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下看騰訊 診斷三  領袖責任難題 山寨與創新 (1)
    執筆:尹生

    當一家公司處於初創期時,各種資源都非常有限,這時公司必須謹慎選擇那些能夠被市場接受、能帶來短期回報的項目,而對已經具有一定市場認可度的產品進行改良,使其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通常就成為最現實的選擇。在互聯網領域,即便是非常成功的產品都不可能對用戶體驗作出全面反應,這種基於模仿的改良型創新(很多人將其視為山寨的一種),就更加普遍。

    但當公司已經脫離了最初的創業階段,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和強大的創收和贏利能力,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在很多領域都處於領導地位,就像騰訊這樣,在用戶群、銷售收入、利潤、產品能力等方面都堪稱行業的領導者,已經成為一家員工上萬的大型企業,如果仍然局限於過去那種埋首於對用戶零星需求作出反應的創新模式,一方面公司將變得力不從心,因為用戶需求變化越來越快,而龐大的身軀的反應變得越來越遲鈍,很可能會失去一些結構性的機會,就像微博之於騰訊;同時,雄厚的資源和對模仿的慣性還很可能讓公司成為行業的創新扼殺者,並引起公憤。

    相反,那些最終成為真正的領袖的企業,通常都善於對創新戰略及時作出調整,不再追求從一個一個的產品模仿中獲得動力,而是轉向支持行業的創新,從行業的創新中獲得回報。同時,它還會對未來進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預測和採取相應行動,而不僅僅是跟在用戶後面。它將相當比例的創新資源投入到那些可能影響未來的方向上,為整個行業撥開前方的迷霧。

    已經在很多方面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的騰訊,要從根本上改變眼下的窘境,並重新找到可以支持公司持續高速增長的新動力,就必須多一點創新上的前瞻性,必須在開創行業的新未來上進行投資,而不僅僅是像過去那樣躲在後面撿拾勝利的果實。也唯有如此,互聯網之王才能真正脫下山寨的帽子。

    34)騰訊是山寨公司嗎?

    這要看如何給「山寨」定義。山寨在本質上是這樣一種商業模式:在不支付知識產權費用、沒得到相關企業同意的前提下,對某些熱門產品進行快速複製,甚至在此基礎上針對用戶需求增加一些新的功用,以實現快速佔領市場、增加銷售的目的。在山寨製造發達的深圳,更是形成了完整的山寨製造的產業鏈,上下游之間基於熟人社會建立起了一種高效而精簡的信用流程。這些再加上在知識產權或獲得相關技術或設計需要投入的資金上的節省,大大減少了產品的成本,從而創造了低得讓人吃驚的價格。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中國在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方面的空當,以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管不夠到位。

    騰訊之所以被人認為是山寨公司,主要是因為它總是在市場已有相關產品的情況下,對其加以改進,然後後來居上,即便是其所有業務基礎的QQ也是這樣來的。就山寨「複製或在已有產品基礎上進行部分創新」這一點上看,騰訊的確是山寨的。

    但山寨並非一個貶義詞,劉冰甚至認為山寨也是一種創新。「我最主要的一個觀點就是,能適用於市場的所有行為都是市場行為,山寨也是創新。」他說。楊孝文也持此觀點:「辦企業一點都不山寨是不可能的,比如日本的汽車不也是山寨出來的嗎?不可能不山寨,關鍵是創新太難了,不是說你想創新就能創新,創新要有很多機遇在裡面,你自己想得很好,但是出來不一定受歡迎、被社會接受。創新應該是長期的戰略,不能是兩天之內就改變大家心目中騰訊的印象,讓大家認為騰訊是一家創新的公司。」

    而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也為山寨模式提供了天然的生存土壤—大量底層用戶都是價格敏感型的,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滿足基本需要、價格不高、質量過得去的產品。但這也使大量公司都甘於山寨,意味著它們很難走出去。

    「為什麼中國經濟這麼好,但是卻沒有好公司?日本經濟那麼不好,卻有的是好公司,韓國那麼小的體量,也有很多好公司,我們國家在全世界都值得尊敬的公司很少。為什麼?我可能得到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還是跟中國市場的體量有關。在北京站或者上海的南京路很少能夠培養出來一家好公司,因為東西太好賣了。中國的好公司,其能力仍然是銷售型的公司,可能中國市場上的創新和其他市場上的創新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它是市場導向的創新,也許中國公司還沒有到那個創新的地步。」羅振宇如是分析道。

