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局Ⅰ(十週年紀念版) 第53章 亞細亞: 激情燃景野太陽」 (5)
    ●缺乏銀行支持——「八佰伴日本」直接向金融市場發行沒有銀行擔保的公司債券,直接在市場吸收資金。這一舉動,雖然反映了日本企業從依賴銀行貸款的間接資金來源,轉變為直接從市場吸收資金的直接資金來源的時代潮流,但也得罪了長期交往的主力銀行。因此,當「八佰伴日本」資金流通不暢,而發行的公司債券卻到了必須償還的時候,那些曾經擔當「八佰伴日本」主力銀行角色的往來銀行——東海銀行、住友信託銀行、日本長期信用銀行卻採取了袖手旁觀的姿態。總經理和田光正承認,銀行不支持也是造成公司破產的一個因素。董事長和田一夫曾向身邊的親信說過:「公司是被銀行擠垮的。」八佰伴破產的事實從一個側面表明了過於追求浪漫的壟斷經營者的專橫的經營方式的失敗。

    ●沒有明確的定位——有人說,八佰伴「沒有一個把什麼貨賣給什麼人的明確的經營戰略」。八佰伴原本是一個地方超市集團,但在向海外進軍的過程中,一會兒以日僑為對象,一會兒又轉向當地人。八佰伴不僅不斷改變銷售對象,而且還不斷改變經營。雖然在海外經營的初期得到了僑居海外的日本人的大力支持,有一個好的開端,但由於在日本國內的積蓄不足,經營能力有限,因而被後發展起來的超市和百貨商店搶走了客源。20世紀80年代以後,八佰伴在海外開設了40多家超市,但目前只剩下27家。有人批評說,八佰伴在經營上沒有考慮消費者。在超市行業中,必須通過對細小事務的逐步積累,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八佰伴日本公司忽視服務對像而帶來的教訓是沉痛的。

    ●人才培育落後——在當今世界日趨國際化和多元化的過程中,「八佰伴日本」仍然維持著家庭企業的經營形態。在一個每一環節都必須以專業化參與競爭的環境裡,個人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和田一夫也察覺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所著的《八佰伴的世界戰略》一書中,對此就有專門的論述,並已就培養國際企業人才採取一系列的措施。然而,人才的培育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事業的發展卻是一日千里,正如八佰伴集團內的一位老職員所說:「和田一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前鋒,只是無人能替他把守住後方。」

    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破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其經營戰略的失敗。零售業之所以能站住腳,是因為它有明確的服務對象。綜合性超市之所以經營不好,其原因在於眉毛鬍子一把抓,對向哪些顧客銷售什麼商品心中無數。超市盛行的經營方式是以顧客資料為依據,銷售適合於各個顧客嗜好和喜歡的商品,而無法實施這種經營方式的超級市場將難以生存。

    【案例研究二】

    在中國近20年的商業史中,曾發生過兩起轟動一時的商貿模式改革的大戲,而其主角竟十分巧合地都來自於中原河南的鄭州,一個是本文已論及的亞細亞連鎖百貨模式,而另一個便是鄭百文的大批發模式。

    鄭百文:如何成為第一家被申請破產的上市公司?

    2000年3月29日上午,ST鄭百文突然停牌,發佈了一個讓市場震驚的消息:其債權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已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對ST鄭百文實施破產清算,此次申請的債權共計2.1億元人民幣。鄭百文1999年底的總資產14億元,總負債22.28億元,資不抵債。

    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次出現上市公司被申請破產的事件。

    1996年4月上市的鄭百文,前身為鄭州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熏是1987年6月在鄭州市百貨公司和鄭州市鐘錶文化用品公司合併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

