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魂 第40章 筆日神山
    筆日神山之所以叫做神山,是因為它是林芝人轉經的山。

    林芝的筆日神山,每到藏歷的四月十五這一天,就要舉行更換經幡的儀式。當舊經幡被取下時,人們便去爭搶舊的經幡。據說,舊經幡吸附了神山的靈氣,可以消災避難。

    夏季裡走進筆日神山,山裡寧靜而安詳,連心裡最沒詩意的人踏著木板棧道、行走在蒼松翠柏中,恐怕也能生出些意境來。綠色,當然是主角了。然後,踢踏的腳步聲緊隨其後。有時,一隻精靈似的小松鼠也參與進來了。當看到小松鼠時,我們不約而同都停住了腳步,生怕嚇壞了它。它無聲無息地從一棵松樹上跳下來,撲閃著兩隻閃光的眼睛,東瞧瞧西看看,倏忽之間便躥到一棵樹上,再跳向另一棵樹梢,一閃,不見了。

    這時,我們的觸覺一下子靈敏了起來:聽到嘩嘩如洪水奔湧的聲音了嗎?那是山上松樹發出的濤聲;看到七彩斑斕的色塊點綴於綠色之間了嗎?那是經幡在風中飄動;讀到經幡上所寫的文字了嗎?那是藏族同胞的點點心意片片真情;聞到花香草香相混合而成的情緒清新劑了嗎?那是筆日山中木製棧橋搭起來的浪漫;看到松柏之間松鼠跳躍的身影了嗎?那是松鼠們歡樂的剪影……

    蜿蜒在筆日山林間的棧道,彷彿是一條絲線,把沿線的道道美景穿成了一根光彩奪目的項鏈。整個棧道用木頭支撐。在棧道上,有亭閣依山而立,人們走累了,小憩一番,臨閣觀景,別有一番風味。進入筆日神山,我們的雙腳踏在松木板搭建而成的棧橋(轉經路)上,呼吸著清新甘冽的空氣,我們渴望著快點登頂。因為有一種出離塵囂的超脫在那裡等待——它佔據我們的慾望空間,贏得了我們整個的心靈。

    轉經之路而實際上轉經的路很長,不允許我們疾步前進。我們便放慢了腳步,取出照相機、攝像機,邊走邊拍下眼中的美景。

    站在筆日神山俯瞰林芝,依河而建的林芝像個巨大的棋盤,新建成的城區錯落有致,高樓林立;老城區風貌依舊,像個內地的中等城市。從林芝開始,川藏線始終沿著尼洋河逆流而上。老城區就建在尼洋河沖刷而成的河谷裡。尼洋河是一條水質清澈、流淌在綠樹叢中的秀美的河,它將伴隨著川藏線一直到拉薩河流域。筆日神山聳立在河畔,林芝城跨河而建,既依傍山勢河谷,又臨大河,故而美得養眼。那是天造地設的城市嗎?不,那是人們放養心靈的牧場,其中蘊涵了堅韌的信仰和虔誠。在這裡,每天都可以遇上善良友愛的朋友,每天都可以欣賞到美得無話可說的自然景觀,我們的心每天都被這些相遇和美溫暖著喚醒著。

    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常常會處在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中——都市、鄉野,渴望鄉野,想要現代。生活在都市,聽著都市人的笑語喧鬧聲,感受著現代都市的忙碌,人們便渴望著鄉野的寧靜;渴望那份休閒;渴望那種質樸;渴望那種單純。偶爾到鄉野住上一段時間,看著漆黑一團的村莊,聽著稀稀疏疏的蟬鳴犬吠,感受著鄉野的靜謐,人們又會懷念起都市的感覺,喜歡那份燦爛,喜歡那種熱鬧,喜歡那種自在……人的生活,就如在林芝生活的人,並不矛盾,協調地伴隨左右。推開家門就是都市的生活情調,出門便有鄉野山水的意境,鄉野有鄉野的妙,都市有都市的美,皆可享受,難以取捨!

    筆日神山之所以叫做神山,是因為它是林芝人崇拜的山、轉經的山。

    山的左邊有條公路通往山頂,山頂有一座用松木柏木搭建成的山莊,山莊旁邊有座供轉經的人們祭拜的石碑;石碑的右邊,是下山的路,路是由木板搭成的棧橋。

    藏族人轉經是順時針方向,從公路到山頂是順時針方向,從山頂到山下亦是順時針方向,正好完成一個大的輪迴。

    筆日神山最壯觀的是那幾乎鋪滿山野的五彩經幡。

    在藏區,除了嘛呢石,最為搶眼的是這隨處可見的五彩經幡。在山頂上、山口處、江河邊、道路旁以及寺廟等那些被認為有靈氣的地方,都會掛滿五彩經幡。風吹過處,色彩翻捲,極為壯觀。經幡,顧名思義,是因為這些幡上都印有經文。信仰藏傳佛教的人認為,經幡隨風飄動一次,就是誦經一回,經幡隨風不停地飄動,就是不停地向神傳達人的願望,祈求神的庇佑。從這個意義上講,經幡是人和神之間傳遞感情的紐帶或信息通道。掛有經幡之處,便意味著是神靈所在之處,同時也意味著人們對神靈的祝福及祈求所在。隨風飄動的經幡寄托著人們的純純心願。

