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 第10章 一往無前,霸者作為 (5)
    同樣心懷稱雄草原之心札木合已經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了來自這位結拜兄弟的挑戰。在這微妙的歷史時刻,老天安排了一件偶然發生的命案,最終點燃了兩人決裂的導火索。

    一次,鐵木真的家臣在營地裡放馬,扎木合的弟弟一看,馬不錯,就搶了鐵木真的馬。在蒙古草原上,馬是牧民們最重要也最寶貴的財產。但扎木合的弟弟仗著哥哥的勢力,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可他萬萬沒料到,鐵木真的家臣也是個厲害角色,對方一追來,二話沒說就把他殺了。

    這一事件把札木合長久以來對鐵木真的不滿情緒完全點燃了。他親自率領人馬,合計三萬兵馬大舉討伐鐵木真,鐵木真立即動員起十三營地三萬兵馬迎戰。雙方在答闌巴勒主惕擺開了戰場。這就是蒙古歷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戰」,也是鐵木真第一次獨自面對強敵。

    札木合早已身經百戰,而這是鐵木真第一次獨立指揮一場戰爭,戰鬥與指揮經驗都不及札木合。果然,戰鬥一打響,札木合就旗開得勝,鐵木真一路敗退,躲進斡難河畔哲列捏大峽谷據險固守。這場戰爭以札木合的主動撤退而告結束。

    對於這場戰爭的勝敗,歷史學家給了一個有趣的評論:鐵木真雖敗未敗,札木合似勝非勝。理由是經此一戰失敗的鐵木真,勢力反而受到壯大,而獲勝的札木合力量卻受到了削弱。造成這一奇特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獲勝的札木合得意忘形,他在歸途中用七十口大鍋煮死了支持鐵木真的赤那思氏所有的青壯年,這一令人髮指的惡行使他喪失了人心,許多原本依附他的人轉而投向了鐵木真。

    來投奔者中就有也速該當年的托孤之臣蒙力克,他當時是最後一個離開鐵木真的,迫於形勢而追隨了札木合。這次他領著自己已經成年的七個兒子一起回來,其中第四子就是蒙古歷史上有名的大薩滿——通天巫闊闊出。

    要想成為叱吒風雲的英雄,就要不斷擊敗自己的對手;即便是朋友也不能容忍,這是歷史的自然規律,是物競天擇的道理,上天最終選擇了鐵木真。

    扎木合在鐵木真攻破乃蠻部落的時候被抓住了。對於怎麼處置扎木合,鐵木真仍是有一番心理鬥爭的。他對著扎木合回憶他們當年的結盟,畢竟扎木合在他危難的時候向他伸出過援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到了這步,扎木合倒是表現出了一種末路英雄的氣概。他對鐵木真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現在落到了這一步,你的大位子已經定了,你又收服了那麼多的部眾,我不能再做你的安答。你不殺我,我就會像你衣領上的虱子,只會讓你不舒服。如果能蒙你恩賜,請讓我不出血死。」

    在當時,「不出血死」是蒙古處死貴族的一種方法,可以保持血和身體不分離,被看成是對貴族的一種優待。扎木合勇敢地說:「如果你讓我不出血死,那你就是看得起我。你把我葬在高高的山上,我會保佑你和你的子孫。」於是,鐵木真遵從了他的意願。

    一個英雄的崛起,勢必以失敗者的死亡為基石。就像一個狼群的壯大,總要建立在吞併其他若勢力群體的基礎上。沒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情,沒有比統一更穩固的生存方式。廝殺吧,這是個只有勝者才能擁有的時代!

    長期以來,鐵木真一直臣事王汗,追隨他東征西討,巧妙地依托著克烈的勢力來壯大自己,清除了蒙古部內的敵對貴族,消滅了東部地區各強大部落。鐵木真的勢力日益壯大,引起王汗及其子亦剌合鮮昆的疑忌,蒙古部貴族也力勸王汗除掉他。

    王汗所統領的克烈部是蒙古草原上一個強大的部落。鐵木真的爸爸也速該曾在王汗家族內部發生權力之爭時出手相助,兩人因此結為安答。所以,當鐵木真的部族勢力還很單薄的時候,他就想到要去求取義父王汗的幫助。

    據說當時為了去見王汗,他帶著妻子最珍貴的陪嫁——黑色的貂皮襖去認這個義父。鐵木真見了王汗,對他說:「你是我父親的安答,你就跟我父親一般。」王汗也很重舊情:「離了你的百姓,我替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與你聚集。我一定記得這件事。」他的確是做到了。當鐵木真攻打蔑兒乞部落的時候,他也出兵支援了這位舊友的兒子。

