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化夷>>走進台灣

雲台書屋

十六、幾座主要城市


  城鎮往往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所以人們對城市建設總是 格外重視。開拓寶島的先民們似乎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披 荊斬棘,揮灑血汗,建設起一座又一座蔚為壯觀的城市,留下許多名勝古跡。

  台灣省共有21個市,其中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和基隆最為著名。這些城市 各具特色,有著不同於大陸各城市的風韻和魅力。

  台北市是台灣的第一大都市, 是台灣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全市面積有近 3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萬人,佔全島人口的1/8。

  與台灣其他城市相比,台北的歷史並不長,它原來是一片沼澤地,鄭成功驅逐 荷蘭殖民者後,實行:「寓兵於農」的政策,派兵來開荒,這裡才逐步出現了街市。 台北市是台灣最大的工商業城市,現有各類工廠企業5000多家,主要有電子、紡織、 機械、化學、造紙、建材、鋼鐵、汽車、食品等行業。

  台北市也是台灣文教事業的中心。著名的大專院校都集中在這裡,如台灣大學、 東吳大學、政治大學等共計有20多所大專院校,在校學生10萬人,占台灣全省大學 生總數的1/3以上。此外,許多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圖書館、博物館都設在台 北,更增添了這座城市的文化色彩。

  在台北街頭漫步,你還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這裡的許多街道都是以祖 國大陸的城市來命名的,如成都路、長春路、南京路、吉林路、青島路,武昌街、 漢口街、廣州街、福州街、廈門街等等。這也說明,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淵源關係是 非常密切的。

  高雄是台灣西南部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它地處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的交接處, 東是鳳山丘陵,西南瀕臨台灣海峽,與大陸的閩南和粵東隔海相望。

  高雄是台灣第二大城市, 人口150萬。高雄原名「打狗」、「打鼓」,是台灣 開發比較早的地區。早在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大陸福建、廣東沿海就有漁民 移居此地。

  高雄港是台灣最佳良港,與其他海港相比,它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高雄港南 臨台灣海峽,船隻來往便利,它有兩個進出口,是一個開口式的大港,10萬噸以上 的巨輪進出方便安全,這是其他港口所不具備的。高雄港的外面有一道天然沙洲, 它如同一道堅固的防波大堤,日夜守衛著海港,對於防止颱風和海浪的襲擊有著很 重要的作用。高雄是個不凍港,這裡沒有梅雨季節,雨過即晴,這對港口貨物的裝 卸作業十分有利。 此外,高雄港潮水漲落之差不大,通常保持在1米上下,這便於 海輪進出和停泊,也有利於貨物的裝卸。正因為有如此優越的條件,所以高雄很快 發展成為台灣最大的海港城市。台灣有2/3的出口物資由這裡運出,其吞吐量超過 了香港和新加坡,名列世界集裝箱運輸港口的第三位,成為東南亞集裝箱集散中心。 值得指出的是, 1997年4月19日從廈門港駛出的「盛達輪」首航高雄港,進行轉口 貨物運輸。這雖然只是外貿貨物轉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航,而且需要經過第三 地中轉,但畢竟40多年來兩岸的商船可以在台灣海峽直航了。

  高雄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發源於愛鼎山和半屏山之間的高雄河在這裡分為3條 支流,從市區緩緩流過,然後匯入大海。高雄河還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愛河。因 為工業污染,高雄河曾一度變為臭水河,後經環保部門耗資40億台幣,興建下水道 系統,才使這條河起死回生。

  高雄河沿岸風光旖旎,河水靜靜地流淌,兩岸林立的高樓,挺拔的椰樹、棕櫚 和火紅的鳳凰木交相輝映,使得這座海濱城市充滿著熱帶氣息,又有著江南水鄉的 韻味。高雄市面整潔,不像台北那樣擁擠嘈雜。高雄市郊的西子灣浴場,海灘平坦, 白沙細軟,椰林搖曳,海水蔚藍,每到夏季,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避暑消夏。

  台中市位於台灣島西部的台中盆地中央,人口90萬,是台灣第三大城市。

  

