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故鄉,是一望無際的魯西北平原。這是魯西和魯北兩個平原的總稱,在改革開放以前,這裡通稱為「北三區」,即聊城、惠民、德州,是過去山東最貧困的三個地區。聊城和德州地區的全部,都是魯西北平原。魯西平原,西以黃河與河南省相接,南以省界與河南、安徽、江蘇三省為鄰,東以東平湖和南四湖為界。魯北平原,北與河北省接壤,南以小清河和魯中南的山地為界。
魯北平原是華北凹陷區的一部分,魯西平原是魯西隆起區的一部分,從大地構造來說,屬於中朝准地台。整個平原的基底由古生界變質岩和古生界、中生界的沉積岩構成,上覆新生界的沉積層。在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早期,平原區的差異性斷陷沉降加強,到第四紀的中晚期,由於接受黃河沖積物沉積,形成平原。平原內,地貌主要由河成高地、河間窪地和微斜平地組成。近代黃河已成地上河。[《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第511—512頁,商務印書館1994年。]
魯西北平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非常明顯,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雨集中在夏季,常發生春秋旱、夏澇的現象。區內土壤以潮土、鹽化潮土和鹽土為主,土地的利用主要是耕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也出產大棗、蘋果、梨和柿子等干鮮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東省》第511—512頁,商務印書館1994年。]
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穿越了魯西北平原。
今日臨清市,就是這個平原的一部分。
臨清市地處魯西北平原的西部,在山東省的西北部,西以衛運河為界,與河北省的臨西縣隔河相望。臨清的得名,因城臨漳衛河,而漳衛河在戰國時為清河段,魏晉時至滄州段也仍叫清河,所以是以臨近古清河而得名的。京杭大運河開通後,天津至臨清段為南運河,又稱衛漕,其中德州至臨清段即今之漳衛河,又稱衛運河。隋代稱永濟渠,唐、宋時稱御河,元、明、清稱衛河。1949年因漳河與衛河合流,故改稱今名。
從歷史上看,臨清在戰國時為貝丘邑地,西漢置貝丘、厝兩縣(今為臨清市境內東半部),屬冀州的清河郡(國),又置清淵縣(今臨清市境內西南部)。東漢時,改厝縣為甘陵縣,西晉改為清河縣。後趙時,析清淵縣置臨清縣,治所在今河北臨西縣,但不久即廢,這是歷史上臨清作為地名第一次出現。北魏時復置臨清縣。隋代在原貝丘地置清平縣。金將臨清縣治所遷往曹仁鎮。明遷往今治所,並升為臨清州,屬東昌府。1958年撤縣入市,不久廢市復縣。1984年撤縣復市,包括原臨清運河東部和清平縣一部分。原臨清運河以西為今河北省臨西縣,清平縣另一部分劃入山東省高唐縣。
臨清市屬於魯西北平原,但氣候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區,與整個平原的溫帶季風氣候有別。農作物有棉花、小麥、玉米、棗等。有臨清三件寶之說:哈達、棗脯、千張襖;另一說是:瓜干、熏棗、千張襖。哈達在過去是藏傳佛教喇嘛從運河北上至臨清買了以後到北京獻給朝廷的。今天西藏喜歡用的哈達,仍是臨清生產的。瓜干是臨清曬的一種黃瓜干(青瓜),冬天向朝廷進貢用的。千張襖在臨清有悠久的歷史。過去,口外羊毛多在臨清加工,珍貴的毛皮在京師頗有名氣。毛皮作坊老闆為了省錢,把加工毛皮的邊角料,論斤秤給工人作工資,巧手工人用這些邊角料,分門別類,一塊塊拼湊成大塊皮毛,再做成羊皮襖,竟像珍貴毛皮一樣有名氣,遂使臨清「千張襖」名聞遐邇。熏棗又叫進京棗脯,用臨清特產圓鈴大棗作原料,經去核、晾曬、糖水浸泡、煮醃、烘乾、熏硫等工序,製成呈紫紅色的棗脯,韌性適中,棗香濃郁,至今仍暢銷國內外。
臨清自古就是魯西北文化經濟重鎮,流風餘韻,光耀齊魯。雖經時移世變,津浦路開通,運河被廢棄,對臨清經濟文化的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致使經濟有一蹶不振之勢。但是,文化命脈,卻從未中斷。
