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天下 第6章 一往無前,霸者作為 (1)
    康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滿清入關之初,兵力只有五萬多,加上家屬也不過二十萬。如何以這樣少的人口去統治那麼一個大國?滿清統治者汲取了鮮卑北魏、契丹遼國、金國及蒙古元朝滅國失敗的教訓,實行了保持自己狼性民族性格的七項強國策略:騎射搏擊從娃娃抓起,全民族參與,連皇子也不能例外;定期到木蘭圍場打獵,皇帝親率眾八旗子弟與狼近戰,保持狼性;嚴禁老農進入草原墾荒,以保持草原的狼性血液的造血功能;為了保證狼性血液的純度,嚴禁滿漢通婚;尚武好戰,以戰養性,以戰強兵;建立以滿族為核心,蒙藏等遊牧民族為骨幹的遊牧民族聯盟,加強遊牧精神;皇位繼承人由皇帝擇優定奪,使皇子們像狼群爭做狼王一樣互相拚搏,在激烈的競爭中淘汰軟弱無能之輩,出狼王,出人傑。

    清朝的康熙就是這樣一位從小經受激烈競爭與挑戰考驗的一代「狼王」。康熙名玄燁,幼時因為出天花,差點送了命,但因此也因禍得福。8歲時,清廷曾出現過的那幕皇權突然虛位以待的戲劇,再度上演,順治皇帝突然患天花死去。當時清朝還沒有確立傳位制度,何況順治死時才24歲,病前更不會考慮傳位之事。而出過天花的他因為具備了免疫能力,在與清廷關係密切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和孝莊皇太后的支持下,年僅8歲的他登上了皇位,改年號為「康熙」。

    玄燁是個天份極高、堅韌頑強的少年,即位後每日讀書長達數個時辰,以至學習過苦而嘔血;而民間傳說他在16歲上以智慧和勇氣設計剷除了專權跋扈的輔臣鰲拜,將皇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更使後人對這位足智多謀的小皇帝好感倍增。

    據說,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以及鰲拜這四位功名顯赫的大臣都是康熙老爸順治欽點的輔政大臣。鰲拜仗著自己掌握兵權,又欺負康熙帝年幼,獨斷專橫。別的大臣和他意見不合,就遭到排擠打擊。

    康熙14歲的時候,開始親政。這時候,另一個輔政大臣蘇克薩哈和鰲拜發生爭執。鰲拜懷恨在心,勾結同黨誣告蘇克薩哈犯了大罪,奏請康熙把蘇克薩哈處死。康熙不肯批准。鰲拜在朝堂上跟康熙爭了起來,大吵大嚷。康熙非常生氣,但考慮到鰲拜勢力不小,只好暫時忍耐,把蘇克薩哈殺了。

    康熙為了除掉鰲拜,特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幾歲的貴族子弟擔任侍衛,這些少年個個長得健壯有力。康熙帝把他們留在身邊,天天練摔跤。鰲拜進宮,常常看到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園裡摔跤,只當是孩子們鬧著玩,一點不在意。

    有一天,鰲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單獨進宮商量國事。鱉拜像平常一樣大模大樣進宮去。剛跨進內宮的門檻,忽然一群少年擁了上來,圍住了鰲拜,有的擰胳膊,有的拖大腿。鰲拜雖然是武將出身,力氣也大,可是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練過摔跤的,鰲拜敵不過他們,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憑他大聲叫喊,也沒有人搭救他。

    鰲拜被抓進大牢,康熙帝馬上要大臣調查鰲拜的罪行。大臣們認為,鰲拜專橫跋扈,擅殺無辜,罪行纍纍,應該處死。康熙帝從寬發落,把鰲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計除掉了鰲拜,朝廷上下都很高興。一些原來比較驕橫的大臣知道這個年輕皇帝的厲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這則「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聽起來就像童話一樣美好。實際上,就滿清當時的政治格局來說,小皇帝從輔政大臣手中奪回權力,絕不會這麼簡單。

