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2 年五月的一天,崔浩陪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騎馬去平城南郊檢閱準備討伐北燕的軍隊。
自從北魏軍隊滅夏國,敗劉宋後,太武帝拓跋燾便加快了統一北方的步伐,他把小國北燕作為第一個進攻的目標。
此刻,太武帝拓跋燾正盤算著怎樣一舉滅掉北燕。他希望這是一次速決戰。
崔浩在馬上,向四周望著:五月的平涼,是一個十分美好的季節,大路旁,田野裡,紅的、黃的、白的、藍的山花,競相開放,把山野點綴的如同一張巨大的綴花地毯,讓人賞心悅目。陽光下的綠樹被陣風吹拂著,搖搖擺擺,宛如宮女穿著綠裙婆娑起舞,崔浩感受到和平的氣氛。這個念頭剛一閃,崔浩就想到眼下軍隊又要出征,當然,這是為了永久的和平,大亂才能達到大治,這是古訓。
太武帝拓跋燾轉過頭,問崔浩:「愛卿,北燕是哪年建立的?」
崔浩的思緒被突然打斷,他忙回答:「東晉安帝義熙三年(公元407 年)
七月,後燕逃亡在外的中衛將軍馮跋,乘後燕主慕容熙出城為皇后送葬之機,潛入龍城(今遼寧朝陽),發動兵變,推慕容雲為主。慕容熙微服出逃,被擒獲後,送交慕容雲。慕容雲歷數其罪狀,將他及諸子誅殺。慕容雲改元正始,這就是北燕國建立的開始。「
太武帝拓跋燾問:「馮跋後來是怎麼當上燕王的?」
崔浩回答說:「北燕建國後,國小勢弱,無力向外征伐。至晉義熙五年(公元409 年)十月,慕容雲被其寵臣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帳下督使張泰、李桑擊斬離班、桃仁,眾人遂推馮跋為燕主。」
太武帝拓跋燾說:「我記得我十一歲那年,父王曾帶兵打過北燕。」
崔浩說:「陛下記憶非凡。是這樣,那是東晉義熙十四年,北魏泰常三年,北燕太平十年(公元418 年)五月,明元帝東巡至濡源(濡水,今灤河)、甘松(失考),命征東將軍長孫道生、安東將軍李先,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精騎二萬,進擊北燕。同時又命驍騎將軍延普、幽州刺史尉諾自幽州率軍至遼西,作為聲援。長孫道生等攻拔乙連城,隨即進攻和龍(即龍城,今遼寧朝陽)。燕單于右輔古尼迎擊我北魏軍,被我北魏軍擊敗,燕將皇輔軌被殺。
燕主馮跋據城固守,我北魏攻城未克,便虜北燕百姓一萬多戶回國。「
太武帝拓跋燾說:「十四年後,朕將實現父王的遺願,進擊北燕。」
崔浩說:「為了盡快統一北方,先拿北燕這個弱國開刀是對的。」
太武帝拓跋燾說:「以卿之見,我們這次進攻北燕能否短期滅燕?」
崔浩說:「北燕雖然是個小國,但畢竟是一個國家,如果北燕的國君與軍民團結一致,拚死抗擊,加之北燕城堡堅固,很難短時間消滅它。」
太武帝拓跋燾說:「這次進攻北燕你有什麼高見呢?」
崔浩說:「以臣之見,這次進攻北燕,只有採取拉攏與分化的策略,才有可能降服北燕。讓北燕內部矛盾重重,互相不信任,互相殘殺,我們坐收漁利。」
太武帝拓跋燾對崔浩拉攏與分化北燕,坐收漁利的謀略,十分賞識。
說話間,太武帝拓跋燾、崔浩一行來到平涼南郊。
此時的平涼南郊像一個充滿火藥味的大兵營,昔日那種如山水畫一般淡雅的氣氛蕩然無存,周圍的綠草、山花,被戰馬踐踏的已無了任何色彩,像是躺在地上呻吟……
只聽得一聲令下,北魏的步兵像平靜的水面上捲過一陣颶風,成一個整體地朝前湧去,十分有氣勢。
太武帝拓跋燾此刻瞪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他的軍隊,他滿足地帶著不可一世的笑容。
崔浩似乎也被士兵們一往無前的精神所感染。但他心裡清楚,再勇敢的士兵,也需要有智謀雙全的將帥指揮。
