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雲 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
    晚清腐敗透頂,

    貪婪愚昧無能。

    國家尊嚴一旁扔,

    換來苟延活命。

    咸豐皇帝命人把御醫喚來,為懿妃診脈。四名御醫輪流看罷脈象,最後得出結論,果然是喜脈,已懷孕四個多月了。咸豐轉怒為喜,重賞御醫。又對懿妃說:「看在懷孕的分上,就不打你了。記住,下不為例。」懿妃蒙赦,不住地叩頭謝恩。咸豐又說:「汝若能為朕生一皇子,朕決不虧待於你。」「婢子謝恩。」懿妃懷著委屈而又欣喜的心情,回歸寢宮去了。

    當晚,咸豐雖宿於四春宮,但是,他對懿妃有孕一事,極為關心,讓安得海協同御醫,格外照看。因為這位二十六歲的皇上,尚無子嗣,只有麗妃生了一位公主。咸豐對此十分苦惱,身為君主,他對傳宗接代的男孩兒是極為重視的。

    懿妃的思想負擔尤其沉重。她望著一天比一天隆起的肚子,十分擔心,渴望能生下一個男孩兒。果能如願,名利、地位、權勢,都不成問題;相反的話,這一切就會落空。所以,她整日拜佛禱告。

    光陰流逝,轉眼就到了分娩的日子。上上下下一派忙碌,光接生婆就來了十多個。咸豐也在子孫娘娘的神像前,焚香祈禱。然後,坐在偏殿聽候消息。三宮六院的嬪妃,除正宮皇后外,都聚集在望月樓中,圍前圍後地伺候著她。

    懿妃從辰時覺病,一直折騰到掌燈,尚未分娩,疼得她幾度昏迷,嗷嗷直叫,眾人急得團團打轉。咸豐更加坐立不安,一更天過去了,無信兒;二更天過去了,仍無消息。眼看三更天到了,就見小安子跌跌撞撞跑進偏殿,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說:「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懿妃娘娘她生了一位皇子!」這時,接生婆也到偏殿送信兒:「懿妃娘娘生下位九斤六兩重的大胖皇子,母子平安無恙。」咸豐長長出了一口氣,趕緊又跪到神像前,焚香朝拜。

    消息傳出,北京震動。各衙門一律張燈結綵,表示祝賀。三天後,咸豐趕回北京,在御太和殿接受百官的朝賀。並且頒旨,晉陞懿妃為懿貴妃。咸豐又翻字典,又找辭源,給皇子起了個名字叫載淳。載字是按「字」排下來的,據說乾隆皇帝的六皇子永-,繪了一份歲朝圖,獻給孝聖皇后。乾隆大喜,御筆親題了「永綿奕載奉慈娛」一句話。以後,便取其中「永綿奕載」四字,作為宗室命名的排行。咸豐是奕字輩,叫奕。新生的皇子,自然是載字輩了。「淳」字乃是化行俗美的意思。所以,取名為愛新覺羅-載淳。

    懿貴妃生了皇子後,覺得身價高貴,連皇后都不看在眼裡。小安子奴隨主貴,也升了貴妃宮中的總管。他和主子一樣,也不把旁人看在眼裡,儼然成了全皇宮的大總管。平日吆五喝六,專橫得不得了。

    書要簡短。一晃載淳到了三歲,身體健壯,聰明伶俐,咸豐帝非常高興。然而,三年來的時局卻愈加危機了。太平軍攻破了江南、江北兩大營;欽差大臣向榮、琦善相繼斃命;江蘇告急,武漢垂危,長江、黃河流域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失城失地的噩耗,像雪片一般飛到北京。偏偏洋人又乘火打劫,把兵艦開到天津大沽口。還叫囂說:清政府如不答應他們的條件,就要殺進北京。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清政府已面臨著亡國的厄運。這正是「摁倒葫蘆瓢又起」,一宗不了又一宗。咸豐皇帝愁得長吁短歎,茶飯懶咽。

