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 第27章 知己知彼,能者心機 (2)
    本來喜氣洋洋的楊堅立刻面如冰霜:這是禮法所不允許的。他那顆對權力異常敏感的心立刻緊縮起來,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系列不祥的詞彙:「勾結」、「攀附」、「政變」、「逼宮」。他知道,即使太子沒有不臣之心,然而難保沒有小人,如同當初勸他奪北周帝位一樣,捉摸皇帝的寶座。

    而在南方不斷傳來對楊廣的讚頌之聲的同時,楊堅與楊勇的父子關係卻形成了惡性循環。因為感覺到自己的失寵,楊勇情急之下,錯招頻出。他不斷派人去打探父親的消息,窺測父親的行止,然而由於行事不謹,探子居然被隋文帝抓住。由於提防太子篡位,皇帝增加了數倍警衛,晚上睡覺怕不安全,居然從後殿移到了前殿。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許多大臣都預感到,楊勇確實沒有什麼希望了。

    史書說,由此之後,皇帝對太子「恩寵漸衰」,對太子的不滿屢屢現於辭色。皇帝召集身邊的重臣,與他們探討更換太子的可能性。雖然這一想法被大臣們勸阻,但皇帝的內心已經被帝國高層悉知。

    消息很快傳到了晉王府,楊廣知道在這種形勢下他要做的是什麼,一個是一如既往地用出色的表現來做老大的反襯;另一個是看準時機,對楊勇這塊搖搖欲墜的石頭輕輕加上一把力。

    為了加快奪太子位的步伐,他找了個借口,進京面聖,和母親獨孤氏進行了一次密談。他跪在地上,很傷心地哭起來,母親問他為什麼,他說,長兄楊勇不知何故,近來頻頻挑他的錯,甚至屢次揚言要除掉他,而且派來刺客謀殺他。母親因為平時就對楊勇印象不好,聽楊廣這麼一說,就深信不疑了。

    楊廣知道他的這番話會起什麼作用。獨孤後當晚就把楊廣的話告訴了楊堅,並且指出,楊勇與雲氏野合所生的孩子很有可能不是楊家的骨血。如果楊勇繼了位,楊家的基業最後就要傳給這個不明不白的孩子……

    楊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怕老婆的皇帝,有一次和妻子吵架,自己賭氣跑進了深山,幾天後才回來。皇后的「枕頭風」對帝國政治來講,常常是一場颱風。在母親那加了一把火,就等於太子之位得到了一半,因為父親對母親的話基本上是聽從的。

    楊素很受隋文帝楊堅的信任,為了說服楊素幫助自己,向楊堅提出廢除太子之事,楊廣讓宇文述先找楊素的弟弟楊約,因為楊約和哥哥楊素的關係非常密切。宇文述先是經常陪楊約賭博,而且故意輸給他很多的錢,藉機將楊廣的意圖告訴了他:「你們兄弟倆現在和楊勇矛盾很深,如果將來他繼承了皇位,那那麼兄弟倆也就難逃一劫了。」楊廣又採納了親信宇文述的計策,去請當朝的重臣楊素來幫忙。

    楊素兄弟最終答應了楊廣的要求。在楊素的努力下,清除了支持楊勇的大臣,最後使楊堅下決心將楊勇廢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

    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月九日,楊勇被廢去了皇太子的地位,被送進東官軟禁。十一月三日楊廣取代了皇太子的地位。

    成為儲君之後,他閒居東宮,以讀書、寫詩、禮佛為務,處處看父皇臉色行事,不越藩籬一步。原來那個熱心政事、精力充沛、一天也閒不著的江南總管如今突然變成了閒雲野鶴,優哉游哉。他本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對佛理佛法深有研究,此時既有閒暇無處打發,乾脆靜下心來編撰了二十卷《法華玄宗》。那個因到晚年變得更加多疑乖戾的父皇正忙著大開殺戒,屠殺、廢黜、關押了一大批不放心的權臣,其中甚至還有他的四弟蜀王楊秀,卻從來沒有把懷疑的目光投到這個息心佛域、參玄悟道的太子身上。為了進一步鞏固太子之位,楊廣讓楊素編造罪名,陷害弟弟楊秀,使他也被楊堅廢為庶人。

    《資治通鑒》記載,在被立為太子之後的第三年,皇后獨孤氏駕崩。太子楊廣在皇帝及宮人面前悲痛欲絕,好像活不下去的樣子。背地裡卻飲食言笑如常。每天他表面上只吃素米,實際上卻偷偷命人取鮮肉肥魚放在竹筒中,以蠟封口,裹在衣服裡送進來。

    像以往一樣,對楊廣關愛有加的命運並沒有讓他等太長時間。

    繼獨孤皇后死後,不久從仁壽宮那厚厚的宮門裡傳出了一個隱秘的消息,迅速在隋帝國蔓延:皇上病重。

    楊廣認為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便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馬上宣召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急忙命在旁的大臣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於是命楊素、張衡進毒藥,並選了三十個健壯的太監穿上女人的衣服,衣服下面藏著刀槍,立於宮內道路邊,不許外人入內。隨後又派人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還沒等楊勇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

    就這樣,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自己踏著血腥之路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史稱煬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聽說哥哥篡權奪位,最小的弟弟楊諒起兵討伐,但不久便被鎮壓了。

