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傳 第6章 弱不禁風的激進少年 (2)
    2月10日,重慶各界舉辦慶祝政協閉幕的群眾大會,並推選郭沫若、馬寅初等20餘人組成大會主席團,李德全為總主席,李公樸作總指揮。當日,國民黨特務衝進會場,以主席團推選不當為由大打出手,郭沫若、李公樸、陶行知、章乃器和新聞記者及勞協會員60餘人被打傷,釀成震驚全國的「校場口流血事件」。當時,吳敬璉正在重慶,親歷了這一慘案。

    接著過了10來天,又傳出國民黨特務要在2月22日的「反蘇大遊行」中製造事端,並揚言要搗毀《新民報》、《新蜀報》和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吳敬璉清晰地記得,21日夜間,全家很緊張,陳銘德等人都離開了報館。第二天,遊行隊伍經過《新民報》報館所在的七星崗時,並沒有發生打砸事件。但是,一群有組織的暴徒搗毀了《新華日報》和民盟機關報《民主報》營業部。

    吳敬璉一家遷到南京後,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調集百萬大軍準備向解放區大舉進攻,內戰眼見一觸即發。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決定組織反對內戰大會,各界經過協商,推舉馬敘倫、胡厥文等20人組成和平請願團,赴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6月23日,上海市5萬餘人在火車站廣場召開群眾大會,歡送代表赴南京請願。代表團到達南京下關車站時,忽然有上百名「難民」蜂擁而上,把代表們包圍起來,圍困長達5個多小時,接著發生暴力襲擊,團長馬敘倫被毆打,學生代表陳震中被打成重傷,隨行採訪的《新民報》採訪部主任、著名女記者浦熙修被暴徒揪掉一半頭髮,血流滿面。那天晚上,吳敬璉的大姐吳敬瑗隨媽媽去探望浦熙修,看到慘狀深受刺激,回來後便大口吐血。

    隨著國共談判破裂,內戰爆發,國家再陷亂局。《新民報》秉持一貫的反戰立場,嚴厲批評國民政府,深為國民黨所嫉恨。在隨後的幾年內,上海版和南京版被停刊,成都版被查封,重慶版被騷擾破壞,諸多編輯、記者或被捕殺,或遭毆打。陳銘德——吳家子女一直叫他「伯伯」——是一個性情十分溫和的人,非常善於處理各方關係,是一個公關高手,平日從未與人紅過臉。但有一次,他的妻舅、擔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的鄧友德勸告他盡量少批評國民黨政府,否則有可能遭到毒手,吳敬璉見他漲紅了臉,憤怒地大聲呼道:「你讓他們拿槍打死我吧。」

    這一系列活生生地發生在眼前的事情,讓吳敬璉對國民黨政權徹底絕望。他認為,母親的憲政理想是虛幻的、軟弱的,必須通過革命的方式才可能拯救苦難的中國。這時候的他,經常因病休學在家,便利用大量的空閒時間讀書,他從生活書店的《青年自學叢書》中,讀到了馬克思的《資本論》、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高爾基的《在人間》以及《魯迅全集》和巴金的小說等等。這其中,最讓他著迷的是19世紀末的俄國哲學家、革命家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他的那本充滿了革命激情的小說《怎麼辦?》是第一本影響了青年吳敬璉世界觀的著作,書中的主角、年輕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拉赫美托夫更是成了他的偶像。正是在這樣的閱讀中,一位「科學迷」變成了拉赫美托夫式的左翼激進青年。

    臥病在床的吳敬璉還真的為革命做過一些具體的工作。他的二姐夫關在漢原來是《新民報》記者,後來轉到美聯社,最後當了法新社駐南京辦事處主任。他在和談期間一直和中共代表團保持著密切聯繫。代表團撤退後,也利用外國通訊社記者的身份為共產黨做些工作。吳敬璉就跟他合作,他天天躺在床上秘密收聽延安廣播,然後由關在漢以外國通訊社的名義發表出去。有一次,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用記錄速度廣播了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吳敬璉一字一句地把它記錄下來,複寫多份在熟人中傳播。

