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風雲錄 煮酒論史 正視歷史
    蒙元侵略者的罪行

    首先,我想先指出一點,並沒有任何正史證明蒙古在中國有實行初夜權制度,但蒙古在歐洲確實有這個制度。b111.net

    在我們村(豫北地區的一個小農村)的田地裡,有時候會挖到一些質量相當不錯的磚,每逢這時候,老人們總是非常驚恐的把它扔出去,他們把這轉叫做「磚打墓」,意思就是用磚打造的墓**,我問了初中的一位歷史老師——這位老師也愛研究民間野史。這位老師說,歷史書上說的清清楚楚,在蒙元統治時期,蒙古人把全中國人分為四等(其實是三等,蒙古人當時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中國人),我們所處的北方是三等公民——就是歷史書上說的那個「漢人」,這是歷史書上講的。後面的故事歷史書上就沒有了,蒙古人如何統治漢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軍事力量和鎮壓工具(監獄),在最基層,每個村子派一個蒙古家庭統治整個村子的漢人,漢族人姑娘要結婚,必須和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覺,用文縐縐的語言說,就是這位姑娘的處夜權是屬於蒙古人的;漢族老人到了六十歲,必須送到野地裡的一個墓**裡等死,這個墓**也就是老人們說的「磚打墓」。由此看來,蒙元時期是中國人最屈辱、最黑暗的一段時期,而不是象某些無恥的「愛國」歷史專家所吹噓的那樣「強大無比,威震亞歐」!

    為了防止漢族人造反,每五家漢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裡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漢族人才能生火開灶,所以漢族人習慣的把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爺」,女的叫「老灶奶」,還畫了圖貼在廚房,每到新年,這家蒙古人要到縣城匯報整個村子的情況,為了讓「老灶爺」「上天言好事」,到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會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裡,謂之「祭灶」。如果你有機會到農村看到「老灶爺」和「老灶奶」的圖像,你會發現圖中的人物穿著打扮都是蒙古裝。

    再說初夜權,由於屈辱的初夜權,所以當時的漢人結婚後都是把第一胎摔死,這就是摔死第一胎的來歷,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麼無奈,但又堅決的方法來維持著血統的純淨。

    去年我們村子重續家譜,我饒有興趣的看了我們村的家譜,讓我驚訝的是,家譜到了明初就嘎然而至了,我爺爺說,我們村子姓徐的都是在明朝初年從山東登州(現在的蓬萊)遷過來的一家人的後代,我又去找了那位歷史老師,他說,這又和前面的歷史有關係。

    蒙元末年,漢族人終於忍受不下去了,「殺父之仇,奪妻之恨」,蒙古人全佔了,所以漢族人恨透了蒙古人,紅巾軍起義的時候,有先期到達河南的紅巾軍人員秘密到每個村莊作宣傳,定於當年中秋節一起造反迎接紅巾軍,於是每個村莊流傳著」八月十五殺韃靼「的秘語。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真的動手了,蒙古人一家家的被殺死了,連剛出生的還在都活活的摔死在地上——殘忍程度不亞於蒙古軍隊!遺憾的是,紅巾軍沒能按時到達河南,盤踞在縣城和增援過來的蒙古軍隊對參加造反的村莊進行了瘋狂的屠殺,「所剩者十之一二」!

    明朝初建,朱元璋為了恢復中原地區的經濟,要從未經戰亂的地區向河南遷移人口,最主要的就是從山西、陝西地區向河南遷移,在那時候,沒有銀行,更沒有存款,老百姓最重要的財產就是房子和土地,要他們離開,就像現在宣佈剝奪某個人的全部財產性質是一樣的,沒人願意走。於是官府就把需要遷移的人員用繩子綁上串起來,需要方便了,人們回向負責押運的管理叫道「把我的手解開」,到後來就直接喊「解手」,於是又發明了一個新名詞——「解手」,在明代以前的書籍裡你是看不到這個詞的。人們拖家帶口,依次從山西一個必經路口路過,這個路口有一個大槐樹,於是年長的就告訴年幼的,「記住這個大槐樹吧,回到這兒就快到家了!」,大槐樹傳說由此而來。

    滿清侵略者的獸行

    在入關前,努爾哈赤一面吹噓他優待「尼勘」,一面卻對漢人實施民族壓迫,稍有反抗,便大肆屠殺,殘殺了100多萬遼東漢人。此後,後金軍隊多次入寇山東、河北。僅濟南一地,就留下13萬具漢人的屍體!後金軍撤退時,還將被掠走的漢族婦女載在馬上,施以濃妝艷抹,一路吹拉彈唱!

