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上篇前蘇格拉底哲學·第六章  亞里士多德 (12)
    關於死後靈魂究竟是否繼續存在的問題,克呂西普與克雷安德有著互相衝突的意見。克雷安德認為一切靈魂都要繼續存在,一直到下一次的全宇宙大火為止;但是克呂西普則認為唯有有智慧的人的靈魂才是如此。他的興趣並不像晚期的斯多葛派那樣徹底是倫理的;事實上他把邏輯弄成了根本的東西。假言三段論和選言三段論以及「選言」這個名詞,都出自斯多葛派,對文法的研究和對名詞的各種「格」變化的創見,也都出自斯多葛派。克呂西普,或者為他的著作所激發的其他的斯多葛派,曾有過一種很精緻的知識論;那種知識論大體上是經驗主義的並且依據著知覺,儘管其中也包括了被認為是由於consensusgentium而建立起來的某些觀念與原則。但是芝諾以及羅馬的斯多葛派卻把一切理論的研究都看成是附屬於倫理學的:芝諾說哲學就像是一個果樹園,在那裡面邏輯學就是牆,物理學就是樹,而倫理學則是果實;或者又像是一個蛋,邏輯學就是蛋殼,物理學就是蛋白,而倫理學則是蛋黃。看來克呂西普像是承認理論的研究有更多的獨立價值的。也許他的影響可以說明這一個事實,即斯多葛派中有許多人在數學方面以及其他的科學方面作出了進展。

    潘尼提烏和波昔東尼是繼克呂西普以後的兩個重要的人物,他們對於斯多葛派進行過相當的修改。潘尼提烏加進了相當成分的柏拉圖主義,並放棄了唯物主義。他是小塞庇歐的朋友,並對西塞羅有過影響;而斯多葛主義主要地又是通過西塞羅才為羅馬人所知道的。波西東尼對西塞羅的影響就更大,因為西塞羅曾跟波西東尼在羅德斯念過書。波西東尼又曾就學於潘尼提烏,潘尼提烏約死於公元前110年。波西東尼是一個敘利亞的希臘人,當塞琉西王朝結束時他還是個小孩子。

    也許是由於他在敘利亞經歷了無政府,所以他才向西遊歷的;他先到了雅典,在那裡吸收了斯多葛主義,然後繼續前進,就到了羅馬帝國的西部。「他親眼看見了已知世界邊緣之外的大西洋上的落日,看見了西班牙對岸樹上住滿了猿猴的非洲海岸,看見了馬賽內陸地方野蠻部族的村落,那裡的日常景像是把人頭當做勝利的標記而掛在大門上。」他成了在科學題目上的一個多產作家;其實,他旅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研究海潮,這種研究是不可能在地中海進行的。他在天文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工作,他又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但是他之所以為世所知,主要地乃是作為一個折中主義的哲學家:他把柏拉圖的許多教訓和斯多葛主義結合在一起。對於柏拉圖的這種愛好,就表現在他那關於靈魂與死後生活的教義中。

    大多數的斯多葛派都曾說過,靈魂是隨身體一起消滅的,潘尼提烏也是這麼認為的。然而波西東尼則說,靈魂是繼續生活在空氣裡,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在那裡一直保持不變到下一次的世界大火為止。地獄是沒有的,但是惡人死後卻不如善人那麼幸福;因為罪惡使靈魂的蒸氣變得混濁,使它不能夠像善良的靈魂一樣升得那麼高。罪惡重大的就靠近地面並且要受輪迴;真正有德的則上升到星球上面去,並且眺望著星辰的運轉而優遊卒歲。他們可以幫助別的靈魂,這就說明了占星學的真理。比萬提示說,由於這樣復活了奧爾弗斯的觀念以及吸收了新畢達哥拉斯派的信仰,波西東尼或許曾為諾斯替主義鋪起了道路。他又很正確地說道,對於像波西東尼這類的哲學的致命打擊並不是來自基督教,而是來自哥白尼的理論。克雷安德要把薩摩的亞里士達克看成是一個危險的敵人,是很有道理的。