  台中市屬台中盆地, 周圍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22.4℃,盛產 稻米、甘蔗、水果和煙草,是台灣中部的物產集散地。台中市的發展,有賴於農業, 所以台中有「農村都市」之稱。

  台中原來是規模較小的城市,本世紀70年代,台灣當局在台中開闢加工出口區, 興建台中港,台中市才逐漸繁華起來。近年來,台中市人口迅速增長,發展成為台 灣中部的工業區中心。

  台灣許多高等院校都設在台中,如東海大學、逢甲大學、中興大學、靜宜文理 學院、中國醫藥學院、中山醫學院等等,是台灣文教事業最發達的城市。據統計, 台中市的大、中、小學生佔全市人口的1/5,居全台灣各城市之冠,所以有「文化 城」之稱。台中市地勢北高南低,西面雖臨海,但有山阻隔,很少遭颱風侵害。市 內整潔雅靜,繁榮但不嘈雜,所以又有「寧靜之都」的稱號。

  台南市位於台南平原中心,是台灣的第四大城市。台南西臨台灣海峽,與澎湖 列島隔海相望,全市人口有60多萬。

  台南曾經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在唐代,廣東、福建一帶的移民 到台灣來謀生,台南是一處聚居點。台南城西南的安平港,是台灣最古老的港口, 大多數的移民就是從這裡進入台灣的。荷蘭殖民入侵台灣後,曾把台南當作施政中 心。鄭成功收復台灣,將台南定為東都。從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841年)到光 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200多年中,台南一直是台灣的首府。

  台南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城市,所以名勝古跡最多。要想瞭解台灣歷史,台南是 必去的地方。在台南市成功路和永樂路之間,有一座赤嵌樓。赤嵌樓原是荷蘭殖民 者侵佔台灣時修造的城樓,原來叫「普羅文查城」,當時修建得比較簡單,只是作 為一處防禦工事。後來,台灣民眾紛紛起來抗擊侵略強盜,為了鎮壓人民起義,荷 蘭殖民者將城樓改建成了一座四方形的要塞,人們叫它赤嵌樓、番仔樓、紅毛樓。 鄭成功收復台灣時,首先就是攻打赤嵌樓。當時荷蘭殖民者負隅頑抗,鄭成功派人 斷絕了城堡內的水源,侵略軍走投無路,最後只好掛起白旗,舉手投降。

  台南市還有一座全台最古老的孔廟,號稱「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建於1665年, 1685年改孔廟為台灣府學。 台南孔廟恢弘莊嚴,供奉有孔子的神位。每年9月28日 孔子誕辰日,台南市民眾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典活動,前來參典的市民近萬人, 表現了台灣人民對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崇敬之情。

  在距離台北市以北27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市叫基隆,它是台灣的第五大城市, 也是台灣的第二大港口。

  基隆面向東海和太平洋,為台灣北部的門戶,北部各地貨物有85%都是由這裡 進出。基隆港面向東北開口,三面環山,港外有和平、中山、盤桶等島嶼羅列,形 成天然屏障。基隆港外窄內寬,形狀就像一個巨大的雞籠,所以基隆舊稱「雞籠」, 1872年,清朝同治年間,曾在這裡設海防,改名為「基隆」,有基地隆昌的意思。 基隆現有人口40多萬,是台灣五大城市中人口密度最低的。

  基隆以多雨著稱, 是有名的雨港。據統計,基隆一年有200多個雨天,真正是 三天兩頭下雨。 基隆的雨季不在夏季,而是在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份。其他 地方,每到冬季,都是乾燥少雨。而基隆相反,卻是北風陣陣,冬雨綿綿。這是什 麼原因呢?原來,基隆的冬天常刮東北風,海風順山地爬升,升到上空,冷氣流在 高空遇暖濕雲團後便降下雨來。基隆港內的三沙灣,背山臨海,水靜沙平,是台灣 最早的海水浴場。每到暑期,台北的遊客都開著車到這裡來度假,進行陽光浴和海 水浴。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