    清軍入關後,明朝政權早已被李自成推翻,南京朝廷也很快覆滅。但清軍依然不改其殘忍本性,一路**燒殺:從揚州十日到嘉定三屠,南昌、廣州大、大同、金華。由南至北,獸性纍纍。雖然經過了滿清文字獄的摧殘,但這些暴行依然留下了大量的真實記錄:廣州大屠殺有西方傳教士目擊紀錄,大同大屠殺,甚至在第一歷史檔案館都可以找到資料。

    在四川,清軍於1647年公開發佈告示,宣稱:全城盡屠,或屠男而留女。把四川人***了以後,就把罪惡全部推給也殺了一點人的張獻忠,還編造出張獻忠殺人6個億的歷史第一大謊言!根據近年歷史學者的研究,四川被害者不下300萬,而被張獻忠殺害鬧煉嘀揮?4萬人,連同張獻忠統制地區其它非正常死亡,最多只有30-40萬人。更重要的是,在清軍開始長達十幾年的四川大屠殺前,張獻忠已經死了。

    滿清控制全國後,為了封鎖鄭成功義軍,下達禁海令,對沿海人民大肆屠殺,不願意遷走的斬殺無赦,並乘機掠奪婦女財物。

    讓我們從微觀角度來看待這些大屠殺:

    明朝都督章欽臣的妻子金氏,一個弱女子,不肯屈服於淫威,被用1000刀刮死。此事,系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冒著殺頭危險記載下來的。而像金氏這樣的婦女,又何止少數?

    在南昌,八旗軍把掠來的婦女分給各營,晝夜不停的**(「各旗分取之,同營者迭嬲無晝夜」)。這些女性「除所殺及道死、水死、自經死,而在營者亦十餘萬。」這些事情記載在《江變紀略》裡,此書是滿清查禁的重點,在乾隆44年被明令銷毀,靠著手抄本流傳下來。而在清軍陷城前,一些出來投降的漢人,也遭到了「男子分殺之,女子分留之」的命運。

    根據一些地方史志的記載,八旗軍不僅對反抗者大肆殺戮,甚至連投靠滿清的一些小官吏都不能倖免,妻子老母都被掠去充當性奴隸,然後拿到市場販賣!

    清軍實施大同大屠殺後,全城只剩下5個重案犯。滿清派來的大同知府,上書順治,稱既然沒有了苦主,就可以釋放這5個人了。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歷史檔案館!

    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這樣描述廣州大屠殺:

    大屠殺從11月24日一直進行到12月5日。他們不論男女老幼,一律殘酷地殺死,他們不說別的,只說:殺!殺死這些反叛的蠻子。

    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JohnNieuhoff)在其《在聯合省的東印度公司出師中國韃靼大汗皇帝朝廷》一書中亦記述到:「韃靼全軍入城之後,全城頓時是一片淒慘景象,每個士兵開始破壞,搶走—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從11月26日到12月15日,各處街道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反叛蠻子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

    親眼目睹了這次屠殺的王鳴雷,描繪人頭堆積的像山丘和寶塔一樣高!清軍文書的陳殿桂也承認:家家燕子巢空林,(家燕逃到樹林裡)伏屍如山莽充斥。(莽,野草)死者無頭生被擄,(生者都被俘虜,婦女為主)有頭還與無頭伍。(婦女最後還是要被凌辱逼死)血泚焦土掩紅顏,(紅顏,婦女)孤孩尚探娘懷乳。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廣州市志——宗教志》記載:「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廣州,死難70萬人。在東郊烏龍岡,真修和尚僱人收拾屍骸,『聚而殮之,埋其餘燼』,合葬立碑。」西方人魏斐德寫道:「屍體在東門外焚燒了好幾天直至19世紀,仍可看見一座積結成塊的骨灰堆。」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澤州等等等。

    這些慘絕人寰的屠殺,模式基本一致:

    根據清軍頭子發佈的屠城令,實施的殘忍的集體殺戮,和無恥的集體**。而屠殺後,不僅人頭被堆積成「京觀」,甚至還將女性的敏感部位割下,作為論功行賞的憑據!「取陰肉或割**,驗功之所,積成丘阜」。

    而根據滿文老檔,甚至順治本人都是這種屠殺的參與者。大量屠殺中被掠奪來的漢族婦女,被送上這位「少年天子」的龍床!

    甚至連鄭成功的母親,都成為清軍**的對象。

    根據漢奸劊子手洪承疇的命令,在江南大量的反清知識份子被殺害,他們的妻女,則被獻給八旗軍人。

    根據山東地方歷史資料,甚至在平定三番時,從山東過境的八旗軍,還經常對整村的漢族婦女施暴。

    歷史已經過去了三百年,民族之間也不該繼續存有仇恨。但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隱瞞歷史,則意味著犯罪!