    鄭百文曾經以經銷家電而聞名。長期以來,鄭百文都是以廠商和零售商中間人的身份出現的。銷售長虹彩電,對當年鄭百文的快速崛起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1997年,鄭百文、長虹、中國建設銀行結成了「三角信用關係」,其「經營模式」深受各界矚目。巔峰時期,鄭百文一年銷售收入達到76億元,淨利潤為8100萬元,春風得意的董事長曾經把鄭百文比作一個高速旋轉的大轉盤。據稱,鄭百文控制著40多個全國性的家電營銷網絡,每個網絡可帶動50個以上的大中型批發網點,其強大的營銷能力曾使四川長虹一度攻克了廣東省這個雲集著它的最多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的市場。鄭百文一年銷售的長虹彩電占長虹總銷量的1/3,相當於一個中等以上規模廠家1年的產量。

    然而,1998年這個大轉盤突然停轉了。表面上的原因,一是四川長虹「過河拆橋」。它將如此之大的市場份額交給鄭百文獨家經營,畢竟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進入1998年沒多久,四川長虹即對銷售策略作出重大調整,放棄單純依靠大批發商的營銷體制。鄭百文銷售長虹彩電的數量急劇下降,以至於1998年全部銷售收入總額只有33.55億元,不足上年的1/2。二是中國建設銀行釜底抽薪。說穿了,鄭百文本屬遺留問題股,1996年上市時並未募集到資金,它的大轉盤完全是以銀行貸款為軸心才得以高速運轉起來的。從1996年開始,中國建設銀行鄭州分行和鄭百文、四川長虹建立了三角信用關係,鄭百文購進四川長虹產品,無須支付現金,而是銀行開具6個月承兌匯票,由銀行按匯票日期將款項劃給四川長虹,而鄭百文則在售出四川長虹產品以後,才還款於銀行。1998年春節過後,中國建設銀行鄭州分行發現因開給鄭百文承兌匯票而形成的一筆巨額債權有一定的回收難度,於是開始停止發放新的匯票。鄭百文的大轉盤頃刻失衡。

    其實,在這之前,鄭百文已經受到資金短缺的嚴重制約。經營者不顧企業的基礎和發展條件,在1996年到1998年間,冒著單一經營的風險,投入上億元資金建立營銷網絡,把1998年配股資金幾乎提前用完。當1998年3月11日鄭百文董事會研究修訂配股方案以及6月5日發表配股公告時,實際上當時公司與四川長虹的經銷合作關係已經瓦解,利用配股資金組建異地配售中心已毫無必要。然而公司錢已花了,如果將真相和盤托出,那麼這次配股就會雞飛蛋打一場空。原來企業發展順利的時候,一切問題都被充裕的資金和利潤掩蓋著,現在沒有了期票結算這種形式,馬達變小了,盤子轉不動了。可是,由於慣性的作用,一切耗費卻沒有減少,有的開支還在增加。加上銷售方面失去了大批發商的優勢,有時不得不削價到虧本銷售才能收回一些資金。因此,儘管1998年實施配股沒多久,年底時鄭百文手頭可以調動的頭寸已幾乎為零。

    在1998年年報中,鄭百文破天荒地以每股虧損2.5元亮了相。淨虧損總額達到5億元,即使把上市頭兩年的淨利潤總額加起來,才不過1.3億元,不足彌補虧損額的1/3。鄭百文理所當然地淪為ST。但是,更為嚴重的是,1999年中期,僅僅半年時間,公司就又發生淨虧損5.3億元,比1998年全年還多,每股虧損達2.7元,成為第一家被註冊會計師出具「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

    鄭百文從績優股蛻變成ST股票,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外,內部管理不善是其致命傷。該公司在年報中也承認:「重經營,輕管理;重商品銷售,輕戰略經營;重資本經營,輕金融風險防範;重網絡硬件建設,輕網絡軟件完善;重人才引進,輕人員監管和培訓。」為擴大銷售額,鄭百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因此其債務負擔非常沉重。這一問題在以前顯得並不很嚴重,可到了1998年,因為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銀行防範風險意識大大加強,鄭百文僅因逾期承兌利息一項,財務費用較上一年上漲了1434%,對利潤的直接影響達1.2億元。

