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惆悵是清狂 第40章 感恩的世界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已是無比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自己了。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在雜誌上看到這則感人的故事後,眼眶熱熱的、濕濕的。故事中的小女孩和她的媽媽真可憐。她讓我們懂得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坎坷辛苦,無論多大的風雨,都要勇敢地去面對,永不放棄。

    說到子女對父母的感恩,想起了那首很有名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唐代詩人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中進士,做了溧陽縣尉的小官。

    孟郊上任後,想起母親養育自己的恩情,非常激動。原來,他家中貧困,自己早年在河南嵩山隱居,一家生計全靠母親支撐。他中年時,三次赴京應考,每次出門前,老母總要親自為他準備行裝……孟郊回憶起母親親手為他縫製出門衣服時的情景:她老人家一邊飛針走線,擔心兒子在外鄉遲遲難歸,衣服總是縫得十分結實耐穿,一邊口中喃喃自語,盼望兒子早日回到自己身邊。母親的愛,正像春天太陽的光輝那樣溫暖、深厚!於是,孟郊立即派人到家鄉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把老母接到溧陽來好好侍奉。

    孟郊在詩的最後兩句,把兒子比作在三春陽光撫育下成長的小草,深入地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新衣暖身,母愛暖心,兒子對於母親的愛是無論怎樣都報答不盡的。

    這天,孟郊在縣衙裡,一面吟哦這詩,一面在想:武康離溧陽不遠,這兩天母親應該到了。果然,下午時分,他兒子急匆匆進來稟報:祖母大人坐的船,很快就要靠上河碼頭了。這時,孟效放心了,在《游了吟》詩題下寫了「溧上迎母作」五個字,就同兒子趕到河碼頭去了。

    孟郊一生飽嘗世態炎涼,常有不平之鳴,因而更加覺得母愛的可貴可親,體會特別深刻,這首用白描手法寫的詩也就成為歷代傳誦的名作。

    除了子女對父母的恩情外,這個「恩」字還包括很多涵義。如: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明朝《增廣賢文》書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意思是說: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朋友之間關於恩情說得最多的就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其實出自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中的一句「涓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最初只是用作民間俗語,後來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之用。

    《左傳》中的「啣環結草,以報恩德」蘊含著兩個感恩的故事。前一句說的是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一句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啣環結草,生死不負。

    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韓信身上曾發生過「漂母的一飯之恩」的故事。

    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拚命習武,然而,卻沒有辦法掙到錢。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嚥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饑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挨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提起「二十四孝」,我們自然不會陌生,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傳頌著這二十四個感人的故事,這二十四位孝子,也是我們世代學習的楷模。每一個故事所表現的是兒女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必盡的義務,是對父母的理解和報答;它所倡導的是做人的最基礎最人本的精神。但說到這二十四個故事,恐怕沒少有人全部熟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盤古、三皇和五帝都是我國傳說中的人物,舜就是五帝之一,他寬厚仁慈、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歷來被尊為「二十四孝」之首。

    舜是瞽叟的兒子,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是個至孝的人。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元朝郭居敬有詩贊曰:「隊隊春耕象,紛紛耕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虞舜孝行天下,繼堯之後,盛世昌明,可見「孝」為百善之首,對於安邦經國,何其重要!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孝道即是根本。虞舜寬厚仁慈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其孝感動天之德歷來被列為廿四孝之首。

    周朝有個名叫曾參的人,字子輿,侍奉父母極盡孝道。父親去世後,更加細心周到地服侍著年邁的母親。

    有一天,曾參正在山裡打柴,家裡突然來了一個客人,母親無力招待,一時手足無措,巴望著曾參快點回家,又總不見他的身影。她焦急萬分,情急之下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常言道:「十指連心,母子是命。」正奮力砍柴的曾參忽然心痛難忍,想念起家裡的母親,背起柴薪飛奔回家。

    一進家門,只見母親坐著呆望門外,忙跪問有什麼事情。母親告訴他:「剛才家裡來了客人,我沒辦法接待,急了咬自己的手指以引起你的注意,讓你早點回來,你快去招待客人吧!」

    後來,曾參跟隨孔子遊學到楚國,一天又忽地心痛起來,於是急忙告辭老師回家,問母親有什麼事情。母親說:「我思念你心切,又不知你什麼時候回來,又愁又急,無可奈何之中又咬了手指,不料你果然回來了,這樣我的心也就寬慰了。」曾參羞愧難當,自此終日侍奉在母親身邊,不再外出遠遊。