    在早期斯多葛派之後,歷史上出現了更加重要得多的三個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即羅馬人塞涅卡、愛比克泰德與馬爾庫斯·奧勒留——他們一個是大臣,一個是奴隸,一個是皇帝。塞涅卡是西班牙人,他的父親是一個住在羅馬的有教養的人。塞涅卡選擇了政治生涯,並且在已經有了相當成功的時候而被羅馬皇帝克勞地烏斯流放到科西嘉島上去,因為他觸怒了皇后梅薩林娜。公元48年,克勞地烏斯的第二個妻子阿格麗皮娜又把塞涅卡從流放中召了回來,並且任命他為她11歲的兒子的太傅。塞涅卡要比亞里士多德更不幸,因為他教的學生就是皇帝尼羅。

    儘管作為一個斯多葛派,塞涅卡是公開鄙棄財富的,然而他卻聚積了大量的財富,據說價值達三億賽斯特斯之多。這些財富大部分都是由於在不列顛放貸而獲得的。據狄奧說,他收取的超額利率乃是造成不列顛反叛的原因之一。英勇的保狄西亞女王領導了一次反叛,反抗這位嚴峻派的哲學使徒所代表的資本主義。尼羅的恣睢縱慾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了,而塞涅卡也就日愈失寵。最後他被控以參與一場大規模的陰謀,要謀害尼羅並擁戴一位新皇帝登基。他以姑念其舊日的效勞而被恩賜自盡。塞涅卡是被後代根據他那可敬的箴言來加以評判的,而不是根據他那頗為可疑的行為來加以評判的。有些教父宣稱他是一個基督教徒,並且像聖哲羅姆這些人還把據說是塞涅卡和聖保羅的通信認為是真的。

    塞涅卡之後的愛比克泰德是一種類型非常不同的人,儘管作為一個哲學家他和塞涅卡極其近似。他是希臘人,本是艾帕福羅底圖斯的奴隸,此人又是被尼羅釋放的奴隸,後來做了尼羅的大臣。他住在羅馬並在羅馬教學直到公元90年為止,這時羅馬皇帝多米提安用不著知識分子,就把所有的哲學家都驅逐出境了。於是愛比克泰德便退居於伊壁魯斯的尼柯波裡,他就在這裡寫作和講學度過了好幾年,並死於此處。愛比克泰德說,在世上我們都是囚犯,並且被囚禁在現世的肉體之內。並且他從不厭倦於指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那些被人認為是不幸的事物,他時常從家常談話的方式來說明這一點。他也像基督徒一樣,主張我們應當愛我們的敵人。

    總的說來,塞涅卡也和其他的斯多葛派一樣地鄙棄快樂,但是有一種幸福卻是不能加以鄙棄的。每個人都是劇中的一個演員,神指定好了各種角色;我們的責任就是好好地演出我們的角色,不管我們的角色是什麼。記錄愛比克泰德的教訓的那些作品,有著極大的真誠性與簡潔性。他的道德是高尚超俗的;在一個人的主要責任就是抵抗暴君權勢的那樣一種局面之下,我們恐怕很難再找到任何其他更有用的東西了。在某些方面,例如在承認人人都是兄弟以及宣揚奴隸的平等這些方面,它要優於我們能在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或者任何被城邦制所鼓舞的那些哲學家那兒所找得到的任何思想。愛比克泰德時代的現實世界要比白裡克裡斯時代的雅典惡劣得多,但是現實存在的罪惡卻解放了他的熱望,而他的理想世界之優於柏拉圖的理想世界,也就正猶如他的實際世界劣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一樣。與上兩位相比,馬爾庫斯·奧勒留則屬於社會等級的另一個極端了。