    【八方說詞】

    在告別了激情年代之後,中國企業界似乎正步入一個「保守主義」的年代,跟企業的超常規發展、多元化經營、倍速級增長相比,風險的規避、企業可持續戰略的擬定、產業結構的穩態化等等,成為經營者新的更為注重的課題。為了區別於傳統的保守主義的概念,我們不妨將這些企業家群體稱為「新保守主義者」。下面這篇文章並非專為企業家而作,卻仍可以讀出一些教益來。

    為「保守主義」正名/於偉

    「保守」在《辭海》中的詞義有二:一曰「保衛堅守,保持不使失去」;二曰「維持現狀,不求進取」。而在中國現實語境中,「保守」一詞卻只剩下「守舊」、「反動」的後一種語義。因而「保守主義」也就被簡單地解讀為「反動、守舊之學說」。一切與貶義的「保守」相關聯的東西——「保守黨」、「反動派」、「守舊勢力」,甚至改革開放中的不思進取、墨守成規,不管其實質為何,一律統統劃到「保守主義」的戶頭。因此,保守主義在20世紀中國惡名大盛,以致不少人對其產生了心理障礙,甚至患有「保守主義恐懼征」。其實21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對於保守主義的解讀,就像把奶粉直接地放在嘴巴裡,生硬地咀嚼。結果不僅原味大打折扣,營養價值也有所損失。我們究竟能否更有味道、更有營養地來品味、消化保守主義?我們能否擁有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保守主義呢?

    自20世紀國門被打開後,隨著內憂外患的不斷加劇,主流精英分子逐漸地把目光投向西方,希望從那裡學到富民強國之道。於是,西方思想紛紛入主中土。汲取異域思想並無不可,精英分子憂天下之憂的擔當意識也著實令人敬仰。然而,也許來自現實的刺激過於強烈,他們似乎失去了思考者應有的冷靜和耐心,不無盲目地向西方去拿、去抓。而拿來、抓來最多的便是以唯科學主義為學理基礎的激進主義這類社會、政治思潮。這種思潮在20世紀的中國急速攀升,變本加厲,終成獨領風騷、如日中天之勢。於是乎,「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砸碎舊世界」和「繼續革命」成了不證自明的真理;憤激鬥狠成了國人的第二天性。與此相應,傳統則大遭其殃:儒學是「孔家店」,要打;一切政治構建盡皆「專制工具」,要破;禮教是「吃人者」,要除;漢字是落伍文種,要廢。

    舉數千年來的文化傳統一言以蔽之曰「封建」,必棄之而後快。

    保守主義反的就是激進主義。保守主義者否定了盡善盡美的社會制度存在的可能性,強調通過傳統倫理與規範約束,找到次優的、符合不完善的人性的社會制度;保守主義者否定了「合食通財」和所謂「社會正義」,強調經濟自由的優先性和基礎性;保守主義者否定了割裂傳統、企圖砸碎舊世界的烏托邦革命,主張敬天畏民、平性中正、切於人事……如果我們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啟動的中國漸進改革,聯想到「市場經濟」、「根本大法」、「依法治國」、「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各種提法,聯想到市場與計劃、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企業的諸多分野,可以說,保守主義的內核、精髓,與中國以民主憲政和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現代化進程實際暗合,而對於保守主義的學術關懷也勢必由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推動力。

    保守主義絕對不是守舊、反動之學說,它的目標恰恰在於「保衛堅守傳統,保持自由不使失去」。否則它根本不可能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出色智慧的傳人,更不可能成就為當代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相反,保守主義在我國卻是先天不足,長期缺席。因此,有必要借世紀之交的契機,對百年來所走過的歷程進行回味反芻,對進步與傳統、人性與道德、自由與民主乃至現代化,都作一番冷靜、深入的再思考。幸而,世紀之交激進主義的日益衰落而保守主義的逐漸升溫,為我們的反思構建了必要的語境。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西方社會、政治思潮的教材中已獨立出「保守主義」的章節,思想史中也給柏克、塞西爾諸人留出位置。可以斷言,21世紀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對於保守主義的需求將會激增。學術界如果能夠對此作出良好的回應,這裡就會產生出一種良性循環。而這一以保守主義為焦點的互動,對於中國社會的未來,注定大有裨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