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戰區的大反擊是第二次中印邊境戰爭爆發以來印軍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反擊行動。一切有利因素似乎都屬於印軍首先,消除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可以調集悍將和精兵於一個方面決戰,當然代價是巨大的,印軍退回到原來的克什米爾印巴停火線。其次,雨季進入了高強度的時節,中方面臨的後勤困難驟增。第三,戰區貼近阿薩姆平原,印軍的兵員、物資補充極為便利,兵力更是高出中方數倍。可是印軍遭到了慘敗。盡管印度政府實施嚴格的新聞管制,極力縮小損失的數字,但在網絡時代、全球衛星電視的時代,印度民眾很快了解了實情。媒體也開始不滿軍方的指揮,發出了反戰的聲音。
新德裡國防部作戰室7月2日
今天召開的三軍聯席會議的意義非同尋常,總理要求客觀評估這次戰役慘敗的原因,以決定下一步的方向。在座的的將軍們心中都明白,政治家們將決定下一步是戰還是和。軍方當然不願意就此罷戰,那將再次背上“中國人手下敗將”的沉重包袱。可是這次戰役的敗得實在太慘了,初步統計--空軍,損失了307架戰機,架預警指揮機。
地面部隊更是遭受印軍有史以來最大的敗績--3個重裝甲師被殲,損失近700輛主戰坦克,竟有400多輛落入敵軍手中,其中有0輛首次引進的MA坦克。
--8個主力師、3個精銳的快速旅被殲,損失各型直升機400多架,也有00多架落入敵軍之手,包括4架米-2。還有22套阿達茨導彈系統落入敵手。
--個重炮團、3個守備師被完整殲滅,還有大批部隊遭重創。總共損失兵力23萬,被俘人員就超過了9萬5千人!
如果想繼續打下去,就必須對此有一個交待,還要有一個必勝的作戰方案。這可是個極大的難題,所以國防部秘密邀請了一個美軍高級代表團來參加會議,這是極為大膽的決定,也是總理做了很多的說服工作,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才達成的,因為要在外人面前揭印度軍方的丑。為了找到解決的方案,也只得如此了。
美軍派遣了空軍副參謀長拉格斯.霍克中將、特種兵司令部參謀長約翰.威爾遜少將和信息戰高級研究員威廉斯教授等來調研,並言明將根據他們的報告來決定美國下一步的軍援方案。
首先由考拉爾德中將報告,他的臉色十分憔悴,幾天的功夫如同變了一個人,此戰對他的打擊是沉重的。他概略地報告了整個戰役的預定方案、兵力部署,實施的經過,這些大多數是講給美國人聽的。他不失風度地承擔了失敗的責任,然後談了他分析的失敗的四條主要原因--低估了敵軍的能力,仍制訂了二個主要的作戰方向。提斯浦爾集群冒險急進,前後梯隊的間距過大。利多集群則對94高地的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估計不足,在快速推進的過程中留下了這根釘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決策用一個白天的時間突擊到位。當發現不能達成目標時,未能及時改變計劃轉入防御。
--沒有充分發揮我軍兵力上的巨大優勢,過於依靠擁有重裝備和先進裝備的少數部隊。
--本來我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准備,因為中國已經不可能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可是急於求成,導致部隊未能熟練地掌握新的裝備。
--戰區制空權毫無保障,尤其是低空的。…
陸軍參謀長達維爾多上將基本同意中將的分析,認為這次失敗的戰役,不應該是最後一戰。印軍在人力和後勤上的優勢是不變的,在雨季中更是如此;國家的財力也還能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美英等國也答應給我們更大規模的援助。說到這裡,他朝霍克中將點了一下頭,後者報之以微笑。上將繼續說道,由於印中雙方把這場戰爭界定為“邊境沖突”中方不可能再發動大規模攻勢了,主動權仍操在我軍手中。敵軍雖然又得到了不少重型坦克,但他們不能掌握MA坦克,其他坦克他們也是供養不起的。在主戰坦克方面我們仍有極大的優勢。我們不能再犯輕敵的致命錯誤了,參謀部認為我軍最大的問題首先是空軍難以在東西二線調動,無法快速集中力量;其次是對敵軍的隱形小戰機缺乏對付的手段;第三,我軍的各型直升機無論在數量還是機動性都不及敵軍,在險峻的山區敵軍的特種兵借助電動直升機幾乎可以隱形地進出我軍防區。對此,我們必須研究出對策。
後勤部長官德拉爾多中將不無憂慮地說道“我們得到的經費已經相當緊張,要保障俄、美二套差別很大的武器系統困難很大。”
在討論中將領們就印軍的優勢和難點,東段、西段邊境的兩軍態勢等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國防部長梅達爾那也給他們打氣,表示政府和民眾都軍方趕走入侵的中國軍隊。如果容忍這種侵略,今後又如何面對巴基斯坦的侵略呢?那麼克什米爾也將不保。他要求陸軍參謀部策劃一個可靠的作戰方案,要一舉成功,雨季畢竟是要過去的。最後他把目光轉向了美國客人那邊,請他們發表意見。
眾將領的目光也一齊轉了過去,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美軍在與中國人的較量中,在朝鮮、在越南都沒有占到便宜,他們能拿出什麼高招來?
霍克中將這次受命執行這一困難的使命,是因為裡達爾總統認為他很有外交才干。他坐在會場中也感受到了印軍將領敵視的目光,他又受到很大的限制,美國不可能無節制地援助印度,他不能破壞南亞次大陸的“力量平衡”。
“謝謝部長閣下給了我們這個機會,諸位將領的分析也令我受益非淺。對中國如此強烈的擴張,裡達爾總統深感不安,美國將全力貴軍的反擊。我的意見僅供各位參考。從東北戰區的這次反擊戰役來看,主戰坦克的優勢只能在前期發揮作用,一旦進入山區作戰優勢就不明顯了;更大的問題是貴軍在空軍上的優勢,由於狹窄的東北走廊的限制,在東北戰區無法得到體現,封閉的東北地區地域又太小,難以預先容納大批的戰機。在這樣的前提下,兵力的優勢也是難以發揮的。反觀中方,他們在直升機方面的優勢則借助山區險峻的地形得以充分發揮,有限的戰機可在自己的一側機動,以在東北戰區形成相對的優勢。他們只要在戰役的開初後退一步,就足以抵銷印軍在主戰坦克和兵員方面的優勢。而且相對而言,中方在東段邊境地區的後勤條件比較好一些,不但藏南公路的路況好一些,而且還有密支那-利多公路可利用。
“剛才拉格諾中將(北部戰區司令官)的分析,我也有同感。換個角度來看,在西段邊境地區作戰,整個中央地區的空軍可以全程反擊戰役,充分利用前沿野戰機場作周轉,在一周內至少可以保持00架戰機的高強度的制空作戰和對地攻擊火力,在戰區可以保持壓倒性的空中優勢。雖然雙方的主戰坦克都不能用了,美國可以提供直升機幫助貴軍建立一支龐大的陸航集團軍,那麼貴軍的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力量方面可以壓倒對方,再加上裝甲車、步兵戰車的地面突擊火力,足以展開高強度的快速突擊戰役。雖然由於地形的原因,貴軍不可能部署龐大的地面攻擊部隊,但是中方的後勤困難將更大,新藏公路和藏西北的公路比青藏公路和藏南公路要糟得多。貴軍在兵力方面仍將有絕對的優勢。一旦攻占了班公湖地區和阿克賽欽地區要迅速建立空軍和武裝直升機的出擊基地,哪怕是地面指揮雷達系統也能大幅度提高攻擊能力,可很快地切斷新藏公路和中方的邊境公路系統,並可以和東北戰區的空軍夾擊東段邊境的中方空軍,牢固地掌握整個邊境地區的制空權。東北戰區只要以遠程火力切斷利多-密支那公路,那麼東段的中國軍隊是不可能多久的。
“不過雨季將在9月下旬結束,請各位盡早決策。”
印軍將領當然明白收復斗拴特別裡奧地和攻占阿克賽欽的重要性,以此為出擊基地將完全控制藏西北、藏南地區,而且可以切斷中巴公路--中巴唯一的陸上通道,美國人當然不會說這一點的啦。不過從陸路發動攻勢,難度是極大的。因此對霍克中將提出的“陸航集團軍”的概念很感興趣。
美國人提出的方案令人咋舌以400架改進型“長弓阿帕奇”和400架虎式/超級山貓輕重搭配,再加上200架OH-58基沃瓦勇士武裝偵察直升機組成攻擊直升機群,以印度尚存的27架米-2、54架米-7,美國再提供40架H-47、30架H-53,那麼一次就可以搭載一個裝甲步兵師或山地師,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垂直突擊力量。那些印軍將領聽得眼睛都直了,美國人果然出手不凡。中國即使有電動直升機,但前線的基地也不可能容納000架直升機,那些發電的柴油機的油都是供不起的。他們不知道美國軍方已經決定淘汰這些型號的直升機,以可變用途的“科曼奇”隱形直升機來代替它們,可是國會不同意,要求軍方充分利用改進型的阿帕奇和“基沃瓦勇士”,現在軍方終於找到了這些直升機的出路了,所以“慷慨”地大批弄到印度來。
為了對付中國的網絡戰,美國答應幫助印軍構築最強大的戰術網絡防御系統,印軍的計算機專家在私下裡極力反對這一計劃,向參謀部痛切陳詞指出,這將把印軍的秘密拱手相送給美國人。達維爾多上將權衡再三,認為目前印軍無力對付中國的網絡滲透,只能借助美國的力量,在現階段寧可讓美國人得到一些印軍的情報,也不能讓中國人滲入我軍的網絡。他也請印軍的專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好網絡保密工作,一旦戰爭結束也要像中國人一樣建立自己的電腦網絡系統。實際上後來的事態發展說明,這完全是上將的一廂情願。
美國還將提供偵察衛星的信息。最令印軍將領“感動”的是,除了一批直升機的維修技師將來印度提供現場技術外,還有0名美國人以私人身份來印度幫助培訓,甚至願意上戰場,他們都是阿帕奇的飛行高手。他們的絕技令印軍飛行員贊歎不已。這裡要補充一點,印度在7月初就派遣了大批飛行員去美國培訓這些直升機的操縱技術,還在美國的下購置了培訓設備,聘請了美國的教官,在中央戰區的幾個基地建立了培訓基地。
為了加強印度空軍的力量,美英法聯合提供40架超級美洲虎戰斗轟炸機、70架“海鷂III”,並為印度改裝2條超級美洲虎的生產線。問題是空軍的飛行員損失太多,只好再次調集海軍飛行員,好在印度的中央地區比東北戰區可安全多了,海軍也只好忍痛答應。可是飛行員,包括直升機飛行員在內的缺口實在太大了,這可不是美元能解決的,培養一個飛行員既花錢,還化時間。這也不是人多能起作用的,印度有億人,可以很快召集一支百萬人的拿槍的步兵,但並不能馬上變出大批的飛行員去駕機作戰。美國人提議以俘虜的中國飛行員和其他戰俘去換取被俘的飛行員,印軍參謀也考慮過,可是至今他們手中只有3名中國飛行員和48名其他戰俘了。戰爭初期還被中國的特種兵從戰俘營中救出過23名戰俘呢,現在都被嚴密地藏在印度南方的軍營中。他們卻有74名飛行員和包括多名准將在內的2萬8千名戰俘在中方手中。
會議作出決議,請求政府批准在西段邊境實施決戰,參謀部將根據會議討論的要點,在美軍高級顧問團的協助下,立即制訂名為“阿格拉行動”的戰役計劃。並請求秘密地與中方交換一批戰俘,爭取換回一批飛行員,以解燃眉之急。
索拉雅總理的內閣會議批准了這一決議。印度再次加征稅收,並出動高官去海外向各國的印度僑民募捐,以籌措巨額的戰爭經費。美英法給予20億美元貸款,而且俄國為了保住印度的武器市場,也答應印度武器銷售款的30%可以延期付款。波諾馬廖夫總統為此與王剛通話作了解釋,王剛並無異議,但認為俄國對中國也應一視同仁。波諾馬廖夫一口答應,一來他不能得罪中國這個超級大客戶兼戰略伙伴,再說俄國當然願意多賣武器給中國,中國也不可能賴帳不還的。
由於時間緊迫,在參謀部制訂作戰計劃的同時,大批印軍飛行員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還有不少人被送到美英法三國去培訓。還有大批俄國的戰機和導彈也陸續運抵印度。印度軍方一下子又信心大增,似乎勝利在望了。
莫斯科遠郊導彈制造廠8月9日2320
在廠部的一個豪華的會議室中,中印雙方疲憊不堪的談判組人員相互遞交了簽字後的文本,終於完成了連續3天的艱苦談判。不過他們應該慶幸,比起以後83天的停火談判和30多年的和平談判,這實在可算是“超音速”的了。雙方簽署的協議名稱是“中印邊界沖突被扣押人員第一批交換協議”,內容主要是印方交還3名飛行員,45名其他人員;中方則交還74名飛行員和50名其他人員。雙方可探視剩余的被扣押人員。協議立即執行。
事情源於8月5日,印度政府秘密派員請俄國政府出面聯系中國政府,商討部分遣返戰俘的事宜。他們很怕事情暴露,萬一不成功將會遭受媒體攻擊,因此不能在新德裡或北京找中方協商。挑選俄國也是經過討論的,一來俄國與中印雙方關系良好,二來兩國都有很多人員在莫斯科采購武器,在那裡會談容易保密。波諾馬廖夫十分高興能在中印雙方之間斡旋,那是提高俄國地位的捷徑。他知道美國人在大力拉攏印度,想把俄國從印度擠出去。於是親自出馬布置,讓這家導彈制造廠作好准備,由國家安全局負責安全保密工作,並嚴令他們不得竊取會議情況,以免干擾會議。於是親自打熱線電話給王剛主席,通報了印度政府的意向。王剛思索片刻,表示他個人同意商討此事,將會盡快把中方的答復告訴總統,並感謝總統的斡旋。
我國高層對戰俘的態度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在各種特殊情況下,戰斗人員停止無效的抵抗應該被允許。尤其在我軍首戰俘虜了大批印軍高級軍官後,我們的飛行員和深入敵後的指戰員都得到許可,“在無法進行有效抵抗的情況下,可以放棄抵抗。”不過我軍極為注意跳傘飛行員的營救,特種兵們更是神通廣大,所以印軍極少俘獲我軍作戰人員。當邊界沖突進行一段時間後,我大使館的官員就以人道主義的理由要求會見我軍的被扣押人員,並提出對等地同意安排印方代表會見他們的被扣押人員。迫於媒體的壓力,印度接受了要求,雙方達成了協議,外交代表可以定期探訪,並通過紅十字會傳遞家屬的信件和物品。我軍的大多數戰俘都是傷員,我外交代表政府向他們表示慰問,請他們養好身體,並一再要求印方改善他們的醫療和生活條件。印度受到英國的影響很深,對戰俘都能人道主義對待,而且他們有大批戰俘在中方的戰俘營中,如果虐待對方戰俘,將被視為對自己戰俘的不負責任。
8月7日總參派遣了一個3人的談判組,按照俄國的安排在這家導彈廠秘密會見了印軍的談判組。俄國的這一安排確實絕,他們夾雜在蜂擁到俄國各個武器制造廠的中印采購團中,根本沒有媒體會發現此事。俄方代表引見了雙方的談判組後即退出了會場,雙方交換和驗證了各自總參謀長(印軍是陸軍參謀長)簽署的授權證書,接下來印軍談判組長費羅斯上校的要求可把我軍代表李平思上校嚇了一跳,他要求“為了人道主義的目的,請求中方能同意,進行連續的談判,直到談判取得成功。”
“貴方有什麼提議呢?”
