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今大王皆有驕色,以臣之心觀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
出自《戰國策秦策·謂秦王》
從本章節《戰國策》記述的內容來看,登場的這個所謂的「有人」不是一個當時隔著門縫吹喇叭——名聲在外的人物,但是人家的言論卻一點也不在那些成名許久,流傳於世的謀士之下,雖然是非典型的。由此至少可以看出:一來,所謂大師,得有人捧,挖掘和炒作必不可少;二來,真正的高手都是寂寞的,真正的高手在民間,臥虎藏龍。又似乎這是秦昭王早年的事情,因為從策士的言論推斷,此時的秦昭王尚未執行「遠交近攻」的基本國策。《戰國策》鮮有具體的年份記載,所以只有靠著推測——再一次申明,寫這些的目的不是普及歷史知識,我也沒有那個本事,就是照著《戰國策》的內容為骨架,敷衍成文,打發我的時間,愉悅您的閱讀。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
話說「有人」對秦昭王說:「大王,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輕視齊、楚,對待韓國的態度就更糟糕了,就跟對待奴僕一樣,極不禮貌。我呢,雖然愚魯,但也聽人家說勝而不驕是王者作為,敗而不忿乃霸主胸襟。勝而不驕,才能服眾;敗而不忿,故能從鄰。現在大王很看重和趙魏兩國的關係,不惜下大力氣,卻淡漠齊國,這就是驕傲的表現,疏遠了楚國,這就是憤怒的表現。驕忿都難以成就霸業,臣私下認為大王您應該深思熟慮,您這樣做是不妥當的。」
拋開當時的歷史需要和秦國現狀來看,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就是我們幹事業也是一樣。假如你身邊某個人比你的成就高,而你卻競爭不過他,你就選擇對他淡漠,甚至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故意找碴,那你就很難成大事。因為你只有跟成功的人接觸才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要不人說「看一個人是能否成功,就要看他接觸的人」,這是有道理的。而對於身邊不如你的人呢,如果一味傲慢無理,看不上人家,你知道哪一天他會被天山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你也不是風水先生,怎麼就知道人家一定不如你?再說,按照唯物主義的哲學來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萬一你看不上的人有一天忽然成了你的上司,你想,該走的人是誰?有一期《詠樂匯》看唐駿的訪談,他講到這樣一個細節:有一位女上司在落魄的時候,他都一如既往過節送禮物,平時吃飯聯絡感情,後來正是在這位女上司的力推之下,他做到了中國區總裁的位置。倒不是唐駿有半仙之體,善於未卜先知,關鍵是他有一份對別人的尊重。
我也見過自己有點成就就飄飄然的人,聽不進去勸諫,往往以一句「關你什麼事」送提意見的人「千里之外」,提意見的只好「無聲黑白」,這就將自己逐漸推向失敗。當然,驕忿這東西人人都有,不可能沒有喜怒哀樂,我們可以盡量地控制自己的作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秦昭王呢,也沒做聲,估計也是一邊聽,一邊思考呢。由此也可以推測出,此時的秦昭王沒有認清究竟該怎樣對待其餘的「六大門派」。
反過來看,這個人的主張是秦國應該交好齊、楚、韓,而不應對趙、魏兩國那麼客氣,於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就出來了:此人的主張與范雎的「遠交近攻」有異曲同工之妙,起碼是有交集的。但是為什麼這個人連個名字都沒混進史書呢?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他有點可愛的書生意氣,不是一個合格老辣的政治家。政治家要是一腦子的仁義道德,那就成不了政治家了,政治家看的是最終的結果,過程並不重要。二是,此人的概括能力與眼光稍欠缺。眼看就要得出來的「遠交近攻」的結論,就這麼讓它溜走了,可惜啊!眼光決定境界,思考決定出路,此言不虛。
那個人看看秦昭王,繼續說:「《詩經》上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做任何事情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終),這句話該怎樣證明呢?一是,過去的智伯滅掉范、中行氏,還想滅掉趙國,結果落了個頭骨被做成酒杯的下場;二是,吳王夫差擒拿越王勾踐,敗齊國,黃池會盟,對宋無禮,最後敗在勾踐手裡,還多了個成語叫『臥薪嘗膽』;三是,最近的魏惠王,盛極一時,風光無出其右者,最後的結果怎樣?還不是素衣布冠為秦所囚?這三個人剛開始厲害不?但是就因為不能謹慎始終,最終才招致了後來的慘敗。」
