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和吳三桂接到崇禎盡撤遼東之地的詔書,不由面面相覷,遼東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士兵也都是遼東人,要讓他們將遼東徹底放棄,如何能捨。
好在皇帝的詔書要他們棄地不棄人,祖大壽與吳三桂商量後,京師有險不能不救,只是皇帝說選精壯隨行就可,士兵們又如何肯丟下自己的家人,吳三桂也怕真按聖旨之意去做,軍心可能嘩變,再說如果遼東士兵的家人都落到唐軍手中,士兵又如何能安心打仗。
二人遂盡起遼東的數十萬百姓一同隨軍前行,粗壯之人選出來作為護送,而數萬關寧鐵騎則落在後面防止唐軍的追襲,這樣一來,行軍速度緩慢無比,每日所行不過三十多里,從遼東到京城至少要二三十天。
關寧鐵騎一撤防線,唐軍果然跟了上來,見到後面防衛嚴謹,倒也不過分相迫,只是祖大壽,吳三桂兩人要時時防備唐軍的突襲,行軍更是緩慢。
楊嗣昌率軍離開高邑不過二三十里,前面的斥候已來回報:「稟督帥,前面不到十里就是元氏縣。」
楊嗣昌心中一振,終於要遇到唐軍了,小小的元氏縣能夠有多少唐軍,已方三十萬大軍就是壓也能將元氏縣壓跨,他向鄭崇儉,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五個總兵官問道:「諸位,賊軍就在眼前,你們誰人可以將元氏拿下。」
這五人中。以左良玉地人最多,楊嗣昌也對左良玉倚重,多次對他說過只要立功。立馬讓他做平賊將軍,左良玉自付前面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拿下不難。接口道:「督帥大人。未將願討令攻元氏。」
楊嗣昌點了點頭:「如此就辛苦昆山」(左良玉字昆山)
左良玉得到楊嗣昌的命令。率本部近十萬之眾向元氏縣撲來,這些年來,左良玉一直呆在南陽不動,除了剿一下各地地盜匪,義軍外,從來沒有和唐軍交戰過。當初唐軍攻湖廣時,左良玉空有十幾萬人,坐守襄陽,聽到唐軍來攻還沒有接戰就逃走。如今左良玉仗著有後援,打著先攻下一縣,立得首功,以後再與唐軍接戰,就可以推脫委皮,盡量保存實力。
不過,等到他元氏縣時,頓時看呆了,唐軍沿著元氏縣挖了一道寬十數米,深五六米的壕溝,加上上面堆起來的泥土,高度足有十米,這道壕溝更是望不到頭,不知有多遠。
明軍若要攻,必須先下五六米地壕溝,再往十幾米高地土牆上爬,這樣非死傷慘重不可,只有想辦法將壕溝填平才可以進攻,只是唐軍居高臨下,武器又比明軍厲害,要填平這壕溝非是易事。
左良玉頓覺棘手,西邊是大山,壕溝一直挖到了山腳,他派出騎兵沿東邊偵察,壕溝一直延伸到欒城,而在欒城,又有寬闊地治河從北往南,延伸數十里,成為天然的屏障,治河是濾沱河的支流,水勢雖然不大,也不急,可是要在唐軍眼皮下渡河,卻是想也不要想。
接近治河的壕溝中更是已經引水注入,若不是地勢西高東低,這條壕溝全部引水入注的話,明軍要想進攻,會更加困難,左良玉不知道明軍離開高邑後,高邑馬上被唐軍佔領,唐軍發動數十萬人,正在高邑大挖壕溝,要把明軍的後路也斷掉。
徵集來地民夫看到高邑百姓的慘狀,對明軍都是懷著一腔怒火,唐軍又發動高邑倖存的百姓到正在挖掘壕溝的民夫面前講述明軍地凶殘,這些民夫本來是唐軍從新佔領的各縣徵集來的,他們久在天子城下,對唐軍實在談不上好感,聽到百姓的講述,本來半勉強的民夫立馬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一條三十多里長的壕溝正在快速形成,加上西面天然形成的大山,唐軍已將數十萬明軍四面合圍在方圓數百里的地方。
