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第16章 消費政治 (2)
    最後,還有那些表示對哪個團隊都「沒有偏好」的人。有可能這些人與無黨派人士並無不同;他們只是受教育程度低一點,不知道說自己是無黨派人士好聽點兒,而說自己根本就不在乎難聽些。或者,也許他們上過很多經濟學課程,認可投票是浪費時間這種邏輯。舉個例子,在我們的樣本中,40%以上表示「沒有偏好」的人參與了2004年的投票;在無黨派人士中,這一數字接近80%。然而,兩者都比不上有政黨身份的人:86%。

    儘管存在可能的相似性,但「沒有偏好」的人的確不是政治迷,與無黨派人士相當不同,與大黨的支持者更是相去甚遠。沒有偏好的人「信息」分數低、「時間」分數低(這表明他們不重視未來)、不是利他主義者,而且不忠誠。簡言之,與上一章的環保粉絲和本章的共和黨員、民主黨員相比,他們是差別最大的一類人。

    相比之下,無黨派人士處於中間地帶。他們在「利他主義」和「時間」方面的分數與大黨支持者類似,但他們的「跟風」分數說明他們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他們的「黏性」不高,但風險接受度高。換言之,像大黨支持者一樣,他們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而且他們關注未來,但加入某個黨派或忠實於某種品牌不能帶給他們滿足感。

    在解釋政治迷現象時,我們碰到的第一關就是作出說明。根據他們已某個團隊的事實,我們能很好地判斷誰會成為政治迷。但仍需指出,有一個問題難以用心智特徵方法來回答:人們最後會加入哪個黨。理解此問題的方式之一,可以想想你如何支持自己心愛的球隊。球隊陣容經常改變,你可能搬到另一座城市,他們也可能搬到一座新的城市,但假如你支持(比方說)匹茲堡鋼人隊,無論發生什麼,你仍會去揮舞「可怕的手巾」(TerribleTowel)。現代政治對此提供了某種支持。畢竟,對200年選舉中的選民來說,最後一位民主黨總統比爾·克林頓改革了福利制度,而且像近期的其他總統一樣親企業(pro-business)。而最近的共和黨總統喬治·W·布什,則暫停了金融機構賣空股票的行為,而且開始將銀行業國有化。

    有些專家對政黨品牌也表示了憂慮,因為這種品牌取決於對一系列政策立場的堅持。以減稅積極分子格羅弗·諾奎斯特(GroverNorquist)為例,他就對贊成加稅的共和黨人提出質疑,因為那會稀釋共和黨的品牌。正如他所說,「如果你有一個像可口可樂一樣的品牌,但卻往瓶子裡放進一隻老鼠頭,那肯定是在自砸牌子。要加稅的共和黨人就是可樂瓶裡的老鼠頭。他們在把這一品牌置於危險境地。」根據自己的研究,我們懷疑會有很多人因為黨內政策的改變而改換門庭。就算偶爾出現一兩個老鼠頭,也不會使本黨粉絲情斷義絕、轉投他黨。在政治消費中有很多緊要關頭,但多數時候,一個具體的政策立場不會使得投票人改換陣營。

    誰在敲你家的門?

    布什和克裡都沒接種流感疫苗,而且兩人今天都說他們不會去接種。拉爾夫·納德爾也說他不會去接種流感疫苗。其實他的情況不同,他根本不必去接種,因為他沒機會接觸那麼多的人。

    ——傑伊·利奧(JayLeo)

    作為某政黨的粉絲是很常見的事情——如我們所見,「知識網絡」的調查中,60%的被調查者都是大黨的黨員,這一比例與聲稱參與垃圾分類的人相同。然而,鐵桿粉絲所做的事遠多於將自己稱為共和黨或民主黨——他們消費政治的理念與世界上的克林特·范烏芬們一樣。他們揮舞標牌、堅守電話銀行的崗位、挨家挨戶去敲門。熱誠的粉絲會為其政黨投入時間和金錢,會為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投入很多。正因如此,在我們的數據中,政治消費熱情這麼高的人還佔不到1/4。

    當你與這類消費者談話時,會認識到他們的身份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政治。新罕布什爾初選結束後,在對200年的初選進行回顧總結時,《時代》雜誌競選方面的資深記者戴維·馮德勒爾(DavidVonDrehle)說:

    這一次很特別……參選的有實力強大但功能紊亂的克林頓家族——別忘了他們可是惡搞過《黑道家族》的人——有橫空出世的英俊新人奧巴馬,他簡直就是從《超能英雄》裡跳出來的。約翰·麥凱恩在上一集裡因假死離場,這次捲土重來,而米特·羅姆尼(MittRomney)則酷似約翰·福賽思(JohnForsythe)……

    而且,最後一切在「超級星期二」結束時,竟是《美國偶像》式的驚人結尾。這種節目你怎麼可能不去看呢前幾天我太太剛動完一個小手術時,護士問她想不想在恢復室再歇一會兒。她說,「謝謝,不用了,我還得趕回家看《時事觀察室》(CNN的一檔政治評論節目)。」