雖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但是這個人說的這番話也還是有道理的。盛極一時很容易,但是持久強盛卻很難。「打江山不易,坐江山更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第二次在《戰國策》裡提到《詩經》,看來當時的人確實是把它當成一部經典來讀的,我們很多人現在讀它已經是佶屈聱牙的天書了。時間流逝,改變了很多東西,我們離經典的東西越來越遠,這是時代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但是我更願意將上面的這番話看成「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的佐證。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裡有「回憶一下過去,評說一下現在,再展望一下未來」的台詞,戰國的策士也經常是縱橫捭闔,談古論今,先說一段歷史上的事兒,再引申到現在的情況,最後展望一下未來的趨勢。也就是按照曾經有什麼、現在有什麼、即將有什麼的套路下來的。這不,這個人也是這麼說的:「如今大秦拔宜陽,殘三川(甘茂做的,漂亮啊!),威風八面,戰功赫赫,使得天下的策士都惶恐戰慄,不敢多言;各諸侯之間的呼應已經隔斷,東西二周的疆界就好比大王手裡的橡皮泥,隨意更改;各諸侯國都不敢策劃聯合對大秦用兵,韓、楚之兵就更不敢西進圖秦。可以說大王取得了空前輝煌的成就。那大王要做的就是兢兢業業,謹慎到底,假如大王您不能克終,將會貽害無窮。臣擔心雖然目前大王的聲威巨大,諸侯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一旦大王您驕逸放縱,那麼夫差、智伯的災禍就要離大王不遠了。」
這段話的意思絕對不是讓昭王躺在功勞簿上,見好就收,急流勇退,而是要秦王「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目前取得的成就雖然巨大,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一定要戒驕戒躁,繼續努力。我努力地化解掉了很多語錄式的東西,但是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看出來我說的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物的言論。當年楚霸王號令天下,破釜沉舟,力拔山兮氣蓋世,無奈落得四面楚歌,自刎烏江;太平天國起義,破永安,陷長沙,占南京,西征北伐,半壁江山在手,最後卻天京事變,石達開出走,落得個土崩瓦解,這不正是這個策士說的驕逸放縱惹的禍嗎?
換成個人的創業也是一樣,初期會殫精竭慮,奮發圖強,時時不忘自己艱苦奮鬥的日子,一心要跟貧窮說拜拜。但是隨著事業的發展,感覺自己有幾個錢了,就吃好的喝好的,賭博,瀟灑,拚命把以前生活虧欠自己的給補回來,更重要的是覺得自己的「黃臉婆」非但不解風情,而且還很礙自己的眼,把結髮妻子放到一邊,基本不動,更有甚者還非要離婚,完全忘本,這樣的人離著衰退也就不遠了,當借鑒之。
這個人還有話要說:「《詩經》裡說『行百里者半九十』,也就是最後的一段路是最難走的。大王目前面臨的問題除了有點驕傲之外,據臣的觀察,當今天下的事情,根據諸侯的心意,公敵不外乎秦和楚。秦人援助魏國抗擊楚國;楚國呢,援助韓國抗擊秦國。只因為目前勢均力敵,所以相持不下。而宋和齊國置身事外,屬於可以聯合的力量。所以誰先爭取到外援,戰勢就對誰有利。望大王三思。」這屬於「國際策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借別人的手,成自己的事,要學會「與人合作」,這樣的思想也是很現代、很實用的。
自始至終,秦王都沒說話,這在《戰國策》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也許是為了突出策士的語言流暢和汪洋恣肆,也許是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這個人說的也許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策略,也不能馬上扭轉局勢,但是這個人屬於「指導員」,做的全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刀刀見血,說的都很在點子上。作為國君,不能驕傲和憤怒、不能不思進取、不能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是這個策士的三點建議。作為普通人,這三點也是可以吸收借鑒的。
所以,這個沒有記錄其名字的「非典型」策士說的都是我們需要耐心品味的「典型言論」。
那麼一個典型的策士見到秦昭王,又會是怎樣的一番言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