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客 正文 湊字【4】
    第二節股市是多方競局

    一、多方競局的特點

    根據競局中參與者的數量,競局可分為雙方競局和多方競局。多方競局是一種最為複雜,難以處理的競局情況,隨著參與方的增多會演化出許多在雙方競局中沒有的特徵和規律。當前的學術界對這一類競局還缺乏深入的研究。

    (一)多方競局降低競局的對抗程度

    考慮一個雙方零和競局,此時,一方的獲利就是另一方的損失,所以是一種直接的你死我活的對抗關係,不存在緩和的餘地,競局的對抗性最強。但如果是由甲乙丙三方構成的競局,則每一方都以另外兩方為對手,甲的獲利是乙丙兩方損失的總和,但具體到乙或丙個人來說,平均每個人只承擔了損失的1/2,當甲想在競局中獲得10分的時候,他相當於想平均從乙丙身上各獲得5分,對乙丙每個人的攻擊意識只是總攻擊意識的1/2。同理,對乙丙兩方對甲的攻擊意識也只有各自的總攻擊意識的1/2,而甲所承擔的他人的攻擊意識的總和也還是1。

    當競局方進一步增多時,各方之間的對抗性會被進一步稀釋,極端情況下,面對股市這種由巨量競局方構成的競局,人們甚至已經不容易感覺到它的攻擊性了。假設中國股市有兩千萬股民,一位股民朋友入市的目標是每年從市場上賺到20萬,那麼,他的這個目標分攤到每個其他股民身上意味著他打算每年從每個其他股民身上賺1分錢,這個想法看來對每個其它股民的攻擊性並不強。

    所以多方競局具有分散攻擊意識,降低各方之間對抗程度的性質,這個特點使得人們在參與其中時常常搞不清自己和其它競局方之間的關係,不知道該以何種思路去參與其中,不自覺的放鬆了攻擊意識和防攻擊意識,在迷惑中解除了武裝。

    多方競局中個人之間的攻擊意識雖然因分散而減弱,但總體上看每個人所承擔的攻擊意識並沒有減少,因為雖然每個個人對他的攻擊意識減少了,但他要受到來自多方的攻擊意識,其中每一個人對他的攻擊意識都不強,但加到一起就很強了。比如,股民中一種典型的利潤預期是一年翻倍,假設一個有10萬元資金的人,他的攻擊意識為要在一年內從別人那裡賺到10萬元,這個攻擊意識分散在整個市場,每個人只承擔了一點點。假設每個股民的利潤預期都是一年翻倍,那麼市場上瀰漫的攻擊意識總和就等於每個人資金量的和,剛好等於市場總資金量。如果攻擊意識是根據資金量的多少平均分配在每個人身上的,即錢多的人,別人想從他那裡賺到的錢也多,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多,錢少的人,別人指望從他那裡賺到的錢也少,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少,每個人分擔的攻擊意識和自己的資金量成正比,那麼每個人承擔的攻擊意識剛好等自己的資金量。對那個有10萬元資金的人來說,市場上所有人對他的攻擊意識加起來剛好等於10萬,即要在一年內把他的錢贏光。

    所以每個股民應該意識到,市場上的其他人在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計算,總的目標是一個,要把我的錢贏光。這可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市場,可不慎乎?人在股市,就如同在進行一場以一敵多的決鬥,敵人在從四面八方觀察著我破綻,稍不留神就不知道會被誰所算。所以,要想在股市中取勝先要學不輸,人之所以會輸是因為存在弱點被人所乘,要想不輸就要消滅自身的弱點,只要自己還存在弱點,就必然會被人所利用,因為有那麼多人在從各個角度計算該怎樣贏我,這麼多人共同操作的結果,就成了一個像水一樣無孔不入的對手,對付他的唯一辦法就是把自己變得沒有弱點。