    2008年初選之時,正值好萊塢的編劇們在罷工,當時新的電視劇和其他節目越來越少,這樣政治報道就少了與之競爭的節目。不過很多人認為,即使電視網能提供更多新內容,這場現實世界的政治戲劇仍會勝出。正如《紐約時報》高級編輯比爾·凱勒(BillKeller)所說,「我認為,即使編劇們仍在辛苦地炮製《24小時》、《實習醫生格蕾》等連續劇,人們關注的重點仍然會是總統大選……這是兩黨之間的一次決定性較量,都有一組魅力不凡的候選人,有些人是具有突破性的。舉國上下好像有一種發自肺腑的渴望,想要翻開新的一頁。」在新罕布什爾初選的夜晚,眾多政治迷都守在電視旁,看他們喜愛的有線頻道上的分析。在黃金時間,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招攬了近330萬觀眾,福克斯(Fox)聚集了306萬人,全國廣播公司(MSNBC)則吸引了164萬人。儘管觀看新罕布什爾初選的觀眾達到800萬人,在同一周,美國廣播公司(ABC)播出的《實習醫生格蕾》(一部電視劇,關於主人公在西雅圖一所醫院的生活)則吸引了176萬觀眾。

    而且,在艾奧瓦黨團會議之後的那個週末,在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所作的調查中,能說出共和黨黨團會議提名人選(麥克·赫卡比)和民主黨黨團會議提名人選(巴拉克·奧巴馬)的,還不到一半人。正如我們所料,不是所有人都願成為這種層次的政治迷。對政治的積極參與可以有多種形式,所以在研究這些中堅的政治消費者時,我們設計了一個標尺,用以衡量他們在政治活動中的各種。這些包括投票、參加競選大會、為競選團隊工作、捐款、聯繫官員、向媒體投稿。

    政治顧問經常將「人口特徵+精微特徵」等同於人們在選舉中的宿命,而這種方法的確有助於預測那些認真的粉絲。如果你年齡偏大、學歷較高,那麼被政治活動吸引的概率就高。如果你擁有槍支或收看福克斯的新聞,那麼也更加可能參與到政治活動中。總之,在使一個人成為嚴肅的政治迷時,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不足1/3。

    在研究我們的心智特徵模型時,我們發現,環保粉絲所顯露的心智特徵同樣存在於政治迷這裡。利他主義者是最深參與政治消費的人群,其次是「信息」和「時間」分數高的人。簡言之,我們能夠輕鬆地運用心智特徵方法來預測鐵桿政治迷,因為鐵桿粉絲們的特點都是完全一致的。

    狂熱的信徒

    在對環保消費者進行調查時,有一樣東西我們測不到,那就是他們的信仰有多虔誠。就算在那些為環保事業付出時間、金錢的人中間,肯定也存在不同的用心程度。

    我們在華盛頓特區的31區找到了很多環保主義者。那裡一英里之內有七家星巴克,而81%喝拿鐵咖啡的當地人都把票投給了克裡。那是個充滿和平、愛、理解的地方,除非你把一輛悍馬開到那兒。

    當地居民加雷思·格羅夫斯(GarethGroves)在將2005年款悍馬買回家後,發現停不到車庫裡去(這不奇怪,因為他買的是特大號輪胎,還有一套能把車抬離地面的千斤頂設備)。所以他就把車停到了街邊,當時還興奮地想,在他希望開辦的那家「基於形象」的營銷公司中,這輛車將是其中一部分。五天後,兩個蒙面人砸碎了窗玻璃、砍破了每個輪胎,還在車身刻上了「為了環保」的字樣。當《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採訪周圍的鄰居時,有些為這種暴力行為感到震驚,有些則認為開輛悍馬的確太過分,而這次攻擊情有可原。

    顯然是先有環保粉絲,然後再有這種過分的「粉絲」。體育比賽時也能看到這一點——鋼人隊的球迷揮舞「可怕的手巾」,費城隊的球迷則投擲電池。

    幸運的是,在政治方面,我們有機會瞭解每個被調查者的政策立場。我們精確統計他們在不同議題上走得多遠,然後找出哪些因素能夠預測極端政治迷對其信仰的虔誠程度。當然,人口特徵提供了部分答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政治心理學家約翰·佐萊爾(JohnZaller)發現,受教育程度越高,你意識形態化的傾向越嚴重。他還發現,人學歷越高,就越積極地過濾掉與自己現有觀點相衝突的證據。如果你在大學教書,就更明白這個道理。更多學習不會使你變得中立——它往往為人們提供更多工具,使人們更加堅持已有的觀點。

    為從心智特徵的角度研究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兩個標尺:一個用來測量墮胎、同性婚姻等道德倫理議題,另一個用來測量貿易、平權法案、稅收等經濟議題。我們的問題與佐萊爾的一樣:什麼因素使得政治迷採取極端而非更中立的立場我們用「知識網絡」的數據測量每個人的極端程度,方法就是研究他們在兩個標尺上的答案,統計這些答案離中心點(就是中立的立場)有多遠。

    就「人口特徵+精微特徵」而言,我們重現了佐萊爾的工作。教育是使人們變得更極端的第二大因素。女性、年齡較高的被調查者往往不那麼極端,已婚或離婚的人士也是如此。當然,在我們的模型中,福克斯新聞使人們變得更極端,不過其中原因很可能是這樣:是這些極端的人成為福克斯新聞的觀眾,而非福克斯的新聞造成了激進的效果。

    就像在解釋其他理念的消費時那樣,這些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不足一半。與此同時,三種心智要素卻對於解釋極端主義非常重要:「信息」和「利他主義」分數高的人更可能持極端觀點。總體而言,作用最大的單個因素是「跟風」要素。如果你在意別人怎麼看你,就更可能在自己的信仰中保持中性立場。這就說明,你作為政治迷的瘋狂程度取決於兩個方面的競賽:一方面,你在多大程度上是信息極客和利他主義者;另一方面,你在多大程度上在意別人把自己看做「避之唯恐不及」的狂熱分子。

    理念有價:照我投的票去做,不要看我怎麼做(1)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