    楊廣即位後,也做了一些收買人心的事,把政治體制也做了些改革,多少也取得了一點政績。

    功績較大的是創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主要是進士科的建立,這為選拔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第二是修訂了法律,將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隋文帝在晚年也犯了些錯誤,法律的嚴酷就是其中之一。隋煬帝將一些殘酷的法律條文取消,或者是減輕處罰程度。但這也僅是表面文章,像是沽名釣譽。在隋煬帝統治晚期,也像他的父親一樣殘忍了許多,不再按照法律做事,專斷性很強。第三是興辦學校,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楊廣恢復了被楊堅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這對於保存我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隋煬帝在位期間搞了一些大的工程,主要是修建東都洛陽,以及開鑿大運河。

    在公元605年,隋煬帝讓楊素等人負責修建洛陽城。當時,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完成。新的洛陽城有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圍有七十里長。裡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門辦公的地方。再往裡,就是宮城,周圍有三十里。

    隋煬帝修建洛陽城,是有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的。當時首都長安在西北面,往東的路不太暢通,影響了國家政令的暢達。洛陽則處在國家的中心地帶,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鞏固國家。還有,在長安的時候,各地的糧食運往長安要費時費力,白白浪費。到了洛陽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糧食,也相應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再一個工程就是大運河的開鑿。歷史上一直把動用民夫開鑿大運河作為楊廣的一大罪狀,不過如果以歷史辯證的眼光看,會發現在隋朝之後的一千多年裡,大運河在中國的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貢獻。這方面,晚唐詩人皮日休的評論也許更中肯一些:「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就像秦朝修建的萬里長城,對當時的幾百萬民夫、對那些深埋在城牆地下的白骨、對那些望眼欲穿幾欲化作望夫石的不幸的民婦來說,長城是罪惡的,然而對於兩千年來無法數計的被長城庇佑的老百姓來說長城是功德無量的。所以長城也好,大運河也好,也許在一段歷史時期來說它是災害,是瘟神,是某些人的私慾所致;然而放到歷史的長河裡面來看,我們卻迷惑了,我們再也難以看清它們到底是對還是錯,到底是應該還是不應該了。

    對於當時的民眾來說,大運河的開鑿幾乎是一場噩夢,但是對於後世,大運河無疑又是福音,大運河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在有利於軍事和政治的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大運河還對以後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後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從經濟上來看,不能不說和大運河對物質供應的有力保證有很大的關係。

    就像狼永遠也成不了百獸之王一樣,楊廣的性格注定了他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皇帝。當他得到了皇位,當他獲得了成功,就再沒有人可以約束他了,於是他驕奢淫逸的一面暴露了出來。

    楊廣的統治,終於激起了農民大起義。但楊廣卻仍不加收斂,而且拒絕臣下的勸諫。公元618年,即隋煬帝即位的第十四年的三月,侍從的衛士們推舉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領,發動了兵變,隋煬帝最後被勒死,時年五十歲。

    可以說秦始皇的惡行,隋煬帝多半也做過,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隋煬帝的善舉,唐太宗多半也做過,但是唐太宗貞觀時代遠不及他大業前期的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這就如同人們口中陰險凶殘的惡狼,有時它會像虎豹一般的勇猛無敵,有時又會像蛇鼠一樣的膽小萎縮;有時它會像狐狸一樣的狡猾算計,有時也會一步失足誤入絕地。但狼終究還是狼,它不可能有獅虎的威名,但卻因陰險、堅韌的本性,成為食肉動物中一個獨具意義的標誌。

    皇太極(馬上帝王)

    如果說楊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頭殘忍、狡黠、臭名昭著的孤狼,那麼皇太極就當之無愧的是中國這片廣袤草原上的一隻睿智、果敢英勇無敵的頭狼。他率領著他的十萬虎狼之師,從關外冰雪無垠的苦寒之地一路攻城掠地到江南的花花世界,一如寒冬裡、荒漠中被飢餓與寒冷逼紅了眼的一群狼,在他們狼王的帶領下,衝破了種種陷阱與繩套,去獵取羊群。他們也貪婪,但他們更畏懼狼王鐵的紀律;他們也散漫,但更震懾於狼王冷峻的眼神。所以他們才成功者,戰到最後,他們嘴裡會流著對手的鮮血,他們耳朵裡充滿的是敵人的哀號。

    皇太極,滿族,愛新覺羅氏,正白旗。他是努爾哈赤16個兒子當中的第8個兒子,他8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24歲父親努爾哈赤登極稱汗,35歲父親死了,他繼承大位。他是清朝的建立者,史稱清太宗;是清朝繼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要瞭解皇太極,首先要從努爾哈赤說起。明朝祟禎年間,努爾哈赤為統一關東全境,奪取大明江山,親率大軍殺向山海關。沒想到剛剛打到寧遠便遭到了嚴重的挫敗。寧遠城是遼西重鎮,當時正由智勇雙全的明軍大將袁崇煥把守。當時山海關的明軍守將被鋪天蓋地的清軍嚇得魂飛魄散,拒不發一兵一卒援助袁崇煥。袁崇煥死守孤城,血染戰袍,卻拒不投降,並當場撕碎了努爾哈赤的勸降書,同時割破手指,滴血為誓,誓與全城二萬軍民共存亡。努爾哈赤惱羞成怒,將小小的寧遠城圍得密如鐵桶,揚言要踏破寧遠城,活捉袁祟煥。沒想到袁祟煥親制大炮,登城督戰。大炮威力無比,努爾哈赤非但沒能攻下寧遠城,反倒被袁祟煥用大炮打成重傷。努爾哈赤跟他的部下說:「我從二十五歲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沒想到小小的寧遠城攻不下來。」他又氣又傷心,加上傷勢越來越重,過了幾天就駕崩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