“我方提議以全部的貴方被俘飛行員,交換我方的一半的飛行員,以此作為第一批交換戰俘。因為他們是最早被俘的人員,應該讓他們盡早回家。”
印度人可真精,想一下子弄回去2百多個飛行員。中國一向以精於談判著稱於世,哪裡會上這個當。
“我認為貴軍的提議有三點不妥,首先中印兩國並未宣戰,只是發生了邊境沖突,因此談不上‘戰俘’,應該稱為‘被扣押人員’。其次,不能只交換空軍人員,那樣會影響陸軍的士氣。其三,按貴軍的提案,我軍將交出373名貴軍飛行員,而交換3名我軍飛行員,那是對貴軍飛行員的侮辱,難道0名貴軍飛行員只能等於我軍的名飛行員嗎?我方認為應當在對的基礎上交換首批被扣押人員,並且必須有陸軍的人員。”
一下子在氣勢上就壓倒了對方。由於雙方都有先進的保密通訊工具,在俄國提供的各自的工作室中可以與總部保持不間斷的聯系。雙方展開了艱苦的談判。王剛親自指令,要利用這次機會把人員盡量多地換回來。雙方的談判當然極為艱苦,印度死活也不肯全部交出我軍被扣人員,最後我方爭取到只留3人。我方也作了讓步,基本上以2的比例遣返印軍飛行員。
執行時我軍把傷病人員全部要了回來,留下了3名已恢復健康的特種兵,派去探望的同志實事求是地對他們作了說明,讓他們保重身體。既然能以手中的戰俘換人,我軍也就停止了冒險的營救活動。
這批同志一回來就受到戰區首長接見,對他們表示了慰問,其中一位是擊落了5架印機的中隊長梁德龍大尉,立即被授予“空中英雄”稱號,那就是享受少將級待遇啊。還有好幾個被報請立功受獎的。請戰區醫院為他們檢查了身體,通過了體檢的都群情激昂立即要求重返前線作戰。
反觀印軍回去的74名飛行員,倒有2名沒能通過心理測試,還有人也是因為在戰俘營中不斷得到印軍潰敗的消息,心理受到打擊,情緒消極後長期不做體能鍛煉,體檢不合格而未能重新上天。印軍實際上並未占便宜。
昌迪加爾北部戰區司令部8月日
拉格諾中將原來是考拉爾德的副手,出任北部戰區司令官能獨當一面自然非常高興。他的作戰風格與考拉爾德十分相似,但在勇猛頑強之余又十分謹慎。在“門閂”戰役中他忠實地履行配角的角色,對楚舒克和斗拴特別裡奧地的攻擊十分有節制,陸航兵團的運用也很小心,他本來就是陸航部隊出身的,所以遭受的損失不大。`他為人很圓滑,在向普拉沙德中將移交西部戰區時,兩人交上了朋友。從普拉沙德處,他詳細了解了東北戰區與中國人交手的許多細節,他尤為關心神奇的中央突擊師和中國的陸航兵團的作戰風格。他的謙虛和友善的態度獲得了普拉沙德的好感,詳細介紹了各次戰役的細節,還談了不少個人體會,最大的感受是中國軍人的智慧,“他們是用腦袋來作戰的,他們極善於在局部地區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在兵力薄弱部分的部隊又能堅決頂住你的猛烈打擊,這是很難做到的事,不幸的是他們常常做得很好。”拉格諾通過這些交談受益非淺。
普拉沙德還向他推薦了姆吉拉上校,經過面談,拉格諾中將很欣賞姆吉拉的觀點,也了解了他的作戰經歷,知道他是一位善於用腦的勇猛軍官,後來把他調入了北部戰區,出任第快速旅的參謀長。
8月2日他得到總參謀部的指令,由北部戰區司令部為主來組織實施“阿格拉”戰役時,既高興又緊張。他心中有數,這恐怕是印度最後一次大反擊的機會了。戰區參謀部的人員當然非常興奮,誰不願意當主角呢。他們立即在美軍高級參謀團的協助下著手制訂實施步驟,總部只給他們2周時間來策劃。北部戰區與東北戰區有很大的差別,從有利條件來看,戰區與中央連成一體,人員和裝備的調度沒有阻隔,尤其是空軍,中央戰區和西部、東部戰區都可以直接。不利之處在於,整個作戰地域都在崎嶇的高原,主戰坦克的優勢無法發揮。當然參謀部認為相比之下印度的有利點還是要比中國方面的多得多,主要是後勤方面他們擁有比較良好的公路運輸系統,中方的運輸線更差;在距前線350公裡內的空軍基地和直升機基地也比中國多得多。自然,得到的一大批西方供應的直升機和戰機也使他們信心大增,美國確實有了不起的力量,從印巴停火後,他們就開始大規模的援助印度,幫助培訓印軍的直升機飛行員和各類飛機的飛行員,最近更是瘋狂地動用空運和海運力量向印軍運送巨量的直升機。印軍的士氣一下子被鼓起來了,他們認為中國不可能從俄國買到這麼多的直升機。
在計算機上真正展開圖上作業時,印美兩家的參謀們就感到難度了。原來長期培訓裝備起來的2個整編山地師,在作戰初期就被干掉了個半。貼近邊界的二個珍貴的基地楚舒克和斗拴特別裡奧地又落入了敵方手中。而且要在短期內轉向印度軍方並不熟悉的西方的武器系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在美國援助團的協助下參謀部制訂了“阿格拉”戰役的實施計劃。今天的司令部會議就是要確認這一計劃後上報總參謀部。他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方案確定戰役的第一階段是以3天的時間收復楚舒克和斗拴特別裡奧地二大基地及周邊地區,方案強調控制推進的節奏;再以2天的時間攻占班公湖地區的大部份戰略要地,然後以2天時間集結兵力和作戰物資。這就便於組織嚴密的防御力量。
第二階段,以4天時間攻占整個阿克賽欽地區,然後調集強大的空運和陸路運輸力量,以3天時間構建防御陣地、預警雷達和攻擊基地。
第三階段,利用阿克賽欽的基地,用持續高強度的空中打擊和突擊隊的南下出擊,摧毀藏南地區的公路系統,奪取巴裡加斯、扎達等地,為東北戰區的下一步大反擊創造條件。以斗拴特別裡奧地為基地摧毀新藏公路和中巴公路切斷中方在西線的陸路運輸線。
在此基礎上,雨季末期在東北戰區展開的全面反擊將穩操勝券。
中印邊境西段雖然地域寬廣,但整體的高度很高,能作戰的地域很少,大兵團的展開就更困難了。印度在非法占領地區的移民不多,可見其後勤也有相當的難度。只是在班公湖地區有些平坦些的台地,其北部位於新疆的阿克賽欽地區也較平坦,可是四周的交通卻極為不便,由印度平原進入阿克賽欽進行開發或部署攻擊基地相對要容易些,由我國的經濟中心從陸路進入開發卻難度很大,近年來我軍擁有了強大的電動運輸機組成的空運力量,並大幅度降低了運輸費用,才展開了規模較大的開發。美、印的偵察衛星發現了這一點,這是印軍急於奪取阿克賽欽的原因。
出動的兵力主力是新組建的第陸航集團軍,它由全新的第、第2、第3快速旅組成。第旅的陸航團以對地攻擊為主,50架阿帕奇與50架OH-58D“基沃瓦勇士”、00架虎式配對,利用後二型直升機優良的探測儀搜索目標,然後向阿帕奇指示目標,實施組合攻擊。第2旅的以直升機空戰為主,美國人對俄國的雙機編組的戰術很欣賞,所以該旅的“低空制空戰團”由00架OH-58D與00架超級山貓配對組成,由OH-58D以先進的探測系統獲取周圍的敵情,或接收預警指揮機的指令和敵情,通過數據鏈把圖象直接顯示在“超級山貓”的顯示器上,並輸入到它的火控系統中,山貓的飛行員只要選定目標就可以發射空空導彈或發射機炮攻擊對方的直升機。超級山貓和基沃瓦勇士都是以速度和機動性著稱於世的,應能壓倒對方。第3旅以掩護垂直空降和戰場營救任務為主,以50架OH-58為指揮機,每架率領2-3架阿帕奇、虎式、山貓作為一個小組,既可作為直升機突擊隊的火力小組,也可以再組合架米-7作為營救分隊。三個旅既有分工,又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集團軍總共擁有400架改進型阿帕奇、400架虎式和“山貓”輕型武裝直升機、200架OH-58D基沃瓦勇士武裝偵察直升機和00多架大中型運輸直升機和戰勤直升機。這00多架直升機中,只有25架米-2、40架米-7和一些卡-0是俄制的,其余均為西方的。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陸航集團軍,印度總參謀部引以為豪的是,在世界之巔將展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直升機大戰,當然將以印度的勝利告終。為了維護和協調這支龐大的低空打擊力量,有40名美國技師和0名教官進行現場。每個快速旅都有5個營的機械化部隊,除了原有的BMD傘兵戰車外,還引進了大批的新型法制AMX-0RII“沙漠之獅”輪式戰車和“潘哈德”火力突擊車,鑒於中國的微型步兵戰車“電甲蟲”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印度也引進了大批的最新型的德制“鼬鼠II”微型戰車,它們都可在高原的地面上推進,也可搭載直升機垂直輸運,在阿克賽欽和班公湖一帶的高原台地上應能發揮作用。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支美制M79式榴彈發射器(注),增強了突擊火力。
另一支主力就是剛恢復建制的第5整編山地師,他們加強了防空力量,不僅在各團配置了防空導彈系統,還在每個連有一個防空班--清一式配備“毒刺”導彈。看來他們吃夠了我軍陸航兵團的苦頭。還有第快速旅、第35、第3裝甲步兵師和第73輕步兵師。他們是攻擊的主力。另有27、37二個後備師擔負守備和戰俘處理等戰勤事務。
空軍方面,印度人租借了2架E-77預警指揮機和4架E-3;0架改裝的OA-0,裝備了最新型的雙模毫米波D(脈沖多普勒)雷達用來對付隱形小戰機的,從空中保護各個出擊基地,戰後將歸還美國。印度貸款得到了架EA-電子戰機,20架改進型“美洲虎”,70架“海鷂III”。總共調集了84架蘇-27、蘇-35、改進型米格-2、米格-29和0架LA作為制空戰機;40架蘇-30、40架美洲虎和70架“海鷂III”既可對地攻擊,也可參加空戰。這些戰機以二個波次輪番出擊,不僅足以確保戰區的制空權,那些攻擊機可以使用“視距外制導炸彈”等武器摧毀對方的基地和防空設施。由於東北戰區同時采取助攻的戰役,將迫使對方分散空軍的力量。這次還可以充分測試美國提供的特種OA-0(“雷電引導機”它裝備了雙模毫米波D雷達能有效地探測這類隱形目標,包括無人偵察機),從空中探測中國的隱形小戰機的能力,它將向LA戰機指示目標。空軍還得到了48架-30J,加上原來的架伊爾-7,可用於大規模空運。
美國的電腦網絡專家指導印軍專家在軍用網絡的重要節點設立了一系列的“防火牆”系統,美國還提供了大批的新型電腦供印軍改進原來的系統。民用網絡與軍用網絡的4個通道,24小時處於值班人員的監視下。還重施故技編制了一個虛擬的名為“重返英帕爾”的作戰計劃,目標是收復利多、薩地亞和馬庫姆三角地區。
為掩護“阿格拉”行動,中印邊境全線的印軍不斷地向我軍防線發起小規模短距離的突擊。在東北戰區加強對利多-密支那公路的空襲和特種部隊的偷襲;在西線則不斷發起空襲和武裝直升機的突擊攻擊我軍的公路和前沿基地。這樣既可以消耗我軍的軍力,還通過實戰可以快速地掌握新的裝備。
印度的輿論則不斷貶低上次反擊戰役失敗的意義,強調印度是大國,將以持續不斷的頑強戰斗來“趕走侵略軍”,並呼吁國民全力軍方的反擊。
印度急於在雨季結束前取得一次大捷,以扭轉連戰連敗的局面,並且一改以往強調兵員優勢取勝的思想,試圖在西方強國的下,以高技術兵種來壓倒中國,據西方的軍事專家的研究,高技術兵種是美國和北約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而美國等西方國家這次是下了大本錢的,決心剎住中國連勝的勢頭。他們深知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這兩個對手太弱,根本不足以證明他們的高技術兵器的真實能力,他們的戰略理論也沒有經受考驗,因此急於借助這個機會對此進行驗證。當然,美軍的高層也知道他們並沒有把精華交給印軍,F-22戰機和科曼奇隱形直升機都沒有拿出來,從內心來說他們也不認為阿帕奇比電動“短吻鱷”強,超級美洲虎比蘇-27厲害,可是他們絕對相信中國人不可能在數量上接近這支世界上最大的陸航集團軍。美國人居然想以數量來壓倒對手,這可是在二戰後的第一次,這是否一個象征呢?這將由後世的軍史專家來論證了。
