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太史慈 正文 第三部一統第四卷第三章峰會(五)
    外面依舊是一片嘈雜之聲,分外反襯出密室之中的靜謐。

    每個人都在仔細計較著管寧的提議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益。

    一直不說話的戲志才仔細看了管寧一會兒,才對管寧道:「司徒大人能不能仔細說一下我們各地互通有無的細節問題。」

    太史慈和管寧對視了一眼,知道戲志才沉不住氣了。

    這當然和太史慈對戲志才施壓關係不大,而是管寧和曹洪事先的一番密談有關係,看樣子曹洪對管寧向他略微透露出來的細節非常感興趣,所以才令戲志才陣腳大亂。

    這當然是好事,無疑是在敵人的陣營中打開了一個缺口。

    果然,當其他地方的使者看到曹洪一副極為興奮的表情和管寧極其鄭重的表情,無不大訝,再一聯想起在此之前,管寧曾經和曹洪有一番密談的事情,更加心疑起來。

    尤其是秦宓和張松兩人更是驚疑不定。

    曹洪可是大商人阿,而且又是曹操的弟弟,能夠令曹洪如此心動,看來管寧的提議相當不錯。

    人性就是這樣,不患貧而患不均,若是大家都不接受太史慈的建議也就相安無事了,可是一旦有人表現出需要,其他人便會忍不住要求自己獲得相同的利益。

    太史慈和管寧就是抓住了這一點。

    想到這裡。管寧從容不迫道:「這事情當然要有詳盡的計劃才可以,首先。為了令各位放心,我建議各地和司空大人掌管地北方諸州交界的地方開放若干個城市,這些城市專門用於商業交往,這樣一來,我們各地也便於管理。」

    眾人緩緩點頭,管寧的這個提議還非常誠懇的,因為大家都在擔心青州會借此機會對他們使陰招。

    可是管寧的提議卻杜絕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商業的交往只限於幾個城市,只要這幾個城市派重兵防守。再嚴格盤查進城地商人,應該沒有問題。

    至於說到探子,這事情是無可避免的,不但青州有探子在他們地地界之內,他們也一樣有探子在太史慈一方刺探情報。

    管寧看著眾人的表情,微笑道:「各位都是地方上的賢達,自然知道因地制宜之道。應該可以看出本人的誠意。」

    看上去比較木訥的簡雍此時開口道:「司徒大人的提議非常公平,只是不知道我們做的生意地範圍到底指什麼?」

    既然太史慈不在地方上打主意,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貨物上打主意了。

    管寧看著簡雍,哈哈一笑道:「簡雍先生在說笑嗎?能夠買賣的東西當然都在做生意的範圍內,完全是各憑所需。比如江南物產豐饒,萬物甘美,當然是其他地方所難以望其項背的,自然有大把的錢財可以賺。」

    蒯越廖立以及曹洪緩緩點頭。

    管寧又看向秦宓笑道:「益州乃是天府之國。糧食出產和紡織業自古有名,這麼好的東西總不能放在倉庫裡爛掉吧?」

    秦宓未說話,簡雍則肯定道:「司空大人言之有理。」

    管寧又看向馬騰,輕聲道:「西涼多出名馬,猶勝幽州,而且又是前漢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好好經營,那裡定會風生水起。」

    馬騰淡然道:「多謝司徒大人地提醒。」

    管寧哈哈一笑道:「這個倒不敢當,畢竟每地的風貌不同,比如說到青州,不是我誇口,那手工藝產品當然是天下無雙。」

    眾人點頭,這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現在使用青州的產品乃是上流社會的時尚。

    此時,曹洪終於忍不住了。對管寧試探道:「敢問司徒大人。您所謂的手工藝品是否包括青州那些殺傷力極大地新式武器?」

    眾人聞言立時色變。

    曹洪這麼問是什麼意思?難道青州準備出售青州特製的武器嗎?

    經過一年的征戰,青州軍的武器已經成為了所有諸侯軍的噩夢。這些人除了曹洪和馬騰之外。其他人對青州軍的武器只是耳聞,並沒有目睹,但是關於青州軍武器的傳聞他們已經聽到了不少。

    可以連發的神奇弓弩,射程可達八百步遠的強弓、全身鎧甲等等,這些武器裝備出來的青州軍根本無法阻擋。

    雖然也有人曾經想要仿造這些武器,可惜他們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青州地武器,在青州,對於武器地管制極為嚴格,至於在戰場上得到青州軍武器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不說青州軍難以擊敗,就是那些即將戰死地青州士兵,總是在第一時間內把自己手頭能毀掉的武器統統毀掉。

    太史慈生平唯一的敗仗就是在長安城外以二百之眾對抗呂布大軍。

    雖然那二百人全部戰死,但是這些青州軍卻只留下了一些青州鋼槍和斬馬刀,這些武器放在別的軍隊中都是只有戰將級人物才會擁有的利器,但畢竟數量太少,形不成有效的殺傷力,而且也不可能用來裝備一般的軍隊。