    嚙指心痛,是一種心靈感應。情至深處,心靈相通。「孝」即是子女對雙親情深摯愛的表現。曾參每每心痛,則念起母親,這是一種深切的骨肉之情。

    三國時魏國的王裒,小小年紀便懂得敬重、孝順父母。他的父親王儀因正直敢言,被驕橫跋扈的晉王司馬昭無辜殺害。小王裒在母親的撫育下漸漸長大,他將全部的愛心和孝心放到了母親身上。除了親自照料母親的飲食起居,他還常陪她說話,逗她開心,以解除老人精神上的孤獨和淒苦。母親病了,他日夜侍候在床前,衣不解帶地喂湯餵藥。母親生性害怕打雷。每當下雨打雷的時候,他便將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拉著她的手,絕不離開半步。

    多少年以後,王裒的母親久病不治,溘然長逝。他悲痛萬分,將父母合葬一處,虔誠恭謹地守喪盡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記著母親怕雷的事情,每當颳風下雨的天氣,一聽到轟隆隆的雷聲,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拜著哭訴說:「兒子王裒在此,母親您千萬別怕!」王裒對父母的感情可謂至深至厚,每當讀到《詩經·蓼莪》這一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兩句時,他都會反覆頌讀,禁不住淚如雨下,悲不能自已。

    看了這個故事,讓人心裡久久不能平伏。不是因為故事情節有多麼引人入勝,多麼驚心動魄,僅僅是因為主人公對父母的一片熱愛與孝敬。每個人對父母孝順的體現在形式、行為上都不一樣,關鍵是能不能細心觀察,急父母之所需,想父母之所想。

    王裒知道母親最怕打雷,所以每每打雷都會寸步不離母親,且對母親生前如此,死後亦然。如果父親喜歡下棋,那麼我們便可以泡兩杯清茶,和父親對弈幾盤;若母親喜愛熱鬧,那麼假日時邀上幾位好友到家來,和母親一起下廚做幾道好菜,一來可以和朋友聚,二來我們也和母親有了溝通的機會,排遣母親的寂寞。

    「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人生悲痛之事。趁著雙親俱在,多多關懷他們,才是我們最需要做的。自古我們國家就是禮儀之邦,更講究孝道,感恩。其實我們感恩的對象很多,一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都值得我們感恩。正如陳堯佐,通過詠燕來感激提拔自己的人。

    陳堯佐,字希元,曾歷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他仕途的通達皆由於當朝宰相呂夷簡的力薦。呂夷簡是宋仁宗器重的老臣,因年事已高,屢次向仁宗乞奏解甲歸田,但仁宗的朝廷大事仍需倚仗於他,所以很久沒有應允。又一日,呂夷簡再次叩見仁宗,仁宗覺得他的離任之心已決,實在不能改變,於是詢問這位申國公,「如果愛卿退職,什麼人可以替代呢?」

    他回答道:「最瞭解臣子的莫過於君,陛下,您應當自己選擇。」

    但仁宗堅持讓呂申公引薦一人,呂於是把陳希元引薦給了仁宗,並說:「陛下若想任用外表英俊、滿腹經綸的臣子,為臣則有所不知。但如果想選用老練誠實、處事穩妥鎮定,又體察百姓疾苦的人才,沒有能超過陳希元的人選。」

    仁宗非常贊成呂申公的提議,立刻拜陳為相。後來陳希元很感激呂申公薦舉的美意,無以報答,便寫下這首《踏莎行》,並邀請呂申公到宰相館內喝酒,讓歌者借此機會演唱此詞,經表自己感謝之意。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見新來燕。

    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

    畫梁時拂歌塵散。

    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春社之時,燕子歸來,在春光中翩翩來去,時而飛到富貴之家,時而到岸邊啣泥。似與感無關,但最後兩句「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不用說是經主人喻呂申公,經燕自喻,以捲簾之恩喻「薦舉之德」。呂申公聽後,頗能領會詞中之情,笑著說:「可惜捲簾人已老」,陳回答說:「不要擔憂促成功績的人沒有功勞」。二人互相推贊,留下了「自恨捲簾人已老」,「莫愁調鼎事無功」這一對佳句。

    西方有一個節日叫感恩節,那一天,人人都要吃火雞;論節日,我們國家的節日可真是多,但唯獨沒有感恩節。在感恩節這一天,我們可以東施效顰地買只火雞吃,再買點南瓜餡餅和紅莓果醬,但我們所做的僅僅是享受這些美食,似乎與節日的主題沒有什麼關係,這樣做也不是為了感恩,只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熱鬧一番罷了。但這種團聚總是大過於感恩的。

    人活著就應該學會感恩。感謝母親以及家人給自己快樂,感謝身邊的朋友給自己幫助,感謝同事給自己學習和進步的機會,感謝我們身邊走過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你們這個世界才多彩多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