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反轉記 金庸先生新舊版本倚天屠龍記之詳細比較 第二章 略寫的悲劇人物金毛獅王
    下面是第一版中謝遜的描寫,大概是為了寫謝遜文武雙全,所以著墨很多,後來第二版刪除了,倒是直接告訴我們謝遜如何如何能文能武,我倒是覺得不如第一版好,可能金庸先生是為了文章緊湊,其實下面描寫很好,或者他忌諱類似描寫,畢竟謝遜挖墳一段,據雞翅膀書友說,曾在笑傲江湖中再次用過,我記得不是很清楚。

    謝遜是個悲劇人物,這自然不需要說,在書中,他人聰明絕頂,能文能武,便是眼高於頂的紫杉龍王黛綺思在光明頂上,也只看得起他和陽頂天。

    楊逍范遙都不入黛綺思之眼,想像一下這傢伙的魅力,可惜了大好男兒。

    而且後來黛綺思和他再見面時,為了爭奪屠龍刀已經勢不兩立,臨戰前曾說他心腸最軟,沒有想到後來會殺那麼多人。

    他最後的結局,出家為僧已經算不錯了,他造的殺孽太重,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

    下面是第二版中被刪除的他的相關情節。

    ————

    這幾年來武當七俠縱橫江湖,事事佔盡上風,豈知今日之事,竟是縛手縛腳,命懸他人之手,絲毫沒有反抗餘地。張翠山又是氣悶,又是惱怒,當下低頭靜思,對謝遜和殷素素都不理睬。一會兒舟中的僮兒端上酒菜,在幾上斟了三杯酒。謝遜道:「待我撫琴一曲,以娛嘉賓,還要請張相公和殷姑娘指教。」從艙壁上取下瑤琴,一調弦音,便彈了起來。張翠山於音韻一道,素不擅長,也不懂他彈些什麼,只是覺得琴音甚悲,充滿著蒼涼鬱抑之情,越聽越是入神,到後來忍不住淒然下淚。謝遜五指一劃,錚的一聲,琴聲斷絕,強笑道:「本欲以圖歡娛,豈知反惹起張相公的愁思,罰我一杯。」說著舉杯一飲而盡。

    張翠山道:「謝老前輩雅奏,是何曲名,要請指教。」謝遜望著殷素素,似欲要她代答,殷素素搖搖頭,也不知道。謝遜道:「晉朝嵇康臨殺頭之時,所彈的便是這一曲了。」張翠山驚道:「這是『廣陵散』麼?」謝遜道:「正是。」張翠山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卻不知謝前輩從可處得此曲詷?」

    謝遜笑道:「嵇康這個人,是很有點意思的,史書上說他『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這不是很對你的脾胃麼?鍾會當時做大官,慕名去拜訪他,嵇康自顧自打鐵,不予理會。鍾會討了個沒趣,只得離去。嵇康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鍾會這傢伙,也算得是個聰明才智之士了,就可惜胸襟太小,為了這件事心中發愁,向司馬昭說嵇康的壞話,司馬昭便把嵇康殺了。嵇康臨刑時撫琴一曲,的確很有氣度,但他說『廣陵散從此絕矣』,這句話卻未免把後世之人都看得小了。他是三國的人,此曲就算在三國之後失傳,難道在三國之前也沒有了嗎?」

    張翠山不解,道:「願聞其詳。」謝遜道:「我對他這句話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了二十九個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張翠山心下駭然,暗想:「此人當真無法無天,為了千餘年前古人的一句話,竟會負氣不服,甘心去做盜墓賊。若是當世有人得罪了他,更不知他要如何處心積慮的報復了。」一抬頭,只見船艙壁上掛著一幅山水,絹色甚古,畫中峰巒筆立,氣勢壯偉,卻沒署名。謝遜見他注視不休,道:「這是梁朝張僧繇之作,是我到皇宮中去取來的。據說張僧繇畫龍不點睛,一點睛,墨龍便破壁飛去。此說自是故神其事,決不可信。但你瞧他畫筆流動,不亞於你在石壁上所書的二十四字呢。」張翠山道:「晚輩亂塗亂抹,焉敢和前賢相比?」

    他三人自到了船艙之中,謝遜說古論今,評詩述文,宛似一位宿學大儒一般,張翠山雖然折服,但每一念及他行事之殘酷,憎恨之情又油然而生。這時謝遜卻在跟殷素素談論五胡亂華胄石勒、石虎一怒之下便殺數萬人的「盛事」,張翠山無心多聽,從窗中望出去觀賞風景,只見夕陽即將沉入海心,照得海中萬道金蛇,閃爍不定,正出神間,忽地一驚:「那夕陽怎地在船後落下?」回頭問謝遜道:「掌舵的稍公迷了方向啦,咱們的船正向東行駛。」謝遜道:「是要向東,沒錯。」殷素素也吃驚起來,道:「向東是茫茫大海,卻到那裡去?」

    謝遜斟了杯酒,細辨酒味,說道:「這是紹興的女貞陳酒,至少已有二十年的功力,兩位不可小視它啊。」殷素素急道:「你還不叫稍公轉舵?」謝遜道:「在王盤山島上,不早已跟你們說清楚了?我得了這柄屠龍寶刀,須當找個清淨之地,好好的思索幾年,要明白這寶刀為什麼是武林至尊,為什麼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中原大陸是紛擾之地,人人知道我得了寶刀,今日這個來搶,明日那個來奪,打發那些兔崽子也夠人麻煩的了,怎能靜得下心來?倘若來的是張三豐先生、白眉教主這些高手,我姓謝的還未必穩勝。因此要到汪洋大海之中,找個人跡不到的荒僻小島,定居下來。」