美軍秘密組織了一個考察團,要求印度政府同意讓他們去前線實地考察這次戰役的全過程。既然美國人出了那麼多錢,印度也只好同意了。印度軍方雖然無法反對,但達維爾多給拉格諾下了指令,讓他借口安全問題,盡量不讓美國人接近關鍵部門,並從國防部的公關部門借調了一批公關高手,其中當然不乏印度美女,全程陪同美軍考察團,主要任務當然是同美國人“泡蘑菇”。反過來美軍在印軍網絡上有“後門”也不怕印度人封鎖消息。“阿格拉”戰役還沒有同中國人開戰,美印雙方倒先干上了。印度在提防美軍把情報提供給自己的死對頭-巴基斯坦,美國當然也要防止印度把美國提供的裝備去對付巴基斯坦,那樣既得罪阿拉伯產油國,又會破壞南亞的力量平衡。
不管怎樣,隨著D日--8月29日的臨近,印軍這架戰車在美國人的推動下全速向前飛馳。
注M79式榴彈發射器,是一種新型面殺傷武器,也是第一種以發射旋轉穩定榴彈聞名於世的制式武器。它配備有多種彈藥,其中高爆殺傷彈提供了400m內的殺傷壓制火力;榴霰彈為叢林作戰提供了近距離突擊和快速反應能力;殺傷破甲兩用彈提供了對付輕型裝甲車輛和簡易土木工事的能力;而信號和發煙等特種彈藥提供了直接有效的特種保障能力。它增強了步兵分隊的火力和獨立作戰能力。重量(不含彈千克,長73mm。發射40×4mmSR系列榴彈,初速7m/s,戰斗射速至8發/分,有效射程350m,最大射程400m。
北京西山戰略指揮中心8月7日
王剛和軍方高層並未被東線大捷的勝利沖昏頭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全力印度的態度十分明顯,大批美英等國的武器源源運抵印度。這場沖突又到了一個緊要的轉折關頭。今天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將決定下一步的對策,除了總部的官員外,從前線把前指的年副總理、曾友君司令員、前線各集團軍司令員和即將投入西段邊界作戰的第、第54集團軍的司令員,還有郝志剛少將(建立了殊勳的中央突擊師已擴充了第二陸航兵團裝備了相當數量的殲-7系列戰機,並大大充實了特種兵團和電子戰團,其實力不下於一個集團軍)、4位空軍師長都接來參加會議,他們是分乘3架專機抵京的,一下飛機即被送入指揮中心參加會議,可見中央軍委對這次會議的重視程度。
首先由總參情報局局長林雙清少將報告敵情美國聯合英、法向印度提供了大筆軍援,現在大批新型武器正源源不斷地運到印度,這些國家的訓練基地幾乎住滿了印度的學員。報告列舉了各型直升機、戰機等重型裝備的型號和數量,並介紹了印軍制訂的“阿格拉”行動計劃的詳情。
不少前線將領大為驚訝,總參怎麼會得到印軍剛制訂的作戰計劃的細節的呢?這次可不全是前線特種兵和電子戰團的功勞,其關鍵部分都是從美國“繞道”搞來的。美國人如此“慷慨”地向印度提供軍援、武器以及大批先進的電腦系統,包含了控制印度的險惡用心。大批美國專家“幫助”印軍加強軍用網絡的處理能力和安全保密能力。那些參與其中,並負責監視的印度專家,雖然號稱“國際一流”,可是一涉及龐大的電腦和網絡系統的核心部分全都成了“睜眼瞎”,他們給軍方的結論是“極大”地加強了網絡的安全,並大大地增強了處理能力。實際上美國人搞了很大的鬼,在系統的核心處留下了好幾個極為隱秘的“後門”,於是中央情報局可以從中源源不斷地獲取印軍的情報。
那麼這些情報又是怎麼轉到我軍手中的呢?早在本世紀初,我軍就派遣了大批電子戰勇士以博士生、碩士生的名義去美國等西方國家就讀,後來大多數人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並留下打工了。他們不但從網絡中獲取大量的情報資料,而且在電腦、網絡界廣交朋友,大家都知道那裡是年青人的天下,美國的年青人相對來說是難以“嚴密約束”的。在長期的交往中,我軍網絡戰士已經十分熟悉了他們這些朋友的風格,並嚴密跟蹤他們的行蹤。在網絡的世界裡距離是不成問題的,美軍招募的不少“密室勇士”都在我軍的監視下。為了理解下面的故事,這裡要簡略地介紹一個概念“公眾信息庫”。
到了200年時,大多數專業人員已經不把個人資料保存在自己的電腦中了,幾乎每個人都吃過電腦病毒的苦頭,辛苦積累的資料被洗劫一空。於是一些電腦公司用超級計算機建立了公眾信息庫,個人可以安全地把個人資料存入其中,因為有專業人員管理,絕對不受電腦病毒的侵害,而且美國已經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用自己的手提電腦隨處都可以從公眾信息庫獲取自己的資料或存入資料。這個產業能存在的一個條件就是有了一個極為方便,又極為嚴密的密碼系統。然而再嚴密的安全措施也有漏洞,我軍的網絡戰士基本上掌握了他們這些朋友的入庫口令。那些參與印軍網絡改造的美國專家,其後不但把竊取的印軍情報交給中央情報局,不少人還在公眾信息庫自己的空間存入了副本。於是印軍的情報就源源不絕地送到總參情報局。
面對印軍的瘋狂擴張軍力,總部官員感到了沉重的壓力。不同於東段邊境,在那裡兩軍的戰場已經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帶,而西部戰線,盡管我軍已經全部收復了失地,並攻占了斗拴特別裡奧地和楚舒勒兩大重鎮,可是整個戰區仍在3000-4000米的高原,5軍和57軍有20-30%的官兵有嚴重的高原反應,影響了戰斗力,第5空降軍、中央突擊師和二個獨立師的官兵雖然沒有這個問題,但是連續高強度的作戰,精神和體力的消耗也相當大。
更大的問題是印軍在戰役前,由於美英法的全力可以集結000架以上的各型先進直升機,我軍對美國的“阿帕奇”和“基沃瓦勇士”又很不熟悉。我軍盡了很大的努力擴大生產,加速引進,可是長期激戰的消耗是很大的,現在重型武裝直升機Z-2、Z-3總共只有40架,輕型的Z-0也只有200架,作為戰斗直升機的Z-也只有40架,武裝偵察型的Z-5(卡-0)50架,Z-9雖然改裝了20架,但只能作為裝甲運輸用,Z-9也有230架可以作為戰勤直升機用。Z-4已有54架。這些絕大多數是性能優良的電動直升機,可是不可能都投入西線。我們以一個剛起步的直升機生產系統要挑戰幾乎是整個西方的直升機工業,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困難還在於,全部處於3-4千米高原上的直升機基地,最大限度只能集結500架直升機,與印軍相比差距相當大。在很多時候質量並不能代替數量。
曾司令員的報告似乎令總部官員感到欣慰,根據總參指令,替換5、57軍的第2集團軍和54集團軍的先遣部隊已經到達前沿,他們部隊已嚴格進行篩選,2%有嚴重高原反應的的官兵留了下來,以5、57集團軍中身體條件好,實戰經驗豐富的官兵補充上去,而且他們的陸航兵團全部留下。這樣既增強了第2、54軍的戰斗力,而且有利於陣地的交接。曾司令員感歎道,第2、54軍的官兵誰也不願留下,都要上前線殺敵立功,而5、57軍的又誰都要留下繼續殺敵立功,部隊的士氣真是高啊。東線的獨5師和獨師,也已調往西線。這些天,西線的戰斗日趨激烈,空軍和直升機的大戰幾乎是連續不斷,由於我軍采用內線作戰,戰機的性能也高於對方,所以勝率很高。地面上也是如此,我軍采取守勢,發起攻擊的印軍突擊分隊也是損失慘重。在東線陸戰2師的參戰部隊已經回去,陸戰師的參戰部隊已經到達東線。其余部隊也已開始換防,全線的部隊都士氣高漲,有決心打好下一仗。
曾司令員還匯報了部隊的部署和後勤補給的情況,重點當然是西線。已經進入高峰期的雨季確實造成了後勤補給的困難,雖然經過前些年的改建,目前又部署了強大的搶修隊伍,新藏公路的運輸能力只能維持四分之一左右。好在有繳獲的印軍物資可資利用,我軍的空運能力又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目前我軍的陣地都處於原來印軍的陣地,那裡的公路條件相當好,有此三項,我軍後勤完全可以作戰的需求。
接下來是總參作戰部的參謀報告他們制訂的反擊印軍“阿格拉”行動的“藏羚羊”作戰計劃,匯報人就是當年“戰略突擊力量在未來戰爭中的運用”的作者冷平治上校,作戰要點是--在印軍發動“阿格拉”戰役前加大打擊力度,並在充分准備的前提下,發動若干次突擊行動破壞印軍的前進基地,以迫使他們把直升機和戰機後置。
--一旦印軍發起攻擊,我軍采取內線作戰的方式,在自己的陣地一側利用地面雷達指揮系統和防空陣地消耗印軍的戰機和直升機。可以後撤一段距離,不但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而且是以空間換取機會。
--一旦印軍進入我軍設置的陷阱,我軍一定要在局部以優勢兵力逐個殲滅陷阱內的印軍,要打殲滅戰。
--在總體劣勢的前提下,我軍一定要發揮特種兵和電子戰團的突出作用。
在座的大多數將領都覺得難以置信,在印軍的陸航集團軍存在壓倒性的優勢,我軍又不具備戰區制空權的情況下,如何能達成第二第三點。
冷上校在電腦上演示了方案的圖上作業,其中裝備上的關鍵是從5月中旬就開始緊急啟動“騰雲”計劃。當時,冷上校預見到中印邊界戰爭的關鍵是低空制空權和垂直輸運力量,可是我軍無論是引進卡-50系列,米-2、卡-0的成品還是自己組建的生產線都不可能滿足戰時對直升機的數量上的需求。經調研提出了“騰雲”行動計劃,他把目光盯上了俄制的米-8直升機,這是一款舉世聞名的中型直升機,最大起飛總重2噸,載貨或載彈量4噸。從9年試飛後,連同各改進型竟然總共生產了0000架之多。據俄國專家的估計在俄國和各獨聯體國家目前還存有2000架可用的,另有500多架是發動機有問題停用的。米-8及其改進型米-7和米-7,我軍都引進過。在金龍電池發明後,已經在俄國專家的幫助下,改進了它們的電器系統,並換裝了電動機驅動的旋翼,有趣的是它們的主電動機與我軍仿制法國超級大黃蜂的Z-8采用同類的2500千瓦的電機,只是設定的轉速范圍不同,尾翼單獨用一台小電機驅動。經過改裝航程可延長到2200公裡,載貨量提高到4500公斤。
方案是在昌河建立米-7改裝廠,從前蘇聯各國進口500-2500架米-8或米-8改進型,然後與俄國的廠商合作,機身按米-7的標准以及使用金龍電池的方案改裝電器系統,並拆除發動機。然後把機身和旋翼運到昌河的改裝廠安裝電動機,再裝上旋翼,機內再安裝國產的GS定位儀、半導體空調系統,新型熱成象儀、火控系統(武裝攻擊型的)稍作調試即可投入使用。估計進口500架米-8的費用大約30-0億人民幣,改裝費用大約0億人民幣,這樣用00多億人民幣,陸航兵團就可以增加500架通用突擊直升機。
5月底中央軍委就批准了方案,並指令突擊實施。總後勤部和總裝備部動員了大批的專家和采購人員,奔赴俄國和獨聯體各國。這些國家的軍方真是喜從天降,米裡直升機集團更是喜出望外,由於發動機損害不成問題,竟然搜羅了2700架各種狀況的米-8,各國軍方得到90多億元人民幣(那可是硬通貨!),米裡公司則得到了37億元的改裝費。而且昌河公司是搜羅到一批就委托米裡公司改裝,都是現款交易,軍方和廠方積極性都很高,俄國軍方還額外得到一筆運輸費,改裝好的機身和旋翼都是租用大型運輸機直送昌河裝配廠的。這麼大量的直升機交易當然是不可能保密的,妙在居然沒有引起國際上的轟動,誰都不重視這件事,包括印度軍方。美國人還諷刺說中國人想直升機想瘋了,居然耗巨資購買20-30年前的“古董”來裝備部隊。雖然到8月初只有00架運輸型、50架武裝攻擊型陸續飛抵青藏高原,僅這些直升機一次就可以搭載3800名全副武裝的戰士,800枚火箭彈和200枚反坦克導彈,再加5米機槍的火力。而且經過2個多月的運作,已經從昌河的2條生產線每天可以“吐出”4-5架2噸級的中型電動直升機!這是多驚人的生產力啊,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傑作。
在座的將領精神大為振奮。當然對這個涉及前方將士生命和戰役成敗的作戰方案,大家都提出了很多的質疑,尤其是前方將領補充了許多可操作的部分。
正在討論到高潮時,一位參謀神情嚴肅地進來,對王剛和劉部長低聲耳語了幾句,會場頓時寂靜無聲。只聽到劉部長激動地說道“美國兵也上戰場啦?”