    這一日,他宿到懿貴妃宮中。儘管懿貴妃百般慇勤,也不能討咸豐一樂。她問道:「什麼事把皇上愁成這樣?」咸豐把朝臣的奏章以及所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懿妃道:「洋人何故又來挑釁?」咸豐道:「說起洋人,比長毛子更可恨——尤其是英夷,最最可惡。」懿貴妃道:「婢子識少見寡,望陛下開導。」

    咸豐讓她坐在身旁,把鴉片戰爭的往事,耐心地講了一遍。並且,又接著說:「後來,洪、楊倡亂。徐廣縉調往湖廣,朕讓葉名琛督粵。英夷又提出進城的要求,名垛一向輕視洋人,對英夷的照會擱置不理。因此,洋人與他結怨。那年,東蕪縣黨匪作亂,名深力剿之,大獲全功。朕加封他大學士銜,留任廣東。說來,冤家路窄啊!有一次,海外來了一艘洋船,懸著英夷國旗,闖入內河。巡河兵懷疑是漢奸偽裝,便拔去英旗,並將舟子上十三人一概拿問。英夷總領事巴夏禮、立刻遣書詰問,名深乃釋放舟子。巴夏禮又借口不受,偏要叫名琛去當面認罪,名琛當然不能去。巴夏禮要求進城談判,又被名深拒絕。惱得巴夏禮性起,令洋兵攻入省城,將名垛生擒押往印度。可歎葉愛卿,竟死在異國他鄉。眼下,廣州已成為英、美、法三國公地。英夷還不罷休,又牽誘法、美兩國鼓輪北行,先至上海,又逼天津。俄國人也乘機要挾,他們聯合一氣,提出種種苛求,實在是欺人太甚!」

    懿貴妃驚道:「洋人打到天津衛了?」「正是,朕就為此事發愁呢!」懿貴妃道:「陛下打算怎麼辦?」咸豐道:「朕已派直隸總督譚廷襄辦理此事,尚未得到回信。」

    咸豐帝話音剛落,小安子匆忙跑進寢宮,跪在門外啟奏道:「軍機處有急事奏報,請萬歲爺升殿!」咸豐一驚非小,忙穿戴整齊,在宮監的簇擁下,升坐勤政殿。大學士裕誠奏道:「英、法、美、俄四國兵船,已開進白河口。並發出照會,要與我朝談判。他們還說,如不答覆他們的條件,就要打到北京。直隸總督譚廷襄無計可施,飛奏北京,請旨定奪。」咸豐連連說道:「這怎麼好,這怎麼好?」裕誠奏道:「洋鬼子來者不善,陛下切不可等閒視之,應立刻派員與彼談判。如和談有望,盡量求和,如無希望,趕快調兵勤王,不能再遲誤了。」「卿說得是。」咸豐尋思了一會兒,傳旨道:「可派戶部侍郎崇綸,內閣學士烏爾餛泰為欽差大臣,照會四國使臣,約期開議。」「遵旨。」

    崇綸和烏爾-泰接旨後,立刻趕到天津,向四國發出照會。滿以為約期談判,誰知被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駁了回來。他說:「崇、烏二人並非中國首相,無權代表中國政府,不便議和。」

    崇綸、烏爾-泰碰了南牆,一溜煙跑回北京。咸豐無奈,又派直隸總督譚廷襄為欽差大臣,與英法談判。

    譚廷襄接旨後,趕到白河口外的兵船上,英使額爾金問道:「你是什麼官階?」譚廷襄道:「直隸總督,欽差大臣,和談全權代表。」額爾金一伸手說:「拿來!」這下把譚廷襄鬧懵了,忙問道:「拿什麼?」額爾金道:「全權代表證書!」譚廷襄道:「豈有此理,我國向無此例。皇上的話就是聖旨,這還錯得了嗎?」額爾金冷笑道:「笑話。私憑文書官憑印,無有全權證書,這本身就是非法的。」譚廷襄不服地說:「本大臣既為欽差,就是代表我國皇帝陛下來的,握有全權,怎說非法?」額爾金把牛眼一瞪,說道:「那好!我現在就要求帶兵進駐北京,你能答覆嗎?」「這個……」一句話差點兒把譚廷襄噎死,氣得他扭頭就逃回天津去了。

