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巴拉克倡導變革、承諾進行一場光明正大的競選,而且他還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一直堅定地反對伊拉克戰爭,所以大家都為他喝彩並且做出了熱烈的回應。2007年3月,他在丹佛為競選做宣傳時告訴上百名群眾說,他知道他們已經不再信任經過選舉產生的領導人,因為他們覺得「現在的政客進入政府,更像是去進行一種交易,而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是他向民眾保證,他的競選是所有人的競選。他高喊道:「我們必須要改變華盛頓。在歷史上的每一個轉折點,每當人們想要改變國家的時候,國家就會被改變。」他還談到了醫療、教育和能源方面的問題,但還是在談論伊拉克問題的時候人們給予了他最熱烈的回應。他再次重申,伊拉克戰爭本來就不應該發生,美國的國家安全受到了威脅,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受到了很大影響。一個離講台距離很近的丹佛市民告訴《丹佛郵報》的記者說,他一定會投票支持巴拉克,因為「他有著偉大的靈魂和良心,實實在在地關心普通民眾。」人群中的一位婦女說自己當了一輩子的共和黨人,對政府現狀一直很不滿。但她在聽完巴拉克的演講後說自己很喜歡巴拉克說的話。
第二天,《丹佛郵報》的一位專欄作家發表了評論文章。他寫道,如果巴拉克想要繼續將這種樂觀情緒傳遞給選民,他就需要長久持續的熱情。但是他又對巴拉克能否在漫長的選舉道路上保持這種熱情發出了疑問。在文章中他還引用了一位專門開車去聽巴拉克演講的63歲老人的話:「他是一個能夠給我帶來希望的總統候選人。他一定會贏,因為美國民眾已經做好了迎接變革的準備。他賦予了人民無窮的力量,這是我自約翰·肯尼迪和羅伯特·肯尼迪時代以來就再也沒有見到過的。」他還見到了一名19歲的大學生,她說她支持巴拉克,因為她只想投票給自己能信任的人。還有一位59歲的婦女,她想親眼見見巴拉克。她說他身上有種天然的吸引力,能讓她完全信任他。而且自1968年以來,她一直都缺乏對生活的希望。現在巴拉克讓她相信,生活能夠重新充滿希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位專欄作家還說,巴拉克取勝的關鍵是要能繼續鼓舞民眾,讓大家繼續關注他。他很認同一個廣告推銷員的觀點:「現在他出現的正是時候。但如果日後他還想將現在這種狀態持續下去的話,他必須變得更強大,把自己的觀點更加明確地表達出來。」
不久後人們就發現大家對巴拉克·奧巴馬的關注是不受國界限制的。現在全世界都給予了美國2008總統大選特別的關注,而候選人中,巴拉克這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參議員則備受歡迎。各國媒體都爭先恐後地對他進行著報道——從日本到倫敦,從法蘭克福到內羅畢。一個意大利新聞機構的發言人說:「新聞界都將希拉裡和巴拉克視為大名鼎鼎的明星人物。大選開始兩年前,意大利的記者就跑去了伊利諾伊州的斯普利菲爾德對巴拉克進行報道。一般來說,這在意大利人看來是很瘋狂的事。」各國媒體在報道美國大選時都對巴拉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概就是因為他的種族背景特別、他傳達出的信息給大家帶來了希望,而且在他競選征途上的每一站都會湧現出大批的支持者。
截至2007年3月,巴拉克宣佈他已經收到了超過10萬人次的捐款,總額達到了2500萬美元,其中有690萬來自於互聯網上的捐贈。巴拉克的不少捐贈者都是首次進行政治捐款,他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家用電腦上為巴拉克捐出了50到100美元。巴拉克競選委員會的財務主席潘妮·普裡茨科說:「短短幾周內就出現了這種踴躍捐款的現象,這反映了人們對於國家政治轉型的渴望。並且我們也能看出草根階層的人民相信巴拉克·奧巴馬可以解決我們現在存在的問題,帶領美國走出困境。」
2007年4月,此時競選剛剛開始兩個月。各大媒體就爭相報道說,巴拉克拒絕接受華盛頓說客的政治捐款,而是巧妙地利用互聯網這一新興手段獲取選民的支持的資助。他還一直強調自己的反戰立場,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熱情,傳達著充滿希望的信息。因此他成功獲得了大量捐款。此外,他還能很好地利用自己良好的公眾形象和出色的演說能力,成功吸引各大媒體的關注。所有這一切因素都有利於他日後獲得民主黨內的總統競選提名。就在同一個月,巴拉克宣佈了被他稱為「五項倡議」的行動計劃,內容如下:
以負責任的態度和手段結束伊拉克戰爭,然後將注意力放在應對其他地區的嚴峻挑戰之上;