閱兵式後,崔浩進入滅燕前緊張的準備工作。他擬定了一個如何拉攏、分化北燕將領與燕王之間、將領與將領之間的計劃。他對北燕的君臣、將領用腦子過了一遍,他們的弱點、長處,都被分析、瞭解的一清二楚。
崔浩知道北燕石城太守李崇貪財,便派人送去數百兩黃金勸降,並封官許願。北魏的使者悄悄潛入北燕石城,並通過熟人轉告:有一個大國看重李崇的才華,要以重金請李崇到這個大國做官。李崇開始聽到這個消息,並不十分積極,總說要順其自然,但最後還是經不住重金的誘惑,鋌而走險,與北魏偷偷簽定了有關投靠北魏的秘密協議。
宋元嘉九年,北魏延和元年,北燕馮弘太興二年(公元432 年)七月,太武帝拓跋燾率北魏軍隊至濡水(今河北灤河),向北燕進攻。太武帝拓跋燾派北魏大將奚斤發動幽州民眾及密公丁零部族一萬多人,運送攻城器械,自己同時率軍兵出南道,相會於和龍(北燕都城)。
當太武帝拓跋燾率北魏軍隊兵臨石城城下時,石城太守李崇按照以前與北魏定的秘密協議,在城上假裝搖旗吶喊,北魏軍隊在城下配合,又是搭雲梯,又是挖戰壕,給人以兩軍對壘的假象。
第二天北魏軍攻城,守城的北燕兵,沒與北魂兵交手,就紛紛逃竄。因為事先石城太守李崇對守城官兵說過:「如果北魏軍來勢兇猛抵擋不住,為了保存實力,可以撤退。」
北魏軍隊沒遇到抵抗,很快佔領石城城門,然後長驅直入,向縱深發展。
這時,石城太守李崇召集守城將領商討,李崇說:「北魏大軍幾十萬,來勢兇猛,為了保證全城百姓的性命和守城官兵的安全,不如與北魏軍講和,放我官兵出走。」守城將領因懼怕北魏軍的勢力,只好同意。
就這樣,崔浩拉攏、分化北燕內部的謀略的第一步奏效,北魏軍兵不血刃,佔領了北燕石城。
太武帝拓跋燾命李崇動員民眾三萬人挖溝壕,以圍困和龍。
八月,北燕主馮弘派數萬人出城迎戰北魏軍。
崔浩認為,北燕軍此時士氣正旺,不宜與之硬碰,這樣即便取勝也會損失太大,要「避其銳氣,擊其情歸」。
於是,北魏軍採取崔浩「誘敵深入」的謀略,以小部隊與北燕軍接觸,邊打邊退。慢慢把北燕引入事先埋伏好的包圍圈。當北燕兵數萬人進入包圍圈後,北魏昌黎公拓跋丘一聲令下,五,六萬北魏軍從山頭上、樹林裡、山谷中,像天兵天將一般衝出來,頓時,殺聲震天,塵土飛揚。這一突然襲擊,打得北燕軍措手不及,根本無招架之力,紛紛敗潰,前擠後擁,亂成一團。
北魏軍弓箭手先射殺一批,後面北魏軍的騎兵潮水般湧來,殺得北燕軍抱頭鼠竄。北魏軍騎兵、步兵相互配合,北燕兵抵擋不住,跑的跑、降的降。北魏軍隊這一仗就斬殺北燕軍一萬多人,俘虜數千人。
北燕國尚書高紹率一萬餘戶,守衛羌胡固。太武帝拓跋燾八月初九,親自率軍進攻高紹的軍隊。
北燕尚書高紹依托城堡頑強抵抗,太武帝拓跋燾下令強攻,十幾萬北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很快突破了北燕羌胡固,北魏軍俘虜了北燕尚書高紹,北燕軍群龍無首,全部繳械投降,太武帝拓跋燾下令斬殺了北燕尚書高紹。
按照太武帝拓跋燾的命令,北魏的平安將軍賀多羅進攻帶方,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進攻建德,驃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進攻冀陽,全部攻克。其實,這也是崔浩獻給太武帝拓跋燾的計策,稱曰:拉攏、分化與打擊相結合。崔浩曾解釋說,打擊是為了更好地分化、拉攏,而分化、拉攏,最後將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面對北魏的強大攻勢,北燕尚書郭淵,曾經勸北燕王馮弘,向北魏呈送降書,獻上女兒,充當北魏的藩屬。北燕王馮弘卻說:「北魏與北燕兩國之間早就產生裂痕,結下的仇怨已經很深了,降附北魏是自取滅亡,還不如固守城池,等待轉機。」