臨清是典型的運河文化的產兒,處處充滿運河文化的氣息。最具典型意義的運河文化表現有臨清的茶館、舍利寶塔、清真寺、鰲頭磯和東郊孤松等。
臨清茶館是靠大運河的傳播才繁榮起來的。臨清的茶館遍佈全市,連偏遠地方的路邊都有茶館,備茶並兼賣方便食品,臨清人叫做茶食點。百姓家日常飲茶也極為普遍,有一日三茶的習慣。早茶是免不了的,午後的一壺茶叫「除膩茶」,晚飯後則喝「夜茶」。過去有錢人到茶館喝茶,什麼大寧寺、竹竿巷、養濟院、二閘口、浮橋口、碧霞宮,都是闊氣人的去處。茶館裡,店家備有從茶莊買來的份茶,每份約有六分之一小兩,沏好後,還把包茶的紙卡掛在壺嘴上,以示茶品高低。請人喝茶,還有禮儀講究,斟過茶後,要把壺嘴朝向空座,如果座位都是滿的,壺嘴必須朝向主人自己,否則便是失禮。茶葉的產地,多是安徽、福建,從運河北運過來的。[山曼《齊魯之邦的民俗與旅遊》第138—139頁,旅遊教育出版社1995年。]
在臨清市區往北二公里多的地方,緊靠漳衛河右岸原永壽寺舊址南邊,有一座遠近聞名的舍利寶塔。該寶塔建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塔有九層,高六十多米,底座八面圍長近四十米,為石砌基座,二層以上是條磚結構,白灰勾縫。向南的門楣上有四個石刻大字「舍利寶塔」,系郡人進士按察使王成德所題。塔外簷青磚斗拱,八百簷下都刻有「阿彌陀佛」四字,塔內六至八層內壁各有造像。寶塔通體呈不明顯錐形,整個建築淳厚大方,巍峨壯觀。
臨清清真北寺位於市區西北部漳衛河東岸,俗稱北禮拜寺,也叫洪家寺,是全國著名的清真寺。該寺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清嘉慶年間兩次重修。該寺建築風格獨特,建築群由禮拜殿、望月樓、講堂、沐浴室等構成。殿頂覆蓋綠色琉璃瓦,脊部置有三個大的桃形空心銅頂。殿堂隆起,飛簷四出,殿內有明代珍貴壁畫,雕樑畫柱,精工細作。整個群落既有中國古代廟宇的特點,又具有濃重的伊斯蘭風格,加之院內古柏參天,更顯莊嚴肅穆。臨清的回民,多是沿京杭大運河從杭州北上的,後來長期定居下來。
鰲頭磯位於市區小運河(即汶河)的分叉處,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以前,據舊《臨清縣志》記載:「鰲頭磯在鰲背橋西南數十步,中州起處砌以石,如鰲頭突出,築觀音閣於其上,舊閘、新閘各二,分左右如鰲足,而廣濟橋尾其後,明知州馬綸題曰鰲頭磯。」這是一個小型建築群,呈四合院,北殿稱李公祠,西殿稱呂祖堂,南樓稱登瀛樓,東樓稱觀音閣。觀音閣下一通院門洞上,有石刻「獨佔」二字。方形閣樓,四挑飛簷,落地木隔,玲瓏小巧,別具一格,是有名的「鰲磯凝秀」之所在,明大學士李東陽過此曾題詩:
十里人家兩岸分,
層樓高棟入青雲,
官船賈舶紛紛過,
擊鼓鳴鑼處處聞。
至於東郊孤松,更是南北文化融合的象徵,有著豐厚的文化意蘊。
2.五樣松的驕傲
在臨清市往東二公里多的地方,有一個陳墳村,在村東北頭陳氏先祖的墳內,有一棵松樹,臨清人稱之為「東郊孤松」。樹高二十餘米,樹圍六米,松子有檀香味,木質呈紫色,樹枝、葉片顏色、形態不一,有五樣之多,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做「五樣松」。
相傳這棵樹是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所植。陳墳村陳氏族人中有一位在京都任錦衣衛,是護衛皇宮的親軍,掌管皇帝的出入儀仗,又是皇帝的耳目與爪牙。此人從江南採來檜樹樹苗五種,擰為一體,植於花盆中,隨漕船運回,後來花盆長不下了,植於其先祖墳前,長成大樹。這棵樹的奇特之處,不僅在於樹上有五種不同的葉子,還在於它遭過兩次大火,卻依然枝葉繁茂。第一次大火是1943年,樹幹遭火焚,三日之後方息,樹幹裡成了空洞。1969年又遭火焚,人們趕來撲火,費了好大勁,竟沒有撲滅,連燒數十日。有人想出一個辦法,用濕泥巴從樹下的空洞裡往上糊,這才把火熄滅。它居然安然度過了這兩場大災難,成活至今。火燒的痕跡赫然猶在,卻仍然是枝繁葉茂,黛色逼人,樹的尖頂直刺蔚藍的長天。
對這樣一棵飽經滄桑的老壽星,季羨林小時候不知道,上世紀80年代他回故鄉時,才得以在樹前駐足。他站在樹下,展開了豐富的想像:
我的眼前一晃,我恍惚看到,這個老壽星長著五種不同的葉子,猛然長了起來,長到我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一個枝子直通到本縣的首府臨清,一個枝子直通到本地區的首府聊城,一個枝子直通到山東的省府濟南,一個枝子直通到中國的首都北京,還剩下一個枝子,右邊擔著初升的太陽,左邊擔著初升的月亮,頂與泰山齊高,根與黃河並長。因此它才能歷千年而不衰,經百代而常在。時光的流逝,季候的變換,夏日的炎陽,冬天的霜霰,在它身上當然留下了痕跡。然而不管是春秋,還是冬夏,它永遠蒼翠,一點沒有變化。看到它的人,都會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無窮的精力在心裡洶湧,傲然面對一切的挑戰。[《五樣松抒情》,《季羨林散文集》第479—48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矗立的五樣松,就這樣敘說著臨清的過去,注視著臨清的未來。沒有運河,也就沒有這棵五樣松,它同樣是運河文化的象徵。
3.臨清的歷史文化名人和風土人情
臨清雖在運河邊上,但過去的文化並不發達。季羨林說過:
姑且不從全中國來看吧,就是從山東全省來看,我們地區(指聊城地區)也不是文化發達的地區。清朝初年,聊城出過一個姓傅的狀元,後來還當上了宰相。但那已是過去的「光榮」,現在早已暗淡,連這位狀元公的名字知道的人也不多了。也曾有過一個海源閣,藏善本書,名聞海內外,而今也已蕩為荒煙蔓草,只能供人憑弔了。[《聊城師範學院》,同上書第471頁。]
姓傅的狀元,是傅以漸(1609—1665)。他是聊城人,字於磬。清順治年間(1644—1661)進士,由弘文院修撰累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領兵部尚書,先後充《明史》、《清太宗實錄》纂修,任《清太祖聖訓》、《清太宗聖訓》總裁,又奉命與曹本榮合著《周易通注》。傅以漸是聊城的名人,在臨清也有影響,而海源閣雖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四大私人藏書樓,但卻在聊城而不在臨清。
臨清的歷史文化名人,一為謝榛,一為王成德。
謝榛(1495—1575),字茂秦,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不仕以終身。他眇一目,勤奮好學,十六歲就能作樂府商調,少年爭歌之。又折節讀書,刻意為詩,有聞於京師。李攀龍、王世貞輩結社,他以布衣為長,李攀龍位次之。後與李攀龍互相詰責,李貽書與他絕交,削其名於後七子之列。但他游道日廣,大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他論詩主取李白、杜甫之長,說:「取李、杜十四家最勝者,熟讀之以會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得此三要,則浩乎渾淪,不必塑謫仙而畫少陵也。」[《明史·文苑·本傳》。]他強調興趣與超悟,其稱詩指要,被時人心師其言。他為後人留下了論詩著作《四溟詩話》(亦名《詩家直說》)四卷、詩文集《四溟山人集》十卷。其詩作以近體為勝,精潔端凝,功力深厚,句響而字穩,在清簡秀潤之中不乏蒼茫沉涵之深蘊。而古體詩也不乏佳作,筆力雄健,氣勢馳騁,神采飛動,頗具盛唐渾淪高華的氣象。因此他對臨清的影響甚大。
王成德(1544—1614),字行之。明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按察使。他後來在山西任按察使,名氣不算很大。
明代大學士李東陽從湖南老家北上去京師,在臨清住過一段時間,並寫了一些詩作,除上面一首寫鰲頭磯的之外,還有一首,是他寫的《臨清二絕》之一:
折岸驚流此地回,
濤聲日夜響春雷。
城中煙火千家集,
江上帆檣萬斛來。
大運河流經臨清城下,飛流轉折,直向東南,驚濤拍岸,日夜轟鳴如春雷。這裡在明代船舶密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李東陽詠臨清的詩作,至今仍在臨清人中傳頌。
臨清近代的聞人是抗日救國將領張自忠。張自忠(1890—1940),字藎忱,曾在馮玉祥部中任職,後擔任過張家口警備司令、天津市市長。抗日戰爭中率部在山東台兒莊與日軍血戰,為抗日戰爭立下豐功偉績,1940年5月在襄河南岸南瓜店前線指揮作戰時,不幸犧牲。他永遠是臨清人民、山東人民、全中國人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