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但青春的蟻族應該是「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的一群人~~
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Annikakam
從小,在父母滿懷期待的目光下,我們乖乖地刻苦學習,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學,完成父輩們因為歷史原因無法完成的心願。
終於,順利進入了心目中的大學,卻發現童話書也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父母也老了,不能再引導我們甚至是解答我們心中的疑惑了。
蟻族,看似最渺小卻又是最有力量的動物,我不認為這是個貶義詞。
看著這兩個字,我想到一股一往無前、前赴後繼的力量,衝破一切阻斷,填平世間所有不平的溝壑。這是最最頑強的力量,足以攻陷任何堅固堡壘。這並不是一股盲目的力量,智慧是它的利器,年輕是它取之不竭的源泉,而理想將引導它改變這個世界。
生於80年代,也許會很不容易,卻也很精彩。
——Carol
很多人畢業後選擇了離開家鄉去外闖蕩,也許有一天你會接到家裡的電話:「孩子回來吧,家裡多好啊」。當你被叫回家裡去發展的時候,父母會開心,家人會開心,你回到家裡時看到有三樣東西在等著你。
第一,一個房子或者交了首付的房子;
第二,一個可以隨時結婚的對象;
第三,一個可以等死的工作。
只有滿足其中至少兩樣條件後,家裡才會堅決地讓你回家。不然老爸老媽也不會叫你回家吃飯的。
我也是蟻族的一員,我也會為了在北京的生活發愁,為了在北京的工作擔憂,但是為什麼我們是蟻族,因為我們要有螞蟻的毅力。有夢想就不會被淹沒。
最近「逃離北上廣」又成了網絡紅詞,大城市的幸福指數在迅速下降,很多人迫於壓力選擇了二三線城市。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環境,就比如上海,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不是老百姓的樂園。因為那裡機遇與風險並存,並不是每個人去了都可以淘一塊金子的。對於那些尋求安穩的人來說上海就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同樣,野心勃勃的人也不適合在中小城市發展——寶馬的發動機安裝在拖拉機上也是會報廢的。
回家多好,親戚朋友都在身邊,吃住不用發愁,在北京掙2000不如在家裡掙1000生活得開心。但這是有的選擇的人,還有那麼多沒的選擇的人呢,家裡沒有錢、沒有權又沒有人,就是普通的農民怎麼辦?那麼我想說選擇留下的,你們要堅強。
我們有夢想,我們要規劃自己的人生,不能被生活給規劃了。也許我們開始會很艱難,但是你選擇了,跪著也要把它走完。也許我們會經歷更多的風雨,但是經歷了才會成長。也許我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這樣你才會更加珍惜。
祝福離開的,也祝福留下的。
——阿佟木
一畢業我居然也選擇了北京。其實螞蟻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比較容易生存,北京表面上物質充裕,實質上是鋼筋混凝土,幾乎沒剩下什麼土地了,現實很是渾濁和堅硬,我想回村裡種地……
對北京的嚮往始於童年死於今朝,童年的北京在一本本教科書的彩頁上光彩耀人,既遙遠又神秘;如今的北京在一篇篇辛酸的北漂日記裡低聲吟述,既憤慨又感傷。
我是一直以為這兒的文藝氛圍會帶來很多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有是有,比如演出完大家圍坐在一起拍著手鼓彈唱跳舞……然而,更多的是那些同樣滿懷夢想的北漂青年們,不敢吃太貴而粗茶淡飯,沒錢租房子席地而睡的現實……但我們卻依然很勇敢,很勇敢地謝絕一切物慾而堅定自己樸實的文藝夢想,有苦衷了就在能傾訴的地方寫下些許字句,詩和歌都是我們最愛的選擇,在堅硬的城市外殼裡,心靈顯得很是柔弱……
童年的記憶多是在田里追逐打鬧,在小河裡撈魚游泳然後偷人蕃薯……九十年代的農村是富裕的,告別了土豪劣紳,告別了大躍進,家家戶戶都自力更生,老老小小都在勞動中豐收著快樂。如今我們長大了,完成了全村人的厚望——考上大學、進城工作……可是村莊卻又安靜了,房子是蓋了好多新的,可田卻荒了,村裡剩下的也許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可是爸媽也在逐漸老去,我們是第一批長大的獨生子女,我們的闖蕩讓家人更加孤單,我們都不希望他們再下田了,我們很聰明也很努力地在城裡工作,我們掙錢了就往家裡寄去,現在糧食也不會貴,農業稅也全免了,家裡有些錢、溫飽有保障後我們才會為了自己的夢想放心拚搏,甚至也想在北京買套房子能把爸爸媽媽接來一起生活,這樣在村裡可以炫耀炫耀,在北京買房子多麼有出息啊,對吧?
