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王 第三部 第三部 第二章 東逃
    察完部隊的演習情況後,劉伯承和宋錦河兩位師長對很滿意,士兵們已經枕戈待旦,做好了準備,小單位的戰術已經做得很好,他們也意識到剩下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在戰鬥中發揮出作用來。在宋錦河提出聯合演習建議的時候,八路軍已經瞭解了第五師的作戰意圖,實事上,第五師在和一一九師聯合演習前,部隊槍炮聲就響個不停。

    宋錦河要打,劉伯承是舉雙手贊成的,在山西李成坤目前並不能掠取多大的利益,畢竟此時日軍雖在山西境內流竄,晉軍無法抵擋,但元氣卻未傷。而八路軍的情況卻決然不同,在山西東北部,晉軍幾乎已經沒有成建制的部隊,如能在這裡站穩腳跟,對一一九師甚至八路軍的價值不可估量。閻錫山苦心經營近二十多年的山西情況比之陝北,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八路軍如困在陝北一地,即便別人不打,也難以發展壯大起來。

    當初紅軍在南方,與國民黨作戰,面對數倍於己、兵精糧足的國民黨軍的數次圍剿,不僅沒有被消滅,反而發展壯大起來,短短時間內,在第五次圍剿前已經擁有三十萬軍隊。然而到了陝北邊區後,當初襲擾山西、擊敗東北軍外,實力卻幾乎未有絲毫的增長。陝北民風彪悍,然而卻屬窮山惡水、貧困之極,老百姓完全靠天吃飯,自己都難以餬口,遇上天災,生活完全無著落。很多饑民就成了土匪。八路軍在陝北不要說發展壯大。就連基本的軍糧籌集都成了大問題。

    當初紅軍鼎盛之時,軍團設有炮兵團外,基本做到了軍有炮兵營。團有炮兵連,編有野炮、山炮、迫擊炮等上千門。湘江一戰,重炮幾乎全部遺棄,只剩下有限的十幾門迫擊炮。到了陝北後過了三四年,還是靠那麼幾門迫擊炮當家,炮彈也所剩無幾。在陝北。一發七五口徑地炮彈,抵得上一個農民兩年全部收入,就這還得看老天照顧不照顧。蔣.+|路軍物資地緊缺,每年南京軍方都要派發「法幣」以及一些被服、糧食、生活用品給八路軍。

    這些日子,收穫不可謂不大,光從日本人手裡繳獲的武器就夠八路軍高興上一陣子了。光步槍就有四千多支,更不用說繳獲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迫擊炮了。「宋師長,今天你找我們來不止是讓我們觀看演習這麼簡單吧?」宋錦河歎來口氣,「我們有戰鬥任務下來來。恐怕在山西呆地日子也不多來。這些天從劉師長和貴軍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只是可惜我等都是軍人。軍令如山。」

    「你們要撤出山西?」這次輪到鄧小平大吃一驚了,宋錦河點點頭,「那麼流竄到山西境內到日軍怎麼辦?」宋錦河笑了笑,「這就是今天我請你們來到目的,我們即使要走,也得給小鬼子點顏色才行。」劉伯承徑直走到了地圖旁,「準備在哪裡?」宋錦河也不隱瞞,在河北之兵力已經開始望熱河集結,現在要做的是,把日本人往晉中趕,配合晉晉綏軍、中央軍徹底的解決掉這股喪家之犬。

    劉伯承對照地圖,研究了一下,「我看這樣也是可行的,晉綏軍和中央軍在山西元氣未傷,人數是日軍數倍。況且這股日軍被貴軍從河北追趕到山西,猶如喪家之犬,這段時間戰鬥表明他們彈藥,尤其是重武器幾乎消耗殆盡。只要策劃得當,是可以消滅掉的。」宋錦河臉色難得地紅了,「劉師長,這些日子相處,我對劉師長和貴軍深表欽佩。原本我們應當是共同戰鬥消滅這股日寇,現在……」

