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渾邪王的部隊中的副將們看到漢朝軍隊,又聽說是霍去病領兵的部隊,再加上本來對投降漢朝沒什麼想法,於是很多人就開始逃跑,這時霍去病的氣勢表現出來。一般的情況下,在當時匈奴人一片混亂、情況不明,霍去病完全可以任由匈奴人自行內亂,不必自己冒險到一堆炸了窩的匈奴人中去犯險,因為被匈奴亂兵殺死或俘虜的機率很大,而霍去病竟然大膽地衝入匈奴軍中,不傷己方一人卻殺死嘩變的8000匈奴人,再降伏了餘下四萬人,制止了騷亂,壓住了陣腳。
一場一觸即發的兵亂終於消於無形。少年英雄的膽識可見一斑,他當時應該是像戰神一樣威武,這個形象刻在了匈奴人的心中,也刻在了中國歷史的畫捲上。而營帳中的渾邪王也不知在短短的時間內心事經歷了多少百轉千回,宿敵距離如此之近,近到可以聽到他的心跳聲,他帶的隨從不過數人,此時殺之不但得報大仇而且還能向單于邀功,漢朝失了此人,匈奴也許永無禍患,但為什麼渾邪王始終都沒有冒險一擊?也許他忌憚營帳外一萬強大的漢軍,還是戰神天威的眼神,偶露的崢嶸?他的心跳還是如此沉穩有力啊,穩健到足以讓渾邪王打消任何冒險作亂的念頭。
霍去病一生征戰,處處行險,但險中之最險的恐怕要算這一次,心理戰尤勝於真正的交戰,霍去病控制大局的能力和臨危不懼的膽色千載之下仍令人歎服。從此,河西走廊成為漢朝的領土,不久漢朝在河西地區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漢與西域之間的交通,從此暢通無阻。
仗打到這個份上,漢匈雙方都知道決戰的時刻到了,元狩四年(前117年),武帝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調集10萬騎兵,隨軍戰馬14萬匹,步兵輜重幾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關於這個漠北之戰自古以來評說紛紜,原因是這裡面發生的故事頗多,稍知道歷史的都知道,本來是以霍軍決戰單于的,卻出了情報錯誤,至使精心安排的對局變成了陰錯陽差,衛青對上了單于,霍去病卻只好拿相對較弱的左賢王部出氣,後來飛將軍李廣的死又惹出了一場家族間的世仇,弄得衛霍二人千百年後仍不得解脫;還有漢武帝戰後封賞的不公,霍軍一封再封,皆大歡喜,而衛青兵團雖歷經苦戰卻寸功未得,全軍無賞,更有甚者,復設大司馬一職,卻讓衛霍同任大司馬,衛青雖貴為大將軍,但實權全跑霍去病那裡去了。
不過單從戰爭的層面分析漠北大戰確實是西漢王朝的經典之作,這一仗衛青用武剛車殺敗單于,霍去病更是追擊左賢王部數千里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將漢武一朝的武功軍威推至極致。
傳說這位少年將軍乘勝追殺匈奴部隊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在貝加爾湖,匈奴部隊的首領狼狽不堪,為了保存性命,他們想出了用美人計。獻上了有白鹿之稱的美女貝加爾。霍去病驚歎於貝加爾的美貌,貝加爾也欽佩霍去病的成就,二人雖然兩情依依,但是霍去病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可能娶貝加爾的,帶著無限的哀傷,霍去病離開了貝加爾湖,率領部隊返回中原。
傳說雖未必真實,卻透出一份對這位少年將軍的浪漫懷想。事實上,霍去病的生活是平淡的,除了戰爭還是戰爭,這樣一位年少得志,功高權重、冷峻剛毅、英武帥氣而又出入侯門帝府如閒庭信步的奇男子,自是流韻生風,在男女大防尚不嚴苛風氣甚為開放的漢朝,無疑會使上層社會的貴婦淑女芳心暗許為之傾倒,演繹出莎士比亞筆下奧賽羅的玫瑰之約和羅馬大將安東尼的浪漫之旅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令詩家掃興讓史家闕如的是,查霍去病短暫一生,似未有任何旖旎香艷的緋聞艷遇可供炒作。他有一個兒子,但是翻遍史書,也不知道這位為少年將軍留下後代的女性是誰。當武帝著人為他造豪華府第讓他審視接收時,他都斷然予以謝絕。「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說出了這流傳千古的八個字。他真是將國家的安危、社稷的輕重、軍人的榮辱看得比什麼都重,比泰山都重,遑論兒女私情了。
