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

雲台書屋

萬春亭遠眺 作者:韓少華


  游景山,就要登萬春亭;登萬春亭,就要縱目遠眺,將這八百年古都風貌,盡收眼底——這,該是不言而喻的了。

  那麼,這無須言而自喻的道理在哪兒呢?很簡單。萬春亭正建在這古都的制高點上;這制高點,又恰在這城郭的中軸線上,不是麼,當你登上這亭台,舉目南望的時候。紫禁城宏大壯闊的建築群,就在你眼前了。那佈局的端方,氣勢的雄偉,是只有在這裡,在萬春亭,才最宜於領略的。也許就是這個緣故吧,景山和北海重新開放之後,我沒有忙著去欣賞那瓊華島上的白塔,太液池中的碧波,卻懷著切盼已久的心情,登上了這景山之巔的萬春亭。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見那正陽門兩側,如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幾十幢大廈,給這古城增添了現代化的嶄新氣派;向東望去,那工業區高聳的煙囪,正吐著乳白色的輕煙,陽光裡,更顯得柔和而透明;向西看去,那瓊島上的白塔,經歷了地球震動的一場小小劫難,又昂首藍天,而且素潔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樓和它身後的鐘樓,如今雖默默地踞守在那裡,卻難免讓人聯想到幾百年間那晨鐘暮鼓是怎樣標誌著這古都每天的生活節奏的;而鐘鼓樓背後,那橫臥天際的燕山餘脈,藍瑩瑩的,宛如這古城的一帶屏障,彷彿還提示著我們的祖先所以在這裡建都的深謀遠慮……

  環顧之餘,我的視線不由得凝結在太液池畔、金鰲玉蝀橋東端的那座著名的團城之上。那圓形的小城,人們早已把它叫做這古城的「胚胎」了;因為,遠在十二世紀,金國的國主就在這裡建立殿宇,作為行宮。以後,這幽燕古城,雖然幾經變遷,它的建制卻大體不曾脫離這胚胎形的城郭。如今,團城上每座殿宇的門楣梁棟,都藻飾一新,與塔影波光,交映在一處了。

  也許,這和風麗日的陽春光景,是不宜於發懷古之幽思的吧。我心中的聯翩浮想,更多的是來自這望中可見的現實。

  我知道,就在那紫禁城南,在那舉世矚目的廣場上,一座豐碑,巍然而立。那豐碑,自奠基之日起,至今快三十年了。不知怎的,它卻彷彿正在給我以新的啟示。

  就在那不平凡的一九七六年,就在人們滿懷憂思悲緒,一次又一次把低垂著挽帶的花圈獻到那豐碑之前的時刻,人們就意識到,新中國編年史無限壯麗的第一頁,已經掀了過去……可是,新的一頁,將如何展現於世界之前呢?

  就在那年的十月,新中國史冊的嶄新篇章,在一聲霹靂中,展開了,展開了……當萬民翹首,含著悲喜交融的熱淚,聚集在天安門前,歡慶勝利的時候,多少人又情不自禁地舉頭瞻望啊!淚眼中,只見那座豐碑,依然那樣巍峨,那樣不可撼動!毛主席、周總理親筆寫下的題詞和碑文,正在陽光中閃耀。望著豐碑,我那時候有一種新的感受,油然生自心底。但是,在喧騰的歡呼聲、鞭炮聲和鑼鼓聲中,又來不及細細地品味。

  而今天,在我登上這萬春亭,放眼遠望的時刻,那嶄新的感受,又回到了心頭。

  我想,我們的人民,在自己的共和國建立之初,通過兩位偉人的巨筆,把歷史的意志,銘刻在那豐碑之上。那是萬年不可磨滅,更是永世不容玷辱的。而那兩位執筆的偉人,卻已把自己的墨跡,連同自己的心血和生命,熔鑄到這豐碑之中了。今天啊,無論是那些參加五屆人大的、身上刻著彈痕的老戰士,還是那些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的、額頭上刻著皺紋的老學者,在他們跨進人民大會堂那莊嚴的大門之前,也許會回眸仰望那座豐碑吧?他們會不會感到,那碑上的題辭和碑文,不只是刻在冷峻的磐石上,也是刻在他們的熱騰騰的心靈上呢?會的,會的。因為毛主席和周總理所獻身的事業,本來就是同人民血肉相連的。所以,當憶萬人民從螢光屏中,收音機裡,看到首都數百萬人在十里長街遊行,為我們黨一舉粉碎「四人幫」而熱淚橫流,聽到他們為黨的勝利、人民的勝利而縱情歡呼的時候,就不能不熱血沸騰了。是啊,人民正從中望見了真理又在大放光華,聽到了理想又在聲聲召喚!——哦,我的這些感受,在哲學家嚴肅的推理中,在詩人美妙的抒情裡,或許沒有什麼新意;但在我,一個普通勞動者,這登高望遠的感受中,卻蘊含著某些新的詩情與哲理吧?

