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傳 第105章 業餘生活 (6)
    進入90歲以後,季羨林屢次鬧病,先是耳朵,後是眼睛,最後是牙,至今未息。耄耋之人,鬧點不致命的小病,本來是人生常事,他向不驚慌。但卻不能不影響自己的寫作,進度被拖了下來,不能如期完成。他自覺自己的性與人殊,越是年紀大,腦筋好像越好用,於是筆耕也就越勤。有一位著名作家寫文章說,季羨林寫文章比他讀得還快。這當然有點溢美和誇大。80歲以後,從1993年到1997年這四年中他用中外文寫成的專著、論文、雜文、序、抒情散文等等,其量頗為可觀,至少超過過去的十年或更長的時間。

    他常說,自己一生都在教育界和學術界裡「混」。這是通俗的說法,用文雅而又不免過於現實的說法,則是「謀生」。這也並不是一條平坦的陽關大道,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回憶過去70年的學術生涯,不能說沒有一點經驗和教訓。迷惑與信心並舉,勤奮與機遇同存。他有自己的座右銘,他討厭說空話、廢話、假話、大話,一無靈丹妙藥,二無錦囊妙計,只有一點明白易懂簡單樸素、跡近老生常談、又確實是真理的道理。

    季羨林最討厭說假話,自己則知錯必改。他寫於1999年7月27日發表在《人民日報》10月16日第7版的散文《兩個小孩子》,說到「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3歲識『之』、『無』,千古傳為美談。如今這個僅僅兩歲半的孩子在哪一方面比白居易遜色呢?」文章發表後,《海口晚報》讀者張竺夫表示質疑,說白居易的《與元九書》說自己是在生後六七個月就識「之」、「無」兩字,並非3歲。季羨林知錯就改,於10月28日又撰文《關於〈兩個小孩子〉的一點糾正》,對這一錯誤予以公開且正式地更正,所言毫無遮醜之意,對一位普通讀者深表感激,「張先生提出糾正,對我來說是改正了錯誤,增加了見識;對讀者來說是得到了正確的信息,有百利而無一害。」文中又說,「但是,我不想改變原文。古人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我不想偷偷摸摸地改得毫無錯誤的痕跡。我一向不悔少作,也不改我的文章。」大膽承認錯誤,虛心接納指正,這是真正的大家風範。季羨林因此被讀者稱為「光明磊落真學者,真誠交流是大家」。

    他喜歡引宋代大儒朱子的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他認為這首詩的關鍵有二:一是要學習,二是要惜光陰。到晚年,季羨林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

    他對老年,甚至對人生的態度是道家的。陶淵明有一首《神釋》,其中有四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季羨林很欣賞這幾句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自警詩,他也很欣賞:「蠶老繭成不庇身,蜂饑蜜熟屬他人。須知年老憂家者,恐似二蟲虛苦辛。」

    談到看待自己,他有一篇《我寫我》,裡面說的,就是對自己的認識。古希臘哲人曾發出獅子吼:「要認識自己!」可見這問題之重要。他稱外界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應該三七開,只信其三。他認為自己不是天才,勤奮可以算得上。他的勤奮包括把開會的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他詼諧地說:「我開會有一個竅門。本來漢語是世界語言裡最簡短的。英文要一分鐘,我們有五秒就夠。可是我們有很多人對不起這個特點,講話囉哩囉嗦,一句話重複來、重複去,還加上『哼、哈、唉』,就像一個人在敲鼓板一樣,所以他講話,我用不著注意聽,我半個耳朵完全能掌握,當別人鼓掌的時候,我跟著鼓掌。那四分之三我就考慮別的問題,做學術,一篇文章怎麼寫、資料怎麼搜集。有一次我講,將來問我是哪一門的專家,我說我可以開一門『開會學』,我可以寫一個幾十萬字的講義,可以開課招研究生。」真正的天才他說沒看到過,反正自己絕對不是一個天才,是中才,中等的才。

    他承認有天才,也有偏才,四平八穩的人成不了天才,覺得自己這個人就有點四平八穩。年輕時有點淘,也打架,什麼都干了。後來在社會上磨煉久了,進步了。季羨林認為,他是認識自己的。他經常剖析自己,而且剖析得有點過頭。或者說,自知之明過了頭,有時候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比如拿寫文章為例。專就學術文章而言,他並不認為「文章是自己的好」。他真正滿意的學術論文並不多,反而別人的學術文章,包括一些青年後輩的文章在內,他覺得好。又比如自己寫散文,而且已經寫了六七十年,加起來也有七八十萬字了。然而自己真正滿意的也屈指可數。在品行的好壞方面,他自己覺得不通倫理學,也沒有深邃的理論,只能講幾句大白話。至於說真話與說謊,這當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個標準。他坦白,自己說過不少謊話,因為非此則不能生存。但是總起來還是敢於講真話的,真話總是大大超過謊話。因此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年屆耄耋,過去也曾有過一些幻想,想在生活方面改弦更張,減少一點枯燥,增添一點滋潤,在枯枝精幹上開出一點鮮花,長一點綠葉;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錄,退休無日,路窮有期。