    若是想要仿造這些武器,則更是困難重重,因為這些武器的硬度和韌度都超出他們的想像,短時間內根本無法仿造這些東西。

    至於那神奇的連發強弩則根本就是被那些青州軍在臨死前毀掉,根本無法復原,那也就無從仿造。

    現在青州軍居然準備出售這些武器,當然令這些人吃驚。

    若是可以用這些武器裝備自己的軍隊,那麼至少可以和青州軍相抗衡了。

    但問題是太史慈會這麼好心嗎?這些做對青州軍可是沒有半點好處。

    難道太史慈想要在武器上做手腳?每個人地腦海中都浮現出這個念頭。

    太史慈看著眾人驚疑不定的臉色。哈哈一笑道:「各位,有一件事情大家要弄明白,我青州的武器鎧甲雖好,但是價格不菲,要是買賣的話只怕大家會肉疼呢。而且我青州要生產出來那麼多的武器才可以,否則大家總不能拿大把的金銀買我太史慈的這張嘴巴。我們青州地軍隊自己還裝配不過來呢,當然。若是各位一定要買,那我太史慈可以把每年那出產一定數量的武器向外出售。至於數量問題,我們可以好好商量,但是要是超出我太史慈地能力範圍,那我太史慈可就無能為力了。大家請勿多疑,這就當是我太史慈想和各位談生意所表示的誠意的表示了。」

    眾人這才釋然,太史慈這麼說才是正理,青州軍現在全副武裝的軍隊也就是那麼多人。剩下的軍隊和其他地方諸侯的軍隊的裝備是差不多地。若是太史慈有那個生產力和出產量,早就把所有的軍隊都武裝到牙齒了。

    而且即便是太史慈有那個生產力,人家也不會把全部的家底都賣給你吧?只好會有所保留。

    太史慈這麼一說,反而贏得了這些人的信任。

    曹洪深吸了一口氣,對太史慈說出了自己考慮已久的話道:「司空大人,曹洪有一事不明,想要詢問司空大人,就是司空能保證這些武器的質量嗎?」

    眾人紛紛點頭。說實話,他們對這件事情心裡也沒有底。

    太史慈看著眾人,笑道:「我太史慈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應該清楚,沒有信用的人我太史慈是最討厭地。不過我也知道空口說白話很難令大家相信,所以我準備和大家簽約。用我的人格和信譽擔保武器的質量。」

    簽約?什麼是簽約?

    眾人一陣發愣,好在青州新奇的事情很多。所以說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管寧在一旁微笑解釋道:「所謂的簽約就是為了避免達成合作的雙方有一方反悔,又或者說話不算數,便以書面地形式來記錄下雙方說的話,再經過簽字畫押和中間人的認定、公證、擔保,這樣便可以預防不講信用的是情況發生。當然在這種書面約定中,會規定某一方一旦違約,便要處以相當程度的處罰。這種方式在青州早已經開始流行,效果還不錯。」

    眾人聞言,不由得為之耳目一新,旋即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這絕對是個好辦法。要知道太史慈可是個極重名譽的人。若是作出不守約定的事情,那麼對太史慈的損害可是太大了。

    太史慈又笑道:「各位請放心。我青州出產的武器都有特殊的標記,這種標記別人還沒有辦法偽造,一旦出現問題,我是抵賴不掉地。」

    這時候,氣氛已經大見輕鬆,眾人說話已經隨便多了,張松對太史慈也變得不是那麼敵視了,此時開口道:「敢問司空大人,你所謂地標記指的到底是什麼?」

    太史慈呵呵一笑道:「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說,因為我會在和各位簽訂地協議中作出詳細的說明,請稍安勿躁,若是我不說明這一點,將來各位要是隨便找一把破銅爛鐵來,說是我青州的武器出產,那我太史慈豈非成了冤大頭?怕別人說話不算數的人可不止各位,我太史慈也是其中之一啊。」

    眾人見他說得有趣,紛紛大笑起來。

    戲志才卻更關心實質問題,在眾人的笑聲中對太史慈道:「司空大人,我們真的什麼武器都可以購買嗎?」

    太史慈點了點頭道:「原則上是可以的,但是在細節上每種武器的情況還要具體商討,比如大家都知道我青州有一種可以連發的強弩。我可以告訴大家,這種強弩叫做『損益連弩』,不過這東西的買賣我可做不了主。」

    眾人聞言一愣:青州還有太史慈做不了主的事情?不會是出言搪塞吧?

