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發佈了《解放宣言》。巴拉克經常將自己與林肯總統聯繫起來。2007年2月10日,他站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原州議會大廈前,正式宣佈將要參加2008年總統大選。雖然大廈經重建改造,已與當年大相逕庭。但就在這裡,亞伯拉罕·林肯於1958年發表了其著名的演說《分裂之家》,並強調「一間內部分裂的房屋,絕不可能長久屹立。」
1895年巴拉克的祖父侯賽因·昂揚格·奧巴馬出生於肯尼亞。
1920年8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憲法第19條修正案,婦女從此擁有選舉權。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牧師誕生。
1936年巴拉克的父親老巴拉克·奧巴馬在肯尼亞出生。
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拉克的祖父侯賽因·昂揚格·奧巴馬一直在一位英國軍官身邊擔任廚師。二戰爆發前不久,外祖父斯坦利·鄧納姆與外祖母麥德琳·鄧納姆私奔。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斯坦利應徵入伍,麥德琳開始到一個轟炸機組裝車間工作。
巴拉克的母親斯坦利·安·鄧納姆(小名叫「安」)於1942年出生,而此時她的父親斯坦利仍任職於美國一個軍隊基地。
1946年8月19日,威廉姆·克林頓總統出生。
1947年10月26日,參議員希拉裡·克林頓出生。
1953年6月10日,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出生。
1959年巴拉克的外祖父母斯坦利·鄧納姆和麥德琳·鄧納姆以及他們的女兒斯坦利·安·鄧納姆全家搬遷,來到了夏威夷州。
安·鄧納姆被芝加哥大學錄取,但她最終選擇進入夏威夷大學讀書,這一年她18歲。
老巴拉克·奧巴馬23歲時離開肯尼亞,來到夏威夷大學留學。
安·鄧納姆和老巴拉克·奧巴馬一起在夏威夷大學讀書時相識並相愛,不久後結婚。
1960年9月26日,尼克松與肯尼迪進行了第一場總統競選辯論,並通過電視進行實況轉播。
1961年5月4日,名為「自由乘客運動」的美國民權活動分子從華盛頓分乘州際大巴駛向種族隔離的南部,他們相繼因非法闖入和非法集會的罪名而受到拘捕,並接連遭到燃燒彈和暴徒的襲擊。其中許多人還受到種族主義者的折磨。
8月4日,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出生於夏威夷。
1963年老巴拉克·奧巴馬獲得了前往哈佛大學讀書的獎學金。安和巴拉克留在了夏威夷。
後來老巴拉克·奧巴馬離開了美國,回到肯尼亞。他和安·鄧納姆·奧巴馬也於此時離婚。
8月28日,馬丁·路德·金牧師在華盛頓特區發表了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
11月22日,約翰·肯尼迪總統被刺殺。
1964年1月17日,米歇爾·羅賓森·奧巴馬誕生。
7月2日,約翰遜總統簽署了《民權法案》。
10月14日,由於馬丁·路德·金牧師在促進人權運動方面的卓越貢獻,他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1965年3月7日,在阿拉巴馬州的賽爾馬市由600人組成的民權遊行隊伍遭到手持棍棒和催淚瓦斯的州軍隊和當地警察的襲擊,史稱「血腥星期日」。
3月21日,在馬丁·路德·金牧師的帶領下,抗議群眾最後終於完成了這一次抗議遊行,從塞爾馬回到蒙哥馬利。
7月28日,約翰遜總統向越南增派5萬名士兵,使得越南的美軍總數達到了12萬5千人。
8月6日,約翰遜總統簽署了選舉權法案。
1967年安·鄧納姆·奧巴馬與夏威夷大學的印尼留學生羅洛·蘇托洛結婚。婚後羅洛先行一步離開夏威夷回到印尼。安則留在夏威夷,做好帶著巴拉克同往的準備工作。
巴拉克跟隨母親離開夏威夷,來到了印尼首都雅加達。同年巴拉克同母異父的妹妹瑪雅誕生。
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牧師被刺殺。
6月6日,羅伯特·肯尼迪參議員被刺殺。
8月28日,民主黨在芝加哥召開全國大會,反戰人士在此期間遊行示威。
1969年11月16日,為反對越南戰爭,約有25萬人在華盛頓集會。
1970年6月22日,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對選舉權法案進行了修訂,將投票年齡降低到18歲。1971年7月1日該法案作為第26條修正案被寫進憲法。
1971年巴拉克離開印尼,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安則和巴拉克同母異父的妹妹瑪雅繼續留在印尼生活。這一年巴拉克只有十歲。
此年秋天,巴拉克被美國最著名的私立學校之一畔納荷學校錄取,成為該校一名五年級新生。
老巴拉克·奧巴馬來到夏威夷看望自己的兒子巴拉克。老巴拉克剛剛經歷了一場十分嚴重的車禍,此次夏威夷之行也是為了更快地恢復健康。當父親離開他和母親前往哈佛法學院讀書時,巴拉克只有兩歲。
1979年巴拉克的祖父侯賽因·昂揚格·奧巴馬在肯尼亞去世。