太武帝拓跋燾包圍北燕國都和龍城時,他身邊護駕的衛士都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留在行宮的很少。北魏雲中鎮將朱-之企圖聯絡南方降附之人,突然襲擊並殺掉太武帝拓跋燾,然後投奔北燕和龍,再乘海船回到劉宋,朱-之勸劉宋降將,冠軍將軍毛-之共同擊殺魏主,毛-之拒絕參與,朱-之只好作罷。不久,陰謀洩漏,朱-之逃奔北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朱-之恨之入骨,命令北魏軍多次猛攻北燕國都和龍,並聲稱要把朱-之抓回斬殺。
北燕王馮弘派朱-之南歸,向劉宋求援。朱-之經海道到東萊,然後回到建康,劉宋朝廷任命他為黃門侍郎。
崔浩知道,當初北燕王馮弘的嫡妃王氏生下長樂公馮崇,馮崇在他的兄弟中年紀最大。等到馮弘即位後,卻立慕容氏為王后,王氏沒能當王后。接著馮弘又廢黜了馮崇,派他出去鎮守肥如。
崔浩利用北燕王馮弘和馮崇之間的矛盾,專程到肥如勸說馮崇。崔浩誠懇地向馮崇說:「北燕的百姓都知道公子知書達禮,為人厚道,且文武雙全,又是老大,理應立為太子,而北燕王卻聽信慕容王后的讒言,廢黜了你,這樣的事天理難容,連我這個外人都替你打抱不平。」
馮崇說:「沒想到崔大人對北燕的事瞭如指掌,難怪北魏軍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崔浩說:「公子過獎了,我只是替公子著想。如果公子有當北燕王的雄心壯志,我北魏軍將全力支持公子。」
不久,馮崇派馮邈前往北魏,準備獻出全郡投降北魏。北燕王馮弘聽到這個消息,暴跳如雷,立即派將領封羽在遼西團團包圍了馮崇。
公元433 年正月,太武帝拓跋燾派北魏拓跋健率軍援救馮崇。
北魏拓跋健和馮崇裡應外合,大敗北燕將領封羽,封羽支撐不住,邊打邊退,最後率軍逃回凡城。
六月,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左僕射安原等督率備路軍隊進攻北燕國都和龍,將軍樓勃另率五千騎兵圍攻凡城。樓勃連續進攻了三天三夜,北燕凡城守將封羽抵擋不住,舉獻城池投降。
北燕投降北魏的皇子馮崇上疏朝廷,請允許回國勸說他的父親馮弘投降。太武帝拓跋燾對馮崇說,「馮弘是個頑固不化的人,你去也做不通工作,不如不去,對他只能用武力征服。」拓跋燾沒讓馮崇回國。
崔浩拉攏、分化北燕內部,且拉攏打擊相結合的策略奏效。北燕郡縣紛紛降服於魏。北燕在北魏的圍攻下,國力已十分衰弱,幾近覆亡。北燕主馮弘遂於宋元嘉十一年、北魏延和三年(公元434 年)三月,請求降服稱藩,並乞請獻出自己的小女兒入北魏後宮。太武帝拓跋燾允許,徵召北燕太子馮王仁,前來平城朝見。
馮弘把當年北魏的使者於什門送歸平城。於什門在燕國被囚禁二十一年,不曾喪失氣節。太武帝拓跋燾下詔褒獎於什門,把他比做蘇武,任命他為治書御史,賞賜羊一千頭,布帛一千匹,拓跋燾親自作文祭告列祖列宗,並佈告天下。
北燕王馮弘不願意把太子馮王仁送到北魏充當人質。北燕散騎常侍劉滋勸他說:「當年,劉禪擁有重山作為屏障,孫皓也擁有長江天險,結果還是被晉朝生擒。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實力的強弱太懸殊了。如今,我國的勢力比當年的吳國、蜀國還弱,而北魏國的勢力比當年的晉國還要強盛。不滿足北魏的要求,國家會有危亡的慘禍。希望您盡快遣送太子到北魏國,穩定局勢。然後在國內整頓吏治,安撫百姓,招集流離失所的難民,賑濟窮困飢餓的人,發展農業,鼓勵種桑養蠶,減輕賦役,燕國的江山社稷或許還能保住。」馮弘大怒,殺掉了劉滋。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聽說北燕王馮弘不願意讓太子馮王仁到北魏充當人質,十分惱火,立即派北魏撫軍大將軍、永昌王拓跋健等人討伐北燕,收穫了當地的莊稼,強行脅迫北燕的百姓隨軍班師回國。