    在當時,朝中元老級人物、皇室貴族、蒙古貴戚以及漢藩王,這些勢力集團的權力源於他們自成系統的經濟、政治、軍事力量。他們的權力與地位,絕不是最高統治者能隨意給予或剝奪的。這些利益集團,都有著與最高統治者分庭抗禮的潛在力量。

    政治鬥爭,真正困難的絕不是抓住對方的首腦、或是擊殺對方的首腦!倘若自身實力不夠,對各種利害關聯又毫無分析,弄不好連自己的小命都得搭上。從小在關係複雜的宮裡長大的康熙,不會不明白此中的道理。他就像一隻熱切期盼變得強大的幼狼,等待時機以證明自己的實力,決心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康熙帝親政之後,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當時,南明政權雖然已經滅亡,但是南方有三個藩王卻叫康熙帝十分擔心。

    這三個藩王本來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將領,一個是引清兵進關的吳三桂,一個叫尚可喜,一個叫耿仲明。因為他們幫助清朝消滅南明,鎮壓農民軍,清王朝認為他們有功,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駐防雲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駐防福建,合起來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數吳三桂最強。吳三桂當上藩王之後,十分驕橫,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裡。

    康熙帝知道要統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礙,一定得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遼東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王位,留在廣東。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這一來,觸動了吳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他們想試探一下康熙帝的態度,假惺惺地主動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請求。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議。許多大臣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

    康熙帝果斷地說:「吳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不如來個先發制人。」接著,就下詔答覆吳三桂,同意他撤藩。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公元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為了籠絡民心,他脫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換上明朝將軍的盔甲,在永歷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說是要替明王朝報仇雪恨。但是,人們都記得很清楚,把清兵請進中原來的是吳三桂;最後殺死永歷帝的還是吳三桂。現在他居然打起恢復明朝的旗號來,還能欺騙誰呢?

    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繫,約他們一起叛變。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上把這件事稱做「三藩之亂」。

    三藩一亂,整個南方都被叛軍佔領。康熙帝並沒有被他們嚇倒,一面調兵遣將,集中兵力討伐吳三桂;一面停止撤銷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後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的力量漸漸削弱,處境十分孤立。經過8年戰爭,他自己知道支撐不下去,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斷了氣。

    公元1681年,清軍分三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潘自殺。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南方安定了,北方又出了亂子。

    居住在達賚湖畔的厄魯特蒙古族,由於內訌,準噶爾部的頭目噶爾丹乘機奪取了統治權。噶爾丹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他上台後,一方面用武力吞併了厄魯特蒙古各部,另一方面為了吞併蒙古其它各部族來發動推翻清朝的叛亂,幾乎每年都派人到沙皇俄國去進行活動,準備在沙俄的支持下反叛清政府。康熙二十九年,他親自率領兩萬大軍以追擊喀爾喀部為名,從呼倫湖南下,一路攻入內蒙古地區的腹地。沿途燒殺虜掠,給蒙古族、漢族以及他所率軍隊的弟兄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康熙非常關注噶爾丹的叛變,這一年的七月親率大軍予以鎮壓。清軍用猛烈炮火擊破了噶爾丹布下的「駝城陣」,噶爾丹僥倖逃走,並修書向康熙乞降。可是噶爾丹賊心不死,他在沙俄的支持下,經過將息休養後,又於康熙三十五年率領三萬人馬發生叛亂。因此康熙又第二次親征到達達賚湖畔。

    康熙將清軍分成東、西、中三路。他親率中路大軍向盤踞在克魯倫河畔的噶爾丹叛軍進軍。寒冷的二月,風雪交加,遇到這樣的天氣,康熙就立於風雪中指揮軍士扎牢帳幕。待營帳紮好之後他才大幄休息;軍士們煮飯,他就挨營觀看,待軍士們把飯全部煮好後他才進膳。全軍上下無不為之感動,士氣大振。很快就到達了叛軍盤踞的克魯倫河與叛軍相遇。