    真正的問題是,誰能在眾多山寨參與者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張鵬認為騰訊不能因為競爭者認為山寨不好,就放棄這種正確模仿式創新道路。他認為:「山寨與創新本身就是一個命題,說騰訊山寨很多東西,對所有企業來講這種說法都是不成立的,如果一個產品前面已經有人做,而你卻可以更成功,就一定有創新在裡面,目前對山寨的負面認識很大程度上是網民不明真相造成的。騰訊千萬不能為了這些東西忘掉自己的本質是什麼,你的使命就是要不斷做出更成功的產品,更成功的業務。思想的火花從哪兒來?不管是誰的想法,誰做出優秀的產品誰就是用戶眼中的勝利者,誰就是真正成功的企業,誰就是創新的企業。」

    徐財星、馬振貴、屈偉的看法甚至更進一步。「你有優勢,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優勢呢?你有彈窗的資源,為什麼不用彈窗?騰訊用彈窗來推廣是無可厚非的,我認為騰訊被打是應該的,它應該享受這樣一個過程,作為一個領軍者不被別人打是不可能的,不要乞求別人不打你,而是別人打你你要擋得住。如果一個東西做出來騰訊一抄就死掉了,那它也做不長。」

    他們認為騰訊的問題,恰恰是山寨得不夠極致。比如騰訊的很多產品只是對被模仿者稍有改善,如輸入法、團購、播放器、郵箱。「騰訊每抄一個東西都只做到80分、90分,而原來這個產品可能只是70分,騰訊沒有把它做得更好。誰不山寨?沒有不山寨的,Facebook也是山寨的,沒有區別。搜索是不是山寨谷歌?沒有山寨不山寨,而是你山寨完了之後能不能做得更好。UC山寨了,沒有成功,QQ成功了,QQ把MSN沒有的東西放進來,符合了市場的需求。比如Facebook到俄羅斯,俄羅斯現在的網站、韓國現在的網站,連影兒都沒見著。山寨不是問題,問題是要山寨得足夠好。」

    但一旦走上這條路,外界的責難就可能成為一種常態。「沒有人跟你說話是因為你沒有帶動所有幫你說話的人,因為你在蠶食別人。所以,你越是去走山寨的這種模式,越是要採用這種侵略的方式,就越要承受住被別人聯合起來打。如果承受得住沒有問題,承受不住就要放棄,該給人錢就給錢,該散錢就散錢,這裡有不同的策略方法的問題。」

    有一點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相當部分的人都認為山寨和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幾年,一開始肯定是模仿的過程,而且現在歐美互聯網依然領先我們幾年,所以未來幾年我們的主調還是模仿,也可能我們有少數原創的創新模式出來,但主旋律依然是模仿。一家第五六名的公司模仿第一二名的,沒有辦法避免。」劉興亮說。

    所以,綜合各方面的觀點和情況來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後發國家,山寨模式是一種創新的必由之路,因此首先必須給山寨正名;而騰訊式山寨其實已經增加了從模仿到創新的成分,尤其在優化用戶體驗方面。但這種模仿式的創新路線也讓騰訊成為全民公敵,因而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另一方面,不能全盤否定山寨精神,實際上騰訊的挑戰在於當公司規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山寨式創新的靈敏性,以鞏固自己在用戶體驗方面的優勢。

    35)騰訊有創新嗎?

    一方面,騰訊擁有1000多項專利,是國內互聯網公司中專利最多的,騰訊1萬多名員工中,近一半為技術研發人員;另一方面,騰訊卻受到缺乏創新的質疑。騰訊到底有沒有創新?如果有,為什麼在公眾眼中卻是沒有創新的?