巴拉克從畔納荷學校畢業。他收到了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最終選擇了洛杉磯的西方學院。
上大學之前,家人和朋友們都習慣稱巴拉克為「巴利」。而上大學後,巴利開始習慣別人稱呼他為「巴拉克」,他這個非洲名字在阿拉伯語中是「上天福佑」的意思。
1980年作為一名大二學生,巴拉克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撤資競賽,並且第一次在大型集會上當著眾多人的面發表演講。
1981年8月,已經20歲的巴拉克參加了西方學院的交流生項目,來到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
1982年巴拉克接到一個來自肯尼亞內羅畢的電話,是他從未謀面的姑姑珍妮打來的。姑姑告訴他,父親已在一場車禍中喪生。這一年他21歲。
1983年巴拉克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在紐約一家咨詢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研究員的工作。
1984年羅納德·裡根總統批准了制定有關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指示,使得美國開始有權公開地對外國恐怖分子進行先發制人或報復性打擊。
1985年巴拉克找到一份社區組織者的新工作,離開紐約,來到芝加哥。在做這份工作的三年間,他在肯尼亞的同父異母的姐姐奧瑪曾經來看望他。通過與姐姐的談話,他更加瞭解了家鄉肯尼亞和自己的父親。
1988年2月,巴拉克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這一年秋天入學之前,他第一次來到家鄉肯尼亞尋根。
這年秋天,27歲的巴拉克開始了在哈佛法學院的學習。
1990年在法學院學習的第二年,巴拉克成為院刊《哈佛法律評論》創辦104年以來的首位黑人主編。
1991年巴拉克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雖然全國有多家法律事務所都有意高薪聘用他,但他最終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
1992年巴拉克和米歇爾·羅賓森結婚。兩人成婚之前曾經一起前往肯尼亞看望巴拉克的家人。婚後他們搬到芝加哥南部郊區的海德公園居住。
在巴拉克和米歇爾結婚之前,巴拉克的外祖父斯坦利·鄧納姆去世。
巴拉克開始負責組織伊利諾伊州將近5萬新選民的註冊工作。
威廉姆·傑弗遜·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
1993年巴拉克開始在一家民權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處理民權、就業歧視、房屋分配以及選舉權方面的法律事務。
巴拉克被《克雷恩》(Crain)雜誌評選為芝加哥市40位40歲以下的傑出年輕領導人之一。
巴拉克開始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擔任憲法講師。
米歇爾·奧巴馬加入芝加哥公眾聯盟辦公室工作,這個辦公室是美國義工團的一部分。前總統克林頓發起組建了該團體以幫助年輕人投身公眾服務工作。
2月26日,紐約世貿大廈發生炸彈爆炸事件。
1995年巴拉克出版了第一部自傳《源自父親的夢想》。
1996年巴拉克成功當選為民主黨伊利諾伊州的州參議員,代表伊利諾伊州第13選區。
1997年1月,州參議員巴拉克·奧巴馬從芝加哥南部來到了伊利諾伊州的斯普林菲爾德,開始為該選區的選民們服務。
1998年巴拉克和妻子米歇爾的第一個女兒瑪莉婭誕生。
2000年巴拉克挑戰波比·拉什擔任了4屆的聯邦眾議院席位,但最終以一比二的劣勢失敗。
喬治·布什當選美國總統。
2001年巴拉克和妻子米歇爾的第二個女兒薩莎誕生。
9月11日,基地組織在紐約、華盛頓特區和賓夕法尼亞州發動了一系列自殺性恐怖襲擊。
2002年夏季,巴拉克向朋友們透露自己有意競選國會參議員。
秋季,多數美國人都相信薩達姆·侯賽因擁有大量殺傷性武器,並與911襲擊事件有重大關聯。
10月,參議院通過表決,同意布什總統向伊拉克宣戰。
10月2日,巴拉克面對眾多反戰人士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
2004年3月16日,巴拉克以53%的贊成票贏得了美國聯邦國會參議員的初選。他在終選中將要面對的對手是共和黨人阿蘭·基斯。
7月27日,巴拉克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召開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這次演講大概持續了15分鐘。
巴拉克最終以獲得70%贊成票的壓倒性優勢戰勝了得票27%的阿蘭·基斯,成為美國參議院目前唯一的、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五位非裔參議員。
12月,巴拉克與出版商簽署合約,計劃再出三本書,其中包括一本與妻子合著的兒童閱讀書籍。
2005年1月4日,巴拉克在參議院宣誓就職美國第109屆國會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