  不,這哲理與詩情,又似乎早在歷史的進程中得到反覆的驗證與抒發了……

  三百多年前,在這景山腳下,絕望了的崇禎皇帝,就自縊在那棵槐樹上,結束了他的殘生;只留下那棵古槐,每當西風蕭瑟時節,在那裡哀歎罷了。一百多年前,就在這紫禁城內,天理教起義軍的一位戰將,力挽雕弓,不是在那宮門的匾額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箭痕嗎!……啊,那起義軍,用利箭刻在那宮門匾額上的,是人民的忿怒;而我們時代的兩位偉人用巨筆刻在豐碑上的,是歷史的意志!是的,歷史無私,人民無畏——其中的詩情,就在這萬春亭望中可及的視野中,不是也一次次地得到抒發了嗎!

  事情到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初。就在這景山腳下,來了個自比則天武後的人物。你看她,忸怩作態地摘蘋果來了。在她眼裡,人民的共和國,或許就像個甜香可口的果子似的,唾手可得了。而幾天之後,這個未及加冕的女皇,就在那聲震撼世界的霹靂中,被摒棄到歷史的垃圾裡……嗯,如果說崇禎所扮演的是一出歷史悲劇,那麼,她在這兒不過是客串了一場現代鬧劇而已!是的,歷史無私,人民無畏——其中的哲理,就在這萬春亭下,不是也一次次地得到驗證了嗎!

  正在我浮想聯翩之際,一個女孩子也登上這亭台。她微微地喘息著,眨了眨大眼睛,詢問著同行的一位長者:

  「……這亭子為什麼起了這麼個名字?」

  那長者想了想,說:

  「大概是給亭子題名的那個封建文人,在頌揚他所侍奉的那個王朝『萬代長春』吧?」

  「結果呢?」女孩子眨著大眼睛追問。

  「結果麼,」那長者微微一笑,「那個王朝的末代皇帝,就吊死在一棵歪脖兒樹上了……」

  女孩子聽了,跟長者一同暢快地笑起來,說笑間,自去欣賞他們所喜歡的景致去了。

  雖說,這亭子建於清乾隆十五年,而並非明代建築,那位長者的話未免與史實不合;然而哪個王朝不是夢想傳之萬代,而且代代皆春呢?結果麼,歷史代表人民意志,都一一作了否定的回答。就說朱明王朝吧,在農民起義軍的洪流沖決之下,崩潰了。另一個國號稱作「大順」的農民起義政權取代了它。而這新國號的命意,就是那「順天心以救萬民」之類吧——其實,天本無心,民自有志。人民,只有人民,才有回天之力,才能命令這天地間萬象皆春……想到這裡,再舉目四顧,卻見滿城樹色,綠濤似的,蒸騰著無限春意。那麼,這春光的源頭,又在哪裡呢?

  我又一次放眼南望,只見紫禁城金瓦紅牆的南端,一片雲蒸霞蔚。我知道,在那群星拱衛的天穹般的人民大會堂裡,全國科學大會剛結束不久。當代表們踏上人民英雄紀念碑那大理石台階,仰望莊嚴壯麗的天安門的時刻,他們會感到,這光焰輝煌的建築,就是一個巨大的星座,一顆永恆的太陽!當代表們走進廣場東側那肅穆的博物館大廳,瞻仰人民英烈的一件件樸素遺物的時刻,他們會感到,一顆顆辰星雖然隕落,卻把自己的每一粒分子都灑向人間,化成了芳香的沃土!至於代表們在人民大會堂裡聆聽著黨中央那叮嚀、教誨的時刻,都如坐東風,如承甘露啊;聽——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神州九億爭飛躍!」

  「一定要極大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這論斷,這詩情,這號召,又豈止是令人心田滋潤,暖意盈懷而已……

  啊,春天的源頭,不就在這裡,就在祖國的懷抱中、黨的心窩兒上嗎!是的,我們的大地啊,陽光普照,沃土連綿;甘露清淳,東風和煦——那麼,芳草,繁花,佳禾,碩果,又怎能不欣欣向榮呢!

  驀然間,當我又回味起這萬春亭命名含義的時候,才意識到,我是無意中恰好選擇了春回大地時節,來這裡登臨眺望的了。此刻,我不由得又極目遠眺,心底裡輕聲呼喚著——

  多好啊,這萬象回春的大地!

  多好啊,這萬代長春的祖國!

            一九七八年春,於北京戲樓二巷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