打到漠北決戰,霍軍的勝利已經根本不存在天幸的成份,五萬精騎乃一支無敵王師,基本是見誰滅誰的實力,勝負其實早在開局之前已經決定。這個時候霍去病的指揮才能,全軍的運作都已不存在任何懸念,左賢王部被一路追殺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霍這時的統兵才能已達化境,如此大戰,殺敵七萬之多而己方損失不過十之二三。漢武之所以舉全國之兵,窮一國之力而要畢其功於一役也是出自對霍的能力的無比信任。「宜將剩勇追窮寇」,最大限度地殺滅匈奴有生力量,並將其徹底趕出大漠,使之數十年內無力犯境,霍去病貫徹武帝的北逐匈奴方針可謂徹底,漢武一朝,到了這一次的征戰之後,兵威之盛,一時無敵。至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這個馬背上的強悍民族終於在強大的西漢王朝的傾力打擊下,在霍去病、衛青、李廣這樣的不世名將的鐵血征閥下引馬而去,不窺陰山。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驃姚。」「霍驃姚」已成了英勇果敢一往無前的代名詞。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顯貴的身份背景常使人忽略了他成功背後的艱辛,而千古未有的勝利就擺在那裡:六擊匈奴,每戰皆捷,說他天幸也好,說他處處有優先權也好,但請不要忽視他每一次孤軍挺進,每一次面對強敵,每一次以少戰多時所承擔的凶險、困難和艱苦卓絕。這絕對是需要大決斷,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才能做到的。
在霍去病生命中的最後兩年中有一件事的發生,使這個少年將軍的一生出現了一塊陰影,那就是射殺李敢。
李敢是李廣的三兒子,在漠北戰役中是霍去病的大校,實際上就是副將,這說明霍去病還是很信任李敢的,因為這樣的人事安排表明在霍去病戰死後就由李敢指揮部隊,兩人都是富家子弟,又都是將門之後,關係應該不錯,但是漠北一役中,飛將軍李廣跟隨衛青,因為公孫敖剛剛失去了爵位,衛青想讓他同自己一起正面與單于作戰立功,所以調整了戰鬥序列。被調到東路的李廣與趙食其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沒有參加戰鬥。衛青派人責問二人迷路的原因,並讓他們到大將軍處聽候傳訊。李廣說:「我的部下無罪,迷路的責任在我。」他又對部下說:「我與匈奴大小作戰七十餘次,好容易有機會跟著大將軍直接與單于作戰,但大將軍把我調到了東路,本來路途就遠,又迷了路,天意如此呀。況且我已經六十多歲了,實在不能再去面對那些刀筆小吏。」說完就自刎了。趙食其在交納贖金後,被貶為平民。當時李廣的兒子李敢正在霍去病軍中,因父親的死而怨恨衛青,動手打傷了衛青。衛青沒有追究此事,並隱瞞了起來。
但霍去病年青氣盛,對此事耿耿於懷。霍去病所處的時代是個十分看重家族血緣關係和家族榮譽的時代,這是形成漢王朝統治集團內部門閥之爭的重要因素之一。霍去病畢竟和衛青是甥舅之親,李敢這樣做,是對霍去病家族的挑戰,同時衛青應該也是霍去病少年時的偶像,霍去病之所以要上陣殺敵,而不是在長安城中做一個紈褲子弟,衛青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因素。當李敢打傷了衛青,家族的榮譽和少年的偶像情節,使這位年少氣盛的少年將軍怒不可遏,於是兩年後,在陪同漢武帝到甘泉宮打獵時,用箭射殺了李敢。
