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呼喚 第30章 :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 (2)
    縣志記載:1957年9月,祖市殿鄉星光村農民黃貽淼研製一台人力插秧機,受到湖南省、黔陽地區領導的關注。中南縫紉機廠將黃貽淼接進廠裡進行改進試制,未能成功。1959年引進醴陵——2號插秧機。當年6月,成立漵浦縣新式農具試制廠,集全縣優秀木工突擊生產,一年後生產2000餘台,分發到全縣各社隊,工效雖有提高,但浮蔸、折腰禾卻大大超過手插,很快被農民廢棄。1966年初,從廣西引進第一批65型人力插秧機10台,4月在橋江舉辦第一批插秧機手培訓班,並進行示範表演。

    由於該機適應性差,操作技術難度大,浮蔸很多,群眾褒貶不一。1967年又派出4人赴廣西學習後,在棗子坡再次進行示範表演,全縣上萬人參觀。1969年7月,縣農機廠仿製出黔陽地區第一台東風——2型自起式動力插秧機,在馬田坪公社人民大隊試插,工效每小時2.4畝,繼而大力生產。1970年全縣推廣動力插秧機16台、人力插秧機102台,機插面積700畝。1976年,全縣共生產動力插秧機80台、人力插秧機110台。由於機器性能不過關,二台動力插秧機插秧,需要2至4人補蔸,不合精耕細作要求,1979年後停止推廣。全縣133台動力插秧機全部被廢棄,人力插秧機也隨之絕跡。

    ——作者手記

    長期以來,全縣水稻插秧一直停留在人工勞作,農民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2005年,經申報省、市農機局同意,漵浦縣被列為全省插秧技木示範推廣項目縣。農機局自籌資金引進了一台江蘇東洋插秧機廠生產的手扶步進式小型水稻插秧機,於4月22日在盧峰鎮大潭村舉辦了全市水稻插秧示範推廣現場會。市農機局領導、縣政府領導、各辦事處分管農業的領導、懷化市各兄弟縣市農機局領導、縣內農機大戶代表及當地群眾近千人現場觀摩。7月23日,農機局又在水東鎮上綠化村舉辦了晚稻機插示範推廣現場會。兩次現場都取得了圓滿成功,實現了全縣乃至懷化市水稻機械化插秧歷史性突破。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耕作機械的升級換代。全縣在推廣耕整機械、植保機械、脫粒機械、排灌機械、加工機械、運輸機械等農機方面也取得較大成效。2007年,農機局籌資近5萬元引進了一台中型拖拉機(含機耕犁、旋耕機),春耕之際,在盧峰鎮大潭村舉辦了全縣中型拖拉機示範推廣現場會。市農機局領導、縣政府領導、各辦事處分管農業的領導、縣內農機大戶代表及當地群眾數百人現場觀摩。中型拖拉機與小型耕整機相比,作業質量好,效率高,贏得了農民群眾的致好評。隨後,又在橋江、水東等地舉辦了示範推廣現場會,促進了中型拖拉機的較快發展。目前,全縣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8台。

    精心實施農機補貼項目

    農機局把項目爭取工作作為農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身體力行,積極主動地向省、市農機局匯報,爭取項目和資金。自2004年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以來,全縣已連續6年被列為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縣,累計爭取國家財政資金775萬元,使漵浦縣購買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耕整機、拖拉機等先進農機具的農民享受財政補貼。為了使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農機局黨組召開會議,對項目實施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首先,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召開動員會、電視、廣播、張貼公告等形式,向農民公佈機具種類、型號、價格、供應廠商和補貼標準等有關政策信息,並進行現場示範表演、引導、宣傳、發動農民購機。其次,積極組織貨源。為不誤農時,在補貼機具供應緊張的時期,蔣局長不辭辛勞,親自帶領農機技術人員到浙江三聯、株洲碧浪、江蘇東洋等生產廠家組織貨源。同時搞好各項服務工作。

    局機關抽調了5名農機技術人員,與廠方選派的技術人員一起開展技術服務工作,對每一位購機者進行1—3天的手把手現場操作技術培訓,面對面傳授使用知識,及時解決使用中出現在的問題。農機作業任務完成後,又逐戶上門服務,對每台機具進行了維修保養和技術指導服務。在項目實施期間,局機關在公休日堅持由領導帶頭值班,以方便農戶聯繫購機、操作培訓和「三包」維修等有關事宜,優質的服務使購機農戶非常滿意。到2009年6月底,全縣已補貼農機具2030台,農民購機實際得到財政補貼共計479萬元。通過補貼項目購置的農業機械,累計完成農機作業面積近60萬畝,創收6000多萬元,農民降低生產成本5000多萬元,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通過項目實施,較好地帶動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熱情,加快了全縣農機化發展步伐。充分調動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促進了全縣的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農機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

    6月10日,夏日炎炎,堰塘村「農業部雙季稻萬畝畝產示範片」茁壯成長的禾苗,在微風吹拂下湧起層層漣漪。今年已是第三次集體調研謀劃現代農業大課題的漵浦縣委書記李自成、縣長梁永泉,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劉生禮,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秀芳,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曉波,副縣長劉春讓等領導,一大早便踏進綠色的田野。望著眼前綠浪翻滾的禾苗,縣委書記李自成不禁感慨地說:「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就是要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思路,立足大農業,依托新農機,加快推進標準化、基地化、規模化,確保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3月26日,全縣農機春耕現場演示會在水東鎮早稻萬畝示範片召開。市農機局局長陳曉忠、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楊秀芳,副縣長劉春讓等市、縣領導蒞臨現場,近300名農民群眾到現場觀摩。現場會上,2台中型拖拉機在短短的20分鐘內完成了4畝水田翻耕,贏到現場群眾的喝彩;10名由縣農機局和農機廠家組成的技術現場服務隊,熱心為機手、群眾進行現場技術培訓、問題解答和政策咨詢。

