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高考面臨著重大改變。不少有識之士呼籲及早廢除全國性統一的高考體制,把考試權下放,允許地區性考試甚至高校自行組織考試,把現行的以高考成績為依據錄取學生改為以高中會考加高中三年的學習成績為依據錄取學生。教育界也有人提出,能否用一種類似學分制的方法,將平時的學習成績累計起來,加上高考成績,那樣更科學一些。有人提出將高校入學考試社會化,與高中脫離,從而減緩中學的壓力。還有人提出,改進高考技術,將以知識記憶和演算技巧為主的考試改為世界通行的以能力測試為主的水平考試,使基礎教育階段能夠真正地實現素質教育。
原國家計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李守信說,應及早考慮高校人學制度的變革問題,它的意義不僅是我國高校入學制度與國際趨勢並軌,走向寬進嚴出,而且更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基礎教育,使數百萬高中生從紛繁複雜的應付高考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接受素質教育。當然一些名牌大學還不可避免要有嚴格選拔,但在趨勢上,要考慮採取開放入學和選拔入學相結合的方式。高校擴招,也使入學方式靈活化,有的高校可以試行開放式入學,有的高校可以單獨招生或聯合招生。
這個想法已經比較接近美國的高校入學考試了。
美國的高校入學考試
什麼是優秀的學生?學生的潛力如測評?在中國似乎沒有統一的標準。
中外教育模式不同,國外教育更注重學生個性的張揚,注重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美國,學生提問可以加分,而中國的教育卻把學生的「問號」都給拉直了。美國中小學的課本是淺而廣,而中國的中小學課本窄而深,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一個字的第幾畫是撇還是捺,幾近專業語言學的範疇,根本不是什麼「基礎」。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高考的統治下,就像大工業時代的流水線,學生是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工業品,千人一面。只會紙上談兵,不會應用,學了12年漢語,錯別字連篇,連一篇短文也寫不好。
2005年高考後,有三個以英語為母語的留學生和兩名外教做了一遍高考英語試卷。結果只有三個及格,最高才91分。這說明,我們的英語考試只重視語法,而不能準確反映能力。與此相對照的是,北京3萬名考生參加了外語口語考試,成績普遍不理想,口語特別優秀的屈指可數。因為中小學不考口語,所以學了12年英語,卻是「聾啞人」。不僅沒有創造能力,連實際生活能力也沒有,只會背書。可是你背得再多,背得過電腦嗎?
其實美國中學生也有「沉重」的作業量,為什麼並不厭學?美國教師上課,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課外,介紹目前社會上的流行說法,然後讓學生「海闊天空」;講現代文學,讓學生與美國知名作家對話,從各個角度去評論,思考作家對人生的看法;物理課讓學生自己進行項目設計。北京八中少年班,四年完成八年的功課,而且體育課超過20%。主要是用「點金術」,把教材拆裝組合,避免知識的重複,讓學生自己學。這種方法,在美國普遍實行,小學畢業生已經能夠熟練運用圖書館的計算機查找資料了。這樣學到的是打「魚」的方法,而不是把「魚」傲成「魚湯」餵給學生。