“讓參戰的那位中隊長直接向曾司令員報告。”王剛下令道。
參謀去連接通訊時,王剛對大家說道“54軍的陸航兵團三中隊在直升機空戰中擊落了架‘阿帕奇’,並從中俘虜了2名美國人。”
引起了與會者的震驚,難道美軍直接參戰了嗎?等了一會兒,會議廳的大屏幕出現了一位少校的精悍的面容。
三中隊隊長吳志強少校充滿自豪地報告道“報告首長,從8月初以來,我軍的陸航兵團與印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抗。印軍以‘阿帕奇’與‘基沃瓦人’配對攻擊我地面目標,如防空導彈陣地、炮兵陣地和指揮所等,而‘山貓’和印制的ALH武裝直升機配對則與我直升機作戰。由於我軍采取守勢,作戰在我軍控制的地域進行,我們有地面雷達和防空力量的,直升機大戰中總是能獲得大比分的勝利。可是最近卻有好幾架阿帕奇專門單獨與我直升機格斗,他們都是些技藝高超的飛行好手,多次擊落、擊傷我武裝直升機。好在戰斗都在我方地域進行,損失還不大。其中一架編號為04的阿帕奇已擊落、擊傷我Z-各架。
“師領導指示我們一定要打下他們的囂張氣焰,今天我們中隊終於設計把‘04’引入了我們的伏擊圈,以架Z-負傷為代價把它擊落了。它肯定發出了求救信號,隨後引來了大批的戰機和營救直升機。在空軍的配合下我們趕走了這支營救隊。這架阿帕奇是發動機被打壞後迫降的,我們的突擊隊將其包圍後,竟鑽出了2個美國人,他們穿的是普通飛行服,沒有印軍或美軍的標記。他們自稱是志願人員。現已把他們送到了楚舒勒基地,已出動米-2去吊運那架損壞的阿帕奇。”
王剛十分重視此事,指示前指和中央突擊師在保護好這2個美國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這個機會,打亂印軍的部署。
王剛最後作了總結“從匯總的情報來看,一場中印之間的邊界沖突已經演變為中國抗擊西方帝國主義代理人的戰爭,俄國也迫於商業競爭的壓力向印度提供了武器采購貸款,大批先進武器再次將印軍裝備起來,前線的我軍面臨著沉重的壓力。但是美國對印度表面上的‘慷慨’掩蓋不了其自私的本質。‘阿帕奇’在海灣戰爭時,在地勢平坦的沙漠地帶發揮了效用,但在科索沃戰爭中就未起作用,美軍現在已經開始淘汰了。OH-58D也是美軍正在淘汰的機型,他們並沒有把‘科曼奇’給印度。所謂幫助印度加強網絡安全,大家都看到了,純粹是設置了一個陷井。美國人完全是拿中印邊界沖突這個戰場作試驗場。美國人的介入給我們的作戰帶來了困難,好在我們在前階段的作戰中得到了實戰的鍛煉的機會。
“我軍在東線取得的勝利給印軍的震動很大,但面子上還下不來,在美國人的大力煽動下還想奮力一搏。印度人應該認識到這是他們在雨季結束前最後一次大反擊的機會了。有了‘海鷂’、‘虎式’直升機和‘勒克萊爾’坦克的教訓,印度肯定加強了防范措施。希望你們能最終撕下他們的面子。從部隊來講希望有更多的實戰鍛煉的機會,但作為邊界沖突還是要適可而止,及早了結。中央希望你們能‘一戰定天下’。美國人的參與又怎麼啦,我們打好了,就是雙重威懾。
“你們要求的240架直升機、40架隱形殲-7完全能滿足。你們的勝利喜訊真是鼓舞人心啊,劉部長去‘成飛’和‘西飛’給予嘉獎,作了鼓動。全廠都沸騰起來了。後方的是有保證的。
“現場的軍事指揮你們有臨機處置權。我只提一點看法。中央突擊師要很好地隱蔽企圖,印度人可是很注視你們的,要尋找機會給他們來一下狠的,打亂他們的部署,也打掉西線印軍的銳氣。
“5軍、57軍、第2陸戰師、38軍、23軍、4、47、48軍等部隊的撤離,和進駐西線的54軍、第2軍;進駐東線的第軍、3軍、第陸戰師的進駐一定要銜接好,不能有薄弱的時刻。”(3軍、4軍仍留在東線作戰)
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了迎戰的方略既硬又巧更狠。參謀部人員在總部專家的下根據會議確定的方略策劃應對“阿格拉”的“藏羚羊”作戰計劃。
我軍加緊厲兵秣馬,展開了繁忙的備戰工作。回防的幾支部隊留下了全部的重裝備和彈藥物資,也都都留下了精干的參謀人員向新來的部隊進行較長時間的交接工作。還動員了一批符合復員和轉業官兵就地安置,政府撥付了優厚的安置費,等於留下了一支強大的後備役力量。
新投入的部隊士氣高昂,極欲大顯身手立功受獎。其中的54軍、第軍都是我軍的A類部隊--快速反應集團軍,是解放軍的“王牌軍”。尤其是第五十四集團軍,更是我軍的戰備總預備隊,也是全軍唯一一支整編制集團軍,配備有陸軍航空師、坦克師、機械化師、摩托化步兵師、炮兵師、山地師、防空旅和特種部隊,裝備和訓練均達世界一流水平。他們將接受實戰的考驗。
中印二支大軍將再次在高山之巔迎頭相撞。
“美國武士”8月7日520
經心理專家的審訊和觀察,這位前美軍中校查裡斯是一個狂熱迷戀阿帕奇的人,他看不起‘科曼奇’,認為隱形技術損傷了武裝直升機‘強悍’的性能。他的飛行技藝十分高超,在當年的海灣戰爭中立了大功。後來改任教員。對美國防部決定淘汰阿帕奇十分不滿,所以聽說印度引進改進的‘長弓阿帕奇’就立即應征來當教官,還動員了好幾個阿帕奇迷一起來印度。當了一個月的教官還不過癮,又親自來前線參戰尋求刺激。他的助手考斯曼一直追隨他,也是個鐵桿阿帕奇迷。
曾司令員和郝志剛以及參謀人員詳細討論後,一致認為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給西線印軍一次重擊。具體行動由中央突擊師策劃,各西線參戰部隊全力配合。
郝志剛與師參謀人員商討後擬定了一個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的主角之一就是這位前中校查裡斯。郝志剛派了董啟星中校這位直升機高手,帶了一位助手去與查裡斯商討“決斗”的事。
“我是中了你們的計,遭到圍攻才失敗的。老實說你們中國沒有一個人能駕機勝過我。”一見面,這位查裡斯中校火氣還很大。
董中校以流利的英語駁斥他“中校閣下,用計也是一個指揮官的責任,您不能指責那位善於用計的指揮官。”查裡斯的火氣一下子被壓下去了。
“阿帕奇並不如您想象的那麼優秀,我軍的電動直升機是新一代的直升機,阿帕奇肯定不是對手。”看出查裡斯不服氣的神色。董中校轉變了話題“我們先去看一下那架阿帕奇吧。”
到了直升機停機坪見到了那架阿帕奇,查裡斯的神情就完全變了,征得董中校的許可立即招呼了考斯曼一起登上直升機,取出隨機的工具和設備就全神貫注地開始檢查。我們的2位機械師緊跟著他們也當起了查裡斯的助手。董中校很欣賞他的專業精神和熟練的技術。忙了一陣,又在我軍機械師的陪同下仔細查看了我們從戰場收集來的被擊落的阿帕奇的各種部件。他告訴董中校,用這些零件可以修好一台發動機,雖然能飛行但是無法用來作戰。
“我們可以從印度人那裡搞架阿帕奇來供你用。我將與你進行一對一的決斗。如果你能取勝,我們馬上放你們二位回去。否則你也不用在這裡說大話了。”董中校以堅定的語氣向他發出了挑戰。
“你能作得了主嗎?”查裡斯不相信地問道。
“我作不了主,但我的頭頭郝志剛少將作得了主。”
“我想見一下這位大名鼎鼎的少將,可以嗎?”
“你好,查裡斯先生。”郝志剛有力的大手緊握著查裡斯的手,連同流利的英語給這個美國人一種親切感。
“郝少將,您比電視畫面上親切多了。”查裡斯也是個直爽的人。
“聽說你是一位阿帕奇的高手,還教出了很多出色的學生。不過電動直升機確實是超越了一代的直升機,一對一對你是不公平的。”
“我對阿帕奇有信心,我是有機會的。”查裡斯不以為然。
“我們曾經組織突擊隊從印度人手中奪取了0架‘海鷂’、240架‘虎式’直升機,一定能為你搞來完整的阿帕奇。董中校也將帶你去體驗一下電動直升機的優異性能,你肯定是第一個乘坐我們電動直升機的美國人。這樣的決斗就比較公平了。也請你教教我們的小伙子如何駕駛阿帕奇,讓他們能把阿帕奇飛回來。中美兩國並未交戰,我們可以交朋友嘛。”
查裡斯連連點頭,徹底解除了疑慮。他對中國軍人有了全新的認識,郝、董二人都能用流利的英語同他交談,又能平等待人。接下來的事更讓他感到震驚。董中校請他坐進了一架Z-0的後座射擊員位置,自己坐進了駕駛員座。升空後一邊示范各種特技動作,一邊向他介紹由於電動機直接驅動旋翼,所以電動直升機對操作的響應極快,而且電動機的超負荷能力很強,因此直升機的余裕功率很大,總體上電動直升機的機動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查裡斯是行家,他在直升機操縱一道上浸淫了二十多年,造詣很高。他親身體驗了電動直升機的極低的噪聲、平穩的運行,震動很小。他完全明白這些性能對於武裝直升機的意義。他更是感受了中國軍人的敬業、真誠和自豪。
在他的指導下,我們的技師終於用其他阿帕奇殘骸上的部件修復了一台發動機,讓這架阿帕奇依靠一台發動機飛了起來,還能做不少動作。查裡斯不愧是老教官,不過這次他的學生可都是些尖子飛行員,兩相配合2天後第一批0名學員就結業了,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阿帕奇的駕駛技巧。真把查裡斯驚得目瞪口呆,他甚至懷疑他們是否以前就飛過阿帕奇。他接下來又開始培訓下一批了。
不過最忙碌的還是電子戰團的那批博士們。曾司令員和郝志剛策劃的決不是奪取幾架阿帕奇直升機的事,參謀部根據他們指示編制的“雷神”行動計劃的要點是奇襲印軍的小基地奪取阿帕奇後以取得印軍的最新敵我識別的詢問-應答碼。從總參情報局得到的最新情報顯示,印軍在美國人的幫助下改進了敵我識別系統,他們劃分了戰區采用不同的編碼,而且對不同的武器采用不同的編碼。例如,你得到了印軍的2架直升機,每一架都儲存了直升機、防空導彈、戰機、等不同的詢問-應答碼,可是你只能啟動一架直升機向另一架發送詢問,你可以得到一組直升機的詢問-應答碼,並裝上自己的直升機。可是印軍防空導彈或戰機向直升機發送的卻是另外的詢問碼,這架直升機就沒有識別的能力並且不能回應另一組應答碼。只有熟悉了這套敵我識別器才能取出它內部的全部應答碼。這套系統的思路很簡單,可是識別碼的修改、分配都極為復雜,只有借助高性能計算機才能管理好。否則一架西部戰區的戰機飛到東北戰區非被打下來不可。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推行了分區、分武器品種的敵我識別碼系統。
查裡斯雖然不是電子專家,但是非常熟悉這款直升機的電子設備,也多次幫助安裝新的敵我識別碼。在他的幫助下,我軍的電子戰專家夜以繼日地苦干,3天後初步掌握了它的電子設備,並特別在敵我識別器和火控系統上狠下功夫,終於掌握了從敵我識別器中快速取出全部敵我識別碼的技術。
特種兵團的指戰員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前指參謀部的偵察部門通過大量衛星照片和高空偵察機和無人偵察機的攝影資料的研判,瞄准了在昌迪加爾西邊的一個直升機維修基地,查裡斯和考斯曼也去過那裡。這是個不大的基地,主要實施更換部件的維修,細致的檢修要到孟買和新德裡的檢修基地進行。據查裡斯介紹那裡的印度技師雖然有30-40名,由於培訓時間太短,技術還不熟練,有-7個美國技師在指導。由於那裡遠離前線300多公裡,又比較靠近北部戰區司令部,所以表面上戒備森嚴,實際上比起前線的前進基地和出擊基地防衛還是松的。
帕戈特基地8月22日當地時間220
這個維修基地距昌迪加爾5公裡,座落一個山谷中,規模並不大,有一條飛機跑道,供運輸機運送維修部件。基地西北方和東邊各有一個俄制彈炮合一的防空連。就是因為來了名美國技師,原來一個班的警衛加強到一個連。由於前線直升機空戰不停,這裡就忙碌不堪。昨天夜裡一直忙到2300才換好了2架阿帕奇、架“基沃瓦人”的發動機,架阿帕奇的“長弓”雷達,2架“基沃瓦人”的頂置偵察儀。還有2架阿帕奇的起落架和架“基沃瓦人”的尾翼只好明天再換了。那些飛行員也早就睡著了,只是在維修機庫和指揮塔台那裡各有2個警衛在值勤。塔台上還有2名值班軍官,他們與四周的3個雷達站保持聯系。
此時,中央突擊師的2架殲-7T避開了四周的雷達站,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基地西邊500米處的一個山谷中,這裡有一條不長的平地,而且與基地之間有一個山嘴擋著。個特種兵把小飛機推到邊上稍微隱蔽一下,就轉過山嘴直奔基地,這個小組由崔衛東營長率領,他讓2名戰士去解決維修機庫的哨兵,自己帶3名戰士隱蔽接近塔台,他們一下子就用飛刀干掉了2名警衛,沒有驚動上面的值班軍官。上去後剛把門推開一道縫,就聽到裡面的的人在說“…他們凌晨4點左右到,是2架-30。發現信號你們就不用報告了。”接著就是放下電話的聲音。
那個家伙伸了個懶腰又靠著椅子打瞌睡了。轉瞬間,二個值班軍官就被擊暈後,捆起來扔在了一邊。同來的一位是電子戰專家李同河博士,他與另一名戰士立即奔下塔台,跳上了停機坪上一架阿帕奇,為了不驚動基地的印軍,他們沒有啟動發動機,以金龍電池供電的方式,啟動了這架阿帕奇的電器系統和主控電腦,開始下載全套敵我識別碼的作業,盡管在基地已經練習了多次,仍化了半個多小時才完成任務。並立即進行加密編碼後發送回前指的電腦系統。
與此同時,另一名電子戰專家趕緊拿出裝有“金針”軟件的電腦連上了塔台的網絡端口,開始快速下載印軍網絡系統中的重要信息,首先是調出了這個基地的警衛系統的信息,諸如防空連、雷達站今夜的口令。還有營房的分布等,更絕的是向基地的電腦中裝入了特殊的病毒,今後可以遙控讓它發作一段時間。
崔營長則立即向正在這個基地南方山谷中盤旋的突擊分隊發出信息。原來由2架Z-4和2架Z-0組成分隊搭載了50名特種兵,幾乎與崔連長他們同時出發,但他們是繞道到這個基地的南方,在一個山谷中待命,因為他們要進入基地的話,必然會被基地的警戒雷達發現。他們接到信息後,立即沿山溝鑽進了基地。
塔台的警鈴和警燈同時發聲、發光,一名戰士立即把它們關閉了。連接南部的那個雷達站的電話也響了起來,崔連長因為聽過那位值班軍官的講話,已經摹擬了幾回,拿起電話,裝作睡意朦朧的語調問道“怎麼啦?”
“我們發現有4個目標向基地方向飛來,現在目標又消失了。”
他打了個哈欠說道“他們大概提前到了,我知道了。”實際上是提醒雷達站,那些“目標”可能是來送貨的-30。至於為什麼由2架變成了4架,就不是雷達站管的事情了。
2架Z-4無聲無息地降落在基地靠近營房的地方,50名特種兵一跳下直升機,立即分組撲向預定的目標,他們到位後,崔營長就命令停機坪上的那架阿帕奇啟動發動機。轟鳴的機聲如同發令槍響,所有的戰士一起行動,把被驚醒的印軍警衛連、飛行員和維修人員全部制服。他們把2個飛行員、個美國技師和3個印度技師押送到Z-4上,把警衛連的百多人關押起來。
那些山上的雷達站和遠處的防空連雖然也聽到了直升機的轟鳴,他們也習以為常了,這裡經常半夜有運輸機和直升機進出的。5組特種兵裝扮成印軍,利用基地的吉普車分別奇襲那裡,因為他們有口令,很順利地就制服了那裡的印軍,於是整個帕戈特基地連同它的防衛系統都落入了我軍手中。此時李博士也已把印軍的全套敵我識別碼發回了前指。突擊分隊的技師已經把這些識別碼全部灌輸到了Z-0和Z-4的識別器和電腦控制的雷達應答系統中。
400那2架-30滿載著阿帕奇和OH-58的備件順利地降落在基地的跑道上,自然連機帶人都成了突擊隊意外的戰利品。技師們又忙著為他們安上了我軍的敵我識別應答器,當然基地的那5架阿帕奇和4架基沃瓦勇士都裝好了我軍的識別器,它們的一些小毛病只好到楚舒勒的基地去修了,好在既有美國技師又有2飛機的備件。
420前指來電下達命令,“出擊!”