    然而好景不長,繼扎木合之後,王汗也對鐵木真起了防範之心。在充滿野性與殺戮的草原上,一個部落要想和平崛起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鐵木真還是很想和王汗保持良好的關係,但王汗始終對他抱有戒心。鐵木真為了向王汗示好,提出想為自己的兒子求娶王汗的女兒來結個親家,這樣兩族就會更親近了。可在當時,鐵木真的部落雖然在壯大,但和王汗的克烈部落的強盛相比,還是有一段距離的。當時王汗的兒子說了一句很不中聽的話:「我們嫁去的女兒到了你們那裡,就會變成站在帳篷門口面對主人的奴僕。你們嫁過來的女兒到了我們這兒,就會是朝南坐著的主人。」鐵木真換親不成,反遭了羞辱。

    這樣一來,兩股勢力所保持的友好關係不復存在。克烈部落甚至想借由換親這件事,誘騙鐵木真到他們的營地上,乘機將其殺死。鐵木真雖有疑心,但還是信以為真。沒有防備的鐵木真率領10餘騎人馬前往赴宴,路上在一個叫蒙力克的老人家裡借宿。蒙力克是鐵木真的繼父,兩人關係很好。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家提醒他:「當初他用那麼難聽的話拒絕我們,為什麼他突然又答應許婚了,你可不能輕易地行動。不如想個法,就說春天馬還太瘦,沒法過去。」鐵木真立即明白了繼父的意思,沒有落入王汗的圈套。

    王汗左等右等,不見鐵木真蹤影,發覺事情已經敗露,便一不做二不休,決定次日清晨舉兵先發制人。當時王汗家裡的兩個牧馬人探知了此消息,連夜跑出來告訴鐵木真。但王汗的人馬已經殺過來了,鐵木真只得倉促應戰,最終吃了敗仗,一路退到班朱尼河旁邊。

    當時鐵木真只剩19個人,大家都又渴又餓,好在射得了一匹野馬,大家就以野馬充飢,渴了就喝河裡的渾水。鐵木真看到跟隨自己的這些人都是鐵錚錚的漢子,於是與眾人指天發誓:「我們在這裡定下盟約,永遠不互相背叛,如果背叛了,違反了我們今天的誓約,就有如此水。」日後,倖存下來的這19個人組成了一支騎士團,對鐵木真忠心耿耿,對當日立下的誓言至死不渝,比安答的情誼還要深。

    雖然打了敗仗,損失慘重,但鐵木真並沒有放棄。他一面派人假意與王汗和好,一面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準備再戰。鐵木真一直退到了貝加爾湖,以親屬的名義向老丈人求援,並很快贏得了支持。這年的秋天,他的軍事實力慢慢恢復了。而王汗反倒麻痺大意了,他搭起金色的帳篷,盡情地慶祝勝利。鐵木真來了一次突襲,王汗絲毫沒有防備,倉皇撤退。鐵木真的部隊跟克烈部落的人馬在一個山頭鏖戰三天三夜,等到攻下那個山頭後,才發現王汗早已經逃跑了。

    草原上最強大的舊式部落之一,就這樣滅亡了。之後鐵木真又戰勝了草原上最後一個強大的部落——乃蠻部落。放眼草原,敵人不再有了,聯盟也不再有了,一切都在他的統一之下。而一個時代的更替必然伴隨著血的記憶,只不過發生在北方狼性民族中的這場混戰和殺戮,一切都變得更為血性和豪邁。

    就這樣,塔塔兒部、克烈部、蔑兒乞部、乃蠻和蒙古五大部均統一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被尊為成吉思汗。立國後,勢力益盛,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經過二十餘年的蒙夏戰爭,迫使西夏國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順利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軍佔領中都,在遼西消滅金守軍,攻佔北京(在今內蒙古寧城西)。1218年,遣先鋒將領哲別滅西遼屈出律勢力,掃清了西征障礙。自此,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如風捲殘雲一般橫掃歐亞大陸,展開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進攻戰役。