加強軍隊的現代化,建立一支真正的21世紀現代化軍隊,並在軍隊部署方面展現出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組織全球力量來控制或杜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傳播;
重建和建立必要的聯盟夥伴關係以應對共同的挑戰和威脅;
發揚人道主義,以保證那些今天生活在恐懼和物資缺乏之中的人們能夠在明天擁有尊嚴和機會。
雖然美國目前面對的危機和挑戰遠遠不止這些,但巴拉克必須在外交和國防方面表現出自己的堅定立場。因此為了避開對手和媒體的批評,消除選民們的擔心,巴拉克決定要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並向民眾們明確地表明自己在美國面對的重要問題上採取何種立場。
巴拉克的競選顯然變得越來越有力量。但是,隨著媒體報道不斷增多,聆聽他講話的人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大眾和媒體對他個人經歷的嚴格審查以及無數的疑問。大家質疑的內容涉及他在重要問題上的立場、在參議院的投票記錄以及他在公共政治方面的資歷。他的回答是否會前後一致呢?他能否說服美國人民如果他當選總統就可以解決所有的難題呢?他的回答能否消除大家的憂慮呢?他能不能讓選民、網友和媒體滿意呢?2007年4月14日出版的《經濟學人》上的一篇文章分析說,雖然巴拉克可以籌得足夠的競選捐款,發動起無數民眾捐款,但是他能通過外交政策方面的考驗嗎?在拉斯維加斯進行的一場辯論中,參議員愛德華和希拉裡都表現出色,他們在回答民眾的提問時給出的答案清晰明確,還提供了許多細節和建議,顯然對各種問題都瞭如指掌。而巴拉克卻相反,他的回答總是含混不清。針對他這樣的表現我們禁不住要問,他給出的模糊答案是因為經驗不足,還是因為這是他慣用的演講方式,不會以辯論的形式給出政策和問題的具體答案呢?
為了打消人們對他外交經驗不足的顧慮,巴拉克立刻行動,邀請了才華卓越、經驗豐富、知名度高並且備受尊重和愛戴的政界元老來幫助他,其中包括前國家安全顧問和前商務部長。儘管他僅有兩年的參議院經歷和六年的從政經歷,但巴拉克執教憲法課程已經有十年,並且還擁有比經驗更重要的優點,那就是良好的判斷力。他曾經強烈地批評了2002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指出薩達姆·侯賽因並沒有對美國構成任何直接的威脅。他還提醒大家說:「就算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勝利了,美軍也必須在那裡停留無法估量的時間,付出無法估量的代價,面臨無法估量的結果。」儘管參議員希拉裡在所有的民調中都一路領先,但是巴拉克有一種能力、一種判斷力和一種值得稱道的魅力,那就是在談論各種話題時表明自己的明確立場,並且他很聰明,演講時不會糾纏於那些可能引起誤會和尷尬的細節。不過,仍有很多觀察家說他談論的內容太過泛泛,缺乏細節,會讓人覺得他缺乏總統所需的執政經驗。
族裔性和可選性
奧巴馬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他代表了種族理想主義——那就是種族問題是美國可以跨越的一個障礙。這是個非常誘人的想法。很多美國人都希望能看到一位參選總統的黑人候選人,而且他能讓他們十分樂意把選票投給他。
——謝爾比·斯蒂爾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一名黑人研究員
毫無疑問,在2008年的總統競選中,候選人的族裔性會是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問題。如果放在以前,巴拉克的多種族血統對於他的參選來說是個致命的弱點。可是巴拉克不但參加了競選,而且還成為了黨內關注的焦點。很顯然他改變了歷史,但民主黨人、他的支持者和競選班底的成員依然擔心他的多種族血統會對參選造成不利的影響。儘管很多美國人渴望看到美國政治的變化,也看到了改革的希望,美國的種族關係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甚至從更加樂觀的角度來看,這種緊張已經不復存在了,但依然無法肯定說選民們會投票支持巴拉克,就是因為他是個非裔美國人。
畢竟不會有人想故意選出一名黑人總統向世界說明這個國家已經不存在種族偏見了。支持他的選民顯然是沒有在意他的種族,但仍然會有人不支持他,原因也是他的族裔性。調查表明有92%的人已經準備好選出一位黑人總統,而這一比例在1958年僅為37%。調查還表明當白人選民表示會投票給黑人候選人時,他們也不再像是在撒謊。20世紀90年代初曾經進行過這樣一項民意調查,在黑人和白人候選人同時參與的選舉中,如果黑人候選人的表現比白人優異很多,選民會做何選擇。調查結果表明,許多選民都口是心非,他們進入投票站投票的時候,往往不會像之前自己說的那樣做。而如今發生的變化顯然是鼓舞人心的,這對巴拉克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