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第三卷長安風 第165章黔東酒王之追殺
    遠在爨區南寧州的蕭睿給大唐皇帝李隆基著實出了一個難題。鮮於仲通走私軍械、販賣鐵器和私鹽給爨人和南詔人,這等同是賣國的重罪誅殺其滿門都不足惜。但李隆基面對蕭睿的密報和劍南道節度使章仇兼瓊的奏折,卻遲遲下不了決心。

    張九齡率領一眾文臣一個勁地催促,這兩日李隆基心裡越來越惱火,越來越憤怒。朝會上,張九齡那清朗而執著的聲音依然還迴盪在他的耳際,李隆基面色陰沉的揮手斥退了御書房中的所有太監和宮女,只留下了那老奴才高力士。

    「皇上……」高力士端起一盞熱茶,挽著袖子就遞了過去,輕輕將茶盞放在御書房的案几上,然後揮著華麗的宮扇輕輕為李隆基扇起了溫熱的風。

    李隆基煩躁地擺了擺手,「力士,你說朕該怎麼辦?鮮於仲通罪該萬死,可朕卻偏偏動不得他!真是活活氣煞朕了!」

    高力士「幽幽」一歎,「皇上,那鮮於仲通原本死不足惜,可是,鮮於仲通與慶王殿下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殺了鮮於仲通,慶王殿下難免要受牽連,可是鮮於仲通犯下死罪,又怎能饒恕?」

    李隆基狠狠地在案幾上捶了一下,「慶王好大的膽子,朕遲早……」

    李隆基的話戛然而止,即便是面對這個忠心耿耿地老奴才。大唐皇帝也嚥下了心裡真實的想法,「更可恨的是,壽王聞聽此訊,竟然在幕後暗暗煽動張九齡那班人一個勁地上書,給朕施加壓力。非要讓朕誅殺了鮮於仲通不可。可朕卻明白,他們這壓根就是針對慶王來的……都是朕的兒子,卻如此毫無兄弟手足之情……老東西,你倒是說說看,這皇帝就這麼好當嗎?朕日日殫精竭慮勤於國事,實在是苦不堪言,可朕這幾個孽子……」

    高力士心裡暗暗一笑。心道,「做皇帝當然是很辛苦地了,但世人都想做皇帝,不就是為了皇帝手握獨一無二的大權嗎?不要說你這些兒子了,當初你不也是要絞盡腦汁的想坐上皇位嗎?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不過,這話高力士也就是敢在心裡嘀咕兩句。他笑了笑。「皇上。皇子乃是天潢貴胄,距離皇位一步之遙。對皇位有些想法也屬情理之中。只是皇上春秋正盛,皇子們此刻圖謀皇位。實在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你說的不錯。朕也明白,不僅慶王。就算是壽王背後也有人在提供錢財支持,那益州的大商賈諸葛孔方不就是李瑁的人嘛!哼。朕這幾個孽子,別地本事沒有,爭權奪利結黨營私的本事不小!」李隆基冷笑一聲,「慶王雖是朕之親子,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本想削去慶王的親王爵位,降為郡王。但經壽王這一鬧騰,朕倒是覺得,如果慶王倒了,壽王就會起來,就會野心更加膨脹,終歸有一天要犯下重罪,就像那李瑛一般。」

    李隆基的面色漸漸陰沉下來,他擺了擺手,「給章仇兼瓊和蕭睿各發一道密旨,盡量淡化鮮於仲通走私的事情,然後……」

    李隆基沉吟著,突然眼中寒光一閃,「朕要殺他全家,謀殺欽差意圖謀反這一個罪名就足夠了!傳旨,鮮於仲通滿門抄斬!」

    高力士心頭一顫,急急應是。但他馬上便有些疑惑的道,「皇上,那鮮於仲通家財巨萬,是不是……」

    「鮮於家的家財全部充……」李隆基突然沉吟了一下,斷然擺了擺手,「朝廷豈能貪圖這點錢財,就賞了蕭睿吧咸宜跟了他,沒有封地和封邑,這些算是朕給她地嫁妝。傳旨給章仇兼瓊,查封鮮於家所有家業交咸宜處置。」

    高力士面色一變,還想要說幾句,但看見李隆基興致不高便嚥了回去,「是,皇上。」

    「力士,一會你分別去慶王府和壽王府,傳朕地口諭。告訴這兩個孽子,從今往後閉門思過一年,不得再干涉朝政,不得再私自與朝臣相交,否則,朕定不輕饒!」

    一起很複雜、牽連很廣的重罪大案,就這樣被李隆基地強權生生的壓了下去,低調地處理,淡化了鮮於仲通走私賣國的罪名,而只給其安上了一個「謀害欽差意圖謀反」地罪名。鮮於仲通滿門抄斬的聖旨飛速傳向劍南道,而這個時候,鮮於仲通仍然優哉游哉地等候在劍南道節度使衙門地大牢裡,等待著來自長安的赦免令。