千萬不要以為我軍的這次行動僅是為了這幾架直升機,那將是對北部戰區印軍的雷霆般打擊。在這裡的-30、阿帕奇、OH-58和2架滿載人員的Z-4紛紛升空時,在山溝裡的2架殲-7T由2名戰士把它們駕駛回去了。那2架Z-0,則升空加入了由220架戰機和80架武裝直升機組成的攻擊機群。
昌迪加爾北部戰區指揮部8月22日430
今天值勤的印軍的E-3預警指揮機在昌迪加爾西北50公裡上空沿8字形航線嚴密地注視東部的天空,此時指揮官裡賈斯上校面對屏幕上200多架標明為“己方”的戰機從東方急速飛馳而來,大為迷惑不解,他略一遲疑還是按下了警報按鈕,同時把這一危險信息報告戰區空軍司令部。一時大批的印軍戰機、直升機從各基地升空;各防空陣地的導彈、高炮全部進入戰斗狀態。可是死神也同時瞄准了他,裡賈斯上校發現我軍的2架殲-8高空戰機在230公裡開外急速躍升到24000米高空,並向這架E-3撲來。上校一開始十分緊張,原來在E-3邊上護駕的是4架蘇-27戰機,實力雖然強勁,無奈其實用升限僅8000米,即使能勉強沖到20000米也還差一大截呢。
好在有2架待命的米格-3已在距預警機80公裡處截住了對方,這可是一款當今世界上最強勁的超高空截擊機,空重即有2噸,完全帶內部燃油時起飛重量為4噸!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5超高空超高速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架裝備了被動式相控陣火控雷達的殲擊機,在下視下射狀態下有高達200公裡的搜索距離,20公裡的跟蹤/打擊距離,可同時跟蹤0個目標,自動選出4個最危險的鎖定並發射掛裝的4枚R-33遠距空空導彈(射程0公裡)消滅之。它同時還掛2枚“先進中距空空導彈”或用復合掛架掛4枚短距導彈於翼下,機內還裝有一門管23毫米炮,帶彈20發,射速每分鍾000發。其高空、高速性能無與倫比,米格-3有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現在沒有任何一種戰斗機能夠從後面攻擊它。它甚至可以飛到28000米的高空,對付殲-8那是不成問題的,至少在裡賈斯上校看來。
可是在24000米高空的這場格斗卻把上校看得瞠目結舌,只見米格-3竟然不作攻擊,而各受到2枚中國導彈的近距離攻擊,這款龐大的截擊機的機動性卻並不高超,架當即被擊落,那架長機雖然躲過了這輪導彈攻擊,可是在高速機動時也沒有能躲過一架殲-8的再次攻擊,後者的機動性實在令人驚訝。上校可不知道當時米格-3的飛行員一占到前側方的攻擊位置,就按下了導彈的發射按鈕,可是火控系統發出警報,“目標是自己人”,(計算機只認敵我識別碼,並不管對方是殲-8)並鎖定了發射裝置。他們所受到的震驚是強烈的,在這生死關頭,一刻的遲疑都是致命的。
只見一架殲-8在24000米的高空,如入無人之境,直奔已降到0000米高空預警機的頂上赫的速度,轉瞬間就到了E-3的正上方,那4架蘇-27只得在8000米處無奈地盤旋。裡賈斯上校只好祈求大神的保佑了,他頂上的中國人一個近乎90度的俯沖,4架蘇-27知道不能依靠有敵我識別器的導彈了,准備在8000米處組成個機炮組成的火網來迎候敵機。可是這架殲-8僅下降了500米就向E-3發射了2枚L-2D空空導彈,然後就改平了,令蘇-27大失所望。
L-2D是L-2的最新改進型,凝聚了我國導彈研制人員智慧和心血。說來有趣,它的近親竟是大名鼎鼎的-803亞音速反艦導彈,這二款大小、速度、目標都相差甚遠的導彈怎麼會是近親呢?-803一出世就震驚世界,它是中俄兩國導彈專家近十年奮戰的成果,關鍵在它的導引頭和主控電腦,它的電腦內儲存了各種敵艦的各個角度的紅外圖象,它的紅外導引頭攝取到敵艦的紅外圖象,就與電腦內圖象比較,根據模糊數學的匹配,就知道目標的艦型,導彈與目標的角度,馬上又可從方案庫中檢索出,最有效的攻擊方案,然後采用蛇行規避航線,進入敵艦“密集陣”火炮的死角,攻擊敵艦最薄弱的部位。(在後面章節-803將大顯神威)導彈專家決心把這一絕技移植到空空導彈中去。
不少人認為空空導彈只要速度高、機動性好,直接奔向目標就行了。在二十世紀末“超視距攻擊”已很時髦,實際上各家研制的不少中遠程空空導彈命中概率都不高。戰機當然不會裝備“點防御系統”來對付空空導彈(雖然有不少戰機可以攔截巡航導彈),但空空導彈比起戰機來,速度並沒有絕對優勢,戰機可增速到2.2馬赫以上,導彈也就是3.5-5馬赫(-803的亞音速也有900公裡以上的時速,而戰艦達到0公裡時速就了不起了,相差十幾倍)。戰機的機動性也都很高超,而紅外誘餌彈,雷達波干擾機的效率也相當高。如果空空導彈也能咬住敵機的紅外圖象,那麼就不會受干擾,命中率就可大幅度上升。困難是可想而知的,艦艇只能在海面上機動,速度對於導彈來說幾乎是靜止的,圖象識別要簡單得多。而飛機則不同,敵機既可在上,也可在下,而且翻滾、俯仰的速度很快,圖象匹配非常困難。
於是專家組決定先研制對付預警機、轟炸機、反潛巡邏機和重型直升機這些低速大型目標-也是高價值的目標,它們紅外圖象大而清晰、速度較低、俯仰翻滾的速度也慢,並都可以從上向下對它們加以攻擊。對付空中目標戰斗部不必大,也不必作規避飛行,操縱就相當簡單。他們歷時年才拿出了L-2D這款超級空空導彈,今天首次用於實戰,就拿E-3來開刀。
本來殲-8完全可以在0公裡外就發射的,但飛行員既然有印軍的應答碼,就逼近到E-3的頂上才發射,把握更大了。卻說殲-8發射的2枚導彈很快就鎖定了目標,導彈的主控電腦根據攝得的E-3的紅外熱像,從圖象庫中查出導彈飛行方向與E-3的前進軸線成30度角,立即調整至0度,然後以4馬赫的速度(在高空可折算成200米/秒)直撲過去,從22500米到0000米,再加上E-3的移動,也就在3000多米,加上導彈的加速時間,也不過4秒多一些就可以命中了。
當導彈接近到5000米時預警機上警報聲大作,其實裡賈斯上校早就命令作好准備拋射箔條干擾彈和紅外誘餌彈,美國人研制的這款誘餌彈能在30秒內發射非常接近E-3發動機噴射出的2種頻譜的紅外線、紫外線。到導彈接近到2500米時4枚誘餌彈和2批長度不一的鍍鋁的箔條從E-3的後邊拋出,盡管沒有收到雷達波,E-3還是把干擾機開到最大功率。飛機同時向下俯沖,這樣一來那些干擾體就處於飛機和導彈之間了。可是那些箔條和干擾機是絲毫不起作用,紅外干擾彈在霹靂導彈的視野裡只是4個光點,根本掩蓋不了龐大的E-3的熱像。當導彈逼近到0米時,彈頭略微偏了一下,先後鑽進了機翼與機身的接合部,5公斤的高爆炸藥連同尚未耗盡的固體燃料一下子把E-3巨大的機翼撕離了機身,燃油又將飛機變成了一個大火球。
我軍的2架殲-8F似乎意猶未盡,長機洪國興中尉一聲令下,他們在一架蘇-27上空俯沖而下,在9000米上空掠過,以交叉的機炮火力將它打得空中爆炸,然後以蜻蜓點水的曼妙姿勢重新拉高飛掠而去。看得另3架蘇-27的飛行員瞠目結舌。蘇-27比起殲-8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良格斗性能,據一些專家分析,架蘇-27頂得上0架殲-8!可是我軍的研制人員突出了殲-8的高空高速的特點,以新的技術將它的特點推升到24000米升限赫極速,這就蓋過了蘇-27。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發揮了作用。捷報傳到前指,曾司令員立即傳令嘉獎,他們雙雙榮立一等功。
警報聲一響拉格諾中將就進入了深入地下的戰區司令部指揮部,他聽了值班的參謀長甘吉羅少將的情況匯報,當聽到預警機指揮官推測敵機發回了“己方”的應答碼時,中將極為震驚,他立即想起普拉德爾中將告誡他要防止敵軍奪取敵我識別碼的事,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幸好甘吉羅告訴他,經聯系所有的前沿直升機基地和野戰機場都沒有遭受偷襲。帕戈特基地只是後方的直升機維修基地自然不在司令部的檢查范圍。
可是坐在司令官位置上的拉格諾中將不久就看到自己的戰機紛紛被擊落,飛行員在呼叫敵機的應答碼鎖定了火控系統。參謀長立即下令各戰機和高炮關閉敵我識別。可是那些戰機上的導彈上的敵我識別是無法關閉的,蘇-27的30毫米機炮只有49發炮彈,米格-29也差不多。超級美洲虎有2門30毫米機炮炮彈也多一些,可是在夜暗中試圖以機炮與對方性能優良,又掛滿了導彈的戰機格斗,其悲慘的下場,中將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出來。不久預警機又被擊落。第一波迎敵的20架戰機損失了04架後,被迫退出戰斗並去遠方的機場降落。高空的制空權被敵軍奪取。
在低空的戰斗幾乎重復了高空的狀況,警報聲中各前沿出擊基地的直升機快速升空。按照預案,陸航集團軍第一波出動了48架阿帕奇、48架虎式,24架超級山貓和24架ALH,他們在24架OH-58D的指揮下分組升空迎戰,它們搭載的當然都是空戰導彈。他們剛啟動火控雷達就墮入了深淵,對面竟然都是“自己人”,導彈發射全部被鎖定,機炮也無法發射。對方的20架武裝直升機群可毫不認同是“自己人”,導彈和機炮從上下左右紛至沓來,於是迎戰變成了逃命。後來上面下令關閉敵我識別,也無濟於事,本來對付沒有紅外特征的電動直升機就處於劣勢,僅用機炮更完蛋了。當上空的戰機被敵機逼退後,神通廣大的隱形小戰機又從上空不斷向下撲擊。20分鍾後,損失了7架直升機後,其余的總算逃回了後方基地。中將簡直不想再聽下去了。
可是接下來敵軍的40多架H-轟炸機在2000米的高空開始實施防區外精確打擊了,大批重磅炸彈開始自天而降,在Z-的激光或雷達照射器的照射下,如同點名般地滑翔到印軍的防空陣地、直升機基地、炮兵陣地頭上,逐個予以消號。40多架攻擊機和大批武裝直升機,還有4架令人生畏的米-2改裝的“空中炮艦”則在低空猛烈地對地攻擊。中將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出前沿各防空陣地、警戒雷達、炮兵陣地、野戰機場、直升機出擊基地…遭受攻擊後的慘像,因為他們沒有反擊的手段,防空導彈形同虛設,高炮的炮瞄雷達在強烈的干擾下,本已效率不高,他們哪裡能對付從夜暗中貼地飛來的電動直升機呢?大屏幕上遭襲擊的前沿陣地聯成了一片,不久中將就直接感受到了對方的打擊。
“報告,司令部周圍的個防空導彈陣地遭受打擊。”參謀的話音未落,深藏地下的戰區司令部的指揮廳也感受到重磅炸彈的爆震。美軍顧問團正在與參謀們商量加強網絡監控,通過網絡向各處發出新的敵我識別碼,為了快速更改只得使用簡化的同一碼,不管什麼武器系統都用統一的識別碼。
可是,接踵而來的地面戰斗已經猛烈地展開了,這又出乎了戰區司令部的意料之外。中將簡直驚呆了,難道中國人真的要向印度本土發起進攻了嗎?將近一個月來,敵軍基本上都在原地組織防御,盡管斗拴特別裡奧地和楚舒勒都在“傳統習慣線”的印度一側,但終究是貼近那條線的。印度軍方分析中國即使占領那裡,也是為了今後談判時作為籌碼的。作為邊境沖突中國已不可能再向前推進了。中國人難道想把沖突擴大為一場全面戰爭嗎?