    咸豐聞奏,又氣又怕。急忙改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紗納,趕往天津進行談判。這一回,額爾金和法國公使葛羅才接見了他們。一見面,額爾金就氣勢洶洶地說:「貴國政府一向不准各國公使進駐北京,這是對各國的極大污辱!為此,在談判之前,貴國政府必須改變這一態度、允許公使進京,才有談判餘地!」「這個……」兩位大臣直脖瞪眼,都悶口了,為什麼?清政府嚴格規定:領事不准進城,公使不准進京。別的事都可以商量,惟獨這事,是毫無通融餘地的。沒等談判,先吃了閉門羹,桂良和花紗納只好告辭。額爾金道:「且慢!我鄭重向閣下宣佈,時間是極其寶貴的,不能無限期地拖延。再給你們十天時間,倘若貴國政府不同意上述條件,那可休怪公使無理。」

    桂、花二人一溜煙逃回北京,向咸豐稟奏詳情。咸豐氣極敗壞,又無良策,只好調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率兵九千,守衛京師。

    一晃十天過去了,白河口外並無反應。又過了十幾天,還是沒有事兒,滿朝文武都把懸著的心落地,奔走相告,互相祝賀。咸豐帝的眉頭也舒展開了,對懿貴妃說:「朕早就料到,洋人不過虛張聲勢,威脅恫嚇而已。我們不理他,也就自消自滅了。」懿貴妃道:「皇上洪福齊天,以正驅邪,諒幾百洋人怎敢造次。」咸豐道:「就是你會講話。」

    當晚,咸豐帝宿在懿貴妃宮中。誰知正在甜睡之時,小安子叩打門窗,尖著嗓子說道:「萬歲爺醒醒,萬歲爺醒醒!」「什麼事?」咸豐仰臥在床上問道。「啟奏聖駕,洋人打進天津了!」「唉呀!」咸豐嚇得從床上摔滾下來。懿貴妃也尖叫了一聲,一個勁兒地哆嗦起來。

    原來,四國使者發生了分歧。英、法主戰,美、俄主和。同樣都是侵略,不過做法上有不同之處。美、俄二公使登陸,通過曲線與清政府的桂良、花紗納掛上了鉤,願以調停者的身份為兩家講和。英、法則聯合一體,調兵遣將,等候援兵。故此,耽誤了進兵的日期。一個月後,援兵開到,額爾金才指揮兵船,向白河口進攻。把守在白河口的清軍,對洋人十分憎恨。他們早就按捺不住了,接到命令便發炮還擊,當場擊沉敵船四艘,重傷三隻,炸死、炸傷洋兵二百多人。英國公使額爾金又氣又怕,暴跳如雷:「頂住!一定要頂住!」法國公使葛羅也叫嚷說:「不要怕,集中火力給我猛攻!」

    英、法水師經過調整,又發起猛攻。雙方激戰了三個小時,結果清軍以失敗告終。白河炮台失守,英法聯軍登陸後,進行瘋狂報復。把清軍傷員和俘虜集中在一起,澆灑汽油,全部活活燒死。

    侵略軍殺人殺紅了眼,繼續向內地進攻。只用了五天時間,就打到天津。

    直隸總督譚廷襄嚇得要命,帶著家眷,抱著大印,逃之夭夭了,清軍無主,旗倒兵散。英、法聯軍沒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這座華北最大的城市。額爾金和葛羅把聯軍總部設到海光寺,讓漢好通知天津的文武官員,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報到。否則,就要屠城。地方官不敢抗命,決定向聯軍請降。天津府、天津縣、布政使、總兵、鎮台等幾十人,朝珠補褂,懷抱手本,來到海光寺,像朝拜皇上一般,給額爾金和葛羅行了三拜九叩禮。

