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針對下面這位仁兄,這位仁兄當然就是周康王的接班人,他的兒子,西周的第四代君主:周昭王。
11.5打水漂
周昭王是個胸有大志的人。這並不是說他善於處理政務,相反,他在國內的政績很糟,所以,他把眼光放在了國外。他要開疆拓土,他的鐵騎要馳騁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
他血氣方剛,血氣方剛則意味著侵略。所以他總愛率領軍隊東征西討。至於人民過得好不好,並不在他考慮範疇內。
餓死人沒關係,只要不餓死士兵。
軍隊確實也很為他爭氣,伐會、伐虎方等,無往而不勝。
打著打著,周昭王忽然疲倦了。太沒挑戰,找這些小蠻夷稍微打打就抱頭鼠竄了,而獲得的土地還沒有一泡尿撒得遠。
要搞就搞大的,要玩就玩轟動的。
周昭王很相信他的六師。六師是軍隊的代稱,也是國內精兵的集合。為什麼叫六師?因為它整好是六個師。每師約一萬兩千五百人,總計七萬五千人。實在算得上是一支大軍,在那個年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紂那樣,一出手,刷的一下就是七十萬。何況,紂的七十萬里大部分是奴隸。
周昭王這次選擇的獵物是荊楚,荊楚主要在今天的湖北。到湖北打仗,你總要面對一個障礙:漢水。
渡河。
周昭王和他的六師就這樣傻眼了。一路而來,唐、歷、曾都所向披靡,無不屈服。
可是,它們都只是旱地,而不是水窪。何況是這麼大的水窪。
周昭王仰天長歎。他總不能現在再折回家背一摞木船過來,唯有就地取材。可是,樹木易找,船匠卻稀少。
造船是個技術活,尤其這個船是當軍艦使的。無奈,周昭王只好派人四處抓捕當地的土人,幸運的是,竟然眨眼之間就抓齊了。
周昭王高興得幾乎要跪下給蒼天磕個頭,英雄大業,超祖越宗,全在此一舉。
土人很爭氣,一艘艘威風凜凜的軍艦陳列在了漢水之上。周昭王揮揮手,土人們便一哄而散了。
他還比較仁慈,不願無謂殺生。不過,只怕他到了閻王殿時都要為這個極其愚蠢的決定而難以瞑目。
周成王手再一揮,六師雄赳赳氣昂昂地跨上了軍艦。起錨,開拔,前進。
周昭王熱血沸騰,他似乎已看見大批大批的金銀珠寶,大批大批的美女少婦都鬼魅般地出現在了面前。
他似乎在做夢。不,他是絕對清醒的。
他捏緊了拳頭,他憧憬著未來。但,現實更無情。
船,華麗麗地被分解了。不是被人,船下根本沒潛水員。這次比5.5節中寒浞計陷斟灌氏還要毒辣。那次寒浞是派水手鑿沉斟灌氏的戰船,而這次楚人是令水自動分解軍艦的。
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別緊張,也沒有什麼玄妙的物理知識。荊楚只不過令土人在造船時沒有用任何的榫卯,更沒有用任何的釘子,用的全是糨糊。
有人糊紙,就有人照樣糊船。膠一遇水,化得無影無蹤。所以,周昭王這些威風凜凜的戰艦又重新復原成木板,獨立而又孤寂地漂浮在了漢水浩渺的江面上。
但,人是不能漂浮的,密度太大。周昭王也不例外。他和六師一樣,灌飽水後,一起沉入了水底,眼看連全屍都剩不了了。
天,終於照顧了他一下,畢竟,他也是一個傑出青年。
他的侍衛辛游靡把他從漢水中給撈了出來,而且還一鼓作氣給扛回了老家。
來時,七萬五千人,全活的;回時,兩人,一死一活。活的像個落湯雞,死的像個癩皮狗。
因為,泡得實在很厲害,而且,還加上惡臭。
周朝的大臣們實在不敢相信這個結果。或者說,不願意相信。他們用了自己的法子,讓這件事開始神秘地消失,那就是史官諱言之。史載: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
鮮血淋淋偷梁換柱成了風花雪月,可真相總是掩蓋不住的。
此乃周昭王十九年。
周昭王葬的地方卻很有趣:少室山。現在看來,這大概也多少能滿足下他這一生熱衷於武功的虛榮心吧。
周昭王死後,太子滿即位,後世稱之為周穆王。這個時候,周穆王已經五十歲了。
年齡是人的秘密,一般情況都該替其保守,但我們在這裡必須要非常明確地強調這一點。這是因為,這個五十歲的男人將要上演一場人類歷史上最登峰造極的人神之戀。
嫦娥、后羿和他們比起來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太渺小卑微了。
太提不上檯面了。
因為,周穆王的情婦是這樣一個人。
這樣一個女人。
這樣一個你絕對想不到的女人。
這樣一個你即使想到了也絕不敢相信的女人。
她的老公叫玉皇大帝。
所以,她,就,是:王母娘娘。
從4.3節王母娘娘給后羿贈不死藥後,她似乎已沉默太久。那是她的第一次出場,這是她的第二次出場,也是最後一次出場。
第一次出場,她拆散了嫦娥和后羿這對模範夫妻。最後一次出場,又該是怎樣的驚天地泣鬼神?