拉薩前指8月22日500
深入地下的作戰指揮中心,其中央大廳十分寬敞,中心是一個電子沙盤,現在由激光形成的立體圖象十分清晰地顯示著中印西段邊境的地形,並動態顯示雙方的兵力部署,連戰機群和直升機群的位置都顯示出來,並標示出型號和數量。一群參謀和參謀長林輝中將都圍在邊上,注視著戰場的變化,興奮地小聲交談著。在一個角上是曾司令員的寬大的指揮桌,斜對著大廳中央,他一側身就能看見中央忙碌的參謀們。桌子上有一台大屏幕,顯示戰場態勢,現在印軍的第一波戰機和直升機都被逐出了戰區。他旁邊有一張通訊參謀的桌子,一位參謀負責為他接電話,操作電腦顯示屏。
這時參謀長走過來對司令員說“他們出動了!”然後就坐在邊上的一張椅子上,與司令員一起注視著大屏幕。只見從各處陣地上升空的直升機匯集成4支箭頭直撲西邊的印軍陣地。西線的我軍從來沒有前出過“傳統習慣線”50公裡處,那就是斗拴特別裡奧地和楚舒勒的西部防線。這次將大規模地突入20-50公裡,這可不同於東段邊境,這裡向西就是印度的中心地帶--印度大平原了。這必將極大地震撼印度朝野。
這裡的地形和兵力布局完全不同於東段,南北走向的戰線正面寬達050公裡,可是完全處於高聳的崇山峻嶺之中,而且戰場縱深的地形也極為險惡,雙方都難以部署大兵團,更不用說實施大兵團作戰了。比較起來我方的後勤困難要大得多,萬幸的是我軍在前期奪取了印軍耗費巨資興建的5個整編山地師基地以及斗拴特別裡奧地和楚舒勒兩座重鎮,讓我軍的前線指戰員有一個休整的地方,彈藥和物資有一個儲存的地方。當然我軍強大的空運力量更是雨季能堅持戰斗的重要條件。這條戰線上能部署兵力、能進行戰斗的地域並不多,處處受到地形的限制。南部地區更接近印度大平原,印軍的兵力和前沿基地相對比較密集些。北部地區人煙稀少,印軍僅部署了第五整編山地師、第73師和37師,機動突擊力量是陸航集團軍第旅的2個陸航營。直升機出擊基地也僅有2個,規模都比較小,總共部署了24架各型直升機,都隱蔽在堅固的洞庫中。在阿格拉計劃中他們是側面助攻的部隊。
曾司令員決心吃掉這2個基地,連帶南部的2個比較孤立的小基地。北部的由第5空降軍和54軍的陸航兵團負責,南部的由中央突擊師和第2軍的陸航兵團負責。由於戰斗限制在0個小時之內結束,所以幾乎出動了戰區全部的運輸直升機50架電動米-8改進型,24架電動黑鷹,22架Z-4M,一次就運載了3500名突擊隊員,30輛電甲蟲步兵戰車,24輛TJ-火力突擊車,2門超輕型55毫米榴彈炮,22門05毫米榴彈炮和大批迫擊炮。由於我軍完全掌握了戰區制空權,印軍的炮兵陣地基本上被摧毀,只能依靠步兵的輕武器和少量的輕型迫擊炮和火箭筒實施防御。
540我第一批突擊隊員在武裝直升機火力的掩護下,在預定的高地上機降投入激戰,很快把這4個基地隔離包圍起來。不久,各山頭上的炮火就加入到低空火力中去,完全切斷了印軍步兵師對突擊營的增援,而且Z-5強大的干擾電波切斷了印軍的無線電通訊,大部分電話線也被炸斷了。基地上的精銳的印軍突擊營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20天已破曉,群峰在晨霧中沉浮,可是在交戰地區冒起的可都是黑色的煙霧。印軍灌注了新的敵我識別碼的第2波戰機和直升機群從後方基地殺奔而來,鑒於地面部隊的大批呼救報告,印軍戰區司令部嚴令他們立即奪回戰區制空權,以掩護後面的攻擊機群地面作戰。印空軍出動了2架預警指揮機,一架是大名鼎鼎的E-77,一架是E-3,有架米格-3在2000的高空為他們護航,由蘇-30、蘇-27、蘇-35、超級美洲虎、LA組成的戰斗機群配置的全部是空戰導彈足有220架,氣勢洶洶地分層次地高速向前推進。後下方是0架ALH、超級山貓、OH-58D戰斗直升機群,它們的任務是把中方的直升機逐出低空。
在電子沙盤上看到印軍的這一架勢,那些年青的參謀們簡直要歡呼起來,尤其是空軍司令部的。只見我軍一直留在戰區上空的0架第一波戰機,在印軍戰機壓到0公裡中遠程導彈發射距離時,“望風而逃”高速返航。第二波240架戰機躍出山口迎了上去,不過它們的速度都不高,似乎在搶占高度。印軍預警機沒有接收到應答信號,立即報告司令部,並預計空戰將在兩軍地面部隊交界處上空開戰。那就是說印軍一出手就把我軍戰機“壓出”了戰區上空。不久,我軍的預警機報告有大批印軍攻擊機推進到了距我軍防線50公裡處,印戰機則加速沖擊。看來印軍司令部放心地來爭奪制空權了,近乎崩潰的印軍地面陣地肯定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攻擊機將在取得制空權後為他們提供空中火力。
先說最高層,在24000米高空2個小隊的殲-8分別從2個方向撲向2架預警機的上空,印軍則以2架米格-3迎戰撲向北部E-77的4架殲-8,因為這架預警機比較靠後。另外4架米格-3移到E-3方向,也是以2架前出迎戰,還有2架在後面警戒。專家們的結論是架米格-3可以頂0架殲-8呢。殲-赫的最高速度掠過了下面的機群,迎頭沖向米格-3。到80公裡距離時,2架米格-3各發射了4枚R-33遠程導彈,以交叉火力攻擊那4架殲-8,這是米格公司的驕傲,火控系統一次可以攻擊4個目標,在這樣的火力夾擊下目標是不可能逃脫的。令印軍飛行員驚訝的是殲-8根本不作機動躲避,繼續高速沖過來,很快與導彈接近到2000米處,他們知道導彈已經鎖定了目標。可是就在此時殲-8發射出印軍的新的應答碼,立即變成了導彈的“自己人”,導彈是絕對不管你是什麼機型的,只要你回答了“口令”就立即避開你。正當印軍飛行員驚得目瞪可呆時,接近到35公裡的殲-8也以交叉的中程導彈攻擊他們,他們可沒有發射應答碼的絕技,本能似的向高空機動並發射了紅外誘餌彈,既可以擺脫導彈,又可以擺脫殲-8的追殲。可是這一來我機如入無人之境直撲E-77的上空,米格-3的機動性實在是差強人意,機身又重,等他們擺脫了導彈攻擊,轉了回來時,2架殲-8早就向E-77發射了2枚霹靂-2D紅外圖象尋的導彈了,接著以雙機各自撲擊架蘇-30。不久空中就爆出了一大二小,3朵壯麗的火球。那2個米格-3的飛行員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竟然關閉了識別器直撲下來,試圖以機炮與殲-8格斗。
他們哪裡知道,底下的空戰中印軍敗得更慘,第一批發射的導彈全部成了廢彈,雙方又靠得很近,一下子被對方的導彈和機炮擊落了30多架。接下來簡直就是一邊倒的追殺,印機雖然關閉了識別器,以機炮怎麼可能與在預警機指揮下,性能又高出一籌的對手格斗呢。所以當2架米格-3俯沖下來時,我預警機立即調動4架蘇-27夾擊,而命令殲-8重返高空壓陣。那2架米格-3的命運是可想而知了。
南部的那架E-3同樣被擊落了,米格-3僅被擊落了架。更可悲的是那些印軍攻擊機,他們掛載的都是對地攻擊的導彈、火箭彈,自以為戰斗機一定能為他們至少奪取一段時間的制空權,他們就能夠教訓那些圍攻出擊基地的中國軍隊。他們是在戰斗機群後面的低空飛行的,等到他們剛接近攻擊地域,上面的機群就被驅散了。他們等於是赤裸裸地暴露在我戰機群下面,飛撲而下的我機如同用導彈和機炮給他們點名。那些掛載了沉重的空地導彈和火箭彈的蘇-30、米格-23、超級美洲虎,哪裡是殲-、殲-8和“飛豹”的對手呢,更要命的是他們還不能隨便扔掉那些導彈和火箭彈,下面絕大多數可是印軍陣地。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場空戰。印軍的第二波直升機群還算運氣,它們的速度慢,又在靠後的地方,一得到信息,上面已經發令讓他們返航了。
我軍是怎麼得到印軍新的敵我識別碼的呢?那當然是帕戈特基地的特種兵們的功勳。印軍北部戰區司令部並不知道這個基地已落入我軍手中,530北部戰區向這裡發送了新的敵我識別碼,命令他們立即灌注到所有的武器系統中去,0戰區將統一啟用新識別碼。於是這組極為珍貴的應答碼又被迅速裝入我軍的第二波戰機和直升機等系統。基地上的各部隊可是忙得不亦樂乎,塔台上的空軍上校馬成輝在指揮繳獲的2架-30J升空返航,他們趁天黑迅速裝滿了2架Z-4,讓它們滿載著倉庫中的部件、專用的維修設備和工具,還有拆卸的防空導彈發射和控制裝置、高炮、導彈和炮彈,立即返航。崔營長更是忙,他指揮留下的50多名特種兵,少數人在遠處通往台拉登的公路上警戒,大多數卻在忙於“接待”前來維修的戰損的直升機,由於前沿基地遭受打擊,一些燃油即將耗盡的直升機也到了這個後方基地。他們到戰斗結束居然接收了架阿帕奇、4架卡-50、3架OH-58D和架超級山貓,技師們則忙於為它們裝上我軍的識別器,然後由特種兵把它們飛回去。到後來居然還有2架超級美洲虎和架蘇-30迫降在這裡。他們還不斷地向上級報告,受到敵機襲擊,但用高射炮擊落了架敵機。
由於敵機徹底被逐出天空,那些遭受圍攻的前沿基地可就慘了。位於西部邊境最南端的傑莫利東南和利勒姆邊上的2個基地是印陸航集團軍第3旅的,部署了二支陸航突擊分隊共有54架直升機,原定作為突擊扎達北部的原第四整編山地師的基地的前鋒,這一地區是尼泊爾、中國和印度三國的邊境,地勢極為險峻,這二個基地是最近突擊擴建成的,在東北方的前沿還有第73步兵師的守衛陣地,在周圍是第3旅的2個機械化突擊營的駐地。基地周邊的高地上還有2個防空導彈連擔負對空警戒。我軍由第2集團軍陸航兵團的2支突擊分隊實施攻擊,中央突擊師的陸航兵團則負責阻截印軍的增援部隊。
戰斗一開始,這2個基地出動了架武裝直升機升空阻截,被擊落了9架,此時基地已是一片火海,幸存的7架趕緊向西逃竄到後方基地。周邊高地的防空導彈連全部被摧毀,第2軍的突擊隊隨即被機降到這2個基地的周邊高地上,很快就部署了炮兵陣地。中央突擊師的突擊隊則在通往基地的各路口部署阻擊陣地,並對周邊的印軍陣地發起炮擊。
印第3旅旅長瓦謝拉准將不久覺察了我軍的意圖,命令周邊的突擊營增援基地的守軍,並請求73師的部隊也給予。可是印軍已失去了制空權,前沿直升機基地全部遭到炮火封鎖,防空陣地又形同虛設,低空全部是我軍直升機的天下。再說73師的陣地是面向東北方作防御的,在中央突擊師的火力打擊下損失慘重,本來還指望第3旅的武裝直升機的呢。只有2個機械化突擊營的部隊還在組織部隊增援,試圖突破中央突擊師的阻擊,不久又遭到H-的猛烈轟炸,其慘況可想而知。
我第2軍的陸航兵團在炮火准備中摧毀了基地中的全部重火力,把印軍壓到了防御工事中,然後組織地面進攻,電甲蟲步兵戰車和TJ-火力突擊車沿山路而下,印軍各處地堡中的機槍根本失去了作用,電甲蟲的30毫米機炮對各個射擊孔逐個“點名”,步兵們一下戰車就以步榴槍攻擊試圖發射火箭筒和肩射導彈的印軍。激烈的戰斗進行到00時,2個基地上的印軍先後停止抵抗,舉手投降。在空中和山頭陣地炮火的聯合打擊下,周邊陣地的印軍自顧不暇也無力組織象樣的沖擊。
其戰果令第2軍軍部的參謀們都感到吃驚,從利勒姆邊上的那個較大的基地的指揮部中率領殘部投降的居然是第3旅的中校副參謀長,和第2營的少校營長等主要軍官,俘虜了第2營和第3營的240多名官兵,這2個基地的洞庫裡的裝備更是出乎意料之外,除了第3旅的38架阿帕奇、基沃瓦勇士、超級山貓、ALH和H-47各型直升機以外,還有4架卡-0、4架米-24D、架米-8和米-7呢,後來才知道那是73師的陸航大隊的。更驚人的是,還有24輛“鼬鼠2”微型戰車和32輛“潘哈德”VBL火力突擊車。都是准備由直升機吊運到作戰地域去,參加對第四整編山地師基地突擊的。這一下它們都很快被直升機運送到那裡了,不過要經過電氣和驅動系統的改裝,將成為我軍防御部隊的利器。
在北部的戰斗更加激烈,那2個基地駐守的部隊是印陸航集團軍第旅的2個陸航營的精銳部隊,有24架直升機,還有一個裝甲營的大部分部隊,他們是正面突擊斗拴特別裡奧地的主力。其周圍是37師部隊的陣地,這支部隊原來是地方守備部隊老兵很多,由於印軍的精銳部隊消耗太大,他們被升級為主力,武器得以更新,配置了不少裝甲車和防空導彈營。為了配合這次戰役還調配給他們一個陸航大隊,不過主要是些戰勤直升機,用作指揮、偵察和救護等,有2架米-24、8架米-7、4架米-8和2架卡-0與第旅共用那些基地。戰區是指望他們能協同作戰,37師負責後方守衛、警備巡邏,直至收容戰俘,打掃戰場,第旅則是突擊的主力。
可是那些突擊營的“新銳”們哪裡看得起地方部隊的老兵們,那2個營的營長都不買37師師長的賬,甚至同為直升機飛行員,陸航大隊的小伙子也要受突擊營的氣。那些駕駛阿帕奇、基沃瓦勇士的家伙現在成了軍中的新貴,神氣極了,哪裡看得上駕駛米-8、米-7這種淘汰的直升機的“老兵”呢。至於後勤供應、軍餉突擊營也要高得多。近一個月來的地面和低空突擊都是由第旅的3個營實施的,損失雖大,很快就得到了補充,官兵立功受獎的機會也多了,哪裡還看得起那些看守家園的“守備部隊”呢。雙方結怨甚深。
今天凌晨警報一響,旅參謀長拉斯曼特上校親臨第營的基地來指揮,第一波出動了40架阿帕奇、虎式和基沃瓦勇士迎戰,基地的2個連的固定式“阿達茨”反直升機導彈系統全部進入戰斗狀態,各地面部隊准備出動戰車和突擊隊去營救跳傘的飛行員,當然也要捕捉敵機的飛行員,他還請73師和73師也協助營救和捕俘呢。這些天的都是印軍主動出擊,上校認為吃虧在於深入敵陣損失的直升機和飛行員都落入了敵手,這次可以報仇了。可是戰局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預料,5分鍾後低空的直升機大戰已經結束,而且前沿基地都遭受了猛烈的空中打擊,幸存的9架直升機只好向後方基地逃逸。前沿基地的防空系統形同虛設,迅即被它們認為的“自己人”摧毀。
54軍的陸航兵團出手不凡,與空降軍的特種兵團聯手把TJ-火力突擊車和電甲蟲都機降到那些基地四周的高地上,由空降軍負責阻擊印軍的增援部隊,54軍的部隊圍殲基地的守軍。他們的戰術是集中大部分突擊力量首先奪取7個小的基地,其余兵力則以炮火不斷地攻擊那5個較大的基地不斷消耗他們的兵力,不久H-的重磅炸彈加入了打擊的行列。印軍根本得不到空中火力,炮兵陣地也基本被摧毀,基地的守軍遭此連續猛炸,士氣一落千丈。
