瘴氣。所以我們若承認儒墨道哲學思想,剛勇、樸實、超脫, 與這個民族光輝不可分,有一點值得注意,即當前讀書人中正如何缺少這種優美德 性。因缺這種優美德性,所產生的病態,實在相當嚴重。大家應當就見得到想得起 的事情從小處努力,盡可能來謀改善。假若拿筆的朋友還相信文學藝術在社會上有 一點力量,新的文學藝術便可從這方面下手,表現出一個綜合的新的理想,新的生 存態度。有心人應當承認用這種態度來寫作,似迂腐,實健康。雖易觸惱當前男的 女的村的俏的少數有權威性讀書人,對於另外多數將來讀書人,或者還有點好處。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