    道家修行,欲奪天地之造化,以求長生不死,於是形成了一種和天地對抗競爭的關係。《陰符經》謂:"天地者萬物之盜,萬物者人之盜,人天地之盜也"。人與天地萬物相互為盜,而人在天地萬物的包圍中,其競局態勢與股市中股民在整個市場的包圍中頗為類似。道家想"積精累氣"以求長生不死的目標,與股民想在股市中積累起財富的目標也頗為類似,道家在修道中採取的一些策略也值得我們借鑒。為了在和天地萬物的這樣一種不利的競局中取勝,道家傚法靈龜,採取了一種嚴密防守的策略。其修煉的基本思路是煉成金剛不壞之身,也就是"內氣不出,外氣不入,寒暑不侵,水火不傷"的沒有弱點的身體,以此對抗衰老的自然進程。且不說這個目標能否真的達到,其思路倒是非常明確的。股民想在股市中長久的生存下去,並且越來越壯大,成為股市中的不死金剛,也要修煉自己達到沒有弱點的境界。

    (二)多方競局中各方之間的對抗性會發生分化

    前面討論地是各競局方完全平等時地情況。事實上。任何競局中各方都不可能是完全平等地。這種不平等造成各方之間地關係進一步複雜化。每個人都不可能將自己地攻擊意識平均地指向其它每個人。而必然會對不同人有所區別。對有地人地攻擊意識大於平均值而對另一些人地攻擊意識小於平均值。這是因為。對每一個人來說。從其他各方那裡受到攻擊地強度和攻擊不同各方獲得利益地難度是不同地。每個競局方從自身利益最大地原則出發。很自然地會把攻擊重點指向更容易被攻擊地競局方。而把防禦地重點指向對自己攻擊意識最強地競局方。所以。每個人都是對那些對自己地生存構成嚴重威脅地競局方敵意最強。其次是對那些所處地位恰好容易從他那裡獲利地競局方攻擊意識最強。而對和自己沒有直接對抗關係地競局方則攻擊意識較少。甚至為0。即根本沒有使他們受損害地打算。

    這種不平衡會導致兩個結果。形成密切合作地集團和在分化出不同陣營。

    (三)多方競局分化出不同陣營

    根據這種攻擊意識地不平均可以把競局劃分成不同陣營。兩個相互之間攻擊意識不強而又有著共同地敵方地競局方可以劃在同一陣營。兩個互相攻擊意識都很強地競局方劃在敵對陣營。這樣就可以把複雜地競局局面化為相對簡單地幾個不同陣營之間地競局。陣營之間地攻擊意識是陣營內部各個個體之間攻擊意識地總和。當然。一般而言。多方競局不可能恰好可以劃分為幾大陣營。這種劃分必然帶有某種程度地近似。根據不同陣營之間矛盾地差異。又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兩大敵對陣營--敵對雙方。或三大陣營--敵對地兩方加上中間派。這種態勢是最容易理解地。但這種劃分可能人為性更強。因為它是在把一種客觀地競局劃分成一種符合人地思惟模式地結構。

    陣營地出現不僅是分析競局地主觀觀點地問題。而且會在競局中實際產生出來。因為多方競局地混亂狀態使每個人都感到不安。每個參與者都有加盟某個陣營地內在需求。而加盟進來地人越多則陣營越鞏固。所以。多方競局中存在形成陣營地機制。多方競局經過混亂階段地逐步醞釀。會逐漸產生陣營地雛形。而這種雛形一旦產生就會形成正反饋。使這種格局得到強化形成最終地陣營。

    比如。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以秦國地野心最大。軍事實力最強。對相對弱小地六國構成威脅。六國之間雖然也有矛盾。但在秦國地壓力下也逐漸聯合。形成了秦國和六國兩大陣營。戰國後期地歷史主要是這兩大陣營之間地鬥爭和六國陣營內部地分分合合。

    在陣營的形成過程中,有一些競局方會採取行動積極促成對自己有利的陣營態勢形成,應用這一策略的成功範例是中國**採取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政策。