    在漵浦廣闊的農村,隨處可以看到類似領導視察農機演示會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可以感受到農業機械化催生現代農業的美好圖景。2004年,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惠農政策,農機局搶抓這個難得的機遇,著力做好農機推廣、農機技術培訓、農機維修保養、農機作業信息、農機油料供應等服務工作,重點扶持農機大戶組建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發展現代農業,農機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預計到2009年底,全縣耕、種、收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將達到40%以上,在懷化市乃至整個湘西地區率先跨入農業機械化中級階段。目前,全縣1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達362戶,其中30萬元以上的6家。全縣3萬多名農機手,已成為農村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專業合作社的風采吧:

    生源合作社

    生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是由11個股東於2007年5月發起,2008年經工商註冊的,是全縣第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2008年,該社在橋江鎮堰塘村與180戶農戶集約經營408畝水田,從事糧食生產。農機局組織專門力量對該社水稻生產基地農機化發展進行規劃,開展好農機技術指導服務,優先辦理農機購置補貼。該社當年投入資金20多萬元,購置農業機械12台(套),水稻生產耕、種、收、植保、運輸等主要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當年增收約12萬元,增產糧食6萬公斤。該社榮獲懷化市首屆「金牛」獎。為擴大規模,2009年該社已發展社員480戶,下轄6個分社,與5個鄉鎮的4720戶農戶簽訂農機作業合同,作業服務面積10000畝,全年計劃農機化作業節本增效240萬元。

    昌盛合作社

    全市百萬畝優質超級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動員後,縣農機局及時召開了全縣農機大戶代表座談會,引導和鼓勵他們做大做強,承包耕地,依托機械化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在縣農機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9年,農機大戶沈昌再與他人合股成立了縣昌盛優質稻專業合作社。該社投入100多萬元在縣山丘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內與432戶農戶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承包水田1032畝,發展聯合收割機、中拖、插秧機、糧食烘乾機及大型植保機械等農業機械18台套,依靠機械化種植雙季稻,成為全縣最大的農機種糧大戶。

    伍聯合作社

    伍聯合作社位於橋江溫裡村,由扶運滿、扶久長等五位農民聯合組成。他們從2004年開始合夥購置1台聯合收割機,開展機收作業服務。此後不斷加大投入,添置農機具,擴大經營服務規模。現已擁有各類農機具15台套,農機總值達40萬元。2008年該社農機作業服務面積3000餘畝,實現收入30多萬元。2009年,該社已與農戶簽訂了10000畝農機作業服務協議,計劃創收100萬元。同時承包水田200畝,種植雙季稻,由農機大戶逐步發展成為種糧大戶。

    技術培訓安全生產取得實效

    隨著全縣農機總量的不斷增大,農機技術培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為滿足農民群眾對農機技術的渴求,縣農機局以農機技術學校為陣地,紮實開展農用車和拖拉機駕駛技術培訓,使受訓學員具備了較強的理論知識,掌握了過硬的駕駛操作技術,確保了培訓質量。同時充分發揮農機技術優勢,積極組織送教下鄉活動,以鄉、村為單位舉辦了耕作、排灌、收割、機械植保、農副產品加工等適用技術培訓班,採取集中培訓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辦法,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和機埠進行農機操作,維修、保養和使用安全知識培訓。到目前共舉辦各類農機技術培訓班1024期,參加培訓人員達45900餘人次,為農村培養了大批農機實用技術人才,其中30000多人成為最為活力的新型農民及農村致富帶頭人。此外把培訓與示範片建設相結合,給農民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

    為加快全縣農機化發展,農機局在橋江鎮堰塘、蘿蔔田和塘頭三個村的1000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作為全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片,組織專門力量對示範片農機化發展進行規劃,開展好技術指導服務。示範片共投資20多萬元,購置農機具12台,示範片內水稻生產耕、種、收、植保、運輸等主要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據測算,2008年示範片節約生產成本12萬元,增產糧食6萬多公斤,轉移青壯年勞動力200百多個,增加務工收入150萬元以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首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片的建成,為全縣農機化大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我瞭解到,農機安全管理也不斷得到加強。蔣局長告訴我,他作為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始終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親自主持農機安全會議,參與制訂管理辦法,督促檢查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每年組織3—4次全縣農機安全大檢查,整治農機違章。通過加強管理,農機駕駛員、車輛和農機執法隊伍的管理進一步規範。近10年來,全縣未發生重特大農機安全事故,農機安全生產「四大指數」均低於市、省下達的控制指標,三次被評為「全市農機安全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通過農機人辛勤汗水的澆灌,全縣農機化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取得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成績,贏得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2009年4月9日,在漵浦考察農業工作的省委書記張春賢看到由農機大戶沈昌再承包的1032畝雙季稻生產示範片內,9台中型拖拉機機聲轟嗚忙碌翻耕,5名農機技術人員示範指導農民軟盤育秧,一片片翻耕好的水田和一行行整齊擺放的秧盤映入眼簾,展現出一派山丘現代農業建設的熱鬧場景時,張書記滿意地笑了。

    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漵浦農機化奔馳在飛躍發展的大道上。農業機械化,使「農業大縣」變成「產糧大倉」,世世代代豐衣足食的夢想已變成現實。誰都不可否認,有國家農機補貼的好政策,有蔣局長帶領農機人奮力開拓,漵浦農機化工作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大的發展。瞧,「耕地不用牛,插秧不低頭,收割不彎腰,種田不發愁」的漵浦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大步邁進的腳步,不正向我們跫然走來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