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理的事,不妨讓幾分去做
處世讓一步為高。生活中,人們難免會犯錯誤,當你感覺自己佔著理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讓人三分,千萬不要得理不讓人,把對方一棍子打死。得理讓三分,對人對己,未嘗不是一份福氣。
《菜根譚》中講:「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這裡所講的便是寬容的藝術。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對於人生,只有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坦然面。寬容,往往折射出待人處世的經驗和藝術。寬容是通向輕鬆生活的捷徑,因為它是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良藥。
美國拳王喬路易在拳壇所向無敵。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開車出遊,途中因前方出現異常情況,他不得不緊急剎車。不料後面的車因尾隨太緊兩輛車有了一點輕微碰撞。後面的司機怒氣沖沖地跳下車來,嫌他剎車太急,繼而又大罵喬路易駕駛技術有問題,並揮動雙拳,大有想把對方打個稀巴爛的架勢。喬路易自始至終除了道歉的話外再無一語,直到那個司機罵得沒趣了,揚長而去。喬路易的朋友事後不解地問他:「那人如此無理取鬧,你為什麼不好好揍他一頓」喬路易聽後認真地說:「如果有人侮辱了帕瓦羅蒂,帕瓦羅蒂是否應為對方高歌一曲呢」
為人處世以遇事都要讓人一步的態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餘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寬厚態度的人為最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讓一步並不意味著退卻不前或軟弱可欺,並不是面對委屈、誤解,甚至凌辱無動於衷,而是一種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感化他人的行為,以寬闊博大的胸懷去包容他人的悖理舉動,最終以無可爭議的成功來警醒世人。
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犯錯誤,對於有錯誤的人如果過分地嚴厲指責,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果待人寬一步,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既給了他人改錯的機會,又會使自己有所收穫,對人對己,未嘗不是一份福氣。
在就業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瓊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在高級珠寶店做售貨員的工作。雖然不是什麼好工作,但已是非常難得了,所以,瓊斯分外珍惜這個機會。
一天,瓊斯在整理戒指時,瞥見另一邊櫃檯前站著一個男人,高個頭,白皮膚,年齡大約三十歲,但他臉上的表情嚇了瓊斯一跳,這幾乎就是這不幸年代的貧民縮影:一臉的悲傷、憤怒、惶惑,好像一隻掉進陷阱中的野獸;剪裁得體的法蘭絨服裝已經襤褸不堪,訴說著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種企盼而絕望的眼神,盯著那些寶石。
瓊斯的心中因同情而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這時電話鈴響了,瓊斯急忙去接電話,當她急急忙忙跑出來時,衣袖碰落了一個碟子,6枚精美無比的鑽石戒指滾落到地上。瓊斯慌忙四處尋找,撿起了其中的5枚,而第6枚卻怎麼也找不到。
瓊斯想,一定是滾落到櫥窗的夾縫裡,就跑過去細細搜尋。沒有!她突然瞥見那個高個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頓時,瓊斯知道戒指在哪兒了。碟子打翻的一剎那,他正好在場!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把時,瓊斯柔聲叫住了他:「對不起,先生!」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足過了有一分鐘。「什麼事」他問,臉上的肌肉在抽搐。
此時此刻,瓊斯的命運就掌握在他手裡。她能感覺到他進店不是想偷什麼。他也許想得到片刻溫暖或感受一下店裡美好的氣氛。瓊斯深知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有多麼艱辛,還能想像得出這個可憐人是以怎樣的心情看待這個社會:一些人在購買奢侈品,而他卻食不果腹。
「先生,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找個事做很難,不是嗎」瓊斯神色黯然地說。男子久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柔和的微笑浮現在他的臉上。「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一定會幹好這份工作。」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了瓊斯:「我可以為你祝福嗎」瓊斯也立刻伸出手,兩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聲音說:「也祝你好運!」
男子轉過身,慢慢走了出去,瓊斯目送他的身影漸漸遠去,轉身來到櫃檯,把手中握著的第6枚戒指放回原處。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對一名誤入歧途的「文明」盜竊者,瓊斯以她的寬容與善良喚醒了對方的良知,以彬彬有禮的話給了對方一個台階,而對方也以十分體面的方式改正了自己的過錯。如果瓊斯不給對方留下絲毫的餘地,戒指固然可以失而復得,也許男子的前途可能就此毀了,而瓊斯也可能因此丟掉不易得來的工作。