    「我能理解貴軍現在的心情,況且貴軍只是換了地方繼續與日軍作戰,當前我們的任務是配合貴軍打好這一仗,也算為你們送行……」「……劉師長、鄧政委,兩位都是人中之龍,能夠相識一場我宋某人十分榮幸,這次我們離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會,今天我破戒陪兩位喝上兩杯……」從第五師師部出來,鄧小平臉色紅潤,卻沒有絲毫都醉意,頭腦中還在琢磨剛剛制定出來的計劃,「師長,這仗我看倒是不難打,畢竟鬼子已經到了山窮水盡到地步,日軍已經抽調不出任何援軍來支援他們。關鍵是我們一一九師以後何去何從,這才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問題。」

    「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考慮。現在日本人在華南戰場攻勢已經停頓來起來,根據中央傳來的消息顯示,日本人現在可是想和國民政府停火,他們已經派出代表進行了秘密會談。在消滅這股日軍後,我們八路軍去留就是個大問題。如第五師留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呆下去,但第五師調走後我們繼續呆在這裡,不僅閻錫山會對我們產生不滿,蔣石也不會放任我們繼續留下。」

    「人家家大業大,佔據四省之地,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也不在乎晉綏軍和中央軍的反應。可我們不行啊,邊區環境惡劣、經濟貧困,現在還得靠國民黨撥款。打光了小鬼子,恐怕他們又要來摘桃子了。」鄧小平最擔心地地方就在這裡,在他內心,是十分渴望在山西建立一個根據地的,陝北情況實在是不適合軍隊發展。這麼好的機會,就這麼放棄,實在心中有所不甘。

    劉伯承從內心是很認同鄧小平的觀點,幾年前紅軍意圖從綏遠、寧夏打通到蘇聯到國際線路都宣告失敗,被改編為八路軍後只能偏居陝北,各種物資都受控於國民黨,再難以如紅軍般發展壯大。蘇聯承認「滿洲國」後,讓八路軍放棄了對他們對任何希望。長期受到國民黨圍剿,有著血地教訓的中央。時時刻刻不忘記黨指揮槍和軍隊建設。過去地經驗很清楚告訴他們,放棄了自己地武裝,就等於束手就擒。距死亡也就不遠了。

    八路軍四年過去了,不說李成坤部那翻天覆地的變化頭的國民黨軍隊也忙著整編、進行正規化建設,軍隊作戰力與紅軍作戰時提升不止一點,八路軍卻被困這窮山惡水之間,戰鬥力沒有得到絲毫地提高。對此他憂心忡忡。中央對這種困難局面提出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部隊必須走出去。滬會戰,參戰表明了抗日決心。事實上,蔣石也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抽調了全國到武裝力量抵達淞滬戰場。黑龍江、廣西、四川、貴州……無論對國民政府平日有多少怨言,在國難當頭,都毅然開赴戰場。

    「這些情況我們先發報給中央。看看他們的意見,我的意見是,能不回去,就不回去。能在這裡扎根是最好不過,這麼也不能白白便宜了閻錫山。」劉伯承笑了笑。「這個要得,他閻百川這次打完了也要頭疼得很,中央軍那尊大神可是好請不好送喲!這次宋師長可是幫了我們大忙的,這個朋友要得,只是可惜了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是啊,這段時間對第五師和宋錦河師長的接觸,讓我對他們軍隊有兩個全新對認識。他們上至中高級指揮官,下至普通士兵,對我們態度都算熱情。在這些熱情中,有層似有似無地隔膜,我們政工幹部用在以前「白軍」、土匪武裝身上百用百靈的方法對他們效果很不明顯。我們對他們對宣傳,第五師也未提出任何的異議,起初我們宣傳幹部發給他們的宣傳紙,當面他們很有禮貌的收了起來,卻沒有絲毫的表示。

    我原本以為是他們軍隊內有規定,前天我們都一位政工幹部遇到一個思想進步的士兵,和他交談後得知令我大吃一驚大真相:幾乎沒有人對我們所謂宣傳感到興趣,甚至因為蘇聯的原因,有部分人對此有些反感。我們宣揚對那些政策在他們眼中也是最正常不過,不過區別是,我們還是給他們許下諾言,他們地家鄉卻正在實施這些。他們實施雖是具有強迫性質的徵兵制度,但對此少有人感到反感,相反,他們家鄉幾乎都是踴躍都報名,以參軍和日寇作戰為榮。