    《聊齋誌異·張氏婦》記載:

    (滿清平定三番時)凡大兵所至,其害甚於盜賊,蓋盜賊人猶得而仇之,兵則人所不敢仇也。其少異於盜者,特不敢輕於殺人耳。甲寅歲,三藩作反,南征之士,養馬袞郡,雞犬廬舍一空,婦女皆被淫污。時遭霪雨,田中瀦水為湖,民無所匿,遂乘桴入高粱叢中。兵知之,**乘馬,入水搜淫,鮮有遺脫。

    滿洲人入關之後,除了大肆屠殺,所過之處大規模**婦女也是最常見的暴行,不管是抵抗地區還是歸順地區,當地婦女都遭到殘害。兗州地區早在二十年前滿清就已經建立牢固的統治,滿洲軍隊駐紮當地仍然有此暴行。這不僅僅是征服者的殘暴,也是遊牧民族一種落後風俗。

    即便是現在,一些少數民族仍然有男子與少女強行發生性行為的風俗習慣,這是當地人(甚至包括受害人)所允許的,並不會受當地社會的譴責或干預,刑法在這些地區並不干預。可是如果他們把這種習俗帶入其他民族地區,特別是用大規模的暴力手段強迫其他民族也必須屈從呢?這是不是超越民族平等討論的範圍呢?

    wkw書友的回復:

    這裡面有很多是對的,比如清朝,多爾袞時代實行留發的政策後,滿漢對立嚴重,死了很多很多人,後廢止,順治2年又開始實行,可以說這個政策將滿清統一中國推遲了10年。

    如嘉定三屠,起因就是留發,當時百姓留發要被反清義士殺,不留要被滿清殺,很淒慘。而實際上有個現象也很讓人深思,嘉定三屠的發起和實施都是明朝投降的軍隊做的,第2次屠殺後,部分降軍又叛為反清,被其他降軍鎮壓後第三次屠殺,可笑的是,這些降軍再屠殺完後,不久以後也叛為反清,其中的心理過程真的無法琢磨。

    滿清入關的軍隊加上漢8旗也才20萬,這麼短的時間席捲中國,投降的漢人軍隊實在「功不可沒」,而在各種屠殺中,他們更是先鋒,前幾天看百家論壇,那位學者分析說,正是因為他們的背叛和繼續抗清的人是你死我活的戰鬥,下手才更狠。

    而帖子中某些則是現在的所謂小道消息,不足為證,連聊齋都引用上了。滿清的屠殺在地區來講,四川最重,城市來講,杭州為最,約20多萬。經多爾袞、順治統治後,至康熙朝,滿漢對立的矛盾開始緩和,國家開始進入大發展時期,至乾隆朝,國家人口從1億人發展到3億人,這個速度是中國歷史絕無僅有的。

    元朝的屠殺源於四等人概念,受害最重的是中國南方,留下的史料相對較少,但帖子裡的很多例證,真的沒多少說服力,我看了半天幾乎都是鄉野傳說。

    其實所有改朝換代的時候屠殺都是在所難免的,即使現代軍隊還在屠殺,何況古代缺少制約軍隊。舉個例子,宋朝幾乎是中國歷代建立經歷戰爭而建朝最少的朝代,那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屠城麼?

    北宋攻南唐時,南唐的百姓同樣苦難深重。常州、潤州等地的百姓都經歷了被困孤城的災難。金陵的百姓身處圍城長達近一年。宋軍攻城時,「四面矢石雨下,士民傷死者眾。」由於長期被困,「城中斗米十千,死者相籍」,而更多的貧民則死於飢餓。到城破之日,儘管趙匡胤和曹彬都嚴令將士不得濫殺,但並未能制止殺戮。陸游在《南唐書》中寫道,「王師既入建康,惟後主宮門不入。」除受到特別保護的李煜宮室外,金陵全城,不論是平民的蓬門,還是官宦的朱門,宋軍和吳越軍全都破門而入,進行肆意的搶掠直至殘殺。南唐的勤政殿學士錢疇撞v家人出逃,就被全家殺盡。亂兵還縱火焚燒梁朝時建造的高十餘丈的升元寺閣,躲藏在閣中的上千名男女都在震天的哭叫聲中死去。

    李煜降宋後,江州守軍仍未投降。被圍數月後,宋軍攻入江州,殺盡全城的男女老幼,「死者數萬人,所略金帛以億萬計」。據說趙匡胤曾下旨赦免當地的軍民,可惜在他的旨令到達的前一天,宋軍已經屠城。

    此外,李煜的頑抗還使珍貴的文化遺產遭到了浩劫。東吳、東晉與南北朝時宋、齊、梁、陳四朝都在金陵建都,城內外的六朝古文物、古建築不可勝數。到城破之日,不知有多少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在戰火中化為劫灰。李煜擁有萬餘件書畫珍藏,其中有不少是三國時大書法家鍾繇和晉代書聖王羲之的作品。城破前,李煜命令保管這批瑰寶的宮嬪:「此皆吾所寶惜,城若不守,即焚之,無使散逸」。城破時,李煜並未像他揚言的那樣去赴火**,這批無價之寶卻已永遠灰飛煙滅。

    個人認為,蒙古,滿族入中原時,在當時的漢人心中可以定義為侵略,同樣,北宋攻南唐,秦滅6國,在當時的人們心中也可以定為侵略,並為之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當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在回顧歷史時,看事物就不能那麼片面了。不客氣的說寫這篇文章的是別有用心的,其文章歷史性可信性差不說,還用的是「罪行」2字,其目的是挑撥各民族間的對立情緒,不承認滿人,蒙古人,那西藏人,新疆人呢,這是在分裂國家,世界範圍那麼多教訓還不夠深刻麼,愛國主義不應該是狹隘的,狹隘民族主意更是致命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