    時雖已至初春,然而北國的春天仍然是冰天雪地。康熙選擇了一處朝陽的地段,令大軍紮起了黃幄網城。遠遠望去,在白雪皚皚的草原上似一道雄偉的長城,軍帳又似朵朵盛開的雪蓮傲然挺立。

    噶爾丹聽說清軍已到了眼前,頓時慌了手腳。當他登上山頭向清軍營盤眺望的時候,當時就大吃一驚,遠遠望見黃幄網城,知道是清朝皇帝來了。驚嚇之中脫口而出:「何來之易耶?真刀神速也廣腦海中立即出現了6年前他與康熙交戰時的情景,猶如就在眼前,慘敗使他不敢再戰。他慌忙傳令:「拋棄廬帳,丟下輜重,速迅向西退兵!」

    黑夜噶爾丹沒敢聲張就偷偷向西溜去。噶爾丹在逃遁途中正遇康熙設下的一支伏兵,阻斷了他的逃路。一彪人馬手持長槍大刀齊聲吶喊著衝殺過來。雪花在馬蹄下翻飛,煙塵在寒天中滾動。刀光劍影令人眼花綴亂。

    兩軍正殺得難分難解之時,噶爾丹背後又響起了「轟隆隆」的火炮聲,叛軍陣中硝煙瀰漫,火光沖天。康熙率領中路大軍從背後追趕上來殺入了敵陣。一時間叛軍個個丟盔卸甲,人人鬼哭狼嚎。噶爾丹被遇到附近一個叫阿拉坦的小村寨,此時已剩下五、六百人馬。但他仍然憑借村中的土房斷壁進行負隅頑抗。康熙揮動手中寶刀策馬緊追過去。大將魏忠平身先士卒,縱馬衝進村寨,掄起手中的戰刀,加入無人之境。刀起處寒光閃爍,刀落處血肉橫飛。取叛軍首級猶如劈瓜切菜一般。突然,幾隻鳴鎬呼嘯著向康熙飛來。魏忠平眼疾手快,大喊一聲:「陛下,躲開!」岸隨即從馬上飛身躍起,揮動戰刀朝響箭拔去。幾支響箭被擊落在地,一支響箭射中了他的左臂。魏忠平忍痛拔不響箭,又躍上戰馬殺入敵陣。

    噶爾丹眼看敗局已定,扔掉了和他相依為命的妻子,在幾騎人馬的保護下,左衝右突,拚命殺出重圍,落荒而逃。可憐他的嬌妻阿奴死於戰亂之中。

    噶爾丹遭此重創之後,整日如驚弓之鳥,不多日也就一命嗚呼了!

    魏忠平在此次戰鬥中,戰功卓著,且又護駕有功,康熙召集三軍,在陣前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寶刀親自賜給了他,以作獎賞。

    康熙平定了噶爾丹的叛亂之後,隨即安撫了湖畔各部的蒙古族人民,由克魯倫起兵,沿達賚湖東岸南下,班師回朝。

    當狼群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因素,狼王就會狠咬住對方的耳朵,讓對方放老實點;當狼王發現有對它的權威構成威脅的傢伙,很可能就在對方力量尚弱時就將之驅逐出去,不然,就以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來證明,誰才是老大。康熙,不愧為「武功蓋世」的一代「狼王」!

    滿族的皇帝知道,偌大的一個中國,總靠武力鎮壓是不行的,最好的靈丹妙藥便是漢人自己的儒學。康熙深得此中三昧,以皇帝的名義把孔子推到了史無前例的高位,用儒學麻醉漢人,科舉繼承明朝的衣缽,繼續在理學裡邊轉圈圈。以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對漢族官吏、名士及一般士子,也分別採取不同措施,籠絡封建統治所需要的人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