    農民基本都擁有自己都土地,工人雖受資本家都剝削,但他們頒布都一系列法律法規保障了他們都基本權益,並且成立工會加以監督,只要有手有腳,自己和家人基本不會餓肚子。更不要說低成本最低限度低福利保障制度和高投入的免費教育系統,這些做法徹底的打消了他們地後顧之憂。這在目前的中國各地,都是難以企及地,就連我們政工幹部都未聽過。所以我們政工幹部還套用以前都老一套宣傳方法,人家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在他們頭上碰釘子也是必然的。」

    —

    對鄧小平的感歎,曾經在蘇聯軍校學習過的劉伯承是深有體會的。這支軍隊和以前見到的軍隊都不相同,大多數的情況下給人的印象都是整潔、勤奮、守紀律、辦事效率高,文化程度也普遍比較高,就連普通士兵都至少都接受過幾年正規教育,而不是八路軍中簡單的識字教育。事實上劉伯承不知道的是,這批士兵大多都是近十年中接受教育的,外面炮火連天的時候,他們卻安心於自己的學業,等他們成長到了服役年齡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接受了數年的教育,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同時也是受教育時間最長的。

    他們大多數人都很同情關內的同胞悲慘命運,因為他們其中相當多的人,都是從關內移民過去的。他們的思想觀念也很難被改變過來,絕大部分的人都對自己故鄉的成就都有外人難以理解的榮譽感。事實上他們對他們家鄉和李成坤目前實施的政策都非常的擁戴,他們的日子也遠比關內要好得多,只要戰爭結束,他們相信他們的生活只會變得更加美好,甚至追上列強也並非空談,要和他們講比之關內要難上不少。

    「打了這麼多年仗,我還是頭一次碰到了這種情況。他們擺明了合作的態度。從上到下都很熱情。但是我卻發現,他們熱情之中,對我們總有種隔閡。我們的工作也做不到點子上去。」鄧小平聽了他地感歎,也點點頭,「以前我們和國民黨打,有很多頑固地份子,我們都能夠和他們講清楚道理,把他們思想改變過來。這段時間我們下面的政工幹部聽得最多的是:是麼。真地有那麼一天,那關內的同胞就不用遭罪了,但是不會變成老毛子那樣吧,他們那裡也不咋的,那還不如咱們家鄉哩!」

    「小平,你說得很對,我們反對國民黨,是有血的教訓的!國內底層的老百姓遭受層層剝削。民國成立這麼多年,戰亂沒有平息過,國家停滯不前,老百姓飽受壓迫和戰亂之苦。我們人就是為民請願。推翻國民黨和軍閥地腐朽統治。我們在蘇區失敗了,李成坤卻在東北成功了。看看現在他們努力所結的碩果,不由得人不欽佩。歷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沒有人會記得失敗者。相比他們已經取得的巨大軍事和經濟成就,我黨被困於陝北貧乏之地,影響力已不可同論而喻。」

    鄧小平望著來去匆匆的第五師官兵,「我們當初也是一腔熱血投身革命事業中來,為的就是中國從此富裕強大起來。我們都尋找過救國得道路,到頭來發現資本主義不能救中國,帝國主義列強不會讓我們發展壯大,我們國內的資本主義力量也過於脆弱,擔當不起領導的重任,民國建國以來三十年亂局就很能說明問題。俄國的十月革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地希望,立志以來拯救中國。

    那知道原本不可能在中國實現的資本主義,卻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李成坤在關外實施了起來。他當時迫於無賴的無意之舉,竟然成就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功業。倘若不是日本人發動地九一八

    倘若不是張學良奉行蔣石的不抵抗政策撤入關內,成坤抵擋住了日軍地進攻守住了黑龍江,讓他有了翻本的機會,倘若……一連串的意外,卻讓中國的資本主義在關外發展壯大了起來。」