    額爾金說:「貴國政府一向出爾反爾,失信萬國,欺騙聯邦。這次戰爭,完全是中國方面造成的!」「-!是!」地方官唯唯諾諾。額爾金又說:「此次聯軍北犯,目的在於和談,卻遭到貴國政府的無理拒絕!這筆賬目,我們是一定要清算的。」葛羅插嘴道,「責任在你們的皇帝身上,與諸位無關。」這句話好像赦旨,幾十名文武忙磕頭說:「總司令聖明,聖明!」額爾金說:「你們要協助聯軍,維持秩序,供應糧肉蛋及一切軍需用品。如有拖欠,我們是不答應的。」「遵旨照辦,遵旨照辦!」這些狗使的奴才,馬上身體力行。洋人要什麼,他們給什麼。

    天津失陷的消息,當晚就傳到了咸豐那裡。「怎麼辦?怎麼辦?」把他急得又捶頭,又跺腳,一個勁兒地歎氣。大學士桂良奏道:「洋人一再借口拒絕和談,居心叵測,非同一般。必須找一精通洋務之人,與他接觸,也許議和有望。」「對,對。」咸豐道:「依卿看來,誰可稱職?」桂良道:「非耆英不可。」咸豐不悅道:「耆英與英夷所訂的江寧條約,已給大清丟了臉。之後,在廣東辦理善後,又辦了個糊里糊塗。這種人豈能重用?」桂良道:「陛下說得極是。不過,眼下無人,陛下再給他個立功的機會,豈不一舉兩得。」「卿言有理。」咸豐終於同意了。馬上傳旨,命耆英陛見。

    耆英字介春,滿洲正藍旗人,愛新覺羅氏,歷任副都統、侍郎、欽差大臣、兩廣總督等職,一貫主張投降媚外。一八五○年被革職,一直閒居在北京。平日,他總是飲酒吟詩,發洩私憤。抱怨自己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今天,沒想到又有了出頭露面的機會。他高高興興來見咸豐,三拜九叩後,伏在金闕下候旨。咸豐道:「朕有意派你到天津與洋人議和,卿以為如何?」耆英叩頭道:「奴才獲罪之身,蒙聖上重新啟用,敢不盡心竭力以報天恩乎?」咸豐點頭說道:「議和一事,關係重大。上系國恥尊嚴,下系利害得失。汝一定要與彼力爭,不可任其要挾,一味讓步。」「奴才記住了。」耆英為顯示自己是行家裡手,在皇上面前吹噓道:「不是奴才誇口,洋務乃是一門學問,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幹的。必須瞭解洋人的國情,深知洋人的秉性和嗜好。彼有來言,我有去語,見機而作,見景生情。此乃知己知彼,取勝之道也!」咸豐帝被他說得十分高興,頓時愁雲散去一半。當即委了他個侍郎的頭銜,以全權代表的身份,赴津談判。

    耆英坐著八抬大轎,在幾百名親兵、侍從、隨員的簇擁下,來到天津,趕奔海光寺,來見額爾金和葛羅。

    額爾金聽說耆英來了,又想起在廣州之時的不愉快事情,頓時產生很大的反感。他對葛羅說:「這個老傢伙任粵督時,原答應我們在兩年後進城的。可是,還不到兩年他就溜了,給我們造成很大的被動。對待這種人,我們是應該報復的。」「對極了。」葛羅說:「聽說他是抱著很大信心,來找我們談判的。我們偏給他來個閉門不見,閣下以為如何?」「好。正合我意。」

