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閒吹 第六講 《養生主》
    《養生主》這篇是《莊子?內篇》七篇中最短的一篇,因此我也選得很少。什麼叫「養生主」,為什麼莊子不把他這篇取名叫「養生」,那豈不好嗎?為什麼他要加一個「主」?歷來就有許多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養生主」就是「養生的主旨」,是主旨的主,很多人都是這樣說的。本人研究文字學,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養生主」不是「養生」,是要保養「生主」。什麼叫「生主」,我們先說「主」。這個「主」字是古代的象形文字,下面畫的是一個燈盞。從前,你們的父母親、祖父母親那一輩,曾經用過清油燈盞。「主」字下面不是「王」字,那只是我們為了書寫方便把它寫成「王」字,其實是象形字,像一盞燈。「王」字第一筆,是燈的上面裝清油的碗碗;「王」字底下這一筆,是燈下面的一個盤子;「王」中間那一筆,是一個手可以握住的手柄。那麼最上面那一個點,就是燈火,燈火在古代叫「炷」。那麼「養生主」的「主」本身就應該有一個「」旁,但是古文字的「主」上面那一點已經就是火了,用不著再加「」旁,因此,我們要養的這種東西,叫「生主」。什麼叫「生主」呢?「主」就是燈,所以我們要養的不是「生」。

    整個《莊子》書上從來就沒有教我們吃哪些保健品等等,一句都沒有,莊子本人就非常貧,莊子也沒有告訴我們要打籃球、踢足球、打乒乓球鍛煉身體,沒有,莊子不主張什麼鍛煉身體的,因此莊子不是要養生,而是養生主。生主者,那個燈火,是治理人的靈魂。所以,養生主就是要養好你的生命之燈。這個燈就是靈魂。因為莊子有一個比喻,他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一盞燈,任何一盞燈都有壞了的時候,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唯一能夠留下來的就是那個燈火,那個燈火很小,如果燒完了不是要熄嗎,對,那就是人生的終期。但是,你在你的火熄滅以前,別人用了你這個火,去點燃了他自己的燈,那麼便是燈有盡,火無窮。火就是人的靈魂。

    莊子認為,人的肉體終有毀滅之日,但是,人的靈魂能夠永遠傳遞下去,這就是你用你的火,去點燃別人的火,這個火可以是道德,可以是主義,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知識,也可以是技術,你可以傳給別人。哪怕你已經不在了,你的靈魂仍然活著,活在其他的生命體裡。所以,莊子這一篇的題目叫「養生主」。

    我上次不是已經講了嗎,他在《內篇》的這幾個題目,都是「×-××」結構,比如說「齊物論」,「物論」是一個詞,「齊」是一個動詞,「齊-物論」;那麼這一篇就是「養-生主」,是養好生命之火種,保養你的靈魂,整個這一篇說的就是保養靈魂。

    第一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開頭他就告訴我們,人生是有限的,就是「吾生也有涯」,「涯」就是邊際,天邊就叫天涯,生命的終結處也叫涯。我活在世界上只有幾十年,終有了結之日。「而知也無涯」,從前我在讀這一本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特別提醒我,那個「知」要讀zhi(智),因為用在那個地方是名詞,是知識,不是念zhī(知),如果拿英文來講,知就是know,而知識是knowledge,老師說這個應該讀zhi(智),我也知道應該讀zhi(智),但是數十年來大家都讀成zhī(知)了。從前,我們叫智識分子,四十年代我們都叫智識分子,後來解放後我們都改稱知識分子,從那以後一直「知識」到現在,就讀成zhī(知)了。這句是說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這個話在莊子那個時代,很多人都不信,因為那個時代進步得非常緩慢,百年前和百年後的狀況沒有多大差別;而我們今天的時代,半個世紀世界就可以完全變了。剛才我走到辦公室後頭,看到那個電腦,辦公用的電腦那樣薄,我就想到五十年代,蘇聯最初造出的一台電子計算機,有一個房子那麼大,而今天縮得那麼小,二十世紀完了進入二十一世紀,變化得就更加快,因此莊子的這句話就非常有根據。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們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無窮無盡的知識,「殆已」。殆,這裡就是危險的意思,把這樣有限的生命拿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危險得很喲,是在冒險。莊子提出這個,我認為是有道理的,我堅決反對學生家長星期六還讓孩子去補習功課,時間抓得那麼緊。我沒有辦法去說服他們,但是個人信個人的,我認為知識不能夠這樣汩汩地去灌,尤其不能夠影響到人的基本的生活方式,影響人的心態,把學習當做一種壓力,那太苦了,莊子說那樣會摧毀一個人的,不是「養生主」。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前面說了,很危險,現在接著說,已經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你還去那樣追求知識,那就肯定會有危險狀況了。「殆而已矣」,是說除了危險以外再沒有其他可能性了。以我自己來說,我這一輩子,從讀書起,就是一個勤奮的學生,我也愛好知識,但是我深知,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我們不要把雜亂的東西啥都往自己腦子裡邊塞,我們裝不下那麼多。為啥子我們現代社會,特別有些工業發達國家,有那麼多精神病患者?恐怕跟知識的壓力也有關係,那樣做對一個人是沒有好處的。