    8、「老表走新時」

    到2009年為止,季羨林在301醫院前後住了四次院,第四次住進去,就沒有出去,一直住在裡面。

    2001年11月12日,季羨林從山東回到北京之後不久,保姆發現老人的褲子非常硬,告訴李玉潔老師後,她們斷定是尿了褲子,但是老人一聲不吭。後來老人開始尿血,這才到301醫院看急診,只得住進了該院。這是他第一次進301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李炎唐教授經過縝密檢查,確診沒有大的問題,季老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星期就出院回家了。2002年7月,季老患皮膚病天皰瘡,他還是不願住院,北京大學校領導和李玉潔老師硬是將老人給「押」到醫院,這是第二次進解放軍總醫院。這次他在醫院一住就是一個多月。9月30日,要過國慶節,老人「鬧」著要出院,工作人員商量後,決定讓老人先回家觀察兩天。誰知,回去第一天就開始發燒,第二天早上,高燒達38攝氏度多,到晚上高燒39攝氏度多,第三天凌晨3點多,學校又用救護車把他送到301搶救。這次老人的病情非常嚴重。他一連昏迷了好幾天,醒來後連身邊的李玉潔老師也不認識了。在醫院住了段時間,恢復得不錯,於12月30日出院。回家後,季老感覺很好、很開心,寫了篇散文《回家》,不久就發表了,告訴關心他的朋友和讀者:季羨林已恢復健康,而且還能寫文章。

    2003年2月21日,季老心肌衰竭第四次入住總醫院。住院一段時間後,又發現左腿患骨髓炎,醫院請擅長為高齡老人做骨科手術的梁雨田教授為他主刀,手術很成功,老人不再疼痛,也能自行站立、走路。只是從那時到現在,已經5年多了,老人再也沒有離開解放軍總醫院,再也沒有離開病房大樓。

    醫護人員把他的病房佈置成了「家」,書房、臥室、辦公室三位一體。陽台上是幾十個大塑料盒,全是李玉潔老師按照順序放置的書籍、資料;辦公桌上是應時的盆花,一年四季隨時更換;桌子和床頭上方是許多造型新穎的布制小狗、小貓、小松鼠、博士熊等小動物。為了方便老爺子寫作和看書,醫院特製了一個小桌子,放在沙發前面。病區護士們,把季老當成自己家的老人,凡是季老生活上需要的,她們都提前想到,盡量辦到。護士長劉珍蓉,簡直就像季老的親孫女,把老人照料得無微不至。配膳房的小雲和小賈兩位小姑娘,知道老人愛吃皮蛋粥,平時總想著多做點給老人送過來,並且三天兩頭到病房詢問老先生想吃些什麼。護士認為心理治療,對於季老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宋守禮副主任醫師,三年如一日,幾乎每天都到季老的病房與他「談心」,國家大事、天文地理、人情趣事等等,是醫生,也似兒子,令老人十分開心。老人專門寫了篇以《宋守禮》為題的文章,表示感謝。

    老人對醫務人員親人般的照顧非常感動,專門為所住病區寫了《白衣天使》,頌揚醫務人員的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懷,還題寫了「白衣天使行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條幅掛在病區辦公室,以自勉和勵人。

    女醫師盧文寧熱愛專業,喜歡讀書,季羨林鼓勵她要胸有大志,目光遠大,在學業上再上一層樓。醫學是個浩瀚的海洋,大學畢業只是基礎,碩士畢業也只能算中等水平,只有邁上更高的知識層次,才能有所作為。小盧不負所望,終於以好成績考取了醫學博士。

    對清潔工,他也總是問長問短:「什麼學歷?」「為什麼不讀書了?」不久,兩個清潔工一個回家繼續讀書,一個在北京的一所成人技校上學。一個年輕護士為學習英語發愁,到病房請教季老:用什麼辦法快速提高英語水平?報刊上刊登的英語速成廣告可信不可信?季老笑笑,順口吟出一句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他說,學好英語記住兩個字——勤奮。速成也快,速忘也快,成就事業要勤奮、刻苦,別無他途。季老出了書,問李玉潔老師科裡的年輕醫生、護士都送了沒有?沒有的趕緊送。老人說:「出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了,也值得。」有個護士提出想看看季老的著作《留德十年》,老人馬上讓李玉潔買了600本,逐一簽名送給醫生護士們。