從現在人的角度來說,霍去病這樣做實在不妥,但是在當時的時代,家族的血緣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幾百年後的魏晉南北朝,血緣也是很重要的政治因素,李敢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挑戰衛家的政治地位,同時這時的霍去病只有23歲,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正如匈奴口中的蒼狼,有著一副打造得極為精緻而強悍的骨骼與肌肉,如同一個隨時可以緊縮或強力張開的彈簧,鋒利的爪子可以縮在肉墊之中,使它行走起來悄無聲息;而那發出盈盈綠光的雙眼甚至有一種勾魂攝魄的磁性魔力。它可以長久地不動聲色地跟蹤、守候一個獵物,極為耐心地等待。時機一到,這漠北的精靈就會如閃電般暴起,一舉將仇敵擊斃。對匈奴是這樣,對於李敢也是這樣,二者都是他的敵人。
霍去病雖只活了24歲,卻長命二千多年。這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超越。人生如此,夫復何求。他為抗擊匈奴而生,他天生注定就是匈奴的剋星,擊滅匈奴成了他生存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他有狼一般的毅力,狼一般的韌性,冷峻寡言,善於行動,只要認準目標,不論人和物,都會緊追不放。或許也只有漠北的廣袤,才能任這只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蒼狼肆意地馳騁,成為這蒼茫大地的一代霸主。
多爾袞(捨得之間,穩坐江山)
孤傲的狼是荒野中寂寞的存在,那是追求卓越的野心,那是一往無前的勇氣,那是挑戰困難的積極。無垠的蒙古草原,廣袤的遼東森林中孕育的熱血男兒,他們沒有幾千年來儒家非禮勿動,非禮勿世的傳統教條的束縛,有的只是更原始的流淌在血管裡、澎湃在胸膛內的非常自然的感情,有的是如同狼群般共進共退、互助共生的需要與情誼。
入關前後的清朝,靠的就是這份血緣與利益凝聚在一起的膽識與力量,在明末亂世奪得了天下。初次征朝鮮的是清太祖的弟弟努爾哈齊之子——二貝勒阿敏,半年直取朝鮮首都漢城,初步掃除了朝鮮的威脅;收服察哈爾的是清太祖第十四子多爾袞,由此獲得了自秦漢至元傳國玉璽「制皓之寶,授命永昌」;五次毀長城自宣化大同入寇明朝,三次為阿濟格、多爾袞、阿巴泰這三位親王帶領;明清關外的松錦決戰時,因為皇太極偷偷回家看要掛掉的宸妃海蘭珠,所以最後收場的是多爾袞;此後的山海關一片石之戰,追剿李自成,擊敗南明王朝,剿滅四川張獻忠,沒有諸位王爺血灑疆場、殺人盈城的血性,哪來後世的大清王朝?在諸位戰功顯赫的王爺中,尤以「七載金縢歸掌握,百僚車馬會南城」的攝政王多爾袞為最。
多爾袞的老媽是烏拉那拉阿巴亥,努爾哈赤最得寵的大妃,也稱作大福晉。她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努爾哈赤評價他們三人「阿濟格性格莽烈,多鐸性放蕩不羈,多爾袞聰敏多慧」,這三個兒子都為後來大清王朝的奠基和鞏固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多爾袞,後來成為了順治朝前期的實際最高統治者。
也許是自幼身體瘦弱吧,多爾袞相比其他的兄弟偏漢化,自小書讀得多,愛動腦子,才為後來傑出的政治能力提供了基礎。三弟多鐸從小也是聰明伶俐,努爾哈赤生前尤為寵愛這個幼子。因為遊牧民族的習俗,未分家的幼子稱為「守灶兒子」,有權繼承父親所有遺產,因此多鐸從小的政治地位就相當高。當時年僅6歲的多鐸和8歲的多爾袞被和立為和碩額真,同大哥阿濟格一起成為滿州地位最高的大貝勒,而其他戰功赫赫的兄長們和侄子們反而沒有這樣的政治地位,可見阿巴亥母子受寵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