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魂 第63章 俊巴村紀實
    到了拉薩,無論如何也要見識見識這個西藏的另類村莊——西藏唯一的漁村。

    俊巴村公告

    7月30日晴

    離31號還有一天了,也就是說我們即將告別拉薩了。而「俊巴村」這個名字卻不斷在我的腦海出現。我決定再去找一趟,一定要見識見識這個西藏的另類村莊——西藏唯一的漁村。

    昨天我和小莊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乘車、步行,換了七八次的車,問了十多位路人,最後還是沒找著。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有一個中年藏族大叔,一聽我們是去找一個叫俊巴的打魚的藏族村子,信誓旦旦地說他知道,跟他走絕對沒錯。「不就是那個打魚吃的村子嘛!走,我保證把你們領到,不冤枉你們多走一步。」結果,下了車之後跟著這位老兄走了將近十華里,來到一個叫「俊巴漁村」的農家樂面前。

    「看,這不就是俊巴漁村嘛!你們不用問別人,問我就行了,整個拉薩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我和小莊面面相覷,哭笑不得,又不能不連聲謝謝人家大叔的一番好意。因為我們要找的不是供遊人釣魚的農家樂,而是西藏唯一一個以打魚為生的藏族村落。一天時間在這個不是玩笑的玩笑中荒廢過去,當我和小莊返回拉薩的招待所時,天已完全黑透了。

    不行,今天再去找!

    這次我們吸取經驗教訓,不慌著趕路,先四處打聽。我們詢問了出租車司機、拖拉機司機、三輪車司機、公交車司機、遠郊車司機……為什麼只向司機打聽呢?因為各位司機四處奔波,腿長,見識廣,知道的地方多。果然,在遠郊汽車站,一位開長途大巴的司機劉師傅門兒清,告訴了我們應該在什麼地方上車,坐到什麼地方下車;下車之後再換乘什麼車,便可一直到達那個以打魚為生的漁村——俊巴村。

    我們從東郊汽車站乘的士到路布汽車站,換乘開往曲水縣的大巴行駛40多公里後到拉貢橋下,再換乘路邊的私家微面,穿越拉貢大橋,下橋沿河開三四公里的土路,兩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俊巴村。

    俊巴村依山傍水,寧靜古樸,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一樣的村落。

    下車一問,村裡打魚的是早上出工,撒網捕魚,10點多鐘就收工了,收工之後歇一個下午。有個年齡大點的村民告訴我,有兩個辦法可以看到捕魚的場景,一個辦法是住下來,等到第二天早上,跟打魚的人一塊去。但要看天氣情況,運氣不佳的話遇到天陰下雨,仍然是看不上。第二個辦法,出點錢,少則三百,多則五百,馬上就可以招呼幾個漁民抬上羊皮筏子去打魚。

    第一個辦法顯然不行,因為我們已經拿到明天早上的火車票,要離開拉薩了。這個季節的火車票多難買呀!第二個辦法挺好,花錢看稀奇。可是,我們倆湊了又湊,現錢不夠,銀行卡人家不認。

    在俊巴村,我們徘徊良久,終因船價太高而決定放棄隨船去看打魚的念頭,只在村子裡轉悠了一下。在這裡,卻產生了觸發人間真情的感受。

    居住在海拔3600多米的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俊巴村民,許多人顯然已經接受了現代城市生活的很多元素,村子裡有很多房子已遠離了傳統的藏式平頂房的結構,一改而為內地平原兩坡山脊結構,外牆也飾以瓷磚裝飾。一些小院也改造成近乎四合院結構,院內栽有樹木花草,屋頂立有太陽能熱水器和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這一類大約是經濟比較寬綽的人家的作品。這一點改變,已經和內地農村富裕了的農家有錢蓋房的觀念和做法完全相似。另外一些房子還沿襲或保留著藏式平頂房的風格,土牆斑駁、形式萎縮。不用說,這類房子的主人家境侷促、捉襟見肘、經濟狀況困窘。靠打魚為生的人家也不是個個都可以馬上富起來,關鍵在於家中男丁多少、是否健壯到可以操船張網的程度以及壯勞力是否勤快並樂於此道。

    在俊巴村溜躂,還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鬆散、閒適的氣氛。打魚的工作只在早上9點鐘之前進行,工作結束了,人們就歇下來了。無所事事的人們或躲在家裡或曬曬太陽,好不愜意。即使是在村外有青稞田的人家,也不急於放下漁具就去耬草。只有一些孩子急急火火地,追隨著我們的腳步前躥後跳,讓我們給他們照相。孩子們的確是真正擁有幸福的人,和我們這些大人不同,把賺錢的營生視為最重要的事。西藏的孩子亦如此,他們的歡樂是真實的。村裡的孩子們跑呀、樂呀,享受著無窮無盡的童年時光,那種情感上的美妙,足以彌補物質生活上的匱乏。

    而成年人不同,生活的壓力在肩,他們的歡樂在於多賺一些錢。

    這時,送我們進村的微面司機不耐煩了,催促我們結賬,他好返回拉貢大橋拉別的生意。其實我們下車沒跟他結賬就是考慮到萬一看不上打魚返回去的問題。三四公里土路怎麼也要走一個多小時!無奈,我們只好在村邊隨便拍了些照片,居然成了一個意外的收穫——它們的效果非常好!

    我喜歡這個簡樸貧寒的村子,只有一些藏式平房的小漁村。

    藏族同胞打魚的另類場面,雖沒看到,但留下一點遺憾為下次入藏找一個理由,也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