美國約三分之一的兩年制社區或初級大學沒有入學考試,只憑高中畢業證即可入學。但四年制的大學卻要入學考試的成績做「敲門磚」。在美英等國,考試已經成為一種服務性的產業,考試機構根據用戶的要求設計並實施考試,向用戶提供分數證明。大學入學考試每年一兩次,試題由專門的出題公司出,全部是綜合性試題,題量很大,總分1600分。學生從初一到高四都可以參加。年級低不吃虧嗎?不用擔心,年級不同,分數線不同。如果不滿意自己的成績,還可以再考,選擇你認為最好的分數。這種考試只是檢測學生的智能和一般知識,用不著複習,哪像中國的高考要「備戰」12年,一錘子買賣。
除了入學考試成績,美國大學最主要參考的是高中的成績和排名。要進哈佛一類的名牌大學,不僅高中的學習成績要數一數二,還要有文娛體育科技等特長,全面發展最好。除了班主任推薦,校方審批,送上一大堆學生的中學資料外,學生還要自己寫申請書,相當於一篇開卷作文。由大學命題,學生構思、修改可以長達一兩個月。不怕作弊嗎?不怕,學校接到申請還要面試,是真是假一「試」就試出來了。
而我們嚴格得如同監獄般的高考,「做手腳」的事情幾乎年年發生。偷看、遞紙條、交頭接耳,甚至用手機傳遞高考答案。某些校園裡登過報酬優厚的「槍手」廣告,某些地區的「助考公司」以「專業手段」誘騙考生舞弊。甚至發生過驚動中央領導人的湖南郴州、廣東電白考場大面積的高考舞弊案。
為什麼作弊行為越禁越多,越來越花樣翻新?小學升初中和中考時都有大面積的作弊,甚至考場上教師公開讓學生抄,因為學生的成績關係到學校和教師的一切。為了方便學生抄,教師精心安排考場座位,一個「好生」和一個「差生」插著坐。可是,教師的「業績」上去了,而學生卻喪失了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形成了扭曲的性格。聯想到社會上假文憑、假產品的氾濫,難道警鐘還不響嗎?
2000年7月12日,新華社發表新聞分析:考試作弊促使我們進一步反思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制度,讓「一考定終身」盡快成為歷史。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王蓉教授說,教育是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育體系巳經迫在眉睫。2002年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開展一項「企業眼中的學校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學校教育在對學生的社會技能培養上表現得最差。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培養「汽車製造師」,也應該培養「駕駛員」,別拿到了畢業證,還不會「開車」。現在單位招聘,都要求一年、兩年甚至三年的工作經歷,誰願意要剛畢業的大學生?什麼也不會,還要白培訓你半年!
美國的大學看重學生的社會活動,要求填寫無償為社會服務了多少小時,這需要從初中就開始積累。所以美國中學生業餘打工,既增加了社會經驗,也有利於自己以後的職業選擇。就是在課堂上,美國中學生也一樣活躍:數學課引導學生模擬未來的生活,想像20年後的自己;為自己設計一張名片;從廣告上找一所你喜歡的房子,試著用最少的錢「買」下來;填寫水電費賬單;「買」一個股票,注意它每天的漲落,看你是賺是賠。
而我們的學生除了會考試,還會什麼?憑什麼在社會上立足?但有人認為:模仿美國高校入學考試不現實,窮學生只能參加-兩所學校的選拔,成本太高,也難以保證高校自身的公正。可是窮學生為什麼不能先打工再上學,或邊打工邊上學?為什麼學費全靠父母?我們的大學也別只招仝日制生,也可以招走讀生、半日制生、晚班生或節假日生。畢業也別「齊步走」,像國際象棋大師謝軍從1991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本科學習,到2005年拿到博士學位,比正常情況多花了四年時間。
這不是很好嗎?難道「考官」願意我們的學生被「關」在教室服「苦役」嗎?您要知道,鳥被關久了,還會飛嗎?