    額爾金和葛羅都有意迴避,只派了一個叫威妥瑪的隨員,與耆英周旋。威妥瑪奉命後,氣勢洶洶地來到大門外,高聲喝道:「你是什麼人?」耆英道:「本大臣是奉旨欽差、議和全權代表耆英是也。」威妥瑪冷笑道:「誰能證明你的身份?」耆英一怔,說道:「朝服頂戴執事,都是證明。」威妥瑪道:「笑話!你們中國人,一向是說假話的。誰敢保證你這些東西不是祖借來的?」「啊?」耆英氣得直翻白眼兒,心裡說:這玩藝兒有租借的嗎?他說道:「本大臣要見的是額爾金、葛羅先生。」威妥瑪冷笑道:「你沒有資格!」「我是全權代表!」「你能代表什麼?我們要求公使進京,你能簽字嗎?我們要求在北京駐兵,你答應得了嗎?假如你現在簽字,馬上就可以見到額爾金爵士。」「這個……」耆英氣得渾身打戰,無言可答。

    威妥瑪把臉一仰,雙手倒背,不可一世地說:「我還要正式通知你,你是不受歡迎的人。天津已是聯軍的天下,你必須馬上滾蛋。否則,將對你不利!」說罷,轉身便走。

    這個意外的打擊,是耆英沒有料到的。他滿以為通過這次談判,能東山再起,飛黃騰達,沒想到碰了這麼大個釘子。正在這時候,從側面來了一隊洋兵,「砰砰」對著天開了幾槍,還「噢噢」叫喊道:「耆英快滾!耆英快滾!」耆英嚇得汗流滿面,急忙鑽進大轎,一口氣跑到通州。

    消息傳到北京,咸豐帝更加害怕。他馬上頒旨,叫耆英在通州候旨。再派桂良、花紗納趕赴通州,與耆英商討和談事宜,哪知耆英嚇破了膽,只在通州住了一夜,就溜回北京。桂良與花紗納撲了個空,無法商討,又不敢隱瞞實情,立刻具本上奏。

    咸豐一聽耆英溜了,不由怒髮衝冠。立刻降旨,將耆英逮捕,賜令自殺。這個賣國賊終於含著眼淚;服毒自殺了。

    耆英雖死,洋兵還在。咸豐再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紗納,捧著全權代表證書,來津談判。他們不敢直接找額爾金和葛羅,而是先找到美國公使列衛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求他們居中調停。

    美、俄兩國各有自己的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施展威脅利誘等手段,於一八五八年六月十三日,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六月十七日,又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這兩個國家乘人之危,不用一兵一卒,沒費一槍一彈,而取得了很多特權。美、俄兩國暫時得到了滿足,才答應居中調停。經過他們的奔波,英、法兩國也同意談判。不過,額爾金和葛羅都不出面,而派出副手威妥瑪和李泰國、馬吉士等人與桂良、花紗納談判。

    與其說談判,不如說是通牒和命令。會談一開始,威妥瑪就吹鬍子瞪眼地說:「公使必須駐在北京!長江流域,乃至海口各處,都應自由通商。中國所屬的地區,要任憑英國人自持執照,隨時往來。中國當局,無權干預!」

    李泰國插話道:「還有,凡屬緊要的地方,英國都要設領事館,管理僑民和商務。如有不法的英人,當由英領事負責處理!」「是!-!」桂良和花紗納不敢強嘴,一味地俯首聽命。威妥瑪又說:「大英政府已經擬好明文,共五十六條。」法國代表馬吉士說:「敝國政府提出四十二條,也已經擬成明文。我也鄭重地警告你們,必須逐條照準,不許有一字之差。」「是!」桂良道,「都答應,都照準。」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和二十七日,中英、中法分別在《天津條約》上簽字。

    桂良和花紗納跑回北京,向咸豐交旨。咸豐帝不敢怠慢,仔細觀看了條約內容。不看則可,這一看哪,只氣得五臟冒火,七竅生煙,一腳踢翻了龍書案,大吼道:「不行,決不能用寶,洋人欺朕太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