    劉伯承雖然和鄧小平搭檔時間不長,配合起來卻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他那裡不明白鄧小平的意思,「別的不說,抵抗日本侵略維護了國家主權、實施了土地改革、促進工商業發展,這就是活招牌。把無數的熱血青年、渴望土地的農民和那些民族資本家以及國內外的工程師、科學家都吸引了過去,這都是我黨無法與之相比的。我們現在與他們接觸,就是要瞭解他們,誰也不清楚他會不會是另一個蔣石、汪精衛?」

    兩個人都有些話沒有說出來,中央的命令是,盡可能的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以求在未來的談判中佔據有力地位。抗戰勝利後,倘如李成坤取勝,擁有強大實力的李成坤和名義上的中國領袖蔣石之間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極大,倘若處理不好,戰爭很可能再次爆發,依蔣介石的個性,這是極有可能的事情。這點,李成坤明白,所以他無時無刻在擴大自己的力量和勢力範圍;蔣石也明白,卻因對北方時局缺乏有力的控制,只好忍氣吞聲,關外現在打得熱鬧無比,開戰前誓誓旦旦的蔣委員長卻和日本人在華南戰場合稀泥起來。正是這種情況下,中央做出了聯合李成坤、發展壯大自己的決定,畢竟未來還是要靠槍桿子說話的。

    ……

    沿著崎嶇的山路,黃色的軍服從峽谷口延伸到谷尾,站在峽谷兩側的先頭偵察部隊不斷的打出安全的旗號,讓已經疲憊不堪的士兵們鬆了口氣。此前中隊的幾次峽谷伏擊,讓帝國的將士損失慘重,喪失了制空權的地面部隊,不得不依靠派出大批的偵察部隊來確保通過峽谷時部隊的安全。突然,前方傳來了幾聲劇烈的爆炸,原本疲憊不堪的士兵迅速的在軍官和士官們的指揮下佔據有利地形,分散開來。

    若在兩個月前,通口李一郎定會對士兵們的反應之迅速感到滿意,現在卻已經對此感到麻木了。從天津衛打到北平,直至山西。一路上無時無刻不在和中隊作戰。那些訓練僅僅幾個月的新兵也在連續不斷的殘酷戰鬥中迅速地成長,變得更加機警、兇猛。那些反應遲鈍、懦弱地士兵,早已在最初的幾次戰鬥中消耗殆盡。如今剩下來的都是已經適應了殘酷戰鬥環境地優秀將士,他甚至認為,這些士兵的表現足以和帝國最優秀的士兵相媲美,如果……如果他們能夠平安返回的話。

    「中將閣下,工兵探測到道路前方有大量的地雷。中國人布下了密密麻麻的雷區,剛才我們地先遣部隊損失了十三個人。」通口點點頭。「派出去的偵察部隊,有沒有發現附近有中隊的出沒?」「根據他們的消息,周圍十公里內並沒有任何中隊出沒,這幾天就連中國空軍的飛機也極少出現了。」通口李一郎聽了參謀的報告,心中安定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許多,只要沒有中隊的出沒,那麼就能夠安心的通過峽谷。

    「轟!轟!轟!」連續地爆炸讓通口的訓練有素的戰馬也驚慌起來。在峽谷中的士兵彷彿聽見爆炸聲就在耳邊,勒緊還在狂奔地馬的韁繩,通田不由大罵了起來,「混蛋。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將閣下,剛才我們地工兵排雷時不小心引發了雷場。排雷的六個工兵全部陣亡。」「混蛋,讓工兵接著去排雷,讓我們早點離開這個見鬼的地方。」「可是閣下,剛剛陣亡的是工兵營剩下的最後幾個工兵了,我們已經沒有工兵可用了。」「混帳,立刻從部隊中找會排雷的士兵去排除地雷,被後面的中隊追趕上來,我們都要完蛋!」

    通口李一郎發完脾氣後才醒悟過來,原本收攏部隊中工兵人數就不多,屢次戰鬥中存活下來的更少,不過他們都是戰場老兵,怎麼會輕易的被地雷炸死?難道是中國人特地佈置的反工兵地雷,要真是如此,他們也太可怕了,那麼剛剛派去排雷的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排除這些地雷……彷彿是為了印證他的話,接連的爆炸又一次的響起,面對飛到到處都是斷肢殘臂和滿地的鮮血,整個行軍隊伍頓時安靜得可怕。