    對年輕的醫生、護士,他總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無聲的支持。剛做完手術那段時間,每次換藥時都刺骨般疼痛,但他總說笑不停,調節氣氛。季老把照顧他的護工也當成家庭成員,不但付工資,還額外管吃管喝管水果,讓護工從心裡感覺跟他是一家人。

    李玉潔告訴說:老爺子雖然住在醫院,但工作還如同平時上下班一樣。在醫生的指導下,他對一日作息時間作了非常科學的安排,並堅持了3年,雷打不動,保證每天上午、下午有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而且,老人寫作有個特點,在吃飯、輸氧和休息時,對寫作內容先行構思,動筆時思路如泉湧,一氣呵成,兩個小時能寫2000字左右,基本不需修改。他依然起得很早。王岳川跟季羨林先生說:您老每天聞雞起舞。季羨林正色說:不,是「雞聞我起舞」。

    2005年春天,季羨林心臟不太好,301醫院給他安裝了個心臟起搏器。現在,除了左腿患骨髓炎外,他身體基本沒有大的毛病,能吃飯,能工作,精神好,思維敏捷。

    季羨林先生住到301醫院以後,到2006年8月7日為止,李玉潔在病倒以前,一直陪伴在那裡。她介紹說那時候,「先生每天依然起早,看書、看報、寫文章、寫日記,一切都和在家裡一樣。他依然早起寫作,生怕時間浪費了。就是對鍛煉有點『懶惰』,捨不得時間吶。先生的心態就更好了,每天談笑風生,說自己是一塊老表,經過擦油泥,修理小毛病,又可以走一段日子了。」李玉潔老師是這樣介紹季羨林先生在301手術前後的情況:「90多歲的人動大手術,全身吊著,還笑著問我們都哭喪著臉幹什麼?我們當然笑不起來,他就說我已經超額了,一點兒都不覺得自己是個病人。

    手術以後,先生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皺著眉頭,我們以為他難受,誰知他一開口,說的全是保護環境、國際關係、美伊戰爭、中國的發展等等。他說境界要自己擺好。」每天,醫生為季老沖洗骨髓炎手術以後沒有完全癒合的傷口,一衝至少半個小時。沖洗過程讓周圍的人不忍心看下去。可當醫生在操作間隙詢問季老疼不疼時,他總是平靜地躺在治療床上,手抓著被單,堅定且溫和地回答:「不疼不疼。」工作人員非常心疼,季老反來勸慰他們:「說不疼雖是假話,可是即便說疼就能減輕疼痛了嗎?那還不如乾脆說不疼,別讓大夫有顧慮、太緊張啊。」「季老就是這樣,即使說謊,也是真心為他人著想!」李玉潔這樣說。

    他自己在病中,還特意囑咐年輕人要注意兩條:「一是身體,有了身體才能工作,要自己疼自己;二是多補充自己,多有點收入。」

    季羨林現在身體狀況非常好,除了行走方面不太方便,因為年紀畢竟大了,但是腦子非常清楚,思路極其清晰,目光還是非常清澈,最近他給自己起了個非常有意思的號,自稱自己為「四半老人」,半聾、半瞎、半瘸、半拐,這雖然是開玩笑的話,但能看出他是非常樂觀對待疾病的。老人家說自己活到百歲是有信心的。這令大家都非常高興。季羨林常說希望自己能活到108歲,108歲是茶壽。到今天,他的基本生活還是很有規律的,看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別人在給他念。但是有時候仍然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看些東西。李老師是個有心人,她有時候會故意把許多古詩詞念錯,結果老爺子一下就聽出來了,其實這是李老師一種非常用心的做法,這樣可以激發老人的記憶力。對老人的記憶力不斷地給予一種刺激,對老人家的腦筋有好處。老人家都能反應過來,李老師說有些詩詞她是故意挑的,相當冷僻,但季羨林都有記憶,說明季羨林當年的根底相當深厚。

    三、三大洲遊蹤

    1.列國之遊

    季羨林平生不喜愛出遊,但他也到過大陸以外的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跨越亞、非、歐三大洲,真正稱得上見多識廣,國際社會、域外風情、各民族風俗習慣的見聞是異常豐富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