愛情,太奇妙。無論是凡人還是神仙,只要你掉進來了,實在就很難再爬出去。這何止是萬丈深淵,這簡直是十八層地獄。
每個人心中最柔軟處都有根弦,一旦被撥動,它就很難止住鳴響。而從此,它已不再獨屬於它。無論是他還是她,都再也回不去了。
老絲曰:與君相執手,此生應何在?月華滿人世,天下寂寞白。
天下寂寞白,是最無奈的挽留,也是最淒絕的告別。
11.6旅行家
可是,周穆王並沒有輕舉妄動,他和紂的思路完全不一樣。
在8.4節我們曾分析過,紂的第一個計劃是愛情,第二個計劃是削藩,第三個計劃是洗心革面。也就是說,紂是個愛情至上者,可周穆王不是,雖然他的愛情傳說更加曲折動人,蕩氣迴腸。
周穆王明白一個道理,攘外必先安內。沒有事業的男人,丘比特一定掩鼻而過。
周穆王現在面對的是他爸爸周昭王交給他的一個爛攤子,而現在想的卻是他爺爺周康王的盛世。
一定要復興。周穆王暗暗地立誓。
看了這麼久歷史我們該知道,復興需要兩個條件。其一,老闆有明確的思路;其二,要能找到完美執行這個思路的大臣。
周穆王的復興思路很簡單,越簡單才越有效。畢竟這是思路,而不是走路。
自上而下。
自上者,是要鎮服大臣。因為他爸爸的糗事,大臣們看王的眼色都有些怪怪的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大臣們私下傳議道。
周穆王微笑,他找到了一個人。
伯囧。
伯囧一點都不囧,伯囧只是他的名字。事實上,他是一個很古板和嚴肅的人。
周穆王給他的使命就是,整頓天下禮制。伯囧明白,他需要在朝廷內宣起一股強烈的整風運動。
可是,伯囧現在束手無策。因為,他沒有官職。
周穆王面對這個問題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問題太容易解決,沒有官職,那我就為你臨時創設一個不就得了。
就像現在要整風,就臨時設立個整風運動委員會;要國慶閱兵,就臨時成立個國慶閱兵總指揮部。
今古一脈。不過,今是從古抄的。所以,讀史可以明理,此言不虛。
太僕。這就是伯囧的職稱,也是由周穆王開創的一個全新官位。後世遂沿襲為陳法,代代設置。
不久後,大臣間的非議戛然而止。周穆王開始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
而下。
而下者,是要由民強達至國富。
甫侯。
這是周穆王找到的第二個人,也是他新提拔的相國。
他問甫侯道:如何可令人民豐衣足食,國家繁榮昌盛?
甫侯道:勞動。
周穆王頻頻點頭。雖然他這一生都是吊兒郎當,最不愛勞動,可是他卻很清楚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未來的幸福燦爛,不論是哪朝哪代,莫不如此,而這絕不是在耍嘴皮子。
周穆王問道:如何才可令國人都盡心於勞動?
甫侯道:律法。
言簡而意賅,這就是政治大蝦的功力。
以法治國。我們可能都是在初中政治教科書上第一次接觸到這個閃耀著智慧光芒的詞的。但事實上,它在原創是在3000年前。一個被後世賦予極度浪漫色彩的王和一個被後世忘得乾乾淨淨的大臣之間。
周穆王繼續道:自帝舜創設五刑以來,世世莫不遵守,相國欲更替之?
甫侯道:不是。
周穆王奇道:那相國將以何法治國?
甫侯道:即以帝舜五刑之法。
周穆王啞然失笑道:原來相國並非有奇思妙想。
甫侯嚴肅地道:治國毫不需要奇思妙想。
周穆王忽然間沉默。
甫侯只好繼續道:帝舜五刑之法的弊端在於執行。
周穆王驚道:執行?