    通口還沒有想好解決辦法的時候,後面擔任阻擊任務的部隊報告,他們已經和尾隨而來的中隊交上火了。面對這樣的困局,通口甚至想立刻回頭殺回去,為天皇盡忠。尾隨追擊而來的支那第五師,無人不對他們咬牙切齒,從北平八萬之眾撤退,到如今僅僅剩下不足三萬殘兵敗將,擔任追擊主力的支那第五師居功至偉。當初兵精糧足時尚且只能是勢均力敵,如今重武器幾乎全部丟棄,彈藥嚴重不足,更加上他們無時無刻的騷擾,將士精神已經疲憊不堪,面對以逸待勞、擁有各種重炮,火力強大的追兵,正面對陣無異於自尋死路。

    「師團長閣下,我有辦法通過地雷陣,請您務必把這些小伙子們帶回去!」「角野君……」「拜託您了!」通口望著角野離去的背影,卻沒有開口挽留,一連串的爆炸聲中,長達數里的雷場就他們硬是創出了一個口子。每個通過雷場的士兵都不忘向雷場中開闢出來道路上散佈的軀體碎片敬禮,關鍵時刻,角野少將帶著受傷的八百多傷兵從雷場中滾出了一條血路,讓他們躲過了覆滅之劫。

    在雷場外警戒的晉軍,目瞪口呆的望著從山谷殺出來的日軍,甚至忘記了抵抗。日軍遇到地雷陣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佈防,在他們印象中,日本人要排完雷區,最快也得半天時間。友軍的第五師和一一九師已經趕過來,只要把他們堵在峽谷裡,那麼圍殲這

    也就指日可待。他們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如何才能戰鬥中獲取最大的利益,當初拒絕第五師來協防也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這些多年未上戰場的晉軍怎麼也沒有預料到的事情是,在第五師手下潰不成軍,如喪家之犬東躲西藏的日軍,碰到他們卻如同猛虎下山,秋風掃落葉般沖潰了他們的陣地。這些日子來早已被第五師追擊得火冒三丈的日軍,剛剛又親眼目睹了自己同胞捨身為他們闖出生路事情,個個如凶狼般撲向晉軍。狗急尚且會跳牆,更何況日軍這股餓狼。他們在片刻之間就把晉軍撕碎。晉軍的防線立刻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空隙。

    看到了一線生機地通口喜出望外,他沒有想到這股晉軍如此不堪一擊,立刻集中優勢兵力。把晉軍防線空隙擴大,乘機徹底衝垮了晉軍地防線。柿子還是要找軟的捏,最大的威脅是跟隨而來地第五師,其餘的晉軍和中央軍,就不足為懼了。更讓通口感到興奮的是,潰逃的晉軍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繳獲大批槍支彈藥不說,他們在炮兵陣地上甚至留下了四門步兵炮和十幾門迫擊炮,炮彈都放在箱子裡,動都沒有動過。最讓他欣喜若狂的是,他們在晉軍存放彈藥的地方找到了數千枚地雷,顯然是佈置雷區沒有使用完地,通口馬上命令部隊把地雷鋪設在雷區中自己剛剛走過來的路上。追兵排雷的時間,他就可以從容的指揮部隊從晉軍和中央軍中殺出條血路出來。

    反應過來的晉軍在閻錫山的嚴令下。也絲毫不敢後退,他們也明白面對的不是優勢的日軍,這股日軍已經疲憊不堪,並非不可一戰。隨後。中央軍也加入了戰局,通口指揮地日軍雖然勇猛、悍不懼死。中央軍和晉軍人數上的優勢卻極為明顯。在他們混戰之時,追擊的第五師和一一九師也悄悄的跟了上來。通口不敢再纏鬥,親自率領還算完整地一萬多軍隊從東南方向突圍了出去。等到混戰中來自四個不同地方軍隊將戰場上的日軍消滅後,才發現一萬多日軍已經消失在他們地視線中。