可對於買房,對於一個沒有「富一代」、沒有高學歷、沒有好長相、沒有陰謀詭計、沒有撿到錢、沒有中大獎的普通蟻族來講就像買個屁放一樣不現實,北京的房子哪裡是住人的啊,隨便調查一下七成住的都是「奴隸」,是因為欠房貸而努力奮鬥餘生的外來人口,剩下是較多的富人和比富人更多的流動人口,如果要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話我寧可回村裡,要是真在北京買一大房,除非自己也成了一亞健康的白骨精,可我真不太願意,我寧願成為一個健壯、開朗、快樂的務農者……
北京,在一棟棟堅硬的大樓面前是同樣結實的水泥地,或者是虛偽的大理石台階和有型的綠化草坪,螞蟻們找不到一塊肥沃的土壤,只有村裡的一切還是那麼隨意和自然,城裡的一切都是為了告訴你:既然來了就要更加規矩,要比在村裡更加規矩。村裡的規矩是要適時播種、除草、施肥、收成;適時相親、結婚、生孩子……城裡規矩是按時上班、下班、上班、下班……可見城裡的生活多枯燥乏味……在村裡可以大聲說話、吆喝,大聲喊孩子回家吃飯,城裡你想叫喊得去KTV包廂,在沒隔音的地方叫喊會被抓起來的。在城裡紅白喜事不能敲鑼打鼓,就連放鞭炮都得政府審批,但在城裡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其他的方式去營造和記住,可以有星級酒店專門謀辦你人生的每一件大小事情,可以有專業的媒體參與你婚禮的錄製……繁雜的城裡人生很容易就可以用硬盤裝好,用光盤刻好,很容易就可以製作成一本精美的畫冊,甚至很容易就可以出一本書,花點錢,買個書號,請比自己更有名的人寫力薦、寫書評語、寫序。
但北京還是個堅硬的城市,靠我們在當中機械地運轉,是我們吃得苦中苦,才方便了人上人,我們(蟻族)的隊伍如今和農民工相當,於是城市的內存一再擴大,現在的我們就像病毒一樣躲在郊外平房裡、躲在高樓市井下,孤獨感折磨著青春期的躁動常常讓我們焦急萬分……待業的幸好不多,可就業的又怎麼樣?那鐵定的住房和吃飯開支像城裡的一根根下水道一樣堅不可摧,當然但凡城市一定要堅硬,何況是首都,這樣才會有安全感,於是在首都生活的人們都背著一塊大大小小堅實的殼,也許是租來的,也許是買來的,但這塊殼是越賣越貴,不是我們螞蟻能承受的,但若干年後,當我們也成為蝸牛的時候,當我們也背上這塊殼的時候,一定會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爬得更慢、更累,在殼裡面的心累得越來越麻木、越來越不知所以,花了很多錢買了這份堅實的安全感卻失去了生活的美好感,付出很大的勞動力就是為了更累地背上這塊殼,辛勞的程度甚至比種地放牛都還大時,我一定會改變我城裡人生的選擇,因為我相信豐收糧食的時候一定比領工資時更開心,因為在田里的勞動都是為了生活,而在單位的工作是為了業績然後才是生活。
為了業績的螞蟻們自覺地加班、熬夜,在這個完全能吃飽飯的時代裡活生生地把胃給餓壞了,精神面貌倦怠了,為了更加感動老闆把眼圈熬黑了,把血絲熬成一道道犀利的閃電,可是誰的閃電能劈開茫然看到自己真正嚮往的人生方向?
——水稻花開
三、大學生:
《蟻族》當頭給我一盆冷水
我們高考的時候正好趕上高校擴招,那時候能上大學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而且我們的父母對我們都是寄予厚望的。他們認為只要上了好大學,一切就都搞定了。而且,當時我也是那麼認為的。但大學畢業後,我身邊有很多同學都成了蟻族。(節選)
——武漢大學生
你的書猶如當頭給了我一盆冷水,讓我醍醐灌頂。我們宿舍樓下就是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每次在開招聘會的日子裡,站在樓上望著樓下艱苦等待的同齡人,我心中會升起一種優越感。那時的我,還未長大吧。現在,在日曆翻過2010年後,即將畢業的我,面對著考研、考公務員、就業,心態也由玩世不恭轉換為誠惶誠恐。猶怕畢業一不小心,就成為蟻族的一員。感謝你的書讓我成長!(節選)
——北京大學生
看完了這本書,除了為自己還是學生感到幸福外,也讓我發覺自己的未來是不是要進一步規劃。不論是在台灣還是大陸,工作是學生未來必面臨的問題,台灣雖然不大,工作卻也不好找。
年輕族群進入職場前的教育問題的確很值得我們來反思,目前高等教育和未來職場的聯結,希望有機會能看到有政策來解決這樣的問題。不論是在台灣還是大陸。(節選)
——台灣大學生
我是韓國延世大學韓國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2009年3月我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我們村的80後》,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筆下的主人公「蔣大勝」就是你書中眾多蟻族的一分子。
這部電影裡除了反映農村人口流失帶來的諸多問題外,最為重要的是反映主人公「蔣大勝」因為失業被動地回鄉來重新思考「讀書為什麼?究竟能不能改變命運?我的未來在哪裡?」等人生觀、價值觀一系列的問題。
——韓國研究生
看過《蟻族》後,我想考研,不想踏入社會。我現在真覺得學校是個好地方,我見過已經畢業的同學,他們談起工作時我最常聽見的說法就是「累」、「錢少」、「沒意思」、「不想幹了」,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如果有可能,我想一輩子都待在學校裡。
——廣州大學生
看完這本書,再想想身邊的同學朋友,包括自己。那些一畢業就有好工作,有房有車有漂亮老婆的人,無一例外是家庭條件好的同學。雖然考上了研究生,但學習的動力卻沒有以前足了,讀書有什麼用?已經對讀書出人頭地產生了強烈的質疑,但不讀書,又有什麼辦法呢?還是拚命讀書吧~~
——某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