2000年高考,連續15年參加高考閱卷的柯素文(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二部中學教研室主任)說:今年語文試卷總的特點是注重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焦點是作文,基礎分50分,另10分是發展分。作文題在體裁上除了要求與提示有關外,基本沒有限制,甚至連詩歌除外的慣例都取消了,最大限度為考生提供了想像和展示個性的空間。但遺憾的是,出彩兒的作文很少,運用散文、日記體、辯論紀實等文體的鳳毛麟角,更沒有發現一個用詩歌體的。滿分的大有人在,55分以上的也不少,但思維的雷同和創新意識的萎縮,使最應該有個性的作文成了「共性」,夾敘夾議的三段論式的「嫩」佔了絕大多數。
2001年4月,2000年全國青少年創造能力培養的社會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正在失去創造發明的興趣。11月24日,教育部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更新教育觀念報告會」,北大附中教師張思明說,我們絞盡腦汁,卻給了孩子一雙限制他們發展的「大鞋」。據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是世界最強的,中學生在學校做數學的時間是每週307分鐘,而其他國家的學生僅217分鐘。中國學生回家還要花四個多小時對付數學題,而其他國家的孩子在家學數學不超過一小時。中國學生為計算能力付出的沉重代價不僅僅是時間,還有一去不復返的創造力,中國學生的創造力在所有參加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五。
2002年11月4日,美國《新聞週刊》說,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中國中學生的高分和金牌讓全世界讚歎不已,但中學時代似乎就是他們的巔峰時期,中國學者在現代數學研究方面幾乎毫無建樹。這樣一個中學數學神童隨處可見的國家,只能為世界提供大批合格的電腦程序員。如果中國真的想要成為高技術的競爭者,就必須創造尖端技術,而不是單純使用這種技術。
楊振寧說,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無論是普通大學還是一流大學,學習成繳都非常出色。同樣一類題目,中國留學生在中學時代巳做過很多遍了,教師沒講過的沒教過的,不敢想不敢做,教師提問題,所有學生的答案都差不多,這在國外絕不可能,10個學生會有20種甚至更多的答案。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校長認為學生應該有創造性、廣泛的興趣、獨立思考能力: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教授說,申請哈佛2萬多人,還有2萬被勸不要申請,只錄取1600多本科生。錄取不僅看學習是否好,還看有沒有創造性。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有沒有好奇心,有沒有廣泛的興趣,是一流的學生所必需的素質。牛津大學校長科林盧卡斯說,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必須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只是機械地將教師教授的內容記憶下來,不是真正的好學生。中國學生勤奮,聰明,有良好的組織能力,但希望他們能有獨到的見解,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全國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研討會上,專家認為中國學生的智商並不低,但科研創造力卻明顯低於英美等國家。在對中國和英國青少年的比較謂查中發現,中國學生的創造力遠低於英國學生。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我們的青年人為什麼不敢、不習慣提出各種問題呢?我們的孩子從生下來就沒有好奇心和創造力嗎?我們的袓先為人類貢獻了「四大發明」,我們古代的小說《西遊記》有多麼大膽的想像!而現在,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被誰「偷」走了呢?
楊振寧認為,中國教育把學生變成死讀書的人,結果是習慣於接受而不習慣於思考,更不敢懷疑和考證,因而也就不容易培養出有創造性、有獨立見解、有開拓能力的入才。北京一中校長王晉堂說,什麼都整齊劃一,就把每一位教師的個性與特點給「統一」沒了。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認為,50年代後中國的大學就沒有個性了,大學裡的教授也沒有個性,沒有個性的大學和教師能給我們的學生什麼呢?北大教授錢理群說,我們已經形成一整套機制專門訓練學生不說自己的話,專說別人的話。
新華社訊,我國城市兒童想像力和幻想課題研究表明,應試教育是阻礙兒童想像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如果總是告訴,就沒有想像。胡衛平博士認為,最大的差異在於教學方式,西方的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設計多種活動,而中國的教育使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記憶上。在應試教育的籠罩下,學生並不關心「能力」,而只關心「考題」。各種複習提綱、猜題、模擬成了主要的教育方法。那些愛好廣泛、喜歡獨立思考、創造性強的學生,早被高考領導下的一場又一場的考試「斬盡殺絕」了。
科學家是長大的「孩子」,始終保持著一顆好奇心。蘋果掉在地上,牛頓由此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水燒開後壺蓋勘p動,瓦特由此發明了蒸汽機,使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陳景潤上高中時,聽數學教師沈元講數論中的著名難題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奮鬥一生,最終證明出「1+2」,被數學界命名為「陳氏定理」。國外一位大科學家,10歲時聽教師講另一個定理時順便講到「費馬大定理」,從此迷上,終於解開了這個世界性的難題。著名的美籍華人楊向中從小在農村放牛,幸運考入中國農業大學,又留學英國,被美國康州大學動物科學系聘為教授。他認為中國的牛奶產量太低,就專門克隆牛,現在成了世界著名的克隆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