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鐘聲燕園柳 第23章 我所知道的中文系的傳統
    京師大學堂的成立到現在是一百年,而中文系的歷史則是九十年。京師大學堂醞釀期間,原議設道、政、農、工、商等十科,因為戊戌變法的失敗,實際只辦了詩、書、易、禮四堂,以及春秋兩堂,而且每堂不過十餘人。當時的學校規模不大,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質仍和舊時的書院無異,畢業生仍授貢生、舉人、進士等頭銜。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的。直至1910年實行改制,始設經、法、文、格致、農、工、商等七科,才有了新式大學的雛形。現在的北大中文系就是這次改革的產物。

    北大是包羅萬象的,中文系也如此。並包而兼容,駁雜而豐富,不歧視,不排他,讓諸種學說在這裡平等地對話、自由地競爭,形成一種百家爭鳴、共同發展的生動局面。這就是北大、也是北大中文系的特點。這特點的形成,有賴於北大的歷任校長、特別是蔡元培校長的鼎力倡導。就中文系而言,它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注意吸收新派和舊派的各式學者加盟中文系的建設。各種學術主張的學者集中在一個系,在比較、對峙、論辯、交融的熱烈氛圍中,造就了中文系歷久不衰的學術優勢。在慶祝系慶九十週年的時候,我們當然不會忘記並決心保持和光大這一珍貴的歷史遺產。

    北大中文系有自己的學術傳統。就研究領域而言,它是古今並重,中西交匯的;就學術風氣而言,它是既注重考據實證,又注重發明創新的。中文系有嚴謹求實的傳統,更有鼓吹新學,站立在學術的前沿引領新潮、開風氣之先的傳統。

    早在「五四」時期,以當日一批國學教授為中堅的北大學者,在這個反對舊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偉大運動中,起了極起重要的作用。1918年1月北大的六位教授陳獨秀、胡適、錢玄同、沈尹默、李大釗、劉復就接辦丫創刊於1915年的《青年雜誌》並更

    名為《新青年》。從那時開始,《新青年》就成為倡導並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緊接著,1918年冬,陳獨秀等又辦了《每週評論》。北大學生傅斯年、羅家倫、汪敬熙等創辦了《新潮》月刊。上述這些刊物,是當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幟。

    北大中文系從它建系之日起,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學術、文化和文學的實際一一這包括學術研究、典籍整理、理論建設以及文學創作等方面。當日北大師生的學術視野,甚至延展到範圍廣闊的語言文字和民俗文化的領域,如文字的拉丁化以及民間歌謠、故事和謎語的研究等。他們對中聞文化的關懷可說是全方位的覆蓋。這種關懷不僅表示北大師生的胸襟,而且表示他們作為新型學者的品質。

    中文系是做學問的地方。做學問當然來不得虛假和輕浮,不僅要求深,而且要求實。但卻也不是埋頭書本,囿於自以為高深、實際上是狹小的天地。說到學術本身,研究工作的深廣及其取得創造性的成果,也並不意味著它必然與現實的理論批評以及創作實踐的脫節。毫無疑問,今天我們在紀念中文系系慶的時候,應當發揚光大中文系師生嚴謹求實的學風,創造求新的學風,而且更要發揚光大這種對於中國學術文化現實的專注和投入的精神。

    2000年2月5日,舊歷庚辰新正,於北京大學暢春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