讓人幾分,是一種豁達的摯愛,它像一泓清泉澆滅哀怨嫉妒之火;讓人幾分,可以化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寬容讓步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別人衝撞了你,內心也會感到不安。你以忍讓待人,自然會得到別人的理解與擁戴。寬容讓步還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它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你心靈的恬淡與寧靜。它不但可以改善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還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慰藉與昇華。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是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為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取捨兩難的事,要把握份量去做
事情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是放棄西瓜揀芝麻,還是丟掉芝麻撿西瓜?在這樣的取捨兩難的選擇之間,就應該掂量一下事情的份量,盡量採用捨小取大、棄輕取重的處理原則。這樣,雖然丟掉了小利,但所換取的可能就是大利或大義。
日本繩索大王島村芳雄當年到東京一家包裝材料店當店員時,薪金只有1.8萬日元,還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妹妹。
但是他並不甘於滿足現狀,上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他設立了凡芳商會,開始繩索販賣業務。他深信,雖然他的條件比別人差,但用自己獨特的「零利潤」法則,一定可以在商界站穩腳跟。
首先,他以每根繩索五角錢大量買進,然後再以原價轉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這種零利潤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後,「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遠揚,成百上千的訂單從各地源源而來。
接著,島村按部就班地實施他的行動。他拿著購物收據前去客戶處訴說他賣的產品沒賺一分錢,客戶為他的誠實所感動,心甘情願將交貨價格提高為五角五分。同時,島村又去繩索生產廠,供貨的廠商一看他開給客戶的收據存根,大吃一驚,像這樣不賺錢的商人,他們第一次遇到。於是不加考慮,一口答應供貨價降為四角五分。如此一來,每條繩都可以賺一角錢,每天的利潤就有一百萬日元。
創業兩年後,島村就名滿天下,創業13年後,他每天的交貨量至少有5000萬條,其利潤實在難以計算。
我們在找人辦事中,事情應該有輕重緩急之分,有的事發生後,須馬上處理,延誤了時問就可能與預期目標相悖離,或是財產損失愈大,或是身家性命愈危。有些人際關係的處理,發生之時,立即解決,可能會火上澆油,使事態發展愈嚴重,而冷卻幾日,使當事人恢復理智以後再處理,就可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處理事情,掌握處理的火候,對事情的成敗至關重要。
為掌握解決衝突的「火候」,有人找到了一種「百分之十法」,即事情發生後,再等10%的時間,這10%的時間,你的朋友或對方,會因說出的話,辦過的事向你道歉;這10%的時間,也使你有更清醒的頭腦,而不至於在盛怒之下失去控制。
受到別人的傷害,我們很可能暴跳如雷、怒髮衝冠,與其如此,不如暫且迫使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再去想應當怎樣對待,要知道,大多數人不是有意在傷害我們的。
事實上,我們永遠也無法避免受傷害,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如此,何必憂之恨之除此之外,要想別人不傷害你,還要時刻想到不要傷害別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輕鬆,活得愉快,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找到為你辦事的人。
我們要立馬做的事就是最重要最緊急的事,來不得任何拖延。做完了一件事後又可依此方法對下面的事進行分類。那麼我們依據什麼來分清輕重緩急,設定優先順序呢
成功人士都是以分清主次的辦法來統籌時間,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面對每天大大小小、紛繁複雜的事情,如何分清主次,把時問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有三個判斷標準:
1.我必須做什麼
這有兩層意思:是否必須做,是否必須由我做。非做不可,但並非一定要你親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別人去做,自己只負責督促。
2.什麼能給我最高回報
應該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所謂「最高回報」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標要求」或自己會比別人幹得更高效的事情。
前些年,日本大多數企業家還把下班後加班加點的人視為最好的員工,如今卻不一定了。他們認為一個員工靠加班加點來完成工作,說明他很可能不具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能力,工作效率低下。社會只承認有效勞動。
因此,勤奮=效率=成績/時間』
勤奮已經不是時間長的代名詞,勤奮是最少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目標。
3.什麼能給自己最大的滿足感
最高回報的事情,並非都能給自己最大的滿足感,均衡才有和諧滿足。因此,無論你地位如何,總需要分配時間於令人滿足和快樂的事情,惟如此,工作才是有趣的,並易保持工作的熱情。