明軍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有城不守,專門挖掘壕溝的作法,以前就是有挖掘壕溝,也多是在險要的地方用來斷路,何曾有過用壕溝來包圍數十萬人的事例,就是有,也要包圍的人更多才行,否則被包圍的一方可以集中兵力突襲一處,而包圍的一方反而要處處分兵防守,一旦被人突破,就成了笑柄。
左良玉聽到斥候的回報,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既然唐軍用這種笨辦法想攔住自己,那就強衝好了,用上數千條人命,就是用屍體也能把壕溝填平。
楊嗣昌此次雖然帶有上百門大炮,只是這些大炮太過笨重,全部放在中軍,不然用大炮轟擊效果會更好,左良玉不願意還沒有開戰就向楊嗣昌求援,死幾千人將壕溝填平,他還不在意。
左良玉一聲令下,前頭的明軍開始向壕溝衝擊,數千明軍槓著石頭,泥土向前衝去,只是到了壕溝前面的數十米處,到處響起了「轟隆隆。」的爆炸聲,將衝擊的明軍炸得鬼哭狼嚎,唐軍早在壕溝前面埋設了地雷。
許多明軍嚇得丟下了手中的泥土,石塊轉頭就跑,壕溝上面的唐軍已露出頭來,對著逃跑的明軍一點也不客氣,舉槍就射,死在唐軍火槍下的明軍還多過於被地雷所炸的明軍。
場攻擊,明軍白白丟下了數百具屍體,連一塊泥巴也沒有填到壕溝中,左良玉看到這種情況氣得大罵,他馬上組織督戰隊,清一色的全是神射手,有後退者殺無赫。
正當左良玉要組織第二次進攻時,唐軍的火炮響了,無數的炮彈砸在剛剛集結起來的左軍中,將左軍的士兵炸得血肉橫飛,被唐軍火炮攻擊到的地方,一隊隊的士兵消失,左良玉想到自己也在唐軍地火炮射程中。頓時大駭,連忙指軍士兵退卻。
左良玉退了三四里,才停了下來。剛才的前鋒部隊已死了上千人,遠處唐軍的戰壕成了一條黑線,左良玉這才發現戰壕和大炮結合地妙處。若是士兵分散進攻。就是到了溝前。也不夠填溝,若是集中兵力,等於送上去給人家的大炮轟擊。
此次唐軍帶來了上千門迫擊炮,商洛的基地用上了蒸汽機,造炮地速度突飛猛進,每月在生產大量鐵軌時。還可以生產數百門迫擊炮,數十門大炮,不過,千門大炮分佈在前後五六十里長地防線上。還是顯得單薄了一點,明軍次攻擊時,唐軍地大炮沒來得及調整,直到次結束後,火炮調整到位,剛好給想第二次衝擊的明軍一個迎頭猛擊
左良玉退到安全地帶後,再次指揮人進攻,這次他出動了上萬人,由手下大將李國奇,張奏凱親領,分成二路進攻。
這次有大將統領,左軍進攻顯得更有章法,在遠處時左軍先分散開來,冒著唐軍的火炮前行,一旦有人後退,立馬被後面的執法隊射殺,等到越過唐軍的火炮射程,離壕溝只是二三百米時,左軍才重新集起,向壕溝衝去,只是馬上又進入了唐軍火槍的射程。
李鴻基和唐軍中地一群高級將領就在離壕溝數百米的地方,他們手裡每人都有一副高倍望遠鏡,從望遠鏡中可以清晰看到一排排的左軍倒在唐軍的火槍下,壕溝上地唐軍分成三排,向衝近來的明軍不間斷射出密集的子彈,儘管明軍前赴後繼,卻沒有人能衝進壕溝前二十米之內,從明軍中射出來的箭支也只能無力的插在唐軍堆起來的壩上,對唐軍一點傷害也沒有。
溝前埋設的地雷已被明軍的血肉之軀掃平,但是從上面射來的子彈卻毫不留情的阻擋他們前進的道路,明軍在溝前伏屍纍纍,連接近壕溝也做不到,李國奇,張奏凱兩人最後不得不撤軍下來。
左良玉望著前面的屍山血海,並沒有責怪手下大將的擅自後退,他一臉疑重的看著那道黑線一樣的壕溝,恨恨的道:「撤。」
侯詢張了張嘴,想說前面還沒有拿下,想起自己雖然名為監軍,實際在左良玉軍中毫無地位,歎息了一下,也跟著撤了下來。