    太史慈見眾人有點不滿,心中大罵。不過表面上卻委屈道:「各位莫要以為太史慈不夠朋友,要知道這東西是青州地神童諸葛亮發明出來的,我們青州和他簽約的時候說得很明白,只有權力生產、使用,但是卻不能出售,出售的權力完全在諸葛亮那小子身上,若是違約的話。將會處以十倍的罰金,而且將會被收回使用權。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實際上,我們也僅能生產一些部件,至於這件武器的組裝和核心技術部分都在諸葛亮地手中把持著,我們的手中沒有資料和足夠地技術獨立生產。」

    管寧打蛇順竿爬,在一旁也苦笑道:「這個諸葛亮年紀雖小,也許沒有這般監視,但是他的哥哥諸葛瑾絕對是個做生意的高手。這一點大家可以到青州去打聽一下。」

    太史慈見到眾人有點失望,便笑道:「各位也不必擔心,若是法家真的想買,完全可以去找諸葛亮去談,那是大家和諸葛亮之間的生意了,我們無權過問。不過各位清想清楚,這東西第一產量太低,第二威力有限。雖然可以連發,但是射程很近。在購買前還請是三思。」

    被太史慈和管寧這麼一說,眾人當然無話可說了。當然不少人都在暗中打上了諸葛亮的主意。

    不過被太史慈這麼一提醒,一直沉默不語的廖立卻想起了一件事情,對太史慈道:「司空大人,請問除了這武器可以購買之外。生產武器地方法是否可以購買?畢竟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嘛。」

    眾人聞言精神一振,對啊,若是可以擁有技術,那麼日後就可以撇開太史慈獨自生產了。

    只有戲志才驚疑不定地看了廖立一眼,眼中充滿了深思,顯然已經向太史慈和管寧一般,看出了這個廖立不同凡響之處。

    說到底,前一段時間雙方還是敵人,戲志才注意廖立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太史慈臉上作出為難的神色道:「各位,我可以作主買的手工藝技法只有那麼幾種。比如神臂弓。至於斬馬刀以及鋼槍、鎧甲、盾牌,雖然可以向大家提供武器的尺寸長短。但是這種鋼材的鍛造技術卻不在我手中,包括我青州的強弩在內,他們真正的擁有者其實是當世地大發明家馬鈞,不過相對於『損益連弩』來說,我們對於這些武器有比較大的權力,那就是可以販賣和公佈自己掌握的技術,但是還是那句話,這種鋼材的提煉只能向馬鈞先生討要了。畢竟青州的法度是我制定的,不可以隨意更改地。」

    眾人默然,知道太史慈說的是事實。在青州,工匠有著崇高的地位,並不像在其他地方,是軍隊中可以隨意欺壓的對象。

    一句話,青州的百姓在他們的眼裡全是「刁民」,都被太史慈縱容的沒有禮法。

    但是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就是這群「刁民」居然締造了青州神話,同樣是百姓,他們治下的百姓根本就是無所作為,令他們十分的鬱悶。

    不過太史慈也說得很清楚,畢竟他們還可以從太史慈這裡得到神臂弓地做法,聊勝於無,至於那種鋼材地提煉方式只能另想辦法了。

    實在不行,自己也可以培養工匠來探索。

    太史慈剛才的那些借口全是出於自己地利益胡編濫造出來的,說起來倒也是嚴絲合縫,只是他想不到,正是因為他今天的一番話,使得華夏大地在不久之後興起了研討技術的熱潮。

    因為戰爭的需要,技術被抬到了一個極高的地位,而技術人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待,一向被人們視為賤業的手工業被抬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華夏子民的傳統觀念。令我華夏湧現出了比歷史上的同時期多出幾倍的傑出天才,更培養了大批的人才,還保證了很多項技術有效的傳承下去,免去了因為戰亂而失傳的厄運。

    這些都是現在的太史慈所始料不及的,現在的他就想著如何從這些人身上搾取更多的錢財。

    太史慈看向眾人,微笑道:「各位現在應該明白為何在長安會有這麼多的大商人了吧?其實我太史慈就是想要借這個機會和他家好好做生意,當然,其他的生意我管不了,只能作為中介幫大家聯繫,但是我保證,只要我太史慈能夠作得了主的,那就一定不會讓各位吃虧,如何?」

    眾人點頭,此時對台式此已經完全放下心來。

    那並非是說無比信任太史慈,只是他們看出來太史慈這麼做有討好這些諸侯之意,免得內外交困,可以預見在下一段時間內,太史慈將會在長安展開與漢獻帝的全面鬥爭。

    太史慈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攘外必先安內,太史慈內部一日不平,就不能專心對外。

    這一點他們當然高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種事情他們大把有的賣。現在他們樂得要太史慈和漢獻帝斗生斗死,然後再趁機從太史慈身上大佔便宜。

    看著眼前這些其奸似鬼之輩,太史慈心中卻樂開了花。

    未來可以預見了:自己在明,管寧在暗。

    自己去吸引天下人的目光和漢獻帝爭奪權力。

    而管寧,則潛移默化地用經濟把天下都給自己奪過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