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傳 第4章 改良主義的基因 (2)
    1923年,鄧季惺和同學吳淑英結伴離家到江南,先是進讀南京的暨南大學附中女生部,一年後,考入上海的中國公學大學預科。在這期間,她結識了吳淑英的弟弟吳念椿(1908~1931年),他是一個長相清瘦文弱的江南世家子弟。太平天國戰亂時,吳家遷至重慶,他的父親曾開辦江合煤炭公司。吳念椿此時是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兩位花樣少年迅速陷入熱戀,吳念椿因為愛慕鄧友蘭,改名吳竹似,寓意「與蘭為友,似竹高潔」。一年多後的1925年年底,兩人結為伉儷。

    1926年年底,吳竹似大學畢業,先是到重慶受聘於四川軍閥、有「四川王」之稱的劉湘所創辦的《大中華日報》,任編輯職。不久,鄧季惺也隨吳竹似回到重慶,她經吳玉章(當時擔任「左派」國民黨的蓮花池市黨部負責人)介紹去巴縣女中任訓育員。上任那一天,正是1927年3月31日,四川軍閥發動了對共產黨人的「三·三一」大屠殺,巴縣一時浸泡在血泊之中。鄧季惺親歷血腥場面,在晚年的回憶文章中,她寫道:「我目睹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狀,心裡雖憎恨軍閥的殘暴,但同時也動搖起來,害怕革命的流血鬥爭。心想我既然沒有決死的心,也不跟反動派同流合污,那麼,不必要參加革命組織,只孤立地終身服務於社會,爭取社會合理、男女平等,也就算相當正義的了。」在她看來,「治民一眾,不知法不可」,「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議;無法議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鄧季惺的這些改良主義思想與伯父鄧孝可一脈相承,她後來投身法律界和傳媒業,正是對此的實踐。

    後來,吳、鄧兩人後又到了南京,吳竹似進了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1929年,他與同事陳銘德相約離職辦報,在劉湘的襄助下,9月9日,一份名叫《新民報》的報紙誕生了。這個報名有雙重來由,一是1905年創刊的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正是在這份報紙的發刊詞中,孫中山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二是梁啟超於1902年創辦的《新民叢報》,在此報的創刊號上,梁啟超以「中國之新民」為筆名,發表了膾炙人口的長篇政論文《新民說》,強調「新民為今日第一急務」,提出「中國改革維新,必自新民始」,中國之新民「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風俗習慣」,「皆有一種獨立精神」和「國民獨具之特質」,其內容包括國民的權利、義務、自由、平等紀律及公德、私德等公民意識。《新民說》一文被認為是現代中國公民意識的覺醒之作。吳竹似和陳銘德的《新民報》混雜了革命與改良的雙重基因,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中間獨立的姿態。

    就在《新民報》創刊4個月後,1930年1月24日,吳敬璉出生了。這是吳鄧婚姻的第三個結晶,之前鄧季惺已育有兩女。這時,吳竹似的身體突然垮了,他患上了當時被視為不治之症的肺結核病。為了療病,全家遷到北平靜養求醫,吳竹似住進白塔寺的中和醫院(1949年以後改名人民醫院),鄧季惺則插班進北平朝陽大學讀書——此校正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她選了法律專業。

    1931年7月,吳竹似去世。時年,鄧季惺24歲,膝下三子,長女吳敬瑗5歲,次女吳敬瑜3歲,幼子吳敬璉1歲半。

    正是在這淒風苦雨中,陳銘德(1897~1989年)戀上鄧季惺。1933年1月,陳鄧在北平南河沿的歐美同學會禮堂結婚,前來道賀的來賓均拿到一張粉紅色的卡片,上有這對新婚夫婦的署名協議,內容是約法三章:一,婚後鄧季惺將繼續姓鄧;二,她的三個孩子將繼續姓吳;三,婚後實行分別財產制。這三條約定,在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可以算得上是驚世駭俗。陳鄧恩愛一世,此後攜手共度56載春秋,而鄧季惺從來被叫做「鄧先生」,而非「陳太太」。

    1933年6月,法律學士鄧季惺畢業,從留存至今的畢業照上可見,這真是一位美麗、智慧、堅忍的中國現代女性。晚年的吳敬璉說,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就是母親鄧季惺。從相貌上看,他繼承了母親東方式的鵝蛋臉型輪廓和精緻細薄的嘴唇。

    鄧季惺精力旺盛,辦事井井有條,面面俱到,是一位罕見的行政幹才,而她對女性獨立和法治建設更是有著空前的熱情。大學畢業後,鄧季惺就攜子女回到了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先是在司法行政部工作了兩年,然後辭職掛牌當起了專職律師。當時的《新民報》報館設在南京的鬧市區新街口,一層和二層為編輯部,鄧季惺的律師事務所就在第三層,迎梯而上就是六個大大的黑體字——「鄧季惺大律師」。在這裡,她還和李德全(馮玉祥的夫人,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曹孟君(王崑崙的夫人)、倪裴君(賀耀祖夫人)等人組織「婦女文化促進會」,提出要進行「女權運動」的實驗。她們創辦了「南京市第一托兒所」,鄧季惺自告奮勇當所長。她還在《新民報》上開辦了《新婦女週刊》,發表《婦女運動的時代性》、《婦女運動與家庭》等大量文章。很快,她成了南京城裡相當活躍、很有知名度的女性活動家。

    1937年6月,在陳銘德的再三懇請下,鄧季惺正式加盟《新民報》,擔任掌管財務、發行、廣告和印刷業務的經理。很快,她以驚人的經營才幹讓這家中小型報館迅速壯大。在她的倡議下,7月,報館集資5萬元成立新民報股份公司,由之前的「同人辦報」轉變為公司化運營。7月7日,北京發生「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新民報》隨國民政府內遷到重慶。由於鄧家有極深的四川淵源,加上鄧季惺長袖善舞,報紙事業蒸蒸日上,報社數次公募增資,重慶及成都比較著名的工商企業和銀行幾乎都參與投資。1941年,《新民報》增出晚報,1943年,在成都推出日報和晚報,到抗戰後期,兩地《新民報》最高日發行量達10萬份,與《大公報》一時瑜亮,並列為後方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民營報紙。報社內英才雲集,如當時中國優秀的時政評論家趙超構,散文家張友鸞、張慧劍,及暢銷小說家張恨水、知名度極高的女記者浦熙修等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戰勝利結束。當月,鄧季惺就飛赴南京,緊接著轉抵上海和北平,籌辦復刊事宜。越年開春後,《新民報》在三地相繼發刊,至此,報系擁有五社八報,成為現代中國最大的民營報業集團,達到事業空前的巔峰。鄧季惺統領報館經營,如魚得水,成了中國百年報業史上無出其右的「女強人」,報社同仁有詩曰「百劍相隨惟一盾(鄧)」,可見其在報界的地位與威望。

    上海版創刊時,鄧季惺親任總經理,在發刊詞中,她讓編者寫上了這麼一段話——「我們願意忠於國,忠於民,但是堅決不效忠於任何政治集團。」

    很多年後,她對心愛的兒子吳敬璉說:「這自是我一生的立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