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級畢業30週年紀念會上的致辭
現在,我受中文系1955級當年留校工作的同學之托,向這次為慶祝我們年級畢業30週年而從各個工作崗位,特別是從北京以外的各地冒著酷暑趕來參加盛會的同學及其家屬表示歡迎、感謝和問候:闊別三十年的朋友們,你們辛苦了!
借此機會,我想表達一些只是我個人的意見和看法。昨天,一位中文系88級的同學問我,55級當年對自己這個班精神的概括,是帶有特定時代色彩的「戰鬥的集體」五個字,三十年後你們回顧往事是否有了新的、更為妥切的概括?我回答說,這種新的、更為妥切的概括是:青春、理想、進步。
中文系1955級是與這個社會的青春期同步的。那時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幻想和期待的總體氛圍之中。我們響應時代的召喚「向科學進軍」,面對長期蒙受苦難的的社會,除了勤奮和奉獻,我們別無選擇。如今,我們早已告別了青舂時代,雖然時間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遺憾,但我們為不曾虛度年華而自慰。
三十五年前,我們曾是中國知識分子中最年輕的一代人。我們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作出勇敢而又有些冒險的選擇一一我們選擇北京大學,北京大學也選擇我們。從佩上北大校徽的那一天起,我們便擁有了自從京師大學堂成立以來近冗年間中閏知識分了-共同的命運:我們承當廣民族深重的憂患、以及更新和改造這個古老社會的使命感。
當我們帶著被選擇的向雜感以及青春的自負與狂傲跨進這個校園,我們當年的那種膚淺和浮躁,立即便被北大無所不在的思考和追求精神所取代。北大教給我們的第一堂課便是沉重的社會承諾。塑造和健全我們的靈魂的足我們的母校,我們每個人都樂十承認北大是我們的精神之母。我們相信,近代以來兒代巾國知識分戶救聞救閉的理想和抱負已在我們的身上得到延續。
儘管從那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眾多的悲劇,我們每個人也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但我們都不曾懷疑過三十五年前我們裝嚴而鄭重的選擇。我們因個人的命運與北京大學這個光榮的名字相聯繫而引為畢生的驕傲。
我們樂於承認,我們的青春是與理想追求互為依存的。同時我們也樂於承認,我們當年的理想精神是單純的和天真的。當年我們在從事的專業領域,曾以激情和高效率的、同時又是幼稚的甚至有些鹵莽的方式,實踐我們的追求並證實我們的存在。時光流逝,時代變遷,我們的工作當然需要重新評說,但我們依然不懷疑我們青春時代的熱情和真誠。
中國社會通往進步的道路是漫長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鍥而不捨的爭取和奮鬥。這種鍥而不捨的爭取和奮鬥的精神,是母校北大給予的精神遺傳。三十五年前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多麼年青;三十五年後我們重聚在這裡的時候,我們已不再年青。人世滄桑,許多事情會使我們淡漠起來,是友情和對母校的思念和敬仰,吸引我們再一次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北大對於我們,是一塊永恆的磁石,它作為中國的希望和信念的象徵也是永恆的和不朽的。
最後,祝同學們在北大的短暫聚會,過得充實而愉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