    (四)多方競局中可形成合作關係

    在雙方零和競局中是不可能出現合作現象的,因為雙方的利益直接對立。但在多方零和競局中,則可能出現合作現象。比如一個三人博弈,如果單獨考慮其中的兩個人,則這兩個人之間的博弈關係不是零和而是變和博弈,兩個人總和多少決定於第三方損失的多少,兩個人可以通過合作使雙方的總得益增加,這樣就出現了合作關係。競局方進一步增多時,出現合作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種合作都是以其它方將受到更大的損失為前提的。

    這種合作關係會在競局中自然產生,競局中的各方之間在競局外的私人交往和私下談判可以促成這種合作,但合作的根本動力還是來自競局本身;當合作符合競局各方的自身利益最大原則的時候,即使沒有任何競局以外的協議僅僅通過競局中的"手談"也可以逐漸形成合作關係;而且通過競局以外的協議達成的合作,還要在競局進行過程中實際考驗。所以,多方競局中有時會出現帶有信號性質的動作,目的是尋求合作夥伴。

    比如自然界的生存競爭是一種多方競局,這種競局中也自然會形成合作關係,最常見的是種群內部的合作關係,如狼群總是群體出動圍獵的,而人類社會更是以高度合作的方式共同適應環境。除此之外還存在種群之間的合作關係,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人和狗之間的關係,在與其它動物的對抗中狗是人類的幫手,而人又可以為狗提供更為理想的生存和繁育條件,二者合作的結果是兩個種群在生存競爭中都更為成功。原始人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肯定曾大大得益於狗,至今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仍是如此,人類對狗的感情實源於此。而狗通過和人的合作如今也成了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犬科動物,成為生存競爭中相當成功的一個物種。

    (五)多方競局越嚴酷合作越穩定

    即便是在零和甚至負和的情況下,多方競局的各方之間也可能形成合作,因為從總體上計算競局雖然是零和的,但如果對其中一部分參與者計算,則其總和是可變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會想,如果自己和某些其它競局方合作,共同去對付其它參與者,就可能使包括自己在內的這一合作團體的總利益變大,因而自己的總利益也相應的增大,這比選擇對所有競局方都對抗的策略要有利。

    不僅如此,當競局由溫和變得嚴酷時,即利益總和變小時,這種合作關係還會變得更牢固。因為嚴酷的競局可以使各方都意識到唯有在合作團體中才能使自己在這個嚴酷的競局中取勝,靠一個人單獨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勝的,所以,競爭壓力越大越會把合作團體結合的更緊密。當然,這種更緊密的合作是以對其它競局方更為強烈的對抗為代價的,這種競局會同時培養人的對抗意識與合作精神。

    比如,日本民族是一個對抗意識和效忠意識都很強的民族,這是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歷史條件決定的。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小,周圍為大海所環抱,多地震多颱風,物產不豐富,自然環境條件較差,根據前面的分析,總資源較少的常和競局必然引發激烈的對抗,形成激烈的對抗競局。封閉的地理環境又像蠱術中的罐子,把競局各方關起來,加劇對抗的激烈程度,所以激烈的對抗必然是其歷史特徵。事實上,日本在歷史上曾有漫長的時期處於戰國時代,各武士集團之間發生激烈的爭鬥,其殘酷程度比中國歷史上的政治鬥爭更甚。例如,歷史上曾經統治日本數百年的平氏家族,在被德川家打敗之後,族中的男人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還在母腹中的胎兒,一個不留全被殺光了,當時雖有個別逃走的,但很快也被捉回來殺掉了,因為日本的國土狹小,這種徹底的斬盡殺絕是容易進行到底的。所以,日本武士沒有退路,一旦失敗只有死路一條,不像中國幅員遼闊,豪傑們中原逐鹿失手還可以遠遁塞外、退守巴蜀或逃到嶺南,逃不走時潛藏於深山也可保全性命。這種沒有退路的競局態勢養成了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沒有偷生的習慣,因為客觀上也沒有偷生的可能,面對失敗日本武士的傳統選擇是切腹自殺。