    ————

    日晚間,張翠山因白天沒有安睡,這晚擁著海豹皮倚冰而臥,睡夢中忽聽得殷素素大聲尖叫:「放開我,放開我。」張翠山一躍而起,在冰山的閃光之下,只見謝遜雙臂抱住了殷素素,口中荷荷的,發出野獸的聲音。張翠山這幾日對謝遜的神情古怪,早便在十分耽心,卻沒想到他以武林前輩的身份,竟會對一個少女突施非禮,心中又驚又怒,縱身上前,喝道:「快放手!」

    謝遜笑道:「咱們早晚是個死,還講究什麼臭規矩?姓謝的便在陸地之上,也早不信騙人的什麼禮義廉恥,何況今日?」張翠山怒道:「你再不放手,我可要跟你拚命了。」謝遜冷笑道:「她是你什麼人,要你多管閒事?」口中這麼說著,雙臂一緊,殷素素「啊」的一聲,又叫了起來。張翠山道:「她是我妻子,我是她丈夫。謝前輩,大丈夫生時光明磊落,死時慷慨自如,雖在這冰山之上,並無第四人知曉,可也別做出卑污之事,自愧於心。」謝遜哈哈大笑,說道:「我姓謝的從來不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見這姑娘生得美貌,今日便要佔她身子,就算你是她丈夫,也給我站在一旁,乘乖的瞧著。你再多說一句話,我一掌先擊你下冰山去。」

    張翠山聽他說出這等話來,叫道:「好,咱二人就拚一個同歸於盡!」氣凝右臂,呼的一掌往他後心拍去。謝遜左掌回過,還了一掌。張翠山身子一晃,冰山上實在太滑,站不住足,登時一交滑倒。謝遜飛起右足,便往他腰間踢去。張翠山變招也快,手一撐,身子躍了起來,伸指便點到他膝蓋裡穴道。謝遜不等這一腳的招式使老,半途縮回,右掌往他頭頂拍落,左臂卻又圈過將殷素素的纖腰抱住。

    下面是兩個關於謝遜的側面描寫,很到位,寫張無忌被那耍蛇的乞丐捉去,第一版中,張無忌武功不弱,給了那乞丐一掌,把乞丐打成重傷,那乞丐後來傷重而亡,第二版則改為張無忌被俞蓮舟所救。

    三個人一齊望著無忌,瞧他如何解穴,卻見無忌搖頭道:「我不會!」張翠山道:「怎麼不會?」無忌道:「當時義父跟我說,這麼一掌若是打中了敵人的太陽、膻中、大椎、露台四處大穴,一個對時便即斃命。我便問他如何解救醫治。他沉著臉道:『這種打穴的手法,天下只有你會我會,何必學救治之法?是你敵人才打,既是敵人,打了何必再救?難道救活他之後,將來等他再來害你麼?』」張翠山夫婦知道這正是義兄的口氣,照他脾氣確是下手狠辣,斬草除根。

    這是謝遜給張無忌講到自己深仇大恨來源時候的一段話——

    謝遜撫著他小頭上的頭髮,說道:「賊老天雖有諸般不好,總算沒讓我殺了宋遠橋,否則我愧對你爹爹,也不能再跟他結義為兄弟了。」他停了片刻,續道:「這天晚上我吃過晚飯,在客店中打坐養神。我心知宋遠橋既是武當七俠之首,武功上自有過人之處,若是一擊不中,給他逃了,或是只打得他身負重傷而不死,那麼我的行藏必致洩露,要逼出我師父來的計謀盡數落空,而且天下豪傑向我群起而攻,我謝遜便有三頭六臂,也是無法對敵啊。我一死不打緊,這場血海深仇,可從此無由得報了。」謝無忌突然道:「義父,你眼睛看不見,等我大了,練好了武功,去替你報仇!」

    他此言一出,謝遜和張翠山不約而同的霍地站起。謝遜雖然雙目無神,仍是凝視無忌,低沉著聲音道:「無忌,你可真有此心?」張翠山和殷素素心中都很焦急,他們雖然身處極北萬里之外的荒島,將來未必能夠重返中土,但武林中人素重信義,一諾之下,終身不渝,無忌要是答應謝遜報仇,那可是在肩頭挑上了一副萬斤重擔。以謝遜幾具通天澈地之能,尚自不能報仇,無忌這小小孩子若是信口答應了,豈非自陷絕境?

    可是無忌年紀雖小,這種事情還是須得由他自決,親為父母,也不能出主意,至於日後他長大成人,是否還記得孩童的話,那是將來之事了。不過張殷二人此時聽來,均覺此事雖然渺茫,總是隱隱覺得非同小可,說不定便關涉到無忌的一生禍福。

    只聽無忌昂然道:「義父,害你全家之人叫做混元霹靂手成昆,無忌記在心中,將來一定代你報仇,也將他全家殺死,殺得一個不留!」

    張翠山怒喝:「無忌你說什麼?一人作事一人當,他罪孽再大,也只一人之事,豈可累及無辜?」

    無忌應道:「是,爹爹!」嚇得不敢再說。謝遜卻道:「一個人死了,什麼都不知道了,那也沒有什麼,倒是全家死光,剩著一個人孤零零的在世上,更是難受。當時我明白這個道理,反之是找我師父報仇。其實真正的報仇,該當是將我師父全家害死,讓他獨個兒活著,日日想著亡妻喪子之痛。」

    ————

    明天晚八點更新一重頭戲——第三章,前後不一的張無忌,很有意思,很有看頭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