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成長不煩惱 第12章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2)
    可是,我們沒有想到當我們一急著開始說話指導的時候,孩子就能從我們的語言內容、我們的臉部表情、我們的眼神聲音中,感受到他說的話並沒有被我們完整地接收,於是情緒受挫的他就不願意再說了,就把本來想說的那些話給噎回去了。

    我在給銷售人員講課時就舉例說明過這個現象。首先,我讓他們想一想,為什麼有的銷售人員業績那麼好,有的人非常努力卻賣不出東西,原因出在哪裡?原因就出在我們是不是讓顧客覺得他被接納了。舉個例子來說:

    有位打扮富貴入時的女士,走到一個百貨公司的化妝品櫃檯前。櫃檯內的女銷售員立刻笑臉迎人地趨向前去招呼。

    這位年紀在四五十歲的女士說:我想看看你們的除皺晚霜,我……

    銷售小姐一聽這話,眼睛一面打量著這位女士貌似有錢人的穿戴,腦子一面骨碌碌地轉,她想:嗯,這個人看起來蠻有錢的,我應該介紹給她最貴的那一瓶,順便再讓她買一瓶精華液,最好再多一瓶眼霜……

    就在這位銷售人員心思活絡的當兒,發生了什麼事?

    1.那位貌似很有錢的女士接下來所說的話,她都沒怎麼聽進去(所以她可能忽略了更重要、能銷售更多東西的訊息)。

    2.因為她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思活動上,所以她的身體些微地往後仰,眼神沒有表現出正在聆聽的專注力,由於專注思考而使臉部皮膚的溫度降低,臉部的線條緊繃。

    3.貌似有錢的女士覺得這位銷售人員心不在焉,既沒有讓她感受到被熱情地接待,也沒有感受到自己所說的話被完全聽見和理解,所以她不太高興這種被冷落的待遇。

    4.貌似有錢的女士轉身離開了櫃檯,銷售人員也失去了銷售東西的契機。

    那麼,會賣東西的銷售員是怎麼做的呢?

    那位打扮富貴入時、四五十歲的女士說:我想看看你們的除皺晚霜,我……

    銷售小姐放下手中的工作,身體從櫃檯內稍稍往外前傾,眼神專注於客人的臉上,她仔細聆聽客人正在說的話,還不時表示理解地點點頭,她的臉部皮膚因專注而顯得略微紅潤,臉上一直掛著的笑容也表示出鼓勵……

    當貌似有錢的女士感受到了這全然的傾聽和關注之後(請留意,現代人的痛苦往往就是缺乏被聆聽和被關注。想像一下這幅漫畫裡常見的畫面:先生把頭埋在報紙裡,對剛換新髮型的太太敷衍地說:嗯,很好看!),不僅銷售小姐給了她美好的一天,她也會回饋給銷售小姐美好的業績。

    好了,看完這個例子,有些爸媽可能會想,憑什麼要我耐住性子,要我做這麼多的努力,我是他的父母,難道還要我們依著他的性子,看他的臉色說話?這個憑什麼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是心理能量和情緒成熟度都比孩子高出許多的成年人,在讓一個孩子耐住性子和讓我們耐住性子之間作比較,我們做起來當然要容易得多。再說,我們擔負了養育孩子的責任,只要是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功課,我們自然都得責無旁貸地去學習。

    第二,不要急著下判斷。

    憑良心說,自認為見過世面、認為自己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還要多的大人們,特別容易犯這個驕傲的錯誤。我們很容易在還沒有瞭解事情的全貌之前,就立刻片面地作了判斷。這是我們在輔導青少年問題臨床上容易看見的第二個親子之間溝通上的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15歲的兒子星期六下午跟同學出去了。傍晚回家後,媽媽說:你去哪兒了,怎麼那麼晚才回來?兒子說:沒有去哪兒,就是跟幾個同學聊天去了。媽媽馬上說:去哪兒聊天了?是不是又去打遊戲了?你們成天就知道玩,就知道上網玩遊戲。明明就只是和幾個同學一起在泡沫紅茶店聊天,安慰一個剛剛和女朋友分手的同學,聽見媽媽的指責,兒子氣得把背包往地上一摔,吼著對媽媽說:你咋知道我去打遊戲了?你看見啦?然後砰的一聲,摔上了房門。

    吃晚飯的時間到了,媽媽隔著房門喊兒子出來吃飯。兒子沒開門,直接從裡面回答說:待會兒,我現在還不餓。媽媽一聽,氣壞了,心想:好啊,你還有理了,剛才衝著我喊,我還沒跟你算賬,現在你還有理,還鬧脾氣不出來吃飯了。於是,上前一把打開房門,衝著兒子兜頭就罵。哪知道兒子不出來吃飯,只是因為還繼續在電話裡安慰那失戀的同學。

    我們先姑且不談青少年是不是應該談戀愛,或兒子是不是應該為了在電話中安慰同學而不出來吃晚飯。我們只是先來看看,因為我們先入為主的主觀判斷,而引起了不必要的親子衝突,以及因為這片面主觀的判斷,而坐失了一個可以輔導孩子的大好機會。

    如果我們把上述的情景倒退,改換另一種溝通方式,看看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15歲的兒子星期六下午跟同學出去了。傍晚回家後,媽媽就事論事地說:你去哪兒了,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兒子說:沒有去哪兒,就是跟幾個同學聊天去了。媽媽心平氣和地說:哦,就聊天啊,什麼話題可以聊那麼久呀?兒子聳聳肩說:有個同學和他女朋友分手了,心情不好,我們安慰安慰他。媽媽還是心平氣和地說:哦,為什麼分手呢?兒子有點兒憤憤不平地說:被他女朋友的媽媽發現了,他被老師罵得好慘,那女生的家長還差點兒逼他轉學呢!媽媽點點頭,語氣溫和、表示同情地說:嗯,這樣是蠻慘的,那你們都能理解那個女生的媽媽為什麼要這麼生氣嗎?你們是怎麼安慰他、勸他的呢?