    這種強烈對抗的多方競局的又一個結果就是培養了日本人強烈的歸屬感和效忠團體的意識,因為在嚴酷的競局下,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生存的,只有依靠團體力量,共同求得生存。所以強烈的對抗意識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根本特徵,而對團體的效忠精神則是一個次生的特徵。時至現代,這種內部團體之間的對抗意識轉化為對它國的對抗意識,而對團體的效忠精神轉化為民族主義,使得日本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為帶有明顯的民族特點。

    不僅在社會生活中,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滲透著這種高度對抗造成的張力。日本人不管是研究圍棋還是研究水母(日本天皇裕仁是世界上研究水母的幾個著名專家之一)都有一種縝密、精研、注重細節、一絲不苟的精神,這其實是其內在的對抗意識在思想方法上的反映。

    二、多方競局的策略

    (一)分而制之,各個擊破

    多方競局中最容易犯的一種錯誤就是在混亂中迷失方向,分不清誰是敵誰是友,不知道應該把攻擊方向選擇在哪裡,而無法有效的發揮自己的力量。處理這種局面的一種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分而制之,各個擊破"。在一個階段只集中對付一個對手,擊破之後再攻擊下一個,不要同時多線作戰自亂陣腳。當競局各方都是獨立作戰時,這種分而制之比較容易實施,當各方的利益糾纏在一起非常混亂時,就要採取措施使之分化,把對手從中分離出來。

    秦滅六國採取的"遠交近攻"的戰略就是這一策略的具體應用。秦國在戰國七雄中最為強大,久有吞併六國的野心,而六國也一直視秦國為大患,形成了共同抵抗秦國的聯盟。秦國如果同時和六國開戰是無法取勝的,必須集中力量各個擊破,一旦形成一對一的作戰局面,秦國是有絕對優勢的。那麼選則攻擊誰不攻擊誰呢?這就是"遠交近攻"的戰略。首先攻擊鄰國,從作戰上最為便利,而要想形成一對一的作戰局面必須讓別國坐視不理,於是要採取外交手段安撫之,最終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

    (二)劃分陣營建立統一戰線

    分而制之,各個擊破,常常是多方競局中實力最強,主動攻擊一方的最佳策略,而相對弱小的一方則決不願意出現單獨和強者對抗的局面,於是必然需求聯合,共同對抗強敵。所以,多方競局的又一種策略是積極促成對自己有利的對陣形式,中國**在國內革命戰爭中採取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政策是這一策略的具體應用。

    陣營的形成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競局中的每一方都按自身利益最大原則行動,加入或不加入某一陣營完全是自由的,決定於各自的利益。所以在組織於己有利的對陣形勢時不能從主觀願望出發,而必須從競局的實際情況入手,分析競局各方的相互關係,利用競局各方固有的矛盾和聯繫設計合理的陣營構想,因勢利導,造成於己有利的態勢。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當然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對陣態勢,但這種態勢能否形成要根據具體條件而定,**制定統一戰線的策略是以他對當時中國國情的瞭解為基礎的。青年**曾深入到農村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寫下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湘西農**動考察報告》等論文,對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和要求有著深刻的理解,這成為以後指導他從事革命活動的認識基礎。後來斯諾在延安採訪他時他還特別提到這一段經歷,回憶當時訪問過的人,可見這段經歷對他以後的影響。

    在瞭解競局現狀的基礎上還要經過創造性的工作才能形成合理有利的對陣形式。第一是要站對位置,如果自己的站位本身與大部分競局者對立,那麼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形成統一戰線的。公敵的存在也是形成統一戰線的條件,要建立統一戰線一定要站在大部分人一邊,站到少數公敵的對立面,這樣才有建立統一戰線的基礎。在站對位置的基礎上,還要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各方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來,最重要的辦法就是提出自己的競局目標和路線,一般稱為主意,在政治鬥爭中特稱為主義。一個合理的主義能夠使大多數人在它的大目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達到他個人滿意的小目標,這樣的主義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志,故能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再下面就是具體的宣傳主義,說服教育各方接受主義的工作,當這個主義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時,統一戰線就建成了。