    1947年年底,國民政府舉行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的選舉,陳銘德和鄧季惺兩人都決定出馬參選,他們的一些參加共產黨外圍組織「小民革」(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朋友,如張平江、譚惕吾等非常支持鼓勵。而在家庭內部,為了是否參選的事情,卻幾乎吵翻了天。吳敬璉和關在漢堅決反對,認為這是與反動勢力同流合污,鄧季惺「相信法治到了迷信的程度」。而國民黨的擁躉、鄧季惺的三弟鄧友德也表示反對,在他看來,鄧季惺進立法院就是要去跟國民黨作對。處在中間的陳鄧左右都不討好。這一景象幾乎就是當時民間立憲人士在中國的一個縮影,稍稍拉開一點,竟還可以看到30多年前梁啟超、鄧孝可等人的尷尬。

    事實上,早在1946年9月,陳銘德就在《新民報》的重慶版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記述了中間者的困頓,他寫道:「時至今日,一切都是打的局面,種種都是亂的特徵,我們站在中間來辦報,談和平、談民主,來反對內戰內亂,當然是不識時務……我們雖然明知這條中間道路是一條左右不討好的道路,但為了明是非,辨真偽,為了代民立言起見,本報立場將始終如此做法。」

    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陳鄧決意參選。陳銘德競選國大代表順利當選,鄧季惺競選立法委員則遭到抵制,她被國民黨剝奪了提名候選的資格。強硬的鄧季惺當即以自由人身份競選。她的選區在四川,國民黨以散發傳單、羈留投票人等辦法百般阻撓。鄧季惺則親下基層,四處演講拉票,《新民報》同仁更是不遺餘力,歷時三月,最終竟突出重圍,高票當選。在當時的600多名立法委員中,像鄧季惺這樣無黨無派者,幾乎絕見,她成了各黨紛紛拉攏的對象,鄧卻公開表示,暫不參加任何政黨組織,僅以報人身份參政。

    獨立的鄧季惺在立法院果然不見容於各方。進入1948年之後,勝利的天平傾向了共產黨,國民黨軍隊在前線節節敗退,這時候,發生了「鄧季惺大鬧立法院」的事件。

    6月17日,人民解放軍攻下開封,國民黨派出空軍悍然轟炸開封市區,導致無數平民傷亡。6月24日,國防部長何應欽在立法院秘密會議上作中原戰局報告,多位河南籍立法委員涕淚控訴。鄧季惺聯絡30多名立委提出臨時動議,譴責對開封的轟炸,並要求嚴禁轟炸城市。第二天,南京《新民報》刊登了立委質詢和鄧季惺等臨時動議的詳細內容,一時,舉國嘩然。在當日的「立法院」院會上,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們紛紛以「洩露軍事機密」為由控訴鄧季惺,十多個人叫嚷說:「共產黨尾巴已經伸進立法院,一定要徹底追查,把潛伏在本院的奸類清除出去!」

    等到鄧季惺上台發言的時候,台下仍然是叫囂和噓聲不絕,未等她開口,就有人大喊:「滾下去,滾下去。」鄧季惺一臉秋霜,毫無表情地站在台上,冷冷地觀望四周,靜待發言。接著就爆發了她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一場互罵,此事波及全國,史稱「《新民報》洩密事件」。

    這一事件之後,國民黨終於將《新民報》視為眼中之釘,非除之而後快。7月9日,蔣介石親自寫下手令,宣佈永久查封《新民報》南京版。接著有消息稱,當局已決定將鄧季惺逮捕並移交「特種刑事法庭」治罪。10月,鄧季惺在友人黃苗子代購機票的幫助下,倉皇逃亡香港,兩個月後,完成了善後事宜的陳銘德也化名出走。

    從此,這位以「改良立憲」為終身理想的大律師、絕代女報人被「逼上梁山」,與國民黨政權徹底決裂。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意味著改良主義思潮在中國的「死亡」。而這一切,顯然是她的兒子吳敬璉所願意看到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