    接下來,這位媽媽就可以話趕話地、理性而溫和地讓兒子理解做父母的想法和心情,以及如何處理好和把握好與異性之間的關係。

    和孩子說話時不驟下斷語,給他交代事情全貌的機會,信任他有處理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對凡事要求公平、對公平正義極度敏感的青少年來說,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他們需要這種來自父母和師長的信任與尊重,好構建對積極自我價值的認識。如果他們總是得不到這些信任和尊重,比較幸運一點兒的父母的孩子,可能頂多只是把和父母溝通的門暫時關上;可是不夠幸運的父母的孩子,可能就在屢屢失望之後,自暴自棄地失去了對自己的期望。

    第三,要讓他敢於對我們說真話。

    去年,我在一個研討會上認識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已經大學畢業多年,也已經開始創立一份規模很小也很艱難的事業。有天晚上,我在和研討會上的幾個年輕人聊天時,他也在座。會後,他來找我,告訴我一個他苦惱已久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他在念大學時犯的一個錯誤,錯誤一直沒有被好好地解決而延宕至今,已經不可挽回地影響了他今後的前途和可以作的人生選擇。

    我聽完這個他曾經犯下的錯誤之後,輕聲問他:你父母知道這件事嗎?因為我確知,這個錯誤雖然重大,但完全是可以解決的,而且對成年人來說,也是不難通過努力而很好地去處理和解決的。

    他搖搖頭說:沒有,我沒敢讓他們知道,因為他們知道了一定會很生氣。

    我當時立刻非常心疼地想,對一個剛上大學的年輕孩子來說,這麼重要的一個錯誤,卻沒人可以哭訴或求助,只能把它埋在心裡隱藏了這麼多年,這期間,這孩子得是多麼的害怕、焦慮、無助和艱難啊!如果他父母現在和我一樣知道了這件事,該會是多麼的心疼呀!

    隔天傍晚,當我回到北京的家中,看見我兒子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問他:兒子,你有沒有什麼秘密一直瞞著我們、不敢告訴我們啊?如果有,趕快告訴我,千萬別自己痛苦地藏著,這樣我會難過得心疼死了!

    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不敢對我們說實話,也不想逼他走到求助無門的境況之中,只有這樣去做:

    ●擁有開放的思想和心胸。理解、接納年輕人的一些想法和作為,與時俱進,不要只固守我們所相信的真理和價值觀,把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規律規範,強加在生活在現在的孩子身上。

    ●允許他偶爾犯錯,就像我們自己也偶爾會犯錯一樣。

    ●理性地管教責備,不可歇斯底里地毆打怒罵,這會嚇壞孩子,讓他再也不敢對我們說真話。有些父母會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挫折情緒轉移到沒有還擊能力的孩子身上,只要孩子犯了錯,就像水庫洩洪一樣,把所有的憤怒傾瀉而出。這一點非但對孩子不公平,也會封住他們向我們傾訴的嘴。

    ●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處罰完之後,不要動不動就翻舊賬羞辱刺激他,或因此而不再相信他。媽媽們尤其容易有這種現象,只要孩子一有點兒讓自己不高興的事,就馬上把八百年前的新賬舊賬一起挖出來重新罵一遍。孩子通常對這種事都很無奈和崩潰,所以就盡量把事瞞著,免得日後總是秋後算賬。

    ●讓孩子清楚地知道我們對事不對人的態度。我們管教責備他所做錯的事,但沒有收回我們對他的愛。我曾經在某個飯桌上驚駭地聽見一位父親對電話那一頭的孩子說:算我倒霉,生了你這個孩子!

    第四,請給他「回嘴」的權利。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難免會遇到一個問題:他會回嘴。絕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的回嘴會感到怒不可遏(我自己也一樣),因為我們覺得被孩子挑戰了做父母的權威。所以孩子回嘴,就像是在我們的氣頭上火上澆油,因而導致更激烈的衝突,甚至是不可控制的身體處罰。

    但是我常對自己說,也想跟父母說,其實孩子回嘴是有必要的,而且我們也是有必要去聽的,因為他有申訴的權利,而我們也有瞭解事件全貌的需要。想想看,如果我跟你吵架,你連話都不讓我說,就直接判了我死刑,這是很不公平的。很多太太——包括我在內——最痛恨的就是有矛盾時,先生不說話。他不跟你說話、不跟你吵,因此也讓你失去了申訴自己的委屈或責怪他的機會。這讓人非常難受,讓人覺得自己的委屈全被卡在喉嚨裡,不是一星半點兒的冤!

    孩子也是一樣。也許他確實是做錯事了,但做錯事的原因可能有些複雜,可能有些不得不做的難處,他可以接受處罰,但處罰之前他得有為自己申辯的機會,就像是法官在法庭上審理犯人,在判刑之前總要讓辯護律師有為被告申訴的權利。如果法官像我們一樣,對著犯人說:你這是什麼態度,你做錯事還有理啦?你還辯解啊?那麼這位法官可能沒多久就會被彈劾下台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