    適合使用這種策略的是多方競局的兩大主要矛盾方中實力處於劣勢的一方,他是最需要也最有資格採取這種策略的。

    (三)中立策略和跟隨策略

    在兩營對壘的大格局已經形成時,多方競局中更為弱小的一方可以採取兩種策略,保持中立或加入某一陣營。

    要想保持中立是需要有一些條件的,第一,保持中立必須滿足於較少的收益。因為在競局中只有通過攻擊對手從對手的損失中獲取收益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保持中立不與人爭,則只能得到競局的平均收益,在零和競局時,這個平均收益是0。如果不能滿足於這個收益,則不能保持中立了。

    第二,即便你不與別人爭別人也可能會與你爭,特別是在競局較為激烈的時候,保持中立就更難。所以,保持中立的第二個條件是所爭的資源較豐富,爭奪不太激烈,對抗性不強,這種競局態勢下中立派有較大的生存空間。比如,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氣候溫暖,四季如春,物產豐富,優越的環境使得其國土上難以發生曠日持久的激烈競爭,養成了其人民溫和柔軟的性格,形成了宗教得以發達的良好土壤。這種溫和的競爭環境給中立路線留下了廣大的空間,競局中的各方容易通過中立策略求得生存,使得大的對抗陣營難以形成,造成其境內邦國林立的局面,這種分散的局面至今仍然是印度政治的一個特徵。

    第三,在兩大陣營形成後想繼續保持中立必須以一定的實力做後盾,使對陣的雙方都不敢主動對他發動攻擊,打破對陣態勢。所以,保持中立的一方其實力必須大到一旦加盟某一陣營就會打破兩大陣營力量對比的平衡,這樣才能在雙方對陣的局勢中作為第三方存在。

    第四,中立地位是以雙方對陣處於基本平衡的態勢為條件的,一旦對陣雙方決出勝負,對陣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原來中立的一方就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所以中立位置不是一個穩定狀態,只能作為過渡,隨著局勢的改變最終必然要調整。

    更為弱小的沒有實力保持中立的競局者,或不滿意於保持中立所得收益的競局者,或曾經保持中立但已不能繼續保持下去的競局者,都要面臨一次選擇,加入某一個陣營。在選擇時有一些基本的原則。第一,陣營中的合作者尤其是陣營的主要組織者必須能夠容人,如果有虎狼之心,意在最終消滅所有其它競局方則不能與之合作。第二,要選擇有希望的陣營。怎樣挑選有希望的陣營呢?有兩條基本思路,選擇強者和選擇主義。

    選擇強者容易理解,因為強者更有希望在競局中取勝。

    選擇主義也就是選擇有正確的策略的一方。行動綱領是抽像的,但從長遠看,現在的一切力量不管多麼強大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衰退,而真理不變,所以真理最終將是最強大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競局中正確的策略,在政治鬥爭中就是正確的政治綱領,有了符合民心的政治綱領自然會團結起各方的力量,因而選擇具有正確策略的一方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兩種選擇陣營的思路對股市操作是有指導意義的,股市中的散戶遇到的就是一個要參加某個陣營的問題,兩種基本的選擇思路對應了股市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兩大類方法。按照選擇強大一方思路,依據判斷強大一方的標準不同演化為各種類型的技術分析操作方法。如根據趨勢判斷多空雙方誰更強大就成為趨勢操作,如根據莊家一般是強大的這一基本定理,研判莊家的動向,與莊家保持一至,就是跟莊操作。選擇主義對應了基本面分析方法,基本面信息對股市炒做來說是一種號召力,有基本面基礎的炒做可以更為成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