候方域見一向囂張的左良玉吃鱉,心中還隱約有點高興,一聲也下去了。
楊嗣昌剛派出左良玉出去不久,就聽到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接著又是「砰槍聲,知道左良玉和唐軍已交上了火,聽聲音,左部已下足了本錢,楊嗣昌心中得意,左良玉雖然驕橫,在他手上還算聽命。
眾人都在等待左良玉的好消息,畢竟以左良玉的十萬之眾,攻佔一個縣城還是有把握,可是唐軍的槍炮聲越來越響,這裡好像是唐軍重兵雲集之處,楊嗣昌忙派人去前面去打探情況,正碰上左良玉大敗而歸。
楊嗣昌大吃一驚,不久就見到左良玉部退了下來,左良玉滿臉羞愧的來向楊嗣昌交令:「督帥,未將無能,唐賊的火槍太過厲害,我軍根本不能靠近他們的壕溝。」
楊嗣昌此時尚沒有意識到後路被唐軍所斷,安慰左良玉道:「昆山莫急,唐賊用區區壕溝想檔住我數十萬大軍去路,簡直是妄想,我中軍有上百門大炮,只要調上去,什麼壕溝也要轟平。」
楊嗣昌將大炮全調到了前面,交給左良玉使用,有了大炮,左良玉重信心,他將一百餘門大炮分成兩部分,對前面的壕溝發起了進攻。
這種壕溝經不起大炮的轟擊,明軍輪發射,就有一大段地方塌陷,左良玉看了大喜,正要再接再厲時,唐軍的重炮馬上就報復而來,無數的炮彈砸在明軍的火炮陣中,將明軍的火炮掀翻,炮手炸死。
明軍的大炮笨重,就是想轉移也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已方的火炮淹沒在唐軍的炮火中,等到唐軍的炮擊停止,明軍剛才的火炮陣地已成了一片狼籍,到處是炮手的斷腿殘肢,火炮也沒有一門可以再用了。
唐軍的重炮一直藏著沒有露面,明軍估計著唐軍火炮射不到已方的陣地才敢開炮,沒想到一下子五十多門火炮就被報廢,好在左良玉謹慎,另外一部分火炮沒有同時發射,才保留了下來。
雖然有一段壕溝已經塌陷了,但明軍已沒有再攻的勇氣,這段塌陷的地方才數十米,而且壕溝還在,左良玉實在不想再讓自己的部下送死,他只得如實向楊嗣昌報告。
楊嗣昌聽到已毀壞了五十多門火炮,驚得說不出話來,這些火炮可是他搜遍了京城的軍械庫才拉來的,見前面的唐軍如此難纏,楊嗣昌已有退意,前面就是要攻也不可能短期拿下,救兵如救火,他沒有功夫在這裡擔擱下去。
楊嗣昌與眾將商量後,決定重返高邑,從高邑往東走,經過寧普,避開真定府,攻唐軍所佔的河間府,照樣可以為京師解圍。
劉良佐,劉澤清等人看到左良玉被弄得如此灰頭土臉,心中也是打鼓,怕楊嗣昌派他們進攻前面的唐軍,一聽繞道,欣然同意。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明軍就依山紮寨,先休息一晚再說。
第二天一大早,楊嗣昌命令大軍轉向,退回高邑,走了十幾里,前面的斥候來報,一日夜間,唐軍在後方也挖了一條數十里長的壕溝
明軍眾將都面面相覷,從高邑到元氏縣,西邊是山,東邊是河,只是山和河之間的寬度有數十里,明軍做夢也沒有想到,唐軍竟然會有如此大的手筆,一日夜間,就挖了一條三十多里的壕溝,將他們困死。
明軍頓時進退兩難,若要退,後路已堵死,若前進,左良玉已試過,根本衝不過去,明軍所帶的糧草並不多,若是困上個把月,唐軍就是不費一槍一彈,明軍也要餓死了。
楊嗣昌和眾將商議後,覺得後面畢竟唐軍只是用一日夜的時間挖出來的,肯定比得上前面,決定全力以赴也要打開後路,眾人都知道自己陷入了險境,若是後攻受挫,大家就得交待在這裡了,生死一博就在此時,三十萬明軍嗷嗷叫的朝高邑重新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