    經幡又被人們稱為「風幡」,尺寸規格像旗幟的,人們又叫它做「嘛呢旗」。在藏區,越是高的地方,越是要掛上經幡,好讓經文傳播得更遠。

    經幡的色彩相當艷麗、悅目,其顏色有著特別的象徵意義。藍幡象徵著天穹,白幡象徵著白雲,紅幡象徵火焰,綠幡象徵草原和水,黃幡象徵土地。這些象徵意義的排序也有講究的,藍天在上,黃土在下,各色經幡的排序也不能隨意改變的。這樣的講究,不僅僅是一種信仰的規範,對於後人來講,無形中也是一種自然、地理知識的無聲教育。經幡的使用還包含了藏族紀年的知識,在藏區的民居頂上,常掛有一種星火無字幡。星火無字幡的下面,有鑲邊的主幡。主幡的顏色也是由五種色彩構成,但與主幡的顏色不同,它的顏色代表了這所房子主人,或這個家庭中最受尊敬的人的生辰年號,或鐵或土或木或火或水。鐵年出生的用白色象徵;土年出生的用黃色象徵;木年出生的用綠色象徵;火年出生的用紅色象徵;水年出生的用藍色象徵。主幡上有鑲邊,鑲邊的顏色也有其特殊的含義。它是由藏歷中關於母子生剋學說中的相生原理衍生出來的,主幡用藍色,那麼鑲邊必須用白色;主幡用白色,那麼鑲邊必須用黃色;主幡用綠色,鑲邊必須用藍色;主幡用紅色,鑲邊必須用綠色;主幡用黃色,鑲邊必須用紅色。

    凡藏歷的新年,藏族同胞就會換上新的經幡。另外,在一些重大的節日裡,像宗教節日、祭祀、喬遷、婚嫁、外出朝拜等,人們還要升掛經幡。在藏區的一些地方,更換和升掛經幡都有固定的日子,尤其是那些被人們認定是神山神湖的地方,到了轉經日,經幡便會煥然一新。像林芝的筆日神山,每到藏歷的四月十五這一天,就要舉行更換經幡的儀式。筆日神山的山頂,矗立著一根巨大經幡旗柱,像個擎天之柱。柱上裹滿了五色經幡。在更換經幡的這一天,人們會把舊經幡取下來,換上新的經幡。林芝附近的僧俗、一些遠道而來的學者、遊客也會聚集於山頂,爭相目睹這一盛況。當舊經幡被取下時,人們便去爭搶舊的經幡。據說,舊經幡吸附了神山的靈氣,可以消災避難。

    在藏歷馬年舉行的更換經幡儀式更是觀者數萬,盛況格外。因為人們相信,在馬年轉山,轉一圈可以相當平時的十三圈,比平時積累的功德更多更高。

    在藏區,幾乎隨處可見轉經的人,因為藏傳佛教信徒認為轉經就相當於唸經,是懺悔往事、消災避難、修積功德的最上乘方式。為了讓這種最好的方式得到最充分的運用,藏區各處都修建有佛塔,置有大型轉經筒,甚至隨身攜帶著轉經輪,一有閒暇,便轉動經輪。

    圍繞筆日山轉經,是林芝人眼中高級的轉經方式。筆日山是林芝一帶藏傳佛教信徒心中的神山。他們認為,圍繞筆日神山轉經,可以洗去人生的罪孽和地獄之苦。有些信徒更為誠心,他們會許下願,一生中圍繞筆日山轉一百圈或幾百圈甚至上千圈,之後,即可超脫。無論這個願望能不能夠實現,他們都會為此而努力,絕無懈怠。

    老奶奶攜孫孫轉山

    居住在世界最高的藏族人民,抬手可觸天際、張臂可攬雲彩。有著容納天與地的胸懷與胸襟、有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為了承諾自己許下的願,他們都會懷著虔誠的心,定期不定期到岡仁波齊、筆日山這些神山,轉動經筒或經輪不停地走呀走,以轉經的方式走過自己的人生。

    岡底斯山藏語稱之為「岡仁波齊」,意為「雪山的寶貝」。表現了藏族人民對它的敬仰和崇拜。岡底斯山主峰海拔高度6656米,唯獨雄姿、氣勢磅礡、凌空直聳雲霄。在藏傳佛教信徒心中,圍繞岡底斯山轉經是最為高級的轉經方式。圍繞岡底斯山轉上一圈即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轉上十圈即可洗去地獄之苦,轉上百圈即可成佛。

    「馬年轉山,羊年轉湖」,這是藏族人淵源流傳的習俗,轉山朝湖,藏族人向神靈祈賜福祉,叩拜出一條條發光的路。倘若在馬年,轉一圈筆日山、岡底斯山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所以,圍繞筆日山、岡底斯山轉經,是藏傳佛教信徒心中最神聖的願望。

    朝拜呀?棲息靈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