    馬旗戟認為毫無疑問騰訊是有大量創新的,之所以被認為沒有創新,主要是因為它的創新是最後一公里的創新,而大眾更願意看到的是從零開始的創新。另外,傳播不夠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山寨可能更接近於模仿或者最後一公里的創新,和劣質品、偽冒品的山寨是不一樣的。騰訊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指責為『山寨』或者『創新不夠』,主要是圈內的人無論對騰訊的技術、創新還是其內部創建的東西,十個人中有九個壓根兒就不知道。之前騰訊從來沒有向公眾傳播過或者說向行業之外的領袖傳播他們在最後一公里、從零到一或從零到一百的創新成果。」他說。

    但同時,他也認為主業不專是騰訊被指責山寨的主要原因。「騰訊12年來在它相對專注的領域中遠遠不止做了一公里創新,可能做了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的創新,但在非專注領域中可能會被指責山寨更多,比如輸入法。」

    劉怡則認為騰訊目前的資源和能力更適合最後一公里的創新。「最後一公里的創新和從零開始的創新對於系統團隊的要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模式,騰訊最強的是它的執行力和利用資源最大化變現的能力,非要讓它從零創新、有新的模式不是不可以,是要不要做的問題,這是由騰訊自己的價值觀決定的,而不是說非得這樣做來表示自己是產業的領頭羊或者老大的地位。騰訊走到今天的商業模式在現階段是成功的,下一步的問題是怎樣把這個模式走到極致。如果可以,同樣是成功的。騰訊應該大張旗鼓地告訴大家,產業需要不同的創新,騰訊做的只是最後一公里的創新,其整個系統的執行效率、軍隊化的管理,是大家應該模仿的。做商業模式創新是另外一種文化機制孕育的,我覺得沒有必要。」

    但另外一些專家則持不同的觀點。

    喻國明認為最後一公里的創新選擇是在走捷徑,只要這樣,質疑就難免。「在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當中,企業想掙錢,通過模仿別人,或利用自身用戶的規模去掙錢,是最省力成本最低的方式,但是為什麼大家對騰訊不尊重?就是因為它沒有開拓新的市場。開拓新的市場有成本,開拓新市場更大的意義就在於你對這個市場負起責任,有更多責任,除了創新還要整合、帶動和分享。為什麼人們對喬布斯做的事情沒有意見呢?因為他建立了很好的環境。」

    黃建東也持這個觀點:「如果你能夠創造出新的市場、新的用戶、新的模式來,那是創新。如果人家已經把這個市場弄好了,你再讓他們割一塊給自己,這就不叫創新。如果你把市場擴大,用戶群也擴大了,你把擴大的用戶群弄過來人家就沒有話說,所以創新本質上是再想辦法創造新的用戶,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場。」

    實際上,問題的核心在於:如果像騰訊這樣的領軍企業都滿足於眼前的市場,那結果可能是兩個,一是由於大家都在爭奪眼前的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以想像,最後即便能夠勝出,也是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二是這個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埋頭於眼下可能會使騰訊失去未來更大的機會,因為隨著它的規模不斷增大,模仿的執行力會越來越低,可能到後來反而競爭不過那些真正有創新能力的小公司。何況,就像李佩鈺說的,目前包括騰訊在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所取得的成功,只有30%與個人能力和努力有關,70%是建立在運氣上的,而運氣不常有。

    騰訊管理層也漸漸意識到了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創業創新到什麼程度和它的定位、它所在的行業有關係。但是為什麼大家對山寨與創新有這麼大的爭議?最核心的原因是它涉及公平性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別人提出來的,你卻憑借不太好的手段使得別人得不到該得到的東西,這是大家在道德上批判的一個原因。但是正當性背後可能有很多外界看不到的東西,騰訊滔滔比新浪微博做得早,為什麼沒有人批評新浪微博是山寨呢?其實新浪做了很多滔滔沒有做到的,包括在傳播學上的一些方法。騰訊到底是不是要創新?這一方面涉及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同時也涉及騰訊企業抱負的問題。我們為什麼建騰訊這樣一家公司,為什麼這些人還不退休仍然在做,抱負在哪裡?我覺得創新是肯定要做的事情,無論是讓我們名聲好一點還是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毫無疑問,騰訊需要在創新的路上走得更遠。」李海翔反思道。

    36)騰訊的創新模式是什麼?

    任何公司要在市場競爭中成為優勝者,都或多或少需要一些創新,既然這樣,那為什麼要糾纏於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創新在本質上是一家公司對諸如市場機會、競爭、用戶需求、未來趨勢等作出反應的方式,而這些方式最終都將轉化為公司不斷增長的方式。通常那些成功之道,很容易在長期的積累後被公司奉為圭臬,形成所謂的路徑依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