    蕭睿說得對,作為一個從底層起來的地方臣子,鮮於仲通雖然政治智商不低,但他卻並不知道,如果真要威脅到李隆基的皇權,就算是皇子,李隆基也照舊誅殺不誤不會手軟。鮮於仲通犯案,牽涉到慶王,但李隆基之所以不動慶王,卻不是出於父子親情,而是出於對另一個皇子壽王的防範。

    他放過了慶王,卻不意味著他會放過鮮於仲通。而鮮於仲通似乎也忘記了,皇帝要殺人其實是不需要理由的在皇帝的強權下,誅殺鮮於仲通照樣也牽連不出親王李琮,儘管朝臣都心知肚明。

    直到此時,慶王李琮才算長出了一口氣。鮮於仲通走私乃是出於他的授意,假如李隆基當真要認真核查起來,坐實了鮮於仲通走私的罪名,慶王府也難逃干係。雖然在李琮看來,這還不至於讓父皇誅殺了自己,但削爵位是肯定的,如此一來,壽王李瑁便會趁機而起。

    高力士從慶王府裡出來,又去了壽王府,當他傳完李隆基的口諭後,見兩位皇子仍舊是一幅「不開竅」的樣子,不由心裡暗暗歎息:假如這兩人還是死性不改,還是對皇位覬覦萬分,他們將來的下場比李瑛也好不了多少。

    作為大唐皇帝,對於李隆基而言,最大的威脅不是南詔吐蕃這些蠻夷外敵,不是爭權奪利的朝廷大臣,而是他的兒子們。誰想要當皇帝,誰的皇帝**最強烈,便就是他潛意識裡最大的敵人。原本,他還立了一個太子李瑛作為擋箭牌,可自打李瑛謀反那一檔子事出了之後,他連重立東宮太子的心思都絕了。

    或許,這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才真正明白,李隆基絕沒有立太子的想法,他壓根就沒有想過,他有一天會將皇權移交給別人,哪怕是他的皇子。一個是玉真,一個是蕭睿,另一個便是跟隨他多年的高力士。

    他喜歡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喜歡玩那些制衡的權力遊戲,他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他不會放棄一直到死。「我是天子,或許我不會死。」李隆基時常會沉浸在這種自我編織的權力幻夢中。

    鮮於仲通犯案落馬,最大的贏家是蕭睿。沒有人比益州的諸葛孔方更清楚,鮮於家的家產是一筆多麼龐大的財富。當諸葛孔方聞聽消息,不禁慨然長歎,心裡明白,自此之後用不了幾年,大唐境內,論起財力再也無人可以跟蕭睿相比。以蕭睿的背景和權勢,他定然會將這巨量的財富飛速地運轉下去,構建起一個更加龐大的商業帝國。

    李隆基的聖旨向劍南道傳去,鮮於仲通家族即將走上斷頭台。而在爨區南寧州的蕭睿,卻對此毫不知情。他在南寧州里住了下來,靜靜地等待著時光的飛逝,然後從南寧州出發趕往南詔參加皮邏閣的登位大典。

    然而,也就是消停了兩天,爨區就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黎明破曉時分,爨人一個部族的首領、昔日爨日進的屬下爨阿蒙,率領其手下的1萬爨兵,打著為爨日進復仇的旗號,企圖殺進南寧州城來。可是,這爨阿蒙的頭腦實在是有些太簡單了,城中原本就有阿黛收下的嫡系爨兵一萬,再加上駐防南寧州的7000多唐軍以及人戰士,他們如何能攻得進來?

    最終,不但沒有攻進城中,還被孟霍和阿黛聯合指揮的聯軍擊潰,數千兵敗如山倒的爨兵向黔東的方向潰逃而去。

    爨阿蒙的叛亂,讓蕭睿陡然明白,這爨區蠻人的心性實在是善變,單憑所謂的教化是無補於事的,能讓他們畏服的只有武力,強大的武力。

    炎炎的烈日高掛在天際,蕭睿站在南寧州城頭上向黔東方向的連綿山巒望去,只見那青黑色的山體直刺雲霄,在那藍天白雲下顯得巍峨壯觀。他回頭去瞥了阿黛一眼,淡淡道,「女王殿下,看來這爨區想要平靜下來,還真不容易。」

    阿黛臉色微微有些漲紅,手撫在腰間的彎刀上,抿著嘴唇低低回道,「給我半年時間,我會讓爨人統一安定下來。」

    「那爨阿蒙呢?」蕭睿笑了笑,「聽說那黔東一帶有一個強大的糯族,盤踞在赤水河畔。假如讓爨阿蒙投靠了那糯族,假以時日必將成為爨區的大患。而爨區的心腹大患,就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本官決定即刻率軍出城追擊。」

    蕭睿嘴角浮起一絲冷酷的笑容,這讓一旁侍立著的令狐沖羽心頭暗暗歎息。不知曾幾何時,這溫文爾雅的蕭公子、才子酒徒蕭睿,心性漸漸變了,慢慢變得讓他感到異樣的陌生行事越來越剛毅果決,心機越來越深沉難測。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