我軍的突擊隊在戰車的下下降到基地所在的谷地,身臨其境才覺察到谷地內地形十分起伏曲折,密布著隱蔽的營地。本來是十分容易堅守的,只是印軍從未想到我軍會長途奔襲,基地內並未構建完整的防御體系,只是一些防止偷襲的警衛設施,那是經受不起戰車和武裝直升機的夾擊的。7個小基地在930就先後被拿下了。然後我軍集中兵力逐個猛攻那5個大的基地。那50架改型的米-8、米-7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它們不斷地在各個基地穿梭飛行,轉移部隊和野戰炮。武裝型的還以機炮、火箭彈和重磅炸彈參與對地攻擊。在攻占2個陸航營營部所在的基地時,雙方發生了激戰。攻擊部隊召來了H-和Q-攻擊機,並以激光槍為“飛蛇”滑翔炸彈指引目標,摧毀了幾十個火力點。到230經過連續7個小時的激戰,精疲力竭的殘余的印軍被迫停止抵抗。繳獲是驚人的。
到430出擊的我軍全部返回了我方陣地,空軍也停止了攻擊。
噶倫堡錫金集群司令部8月23日
王剛絕對不會被動地應對印軍的阿格拉攻勢作戰,中央指令前指在東段邊境對印軍實施新的打擊,往印度統治集團的要害部位捅下去。這裡簡要地介紹東線兩軍的態勢,我軍在錫金-不丹地區部署了以4集團軍為主組建的錫金集群,23軍已撤回國內休整,該集群最具沖擊力的是2個坦克師,擁有38軍和23軍留下的0輛電動T-07M主戰坦克(後來把留在拉薩的20輛也設法運到大吉嶺-噶倫堡南部的陣地),繳獲印軍的40輛T-80U已經改裝成電動推進的,3輛T-72M和42輛T-90改進型也已經初步改裝,去掉了原有的電源設備改裝了金龍電池、半導體空調系統和國產熱成象儀,它們的彈藥與我軍的通用,零部件大部分有國產的能用,從俄國進口也不難,這03輛坦克也在輪流進一步改裝電動驅動系統。再加上20輛“迅猛龍”坦克殲擊車,這樣的二個重型坦克師在這麼狹窄的地域極具沖擊力。牢牢地控制著印軍東北戰區的咽喉之地-東北走廊,令考拉爾德中將如骨鯁在喉。4軍的42師的陸航大隊得到了48架各型殲-7隱形戰機的,又陸續增加了一批電動米-8改進型,被擴編為陸航兵團。
按照阿格拉行動計劃的部署,印軍掩蓋性的“重返英帕爾”行動像模象樣地展開了,東線的印軍也在各處展開突擊作戰,並大規模地擴軍。在一線就擺開了4個作戰師,二線更是有8個師,並將西線的大批坦克通過海路,再借道孟加拉國的吉大港源源運抵東北戰區。由於東北走廊的咽喉部位在我遠處炮火的控制下,大批裝備和部隊只能通過孟加拉國領空空運到東北戰區的各基地。對此,我國政府提出警告,對印軍利用孟加拉國的領土和領空調動部隊,甚至作為出擊通道,我軍保留作出相應行動的權利。印孟兩國發表聲明,聲稱全部是運送民用物資和人員。暗中孟加拉國一方面請我國理解他們的處境,我外交部的代表語氣也很緩和,他們也就放心了。另一方面他們大大提高了對印度過境飛機和物資的要價,倒是發了一筆小財。
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會去攻擊孟加拉國,並不是它有多強大,相反它極弱,可是它極端的貧窮和密集的人口,足以令任何強國卻步。印度的軍方曾策劃“拿下”孟加拉國以便與東北地區聯成一片,那簡直是易如反掌。可是政治家怎麼敢去接管這個爛攤子呢?不要說印度,就是美國也養不起這個國家的億2千多萬人。如此一來印度只好多掏錢了。他們足足運去了000輛主戰坦克,其中450輛T-72M改進型,250輛T-90改、200輛“阿瓊”,還有美國人援助的00輛MA。他們只留下400多輛主戰坦克對付巴基斯坦,其中竟然還有老掉牙的“勝利”坦克和T-55呢。
我軍在東線除了錫金集群-他們的4師在加強了陸航大隊後駐防在不丹,不過我軍和印軍再也沒有在不丹發生過戰斗;還有新換防上來的第軍、3軍和陸戰師,3軍是7月份參戰的這次留了下來。這些部隊立功心切、士氣高昂,反觀東線的印軍,經過上次的激戰,在氣勢上已被擊倒,武裝直升機方面又處於劣勢,從提斯浦爾-迪布魯格爾我軍又以布拉馬普特河為天然屏障,在雨季河水洶湧澎湃要渡江發起攻擊難度相當大。因此雙方激戰的地域並不大,我軍的縱深防御極為堅固。
東線與西線不同,現在的作戰地域大多數可以使用主戰坦克交戰的。我軍在利多-迪布魯格爾一線也擁有400多輛主戰坦克,其中有220輛電動T-07M和T-80M,另有80多輛是繳獲印軍的T-72M、T-90和T-80進行了電氣和電力驅動的改造。實力也相當強勁,並且可以從密支那-利多公路進行後勤補給。雙方在這二個地域不斷展開激戰,坦克大戰的規模直逼二戰後的第四次以阿戰爭和海灣戰爭。考拉爾德的如意算盤是始終保持壓力,以坦克的消耗戰來拖垮我軍,不過這檔算盤沒能打響。
印度的東北地區是一個特殊的區域,歷史上是緬甸領土,後來英印殖民當局強行將它劃歸印度,導致該區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在密集居住了2500萬人的阿薩姆平原,一直活躍著分裂主義武裝,游擊隊的活動時起時伏。在印緬邊境則活躍著欽族和克欽族的反政府武裝。印度專門組建了一支准軍事部隊-“阿薩姆步槍隊”從事鎮壓東北地區各邦的反政府武裝,它有3個步兵營的兵力,由名中將領導,各級軍官都是陸軍軍官,戰斗力相當強。以前在印軍准軍事部隊的強烈壓制下,分裂主義武裝還不時鬧出些轟動全國的事件來,近來印軍連遭敗績,原來專門對付反叛份子的准軍事部隊大批抽調補充正規軍去了,有的干脆編制成旅被“轉正”後開赴前線作戰去了。而從北部山區又有近千萬人蜂擁而下,社會秩序更形混亂。大批反政府武裝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紛紛趕走或處決那些惡霸地主及其私人武裝,把土地和糧食分給農民,擴大自己的地盤和部隊。印度當然在這些地區實施了軍事管制,但已失去了強有力的手段。
今天是4支活躍在阿薩姆地區的游擊隊代表聚集到噶倫堡來商討聯合的事宜。中央十分重視此事,早在7月中就派遣中聯部副部長祝宏廣加入拉薩前指主持這方面的工作。經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了解到在納薩爾巴裡地區活動的游擊隊原來是由印共的一批黨員領導的,他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領導的武裝斗爭曾經轟動世界,當年我國的媒體也作了詳細報道。當年的起義雖遭印軍中央政府的殘暴鎮壓,但不少人還是堅持下來了。
他們的首領是謝拉姆.登達拉,是原印共黨員與他的十幾個伙伴脫離了印共中央,但仍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他的核心部隊有300多名戰士無地農民的抗暴斗爭,是4支游擊隊中實力最強的。他們也知道世界上只有中國這個大國還在堅持社會主義,在高舉共產主義大旗。因此我軍一占領大吉嶺,他們就派人來與我軍聯系。後來祝宏廣副部長也派了特種兵去他們的營地考察,給了他們不少武器和物資。謝拉姆也到噶倫堡來與祝副部長促膝長談,傾訴了他們的理想,也介紹了印度農民的苦難生活,阿薩姆地區確實是典型的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雙尖銳的地區。雙方談得很投機。
今天的會商進行得相當順利,推舉謝拉姆為新成立的“阿薩姆解放陣線”的主席,4支隊伍合並組建了阿薩姆解放軍,謝拉姆兼任總司令。我國派出了以軍事專家為主的顧問團幫助他們進行斗爭,以盡快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解放陣線的總部暫時設在納薩爾巴裡的山區,在噶倫堡設立了辦事處,以及巨大的培訓和後勤基地。後來在提斯浦爾、阿帕龍和迪布魯格爾又建立了3個大型基地,不但為阿薩姆解放軍培養了大批的軍事人員,而且為解放陣線培養了一批建設人才。在隨後的討論中,顧問團建議按照4支游擊隊原來的活動區域劃分為4個軍分區,保留一部分部隊做種子,成立守備團。然後集中的部隊首先組成第軍,成為各解放區的機動保衛力量。經過短期培訓後全部換成了我軍的制式裝備,自動步槍、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0毫米無聲迫擊炮,前衛/2單兵防空導彈等步兵武器,還有一批人員在培訓TJ-火力突擊車、“電甲蟲”微型戰車的使用。最重要的還是為各個作戰單位配置了精巧的通訊設備,總部可以控制到連一級的部隊,整個解放陣線和解放軍士氣大振,將在浴血苦戰中很快成長。
王剛敏銳地覺察到中印邊境沖突的激戰階段很快就會過去,指示顧問團讓“阿薩姆解放陣線”的解放軍抓緊時機取得實戰經驗。於是我軍各特種兵部隊乃至各路大軍全力為他們保駕,帶領他們打了許多惡戰。原來那些剛正規化的阿解陣解放軍雖然群情激昂,但很怕印軍,因為他們從來也沒有戰勝過印軍的准軍事部隊,更不用說正規軍了。
他們首先在納薩爾巴裡建立根據地,很順利就攻占了縣城,並逐一消滅了周邊的各支地主武裝,而後發動周圍的無地農民分配了地主的土地,搞得熱氣騰騰。很快就驚動了印度中央政府,從新德裡派來了“游擊戰專家”來指導圍剿游擊隊。專家一到就命令當地的5師出動一個團去清剿,親自向清剿部隊面授機宜,還讓師裡組織一支後勤部隊從政府的糧倉裡裝運了不少糧食和食油等,准備分給農民,以收取民心。師長赫明斯准將盡管不滿總部仍然把他們當作准軍事部隊,但信心是很足的。部隊已經強化訓練,裝備也改善了不少,甚至有了4架直升機了,還與中國人打了幾仗,盡管都是敗仗,還是取得了不少實戰經驗。去消滅那些昔日的手下敗將-游擊隊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況且游擊隊居然占領了縣城,目標明顯,不用費勁去找他們了。
結果卻大出准將的意料,在我軍特種兵團手把手的指導(當然這些教官經常自己也出手參戰了)下,阿解陣的解放軍以地雷戰、伏擊戰等標准的游擊戰術,經過一周的苦戰,把他的這個團打得落花流水死傷700多人,失蹤400多人(被俘的代名詞,後來不少人投入了解放軍),連一架去撤運傷員的直升機都被擊落了,大敗而歸。盡管實施戰時新聞管制,還是引起了印度朝野的震驚。印度政府還苦於無法指責中國,因為是他們首先西藏叛軍的,又長時間明目張膽地達賴喇嘛搞西藏獨立,現在遭到反擊了。他們決心加大鎮壓的力度,可是阿薩姆全境都爆發了武裝斗爭,讓他們忙得不可開交。
更大規模的武裝斗爭還是在利多以南的那加蘭邦展開的,這裡山高林密,背靠險峻的那加山脈,一向是克欽族武裝活動的地盤。月中旬我軍攻占了薩地亞、利多等地後,把這裡的印度人全部弄走了,但留下了克欽族的村民。並派遣了強有力的工作組做工作,給了他們不少糧食、布料等生活用品。經過大量艱苦的工作,並且得到緬共和緬甸境內的克欽族長老的幫助,雙方達成了協議。原來印度人占領的地方全部由我國的移民接管,我軍將提供武器、物資和訓練方面的援助他們到印軍占領的地區去發展。原來那加蘭邦境內的克欽族武裝,裝備非常落後,甚至要依靠長矛和弓箭與印軍的准軍事部隊作戰,由於熟悉地形印軍也不能徹底消滅他們。現在得到了這麼多的現代化武器,自然士氣大振,他們連連出擊,基本上把山區和半山區控制了起來,把那裡的印度人和地主、農場主的私人武裝都消滅了。印軍只得再把前線的升了級的阿薩姆步槍隊組建的旅重新調回來進行平叛。
那些旅長們倒是很高興,可以擺脫前線激烈的拼殺了。印度中央政府已經覺察了中國的戰略意圖,重組了阿薩姆步槍隊,一方面加強了各營的裝備,同時保持旅的編制,各個旅配備了直升機中隊和防空導彈營,決定一舉平息東北戰區各處的分裂主義武裝。於是在野人山(那加山脈)麓展開了又一輪激烈的搏殺。
那加蘭邦伽蘭特村8月29日
印度自從950年月2日宣布獨立後,從原英印殖民當局手中接收了原屬緬甸的阿薩姆地區,他們學習其前主子“分而治之”的手法,將阿薩姆地區分割為很多小邦,其中那加蘭邦是克欽族的聚居區,印度中央政府動員了大量的講印地語的印度斯坦族人移居到這裡,克欽族人被迫遷入了深山。克欽族人民當然不甘心自己的家園被奪占,紛紛揭竿而起,展開了武裝斗爭。而印度政府則組建了阿薩姆步槍隊來鎮壓負責東北各邦的反政府武裝,它完全不同於著名的廓爾喀步兵團,那是完全由尼泊爾的廓爾喀族人組成的雇傭軍,而它卻是由印度人組成的鎮壓阿薩姆人民的准軍事部隊。阿薩姆步兵部隊建制上隸屬內政部,行政上受東北地區各邦邦長直接領導,作戰上受當地陸軍指揮,是一支實力較強的地方武裝,其基本作戰單位為營,總兵力5.25萬人,編有3個營,主要各級軍官為陸軍軍官,訓練較好。所屬部隊駐防整個印度東部邊境地區,司令部設於西隆,下設5個山區司令部。
除了這支准軍事部隊外,印度族的地主也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在政府的下武器也十分精良。克欽族武裝雖然身體素質好,對地形又熟悉,但武器裝備相差太遠,在戰術上、部隊的編制上也很少有章法,因此他們的地盤越來越小,斗爭也越來越艱苦。然而印度政府始終也沒有能撲滅克欽族反抗的烈火。
月中旬以後,我軍攻占了薩地亞、利多等地,情況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我武裝工作隊把印度族人全部趕走,卻留下了克欽族人,並通過緬共和緬甸的克欽族長老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達成了協議,我軍控制區的印度族人的土地全部由我國移民使用。克欽族人的土地仍歸他們所有。我軍則以最精良的步兵武器5.8毫米槍族,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反裝甲火箭筒、反坦克導彈、肩射防空導彈等裝備克欽族武裝,當然更艱巨的任務是培訓這些游擊隊員,讓他們掌握先進的戰術,采用更有效的部隊編制。我軍為每個克欽族游擊小組配置了加密/猝發無線電話和收發報機。那些苦大仇深的克欽族游擊隊員苦練的勁頭實在令人感慨,我軍的教官則是嚴格要求,因此隊員們的技戰術提高很快。
當然最有效的練兵還是在實戰中磨練。從7月中旬開始,我軍的特種兵分隊率領他們投入了驅逐印度族地主的戰斗,緬印邊界的那加山脈下,頓時槍聲四起。有我軍的保駕,克欽族游擊隊幾乎是戰無不勝,很快把接近險峻山區的印度族人都趕走了,收復了大批的地區。不過那裡的人口密度並不大,印軍東北戰區並未重視這些事,還以為是我軍分散印軍兵力的詭計。通過實戰,游擊隊員的進步更快了,而且把我軍視若神靈。他們也只是把那些地區建成出擊基地,最終目標當然是把印軍趕出這塊祖居之地。
到了8月中,情況再次突變。東線我軍沉重地打擊了東北戰區的印軍主力。我軍的參戰部隊進行了第一次輪換,戰線也相對穩定了下來。我軍的特種兵團幾乎全力以赴地阿薩姆反政府武裝和克欽族游擊隊。5天前的凌晨,一支00多人的克欽族游擊隊在我第集團軍個特種兵班的下,以優勢兵力、精良的武器和規范的戰術,一下子就突入了那加蘭邦的伽蘭特村,消滅了村裡的印度族地主武裝,奪取整個村子。