    【為善無近名,】然後下面接著說,人應該行些善,莊子說好,「為善無近名」,要行善就去行善,但是他提醒到,不要去追求名聲,要行善就在那裡低調地做好事吧。不要像我們現代人,捐錢的時候,雖然是兩百塊錢,在電視裡邊,非要等到鏡頭對準他了他才拿出來比劃一下然後才丟到捐款箱裡頭去,這個簡直就叫「為善而近名」,莊子堅決反對。現代人還用各種東西來鼓動,說捐了錢刻一個碑,凡是捐了兩千塊錢以上的,名字就刻在第一行,這就是「為善要近名」,莊子說你不要這樣做。其實古人早就說過,「善要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這是說行善。

    【為惡無近刑。】那麼如果你要去為惡,這個為惡雖然不一定會觸犯法律,因為世界上的惡多得很,有些並未被法律所調整,莊子說,為惡,你去做吧,但是你要記住,不要去觸犯法律。這個就是給今天那些能幹的幹部說的,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不允許的都可以幹,就是這個「為惡無近刑」。這也就是把法律的空子研究夠了,曉得哪裡可以弄錢,而且又不被禁止。莊子這些話我覺得很詼諧。為善也可以,為惡也可以,但是有個底線。當今還有幾個人為善而不近名的呢?我看少得很。他寫了個東西,發表時署了一連串的名字,沒有把他的名字署在前面,或者是把他的名字署到後頭去了,他便要到法院去告,這樣的事是沒辦法說的,因為莊子說的「為善無近名」這一條沒有人來具體加以規定。「為惡無近刑」,其實也不可能,如果一個人一直幹壞事,終有一天會觸犯法律。

    莊子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先教你不要去為惡,第二也不要去為善。莊子說,每個人管好自己,世界就善良了。就是怕有些人不管他自己,一天到晚去改善別人,結果他自己都沒有弄清楚過。意思就是說呢,你還是要注意保養你的靈魂,不要讓你的心處於動盪之中。

    【緣督以為經,】他就教你,你應該走這樣一條處事的路線。什麼叫做「督」?「督」是借用來的一個字,本來借用的那個字應該是「裻」,也讀du,「裻」是什麼呢?現代的人不可能知道了,因為今天我們的衣服背後已經沒有中縫了,古代的那些衣服不用扣子,背後都是有中縫的,是兩邊合攏來的,兩邊合攏的那條中縫,就叫「裻」。「緣督」就是說,你應該順著背後那條中縫走,「以為經」,「經」就是南北的道路,濟南改道的那個經一路、經二路……經七路、經八路,都指的南北向的概念。你應該按照中間那條路線走,拿今天的話來說,你不應該左傾,也不應該右傾嘛。

    【可以保身,】可以保住自己的腦袋,不要弄得身首異處。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不要站隊站錯了,那邊也去不得,這邊也去不得。身在亂世,莊子就只好教人學滑頭,你就走中間那個縫縫,這邊出事了你去那邊,那邊出事了你來這邊,不管哪邊出事你都有的去。