    1217年,蒙古汗國的180多位后妃、諸王、勳貴、千戶長各派兩三名手下的伊斯蘭教徒組成商隊出使花剌子模。這支450人的商隊到達花剌子模邊境城市訛達剌(廢墟在今哈薩克斯坦境內錫爾河右岸支流阿雷斯河口附近)時,守將海爾汗心存私慾,誣稱蒙古商隊是間諜,騙取了昏庸傲慢的花剌子模國王的輕信,殺人劫財。成吉思汗聞訊大怒,遣使責問,要求國王交出海爾汗接受懲罰。花剌子模國王拒絕了成吉思汗的正當要求,竟下令殺死使臣。蒙古人無法忍受如此狂妄的挑釁。成吉思汗決定大舉西征復仇,向花剌子模發出了戰爭告書。

    花剌子模徵集了40多萬人的軍隊準備迎戰。

    隆冬季節,蒙古軍翻越海拔四千多米以上的冰山雪嶺,這是一條上千里的酷寒與死亡之路,不少人馬倒在途中。經過艱苦跋涉,蒙古軍進入天山山脈的阿賴山北麓,於1219年夏季突然出現在花剌子模國的費爾干納盆地,四處襲擾。

    從1220年起,蒙古軍在花刺子模展開河中戰役及阿姆河流域諸城戰役。這一地區的撒麻耳干、玉龍傑赤、不花剌3個城市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都城撒麻耳干是花剌子模的戰略防守中心。1219年秋,成吉思汗與拖雷率主力軍,以速不台部為前鋒,渡錫爾河南下,攻克和招降了沿途的數座城鎮,於1220年三月包圍了有「伊斯蘭教羅馬」之稱的西域名城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

    成吉思汗圍攻不花剌時,採取了先緊後松、圍三闕一、運動殲敵的戰術。當花剌子模的大將闊克汗帶領兩萬名守軍退出不花剌城後,蒙古軍緊迫至阿姆河邊展開戰鬥。闊克汗全軍被殲。

    成吉思汗設計、指揮的兩河及河中地區的一系列戰役不僅使蒙古軍攻佔了大片土地,而且基本殲滅了花剌子模汗國的精銳主力部隊。特別是不花剌、撒麻耳干、玉龍傑赤3城的攻取對蒙古遠征軍來說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撒麻耳干是花剌子模的政治中心,玉龍傑赤是該國國王阿剌丁母后一黨軍事勢力的根據地,不花剌是河中地區貿易、宗教、文化集中地,其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意義可想而知。回頭看,成吉思汗將西征主力軍的首攻目標定為不花剌極具戰略眼光。得此城既可切斷東西兩部的交通和援兵,又能扼控撒麻耳干與河中地區的咽喉,並可斷絕錫爾河被圍各城之援,恰似狼咬羊脖。僅此一招,花剌子模國的滅亡便成定數。《元史?太祖本紀》對成吉思汗的評價只有10個字——「帝深沉有大略,運兵如神。」

    如果以歐洲騎士的標準來看,蒙古騎兵充其量算是一種輕騎兵。因為蒙古騎兵的裝甲多為皮革製成,輕便堅韌,雖然其防護性不及歐洲重裝甲騎兵身上的鎖子甲,但負擔輕,容易保持長時間的戰鬥力,此外穿著它不會像穿鐵製鎧甲那樣在嚴寒酷暑時節成為難以忍受的酷刑。

    成吉思汗從未像西方軍的首領一樣對兵種的武器進行嚴格的分工,加之不像歐洲和中亞軍隊使用的武糊那樣笨重,所以蒙古騎兵隨身攜帶各種武器,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務。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較大,需大約相當於80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射程遠,是蒙古騎兵的最重要的殺傷武器。此外,蒙古騎兵常常根據個人愛好裝備其他武器,譬如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這在正規的西方軍隊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也是防不勝防的。

    蒙古軍隊同生活在中國北方的其他遊牧民族一樣,從小玩的玩具就是弓箭,一到成年就可以算是職業軍人了。由於在嚴酷的環境中長大,蒙古人大都具有極為堅韌耐勞的性格,爬冰臥雪為常事,遠距離跋涉更是其從小的習慣。對物質條件的不講究使蒙古軍隊的後勤負擔很輕。蒙古軍人擁有東方和西方農耕定居民族所缺乏的連續作戰的意志和能力,這是西方養尊處優的貴族騎兵們和中國中原地區穿上軍裝的農民永遠比不上的。這種從艱苦環境和遊牧制度中磨煉出來的狼性優勢就是蒙古軍在天才統帥成吉思汗指揮下能夠橫掃中亞和歐洲的最主要的奧秘所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