伽蘭特村是個大村,位於那加蘭邦首府科希馬東北0公裡山區的一個谷地中。25年前,印度族人趕走了當地的克欽族人,霸占了這片肥沃的土地,後來發展成為有400多人的村子,開墾了山谷中的大片土地。不過村中的大多數土地歸二個印度族地主所有,他們各自擁有20多人的私人武裝,村子沿著一處山坡修建,並構築了堅固的寨牆。他們多次擊退了克欽族游擊隊的攻擊,有一次還請來阿薩姆步槍隊擊退大股克欽族游擊隊的猛攻。可是這次退入堡壘似的二個大院的地主武裝支撐了2個小時不到,就幾乎被游擊隊全部殲滅。二個地主做夢也沒有想到,游擊隊裝備了突擊步槍、槍榴彈和0迫擊炮,他們自己總算在狗腿子的掩護下逃到了科希馬。
他們通過當議員的親戚請求邦政府派阿薩姆步槍隊去消滅游擊隊。此時整個阿薩姆地區的各邦紛紛向東北戰區告急,指出各地的反政府武裝和游擊隊大肆活動,並且都裝備了精良的武器,作戰的戰術也很有章法,各處的地主武裝已經不是他們的對手,甚至派遣的少量的步槍隊也大都被殲,那些“土人暴亂者”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勁敵。這些反政府武裝占領的地區已經越來越逼近各重要的軍事基地。伽蘭特村的山頂上已經可以俯視科希馬郊區的空軍基地了。印度中央政府和東北戰區都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肯定背後有中國人的。
昨天,印度中央政府指令,全面恢復阿薩姆步槍隊,立即投入鎮壓反政府武裝的戰斗。東北戰區決定,保留旅的編制,每個邦一個旅,每旅有5個營,再配置一個陸航大隊有2-4架直升機,並加強了各營的機動能力和火力,增加了火力突擊車和步兵戰車的配置。那加蘭邦的稱為第3旅,轄有第、2、3、4、5步槍營,以及一個陸航大隊,旅部還有2個分別裝備了輕型反裝甲導彈和防空導彈的連隊。
現在,第營在營長孟吉迪少校的率領下,正分二路沿崎嶇的山間公路向伽蘭特村進發。由於前段時間,他們參加了正規軍的作戰,裝備得到了加強,擁有4輛法制“潘哈德”火力突擊車,4輛德制的“鼴鼠II”微型步兵戰車,還有輛改進型的BM-步兵戰車。炮火主要還是依靠0和82迫擊炮。少校對迅速討平克欽族游擊隊是很有信心的,地主派了4個手下給他們當向導,還向他們介紹了游擊隊的情況。少校對游擊隊擁有先進的武器並不以為然,想當然地認為是中國軍隊把繳獲的印軍武器送給他們了擾亂印軍的後方,但終究是烏合之眾。甚至認為動用全營來對付00多個土人暴亂份子是殺雞用牛刀了。不過旅長是要求他們暫時以此為基地,還要討伐附近的游擊隊呢。
到了中午時分,突然前面傳來了連串的猛烈爆炸的巨響。坐在一輛“潘哈德”指揮車內的孟吉迪少校,得到前面A連的報告5個斥候兵已經拐過了山口看到了村莊,突然連串的地雷在後面的隊伍中爆炸,造成了2人傷亡,輛“鼴鼠”戰車被毀。在另一個方向推進的B連也報告遭到地雷襲擊,傷亡了3人。此時旅部又來命令,讓他們盡快消滅這裡的游擊隊,附近又有2個大村落入了游擊隊之手。少校命令工兵立即前去探雷、排雷。A連和B連的連長還想繞過雷區,可是山坡和山溝裡都有地雷,又死傷了一些人。直到下午點工兵才標出了安全通道,少校命令飽餐後的部隊,立即徒步穿過雷區發起攻擊,那些裝甲車只好等排除地雷後再通過。
等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沿著白灰標示的曲曲彎彎的通道全部進入山谷,已是430了。孟吉迪少校在望遠鏡中看到,遠處山坡上的村寨和田地上沒有一個人,寨門都是大開的,山谷中有2個小山包,2座寨門延伸出來的2條山路繞過這2個小山包各自東西地進入山中,他率領的A連和連在東邊的一路,遠處的B連在西邊。少校可不想夜戰,命令A連和B連各以個排占領小山包,其余2個排快速攻入村寨,連隨後跟進。由於小山包和村子裡都沒有動靜,所以也沒有什麼炮火准備,只見各有30多個印度兵端著槍向小山包沖擊。起先還按戰斗隊形警戒突進,到了半山腰也不見動靜,干脆就一窩蜂地往上跑,離山頂還有20米時,已經是氣喘吁吁,突然山頂上槍彈如暴風雨般掃下來,手榴彈則如冰雹般砸下來,還有一批無聲迫擊炮彈准確地落入了山腳下的3挺重機槍上。狂暴的打擊只持續了3分鍾就嘎然而止。
傷亡慘重的印軍拖著傷兵撤了下來,接著營連的迫擊炮彈呼嘯著飛向山頂,二個連報上來的傷亡達45人。還沒有見到游擊隊的影子,就傷亡了70個人,怒火中燒的少校,命令加強炮火准備立即再次發起沖擊。A連連長提醒他,剛才他觀察到敵軍的射擊中有點射的槍聲,敵軍迫擊炮也極為准確,游擊隊中肯定有中國的特種兵在協同作戰。少校命令攻擊部隊要加強隱蔽和相互掩護,並加強炮兵的觀察以消滅敵軍的迫擊炮。可是等印度兵沖到濃煙滾滾的山頂,才發現山頂空無一人。小山包的後面有很隱蔽的交通溝通往村子。少校做夢也沒有想到游擊隊竟有如此神妙的戰術。不過他覺得游擊隊肯定人數很少,所以才采取這種打了就跑的戰術。他命令各留下個班的兵力控制這二個制高點。立即從2座寨門向村寨發起攻擊。
還是A、B二個連各以一個排向村寨沖擊,一個排在後面掩護並跟進。印軍向村子裡開了幾炮,也用重機槍向寨牆和寨門內掃射了一下,一看沒有任何反應,也就停止了射擊。各一個戰斗小組戰戰兢兢地沖入了寨門,只見大街上沒有任何動靜,發出信號後,全班的人都陸續進入了寨門。此時如同觸發了一個信號,一下子整個村子響起了狂烈的槍炮聲。那2個班的印軍尚未分散,立即遭到四處屋頂上和牆上的射擊孔內射出的子彈的掃射,無一幸免。寨牆上的大批槍榴彈准確地落入了後面印軍的隊伍中,還有一批迫擊炮彈則落入了遠處的印軍的頭頂上,由於是空炸引信,造成了印軍重大的傷亡。致命的打擊也就持續了5分鍾。等印軍還擊的迫擊炮彈落到寨牆和村子裡的時候,已經沒有槍炮射向印軍了。孟吉迪少校得到的報告,再次死傷78人,整整個連隊失去了戰斗力。實際上A、B連都必須重組,才能投入戰斗。而路口的工兵又在告急,他們在排雷時,被“詭雷”炸傷了2個人,排雷進度無法加快。少校至此才知問題的嚴重性,他暫時無法依靠那些裝甲車的火力了。時間已是下午4點半了。
他命令集中全營的迫擊炮從寨牆上轟開4個缺口,然後以重機槍的火力控制,由連從2個寨門和4個缺口同時攻入村寨,並立即控制村內的制高點,A、B連的剩余兵力隨之跟進一起殲滅村內的游擊隊。在門82迫擊炮和5門0炮的轟擊下,寨牆迅即出現了4個大缺口,連印軍分作支突擊分隊,邊射擊邊沖鋒,很快進入了村內。奇怪的是他們絲毫也沒有受到抵抗。於是全營的作戰人員都進入了村子。少校命令把傷兵移入幾間屋子內。一個排的印軍爬上屋頂,實施警戒,其余印軍分2路向地主的大院進發。街上空無一人,他們很快接近了那2座堡壘似的宅院,只見前後大門洞開,這一次他們不敢冒然沖進去了。直到營長到了一座宅院,才下令分成戰斗小組分批突入。直到30多人進去了,裡面才爆發出激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爆炸的轟鳴聲,槍彈和手榴彈都是從主宅中射出的。突入的印軍死傷慘重。孟吉迪少校只好組織工兵從院牆上炸出洞口,印軍再分多路突入。不過第二次攻擊並沒有受到阻擊,很快占領了全院。不久才發現主宅內有地下通道通到外面去,不過起先下去的印軍士兵遭地雷襲擊,連長不讓再下去探路了。
此時已是下午點多了山區的天色已經轉暗了,這時少校才又想起在山口外排雷的工兵怎麼還沒有來報告,命令與他們取得聯系,可是在無線電話中無人對他的呼叫作答。這時村外突然響起了槍炮聲,少校立即向村邊的寨牆上爬上去。只見二個小山包還在冒著縷縷輕煙,槍炮聲已停息。與留在那裡的一個班的通訊也斷了。少校頭上冒出了陣陣冷汗,手上只剩下個半連的兵力,還要照顧70多個傷兵,根本不敢沖出去營救。裝甲車也肯定被游擊隊奪占或摧毀了。他該如何向旅長交待呢?甚至能否安然返回旅部都是問題。
無奈之下,他向旅部發了急電,請求增援。
利多北部第集團軍軍部8月29日900
看著參謀們一片忙碌的景象,軍長盧國基少將心中十分欣慰。剛才已經部署了圍困打援的作戰行動,他當然相信手下能完成殲滅阿薩姆步槍隊的任務。難道消滅這種准軍事部隊的行動也要勞動到軍長來操心嗎?事實上這段時間不光是他們集團軍,其他幾個東線的集團軍的主將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這件大事上了。對考拉爾德中將組織的進攻,只要由副手們操心一下防御即可了,中央又嚴令不得任意突過戰線。因此表面上雙方的坦克、戰機和直升機大戰熱熱鬧鬧,實際上並無實質性的勝負可言。在中方越來越嚴密的縱深防御線上考拉爾德想要突破無疑是癡人說夢。
可是在另一條戰線就完全不同了,那是沒有任何戰線限制的。攻占伽蘭特村的那支2名克欽族游擊隊就有第軍的個班的特種兵與之協同作戰。秦仲奎少尉率領的這個班從訓練這支隊伍開始,又帶領他們接連攻下了深山區的4個小村子,總算把他們帶出來了。這次奉命攻占伽蘭特村,游擊隊員士氣高昂,一鼓作氣就殲滅了地主武裝,奪取了這個大村。秦少尉知道印度人不會輕易放棄這塊有戰略意義的村子,動員大部分隊員全力以赴地修築交通壕和地道,布置了雷區,並修築了隱蔽的觀察哨所。又以計謀把阿薩姆步槍隊的一個營打得潰不成軍,那些游擊隊的頭領簡直把他當作神靈了,而且也去除了多年了形成的懼怕阿薩姆步槍隊的心理。
盧軍長當然想得更遠了,他清楚地記得王剛給他們東線的幾個集團軍交待任務時的話“東線的戰線我們當然要守住,我也相信你們能守住,不過受到國際條件的限制,我們也不能再向前推進了。因此,你們更重要的任務是阿薩姆地區的各派游擊隊的活動。以前印度人不但占領了我們大片的領土,而且策動西藏叛匪的武裝叛亂,失敗後還一直在搞‘西藏獨立’活動,就是要牽制我們。我們現在反過來要全力阿薩姆的游擊隊打擊印度人,搞亂他們。那是不受地域限制的,搞好了我們可以在阿薩姆地區的南部山區趕走印度人,建立起隱蔽的空軍基地直接威脅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的印度海軍。在戰術上要注意,一定要設法徹底消滅阿薩姆步槍隊這支准軍事部隊,因為他們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游擊隊的戰術,是游擊隊最凶惡的敵人。那些裝備了戰機、坦克和重炮的正規軍反而從心理上和戰術上都不適應反游擊戰。”
戰場上的實踐證明了中央的戰略部署十分有效,在印軍尚未清醒過來的時候,東線我軍已經扶持阿薩姆游擊隊和克欽族游擊隊,使他們完成了裝備和編制的更新,以及戰術的初步訓練。並通過在最適合打游擊戰的深山區開展成功的游擊活動,打擊了地主武裝,更重要的是使游擊隊得到了實戰的考驗,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這次軍部接到伽蘭特村發來的報告,知道拖住了個營的步槍隊,邦政府肯定會派援軍。軍參謀部立即制訂作戰方案,派遣了一個最具實力的特種兵連去增援,派遣4架殲-7隱形戰機在那裡巡邏,伏擊印軍可能出動的直升機,並派陸航兵團三營待機,在電子沙盤上預定了幾個圍殲增援印軍的伏擊地點。
阿薩姆步槍隊的第3旅果然中計,他們當晚派遣了4架米-24改進型去伽蘭特村向第營運送補給物資,並將傷員運回來。它們剛到村子附近就被上空的4架殲-7飛撲而下打得空中爆炸,印軍甚至不知是什麼武器把它們擊落的,還以為是游擊隊配置的防空導彈干的呢。第3旅立即命令附近的第4營去增援,為了對付游擊隊的地雷,他們還配備了掃雷火箭彈。
第2天一早,第4營的500多名官兵,在旅陸航大隊4架米-24改和4架米-7I的下,並且戰區還答應必要時派戰機提供空中火力。當這支隊伍進入山區後,我軍的武裝直升機群和8架殲-7突然從西部的深山中鑽了出來,以雷霆般的打擊一舉擊落了這8架印軍直升機。當印軍的戰斗機群撲過來時,我軍的強大機群予以迎頭痛擊,地面上有戰線的限制,在空中可沒有什麼線來限制雙方的搏殺。地面上打得更精彩,確定一個營的步槍隊是從一個方向推進的路線後,我陸航兵團三營立即被分別機降在他們四周的山頭上,將他們圍了起來。山頭上的迫擊炮和超輕型榴彈炮以猛烈的炮火打擊山路上的印軍,武裝直升機發射的反裝甲導彈准確地命中了步槍隊的十幾輛裝甲車,我軍陸航兵團的戰士立即發起猛烈沖擊。那些准軍事部隊哪裡是我軍精銳部隊的對手呢,經過3個小時的戰斗,阿薩姆步槍隊4營基本上被全殲,只有極少數人溜走。
再說,伽蘭特村中的營的殘余部隊,得到增援部隊已經過來的信息,孟吉迪少校命令連組織2個排的兵力去奪回村外的2個小山包。在營連的迫擊炮的全力轟擊下,山頂上濃煙滾滾,可是等印軍交替掩護快沖到山頂時,又被傾瀉而下的子彈、槍榴彈和手榴彈打得死傷狼藉,只得飛快地逃下山去。可是,村子裡也爆發了猛烈的戰斗。原來我軍的特種兵和克欽族游擊隊已經從隱蔽的通道突進了村寨,這支近300人的聯軍,裝備和氣勢都壓倒了留在村中的不到個連的步槍隊。經過2個多小時的激戰就全殲了這個營的步槍隊,重新奪回了伽蘭特村。戰斗結束,我軍的特種兵和陸航兵團迅即撤離了戰區,搭載直升機返回我軍的戰區。秦少尉還是留下來幫助游擊隊,再次投入建設戰斗村的艱苦作業,他們都知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
在我軍的全力下,阿薩姆地區的各支游擊隊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而阿薩姆步槍隊卻逐營地被殲滅。我軍的戰術就是抓住機會就集中優勢兵力,並以空軍和武裝直升機群的強大火力,把阿薩姆步槍隊成建制地殲滅。
到0月份後,南部米佐拉姆邦的欽族游擊隊也展開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由於他們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緬甸方向來的,而印軍的補給路線卻長得多,所以他們的發展很快。至此整個阿薩姆地區的反政府武裝斗爭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後來這也成了印度政府不得不簽訂就地停火協定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