    【可以全生,】前一個「身」,指的是身體,就是不至於犯各種刑戮,把官給摘了,或者把老婆也給搭進去,那個叫保身。「生」指的是生命,包括你的靈魂在內,能夠得到保全。不要把你的人生弄得污七八糟。

    【可以養親,】「養」這裡讀做yǎng。凡是父母養子女才讀yāng,凡是下一輩供養上一輩,都讀yǎng。這個讀音不是孔夫子、孟夫子這樣讀,而是因為中國古代漢語,同一個動詞有不同的讀音,不但有主動格、被動格,還有晚輩對長輩、長輩對晚輩的區別。那麼這裡的「養」是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奉養,就應該讀yǎng。這句的意思是,這樣做你便可以供養父母。

    【可以盡年。】「盡年」就是活夠你的天年,上帝讓你活六十歲,你活夠了,叫盡天年,上帝讓你活九十九歲,你活夠了,也叫盡天年。

    莊子的這一段文字是韻文,他押了韻底。你聽我我給你讀出來:名、刑、經、身、生、親、年。那個「年」的古音,是讀ning。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這一段《莊子》書上就是這樣短。「澤」指的是山澤、草澤、泥澤,凡是那些生命水草多的地方,都叫澤。「雉」就是野雞。「十步一啄,百步一飲」,是說野雞的生活非常困難,野雞在樹林裡不停地走,每走十步就得抓蟲蟲來吃,還要喝水,一輩子的時間都用在找晚飯吃去了。「不蘄畜乎樊中」,這個「蘄」也是一個借用字,它本來的那個字,應該是祈禱的「祈」,也可以讀成期望的期。就是說,那野雞雖然生活很困難,但是它仍然不希望「畜乎樊中」,即養在動物園裡。「樊」就是樊籠,就是最大的籠子,邊上有鐵絲網,那個就叫樊。是說野雞雖然生活困難,但是也不想到動物園裡去吃那些擲來的食物。為什麼一隻野雞在野地裡過得很苦,竟然「十步一啄,百步一飲」,如果關到動物園,被照顧還周到些,還給補充維生素,它不願意?為什麼不願意?「神雖王,不善也」,這六個字,是野雞表達它的看法,就是說把我關到動物園裡去,我一天吃得很飽,營養又很充足,看起來我的神態跟王一樣,「王」要讀wǎng,王者神也。因為用不著每天苦苦地去找晚飯吃了,那就是活得很神氣嘛。「不善也」,但是那畢竟不是很美好的事情。

    你注意到,在《莊子》這一段,要說的是:自由比晚飯重要。野雞哪怕活得那麼苦,但是它是自由的,它經歷了外面的風霜雨雪各種艱難,它是在大自然裡邊,它是自然界的一個生命,它是獨立的,去找晚飯吃雖然苦,但是那就是它的一生,而它一生的意義就在於此。你如果把它關到動物園裡,它的一生就是別人要餵養的那一生,對於一隻野雞來說,就毫無樂趣。

    所以,我一直認為,莊子是中國最老牌的自由主義者,就表現在這裡。莊子一輩子就是一隻野雞,他日子過得非常苦,他可以去當官,楚國國王還派使者來接他,說我們請你到我們那去當大官,但莊子不去,莊子說你們楚國有一隻很大的靈龜你知道嗎?使者說我當然知道了,烏龜的殼都供奉在我們的廟堂上面。莊子就反問使者:如果你是一隻烏龜,你願意做一隻小烏龜,和別的烏龜生活在泥巴坑坑裡,還是願意做那一隻靈龜,被人家殺了,把殼殼掛在廟堂裡邊?那個使者說那我還是願意做一隻小烏龜,在泥巴裡活得好一些。莊子說那你回去和楚王說,本人就是一隻小烏龜,要在泥巴裡活。莊子在他的書中多次宣傳他的這一個觀點。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這一段歷來爭論極大,包括標點符號是否這樣子標,從魏晉南北朝起就有爭論。有的說應該是:「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而啥子是「指」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說「薪」是我們燒的那個柴火,「指」的意思是要把柴的枝杈捏斷。後來有人說,這個說法很荒謬,說燒的那個柴已經是砍得一段一段的,誰還要你去弄斷去。我在小的時候,我們家燒的就是柴,三四十年代,我就知道為啥子枝杈不要去捏斷,而且柴塊子那麼硬,枝杈也捏不動。於是有種說法說,那個「指」是借字,它的本來的字是脂肪的「脂」。對了,這個說法對了。從前是把脂和油混起來用的,脂就是油,油就是脂,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案桌上的那塊板油才叫脂,從前把一瓶香油或者芝麻油都會叫脂。那麼脂就是油。「脂窮於為薪」,理解成拿油去燒柴,未免也太荒謬了,所有的人都把這個薪解釋成柴薪。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去解釋,在我以前還沒有這樣解釋的,本人的看法,這個「薪」字,實際上是燈芯。把一個東西塞到灶火裡面去燒,就叫薪,如果把一個東西放到燈盞裡面去燒,叫芯。實質上是一回事。因此,「指窮於為薪」的「薪」是燈芯。這裡說的是一盞燈,而不是燒的柴。