    在閃光燈下,、國民黨、閻錫山、李成坤四方勢力的軍官們齊聚一堂,在他們面前的是繳獲而來堆積如山的日軍戰利品。面目表情嚴肅的一一九師和黑龍江第五師師長和中央軍、晉軍指揮官談笑風生形成了羨慕的對比,有記者抓住這一瞬間,將歷史定格在這裡。這張具有代表意義的照片登上第二天報紙的時候,引起李民眾的極大關注,這也是整個抗戰中唯一的一次四方合作。然而記者們卻不曾知道的是,最後那場混亂無比的戰鬥中,根本無法準確的計算出各部的戰果,最後只能協商做為共同戰績,面子上均有光彩,且可以向全國傳達團結抗戰的信息,鼓舞民眾抗戰信心。

    「劉師長、鄧政委,實在不好意思。今天我們就得返回北平了,不能和你們一起並肩作戰,實在可惜。」劉伯承、鄧小平很清楚至二十九軍丟棄了察哈爾,日軍在北平受阻後,整個察哈爾幾乎都處於李成坤控制下了。此次,緊急抽調第五師返回北平,對熱河的攻勢也是一觸即發。據聞,甚至孫立人部也得到了命令返回北方戰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我們也祝宋師長旗開得勝,早日將日本人從中國的領土上趕出去。」宋錦河命令部隊在開拔前,將多餘的彈藥和全部的炮彈都留給了一一九師。當劉伯承剛要說什麼的時候,宋錦河卻先開口了,「我們到了北平後彈藥可以馬上得到補充,你們在這裡,閻錫山可是不會放心的,這股日軍被消滅了,你們就得不到彈藥補充了。再說我們輕裝出發還要快點……」鄧小平知道他說的實情,八路軍也需要這批彈藥,「那就多謝宋師長,多保重,抗戰勝利後見!」

    看見長冶縣城,通口終於鬆了口氣,這些日日夜夜,從娘子關一直殺到長冶,繞過了重兵把守的太原,損失了七萬重兵,總算暫時把尾追不捨的追兵甩在了後面。絕境逢生的日軍,軍紀一下就混亂了起來,只要是路過的村莊,全部被摧毀。通口知道這些精神一直緊繃的士兵需要放鬆,對他們強姦、搶劫從不做約束,並指使士兵劫掠必要的生活物資,沿途焚燬路過的所有村莊,屠殺掉所有村民,防止走漏自己的行蹤。

    由於發起攻勢的突然,在間諜和漢奸指引下,毫無準備的守軍很快就潰不成軍,通口李一郎也在進入山西境內頭一次大張旗鼓的攻陷一座縣城。日軍進城後,糧食幾乎被他們洗劫一空,所有人家裡的牛、羊、馬、驢都被他們徵用,得到了他們所需的補充後,他們迅速的撤離了長冶,不知所蹤。長冶守軍潰退幾十里後,發覺日軍並未追趕,指揮官派出幾個膽大的化妝潛入城內才發覺日軍早已撤退。守軍指揮官大喜,感到前途一片光明,立刻向太原報告:日軍襲城,經浴血奮戰後終將日軍擊退……

    當追擊這股日軍的部隊趕來的時候,只看見被洗劫一空的城鎮,這數萬剛剛補充完畢的日軍卻悄然進入了河南境內……

    註:

    國民黨稱之為「協糧」,實事上從八路軍被改編到四一年「南事變」爆發前(四零年底),國民黨一直給八路軍提供這種「協糧」軍費,但「協糧」不包括武器彈藥。在國民黨停止供應後,邊區這才提出了「精兵減政」、「艱苦奮鬥」,並進行了「大生產」運動。此時朱、周、葉等軍政領導均自己勞動,提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連衣食都無法保障,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了陝北之貧瘠,對外依賴甚大,連軍隊都難以養活,更不用說發展壯大起來。

    PS:最近朋友結婚,自己也挺忙的,這個月保證十章,下個月盡量增加,爭取十萬以上。lt;/divgt;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