甫侯道:是的。
周穆王道:願聞其詳。
甫侯道:五刑法雖明確,但卻失於粗陋,難以一一照行。
周穆王恍然大悟。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一個國家,不能只有一部憲法。如只有一部憲法,你實在不知道闖紅燈和耍流氓如何區別對待。
周穆王道:相國欲補添之?
甫侯點頭。
周穆王想了想,突然問道:法治的原則是什麼?
甫侯道:疑罪從輕。
周穆王再一次點頭。
可以說,甫侯的法治認知應是中國現行法律的源頭之一。要知道,在3000年前能提出「疑罪從輕」這一論斷是多麼的不容易。因為,我們用了3000年也才不過向前略跨了一小步,演變成了「疑罪從無」。
但是,甫侯沒有想到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這種事其實一直在發生,那就是,金錢與權力對法治的干涉。
周穆王對甫侯道:相國,在你的法律體系中為朕加上一條。
甫侯道:請陛下吩咐。
周穆王道:給人贖罪的機會。
甫侯皺眉道:贖罪?
周穆王笑道:凡犯罪之人,只要出得起錢,就可以無罪釋放。
你要的是法學,我要的是撈錢。所以,追求法律的完全平等是多麼的荒謬,因為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不平等。
法律只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被統治階級請保持沉默。
永遠。
所謂的統治被統治,有個最簡單的法子可以劃分,那就是錢多錢少。當年,司馬遷家中若有兩根金條,諒也不致遭受宮刑。所以,連太史公都免不了刀下之禍,平頭老百姓更沒得指望了,唯有認命。
甫侯果然不負重托,為五刑詳化註解達3000條。
天下遂大治。
周穆王當然更是撈得盆滿缽滿,國庫極度充盈。
周穆王長歎一聲,用一種極其幸福的腔調。
他要從此開始他的夢幻之旅。
全身心投入的旅遊,踏遍寰宇間萬水千山的旅遊。稍知傳聞的朋友都該曉得,周穆王是歷史上超著名的旅遊發燒友。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嗜好,為此至死不渝,一心無二。
所以,在歷史上排序,周穆王實在可算是中國第二個旅行家。
當然,之前肯定已有過第一個,請回頭參考1.6節。這個人我們其實應該記憶猶新,他就是黃帝。但是從癡迷和專業度上來說,黃帝和周穆王相比,實在不是一個層次。
黃帝只不過在國內轉轉,周穆王卻早已實現了國際游。據現代學者考證,周穆王最遠的足跡已達至今天裡海和黑海之間。因為,周穆王完全把旅遊當成了一個職業,可是我們知道,周穆王現在的職業是王。
王是要坐班的,而旅遊,是行無所蹤。如何來解決這一看似無法調和的矛盾?周穆王卻早已成竹在胸。
他是通過一個法子來實現二者的絕對統一。既是職業的王,也是職業的旅行家。
那就是,出去打仗,並且一直在外面打仗。這個理由,相信沒任何人可以反駁。
但是,打仗總需要敵人,周穆王卻沒有敵人。他並不喜歡沒事找事,更不喜歡打仗。因為打仗會耽誤他旅遊的時間。
時不我待,每一秒都是寶貴的。所以,我們即將看到歷史上最詭異的一個鏡頭,一個帝王帶著浩浩蕩蕩的大軍,以征伐的名義常年漂泊在外。
他們的目的似乎只有一個,找到自己的敵人。敵人是誰,還在開會研究中,這個會,直到走完天涯海角都沒開出個頭緒。
而且,在旅途中,帝王常常會拋棄掉軍隊。絕不是偶然,絕不是一次兩次。
因為,周穆王的馬天下聞名。沒有任何腳力能攆得上。
李商隱詩曰:八駿日行三萬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周穆王決定做中國歷史上第一驢友時,他就已開始全神貫注地搜集最先進的交通工具。
馬。
最千里的千里馬。
周穆王經歷過很久的焦灼和落寞,直到一個年輕人的出現,一切才開始雲消霧散。
造父。
造父是個很傳奇的人物,他的傳奇首先是從他尋覓到八駿的地方開始。
桃林。
這個地名我們該略有些熟悉。在10.4節中,我們知道,周武王在周公旦的建議下,曾「縱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虛」。
對,就是這個桃林。
從一個放牛的地方搜獲到世界上最健勁的馬,怎不令人嘖嘖驚歎?
而且,不是一匹,是一群。
如果是我們,應該一生都死死守候在華山。因為,那裡才到處是馬。
如果是我們,有造父的身世,怕連走到周穆王面前的勇氣都沒有。
因為,造父的祖宗實在不光彩。
太不光彩。
太不光彩到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如此的惡貫滿盈,所有看過本書的人應該都還記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