    馬爾庫斯·奧勒留是他叔父兼岳父羅馬的好皇帝安東尼努斯·皮烏斯的養子,於公元161年繼位為皇帝,並且極為尊敬地追懷著皮烏斯。奧勒留作為皇帝是忠於斯多葛派的德行的。他非常需要有毅力,因為他的御位時期是被種種災禍所纏擾著的——地震、疫癘、長期艱困的戰爭、軍事的叛變,等等。他的《沉思集》一書是為他自己而寫的,顯然是並不準備發表;這部書表明了他感到自己的公共職責的負擔沉重,並且還為一種極大的厭倦所苦惱著。繼承他的皇位的獨子康莫多斯是許多最壞皇帝中的一個,但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卻很巧妙地掩飾了自己惡毒的心性。哲學家的妻子福士丁納曾被人指控犯了極大的不道德的行為;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懷疑過她,並且在她死後還為她的奉祀費盡了苦心。他放逐了基督教徒,因為他們不信國教,而他認為國教在政治上乃是必要的。他所有的行為都一本良心,但是大多數的行為卻都沒有成功。他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各種世俗的慾望裡,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種就是想要隱退去度一個寧靜的鄉村生活的那種願望。但是實現這種願望的機會卻始終沒有來臨。

    馬爾庫斯·奧勒留的《沉思集》一書有些篇章是在軍營裡寫成的,有些是在遠征中寫成的,征戰的勞苦終於促成他的死亡。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承認他曾受益於他的祖父、父親、養父、各位老師以及神明。他所列舉的受益,有些是很奇怪的。他說他跟狄奧格尼圖學會了不聽那些行奇跡者的話;他跟魯斯提庫學會了不寫詩;他跟塞克斯托學會了莊重而不動情;跟文法學家亞歷山大學會了不去改動別人的壞文法,而是要等到過後不久再去使用正確的表達方式;他跟柏拉圖派的亞歷山大學會了覆信時絕不說因為事情忙碌以致回信過遲請原諒的話;跟他的養父學會了不和男孩子戀愛。他接著說他得歸功於神明,因為他並未長時期生長於他祖父的姬妾之手,也沒有過早地來驗證自己的男性;他的孩子們既不愚蠢,身體也不畸形;他的妻子是柔順的、溫存的、其實的;而且當他搞哲學的時候,他也並沒有浪費時間於歷史學、三段論與天文學。《沉思集》一書中凡是非個人的地方,都與愛比克泰德密切地符合一致。

    馬爾庫斯·奧勒留是懷疑靈魂不朽的,他深信「神」給每個人都分配了一個精靈作為他的守護者。他一想到宇宙是一個緊密織就的整體就覺得安慰,他說宇宙是一個活的生命,具有一個實體和一個靈魂。他的格言之一就是:「要經常考察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聯繫。」「無論對你發生了什麼事,那都是終古就為你準備好了的;其中的因果蘊涵關係終古都在織就著你的生命之線。」和這在一道的,還有他那斯多葛主義的把人類視為一體的信仰:「就我是安東尼努斯來說,我的城邦與國土就是羅馬。但就我是一個人來說,我的城邦與國土就是這個世界。」我們在這裡便發現,所有的斯多葛派都有著這種不能調和定命論與意志自由的困難。當他想到他自己作為統治者的責任時,他就說:「人人彼此都是為了對方而存在的。」但當他想到唯有有德的意志才是善的這一學說時,他在同一頁書上卻又說:「一個人的罪惡並不能傷害別人。」他從沒有推論過說,一個人的善對別人是無益的,也從沒有推論過說,如果他是像尼羅那樣的一個壞皇帝,他除了害自己以外是不會傷害任何人的;然而這一結論卻似乎是應有的。

    客觀地說,斯多葛派倫理學與神學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矛盾。一方面,宇宙是一個嚴格定命的單一的整體,其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以前原因的結果;而另一方面,個人意志又是完全自主的,沒有任何外來的原因可以強迫一個人去犯罪。這是一個矛盾,與此密切相關聯的還有第二個矛盾。既然意志是自主的而且唯有有德的意志才是善,一個人就對別人既不能行善也不能為害了,所以仁愛就只是一種幻覺。我們對這兩個矛盾的每一種都必須加以某些說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