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 年)正月,北燕王馮弘在北魏強大的攻勢下走投無路,派使臣到劉宋首都建康進貢,甘為藩屬。十五日,劉宋文帝下詔,封北燕王馮弘為燕王,江南人稱北燕為黃龍國。
四月,北燕王馮弘再派使者至晉請求援兵,晉難以出兵相救。
六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命令北魏驃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丕,鎮東大將軍屈垣等率領騎兵四萬人攻打北燕。
七月下旬,北魏樂平王拓跋丕等人抵達北燕都城和龍城下。北燕王馮弘用牛肉和美酒犒賞北魏軍,獻出鎧甲三千。北魏鎮東大將軍屈垣斥責馮弘不送兒子做人質,擄掠了北燕男女六千口回國,算是對北燕的懲罰。
太武帝拓跋燾惱羞成怒,下決心要滅掉北燕,多次派兵討伐北燕。北燕國勢危急,全國上下都籠罩在恐懼的氣氛中。太常楊岷再次勸說北燕王馮弘,迅速派太子到北魏充當人質。馮弘說:「我實在不忍心這樣做。如果國家危機,我打算暫且去東方投靠高句麗,等待時機,再重新振興國家。」楊岷說:「北魏發動全國的軍隊來攻打一個小國,沒有攻不克的道理。高句麗王室一向不講信用,開始可能還與咱們相親,恐怕最後還是會有變化。」馮弘不聽,秘密派遣尚書陽伊去高句麗,請求派兵迎接。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436 年)二月初六,北燕王馮弘派使臣向北魏進貢,請求允許立即送太子馮王仁充當人質。太武帝拓跋燾拒絕,並準備興兵討伐北燕。初十,北魏派出使節十餘人,分別前往東方高句麗等國告訴北魏將對北燕採取軍事行動。
三月二十日,北魏平東將軍娥清、安西將軍古弼統率精銳騎兵一萬人,討伐北燕。平州刺史拓跋嬰,率領遼西各路軍隊與娥清等會師。
四月,北魏大將娥清、古弼圍攻北燕的百狼城,一舉攻克。
高句麗派遣將領葛盧孟光率領幾萬部眾,隨同北燕的使臣陽伊來到北燕都城和龍迎接北燕王馮弘。然後高句麗軍隊屯駐在臨川。北燕尚書郭生因為百姓不願遷徒他鄉,便開啟城門迎接城外的北魏軍,魏軍卻以為北燕故意誘敵深入,不敢進城。郭生於是指揮軍隊進攻北燕王馮弘。北燕王馮弘開啟東門迎接高句麗軍入城,與郭生的叛軍在皇宮前會戰,郭生身中流箭陣亡。
五月初五,北燕王馮弘率領和龍城中所有的居民向東遷徙。臨走前,北燕軍縱火燒了宮殿,大火燒了十天。北燕逃亡的隊伍中,由婦女身披鎧甲在大軍中間,陽伊等率精兵在外,高句麗的將領葛盧孟光率領騎兵殿後,組成方陣前進,前後長達八十餘里。北魏安西將軍古弼的部將高苟子打算率領騎兵追趕。古弼當時酩酊大醉,拔出佩刀阻止高苟子,因此,馮弘等得以逃脫。
太武帝拓跋燾聽說後,怒不可遏,下令把安西將軍古弼、平東將軍娥清裝入囚車,押返平城,二人都被罷黜官職,貶為看門士卒。
五月初八,太武帝拓跋燾派北魏散騎常侍封撥出使高句麗,要他們交出北燕王馮弘。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 年),高句麗王高璉殺掉了北燕王馮弘。
北燕至此遂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