    你要注意,我們有一個成語,就是從莊子這兒來的,叫「薪盡火傳」。老師教學生,也適用這個成語,就是柴有燒完的時候,但是火能夠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本人的解釋是燈芯。這段話意思是:一盞燈,把它點燃了,把燈油點干了,即「指窮」,供應燈芯去燃燒了,但是「火傳也」,火就沒有完,火可以傳下去,因為我這盞燈還在燃著的時候,可以把別人的燈點燃,當我這盞燈熄滅的時候,別人的燈還燃著,我的火就一直傳下去。油能夠燒乾,火是永遠能夠傳下去的。他說的是一盞燈,為什麼「養生主」的「主」應該有一個「」旁(炷),實際上說的就是靈魂。這一篇的意思在這一段就得到了印證。「不知其盡也」,千年萬年,永遠都不會盡,好比你當老師,你教學生,就是你用你那一盞燈,去點燃千百盞燈,後來,你的油燒完了,燈熄了,你走了,但是你的弟子們,永遠把你的燈火傳下去,這些燈火裡邊就有你的靈魂。

    「養生」太容易了,「養生主」卻是說你這一生要活得有意義。在你活著的時候,你的靈魂要快樂要安詳,在你去世的時候,你的靈魂永遠不熄滅,活在別人的燈火裡。這一篇就表達了莊子的人生觀,莊子不是一個耍滑頭的人,莊子在這裡仍然表現出,作為人的短暫的一生,應該有所奉獻,應該讓你的靈魂不滅。

    那麼《養生主》一篇我就選了這三段,《養生主》這篇中最長的一段是「庖丁解牛」。是說有一個專門殺牛的,他講他殺牛的經驗。他說我殺牛十八年,你看我這把刀,還像剛剛磨出來的那樣鋒利,為什麼呢?是因為我把牛殺了以後,我會把大牛截成若干塊。「解」就是「卸」,我們說的大卸八塊,那個「卸」字寫出來就是「解」,這裡也要讀xie,庖丁解(xie)牛。他說我不是用這把刀硬砍,硬砍就把刀砍得儘是缺口,我是先把牛身上的骨肉層次和器官結構都研究透了,我的刀進去,從它兩塊骨頭中間那一點縫縫輕輕就過去了,我從來不去硬砍骨頭。這個也說的是養生主,是說人要活得智慧。

    人不能動不動就和人家發生衝突,兩敗俱傷,莊子最不贊成這樣,這樣傷害了你的靈魂,不利於你養生主。你應該像解牛的庖丁一樣,他就能夠找到各個關節和各個器官之間最容易走的那一條道路,這樣他可以游刃有餘,刀輕輕地進去,完成了,刀還是好的。這一段佔了《養生主》這篇絕大部分的篇幅,其實意思完全就是我剛才講的,就是說你要活得智慧,不要動不動就和別人對著幹。莊子反對鬥爭哲學,因為斗下來,最後不但傷害了別人,也傷了自己的靈魂。有的人一輩子都搞鬥爭哲學,到老了他的靈魂受了嚴重創傷,他在家中和他的子女、孫兒一個都處不好,這樣的人我們見過不少了。所以,人生要活得有智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